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舌苔调理脾胃治疗慢性肾衰竭 被引量:1
1
作者 迟继铭 龚正堂 郝迎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9期827-828,共2页
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较多,病情较复杂,根据慢性肾衰竭分期,或补脾益肾以扶正,或化湿泻浊以祛邪,或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其中调理脾胃是重要治法,调理脾胃可使胃纳脾运,气血生化有源,湿浊毒邪可降.通过学习〈张琪肾病医案精选〉和张琪教授的... 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较多,病情较复杂,根据慢性肾衰竭分期,或补脾益肾以扶正,或化湿泻浊以祛邪,或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其中调理脾胃是重要治法,调理脾胃可使胃纳脾运,气血生化有源,湿浊毒邪可降.通过学习〈张琪肾病医案精选〉和张琪教授的其他著作,认为在辨证确定脾胃失调为主的基础上,辨舌苔是调理脾胃的重要依据.半夏泻心汤、甘露饮、六君子汤是临床常用的三方,如何辨证应用三方,其辨舌苔是能否取得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调理脾胃 舌苔 治疗 扶正祛邪 临床症状 辨证应用 半夏泻心汤
下载PDF
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苑天彤 龚正堂 +1 位作者 迟继铭 刘晓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870-872,I0003,共4页
目的: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干预机制。方法:采用左侧肾结扎术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造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SG治疗组,治疗组给予TSG(20 mg·kg-1·... 目的:何首乌提取物二苯乙烯苷(TSG)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干预机制。方法:采用左侧肾结扎术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造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SG治疗组,治疗组给予TSG(20 mg·kg-1·bw-1)腹腔注射,模型组接受等容量生理盐水。在6周末分别用代谢笼收集24 h尿,计尿液总量后离心,用散色比浊法测定MAU和尿肌酐(Ucr);HE染色、电镜观察肾脏损伤后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MDA、Scr、SOD。结果:TSG减轻了DN大鼠肾脏损伤后病理形态学变化、减少了UAER、MAU/Ucr、MDA的含量,升高了SOD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G能够减少DN大鼠尿微量白蛋白,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SG改善DM大鼠肾组织中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尿微量白蛋白 2 3 5
下载PDF
平行端侧吻合术不同内瘘吻合口长度对细小动脉患者内瘘的成熟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龚正堂 郑启刚 周璇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8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行端侧吻合术不同吻合口长度对细小动脉患者内瘘成熟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拟行手术创建动静脉内瘘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平行端侧... 目的:观察平行端侧吻合术不同吻合口长度对细小动脉患者内瘘成熟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拟行手术创建动静脉内瘘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平行端侧吻合术,A组、B组、C组、D组吻合口长度分别为8~9 mm、9~10 mm、10~11 mm、11~12 mm。结果:所有患者除1例因手术失败改为高位内瘘术,其他患者术后均可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四组术后1个月内瘘成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2个月内瘘成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术后3个月内瘘成熟率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前、术后6个月年及1年心排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行端侧吻合术在细小血管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中的疗效显著,但内瘘成熟时间较正常血管延长(2~3个月),内瘘吻合口长度选择10~11 mm较为合适,对心脏影响不明显;且细小动脉患者动静脉内瘘吻合口长度>12 mm在内瘘成功、成熟、内瘘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比较,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端侧吻合 动静脉内瘘吻合术 细小动脉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璇 郑启刚 龚正堂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9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中的应用。方法:将在某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PTA。手术开始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中的应用。方法:将在某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PTA。手术开始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内瘘血管的情况、透析的血流量、麻醉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的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内瘘血管狭窄处的内径、内瘘血管的自然血流量及透析的血流量相比,P>0.05。术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内瘘血管狭窄处的内径较大及内瘘血管的自然血流量较大,其透析的血流量较小,其内瘘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较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麻醉后的VAS评分较低,其手术的时间较短,P<0.05。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相比,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及麻醉不良事件。结论:对接受超声引导下PTA的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减轻其术中疼痛,缩短其手术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内瘘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引导 动静脉内瘘 PTA 局部浸润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