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及心肌活力分析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龚汀 金彪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及心肌活力分析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出37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灌注成像和心肌活力分析,观察2组相应心肌信号强度平均值、首... 目的:研究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及心肌活力分析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出37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灌注成像和心肌活力分析,观察2组相应心肌信号强度平均值、首过最大上升斜率及首过时间。结果: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延迟期观察组梗死心肌的信号强度平均值为73.23±35.24,对照组正常心肌(对应观察组梗死区)为17.99±8.15,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梗死心肌的首过最大上升斜率平均值为32.85±20.69,对照组正常心肌(对应观察组梗死区)为44.68±23.60,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区首过时间平均为(5.04±1.74)s,对照组正常心肌(对应观察组梗死区)为(2.82±1.82)s,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及心肌活力分析可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肌梗死
下载PDF
64排CT不同重建方法对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君 金彪 +5 位作者 刘昌海 曾凡勇 龚汀 李晓燕 卞柳利 吴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554-557,共4页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对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螺旋CT资料,均对桡骨下端进行轴位MPR、矢状位MPR、冠状位MPR、容积重建(VR)成像,比较不同重建方法所得图像对桡骨下端隐...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对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螺旋CT资料,均对桡骨下端进行轴位MPR、矢状位MPR、冠状位MPR、容积重建(VR)成像,比较不同重建方法所得图像对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42例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中,轴位MPR、矢状位MPR、冠状位MPR、VR图像对骨折的显示率分别为64.3%、90.5%、83.3%、52.4%。对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矢状位MPR及冠状位MPR优于轴位MPR及VR图像(P>0.05)。矢状位MPR与冠状位MPR对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8),轴位MPR与VR图像对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结论螺旋CT的MPR图像可准确地检出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矢状位MPR及冠状位图像显示骨折线更清楚,需重点观察,轴位MPR图像对骨折显示率低,VR图像对桡骨下端隐匿性骨折有时难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桡骨 骨折
下载PDF
CT测量中老年人门静脉、腹主动脉管径及其比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君 金彪 +3 位作者 王岩 龚汀 卞柳丽 黄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应用16排CT增强扫描,探讨健康中老年人门静脉与腹主动脉管径及其比值的特点。方法:取符合条件的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中老年人160例,按年龄分为2组(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9岁),每组80例(其中男女各40例)。测量门静脉期门静... 目的:应用16排CT增强扫描,探讨健康中老年人门静脉与腹主动脉管径及其比值的特点。方法:取符合条件的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中老年人160例,按年龄分为2组(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9岁),每组80例(其中男女各40例)。测量门静脉期门静脉(PV)、腹主动脉(AA)管径,计算两者比值(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V及AA直径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值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直径在中老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直径及R值在中老年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A管径及R值的测量可以为引起门静脉或腹主动脉管径改变的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影像学依据,R值的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腹主动脉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16层CT重建诊断少见型肺隔离症1例
4
作者 李君 邱健 龚汀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期66-66,70,共2页
关键词 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在不同类型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龚汀 金彪 《肿瘤影像学》 2018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在不同类型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发现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大小5~30 mm)且于6个月后遵医嘱复查CT的患者共100例,采用低剂量(50 mA)与超低剂量(25 mA)对所有复查患者行胸... 目的:分析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在不同类型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发现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大小5~30 mm)且于6个月后遵医嘱复查CT的患者共100例,采用低剂量(50 mA)与超低剂量(25 mA)对所有复查患者行胸部CT扫描,并比较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结果。采用西门子Syngo MMWP VE40A工作站,利用三维成像软件自动计算肺结节体积,计算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体积差值(relative volume difference,RVD),若RVD≤10%表示体积计算结果合理,RVD>10%表示体积计算结果不合理。结果:100例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患者两次体积测量的合理率为78.00%,相关系数r=0.996,两次体积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D的95%CI为-0.14~0.14,有4例在95%CI以外,基本RVD趋于一致。胸膜旁型结节和毛刺型结节的RVD不合理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节。结论:50 mA低剂量与25 mA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测量肺结节体积的相似性较高,对于测量肺结节体积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毛刺型结节和胸膜旁结节,宜采用25 mA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肺部孤立性结节 复查 剂量
下载PDF
低对比剂量低辐射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惠 金彪 +1 位作者 王永杰 龚汀 《健康之路》 2017年第10期22-22,共1页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量低辐射在冠状动脉CTA(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冠心病疑似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对比剂量低辐射组)与对照组(常规对比剂量与辐射组),评价两组冠状动... 目的:探讨低对比剂量低辐射在冠状动脉CTA(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冠心病疑似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低对比剂量低辐射组)与对照组(常规对比剂量与辐射组),评价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CT机生成的容积CT剂量指数。结果:观察组对比剂用量与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各冠脉节段(左主干、前降支近段、右冠脉近段、回旋支近段)主观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降低对比剂用量和辐射用量同样能够使冠状动脉CTA图像满足诊断要求,同时减少对患者的潜在危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对比剂量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