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己酮可可碱对腹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龚燕梅 曾红兵 +2 位作者 李鹏飞 刘晓城 姜燕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1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对腹膜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3组各15只,A组每日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 mL,B组和C组每天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20 mL,并在第8,10,12天加入LPS75μg,C组在腹腔注射液中同时加入6 ...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对腹膜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3组各15只,A组每日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 mL,B组和C组每天腹腔注射4.25%腹膜透析液20 mL,并在第8,10,12天加入LPS75μg,C组在腹腔注射液中同时加入6 mg.kg-1己酮可可碱。5周后行2 h腹膜平衡实验测定腹膜功能,留取血液及腹膜透析液,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同时处死大鼠,留取肠系膜组织,RT-PCR检测肠系膜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B、C组超滤量及2 h透出液葡萄糖浓度/0 h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2/D0)比值均较A组明显减少(均P<0.05),B组较C组更明显;B、C组透析液尿素/血浆尿素浓度比值(D/Purea)较A组明显增加(P<0.05),B组较C组增加更明显;C组腹透液及血清中VEGF浓度,以及肠系膜VEGF mRNA表达较B组明显下降。血清及腹透液VEGF含量分别与D2/D0,D/Purea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己酮可可碱能有效改善腹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腹膜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对腹膜纤维化形成的干预作用
2
作者 龚燕梅 姜燕 +1 位作者 曾红兵 刘晓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2-594,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SD大鼠腹膜纤维化病变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PTX组)。用4.25%含糖腹膜透析液+脂多糖腹腔注射制作腹膜纤维化模型,即模型组;PTX组同时每日给予PTX6mg/kg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SD大鼠腹膜纤维化病变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PTX组)。用4.25%含糖腹膜透析液+脂多糖腹腔注射制作腹膜纤维化模型,即模型组;PTX组同时每日给予PTX6mg/kg腹腔注射。5周后行2h腹膜平衡试验测定腹膜功能,留取血液及腹膜透析液用ELISA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并留取壁层腹膜组织做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RT-PCR检测肠系膜组织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及PTX组的壁层腹膜较对照组增厚,而PTX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②模型组及PTX组大鼠超滤量及2h透析液葡萄糖浓度/0h透析液葡萄糖浓度(D2/D0)比值均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其中模型组较PTX组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PTX组大鼠透析液尿素浓度/血浆尿素浓度(Durea/Purea)比值有明显增加(均P<0.05),其中模型组较PTX组增加明显;③PTX组腹透液及血清中VEGF浓度,肠系膜组织VEGFmRN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能有效地预防腹膜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纤维化 己酮可可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发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3
作者 龚燕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5期115-115,共1页
节能减排是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降低发电厂的能耗对于节能减排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影响发电煤耗率和汽轮机组热效率的因素,提出了降低发电煤耗率的措施。
关键词 发电厂 节能 降耗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红 龚燕梅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4期2227-2228,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醇纯化酶(NSE)的影响及其对病情的影响及预后价值。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神经节苷脂60~100 mg静脉滴注,连用15 d;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醇纯化酶(NSE)的影响及其对病情的影响及预后价值。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神经节苷脂60~100 mg静脉滴注,连用15 d;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分别对NSE进行检测,同时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3个月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2周及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SE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具有保护神经,改善脑出血预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节苷脂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龚燕梅 刘文斌 +1 位作者 孙晓萍 谭东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90例(常规治疗组45例,HBO治疗组45例)及正常对照组45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清BDNF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于病程...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90例(常规治疗组45例,HBO治疗组45例)及正常对照组45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清BDNF含量的动态变化,并于病程7 d和25 d进行头颅MRI检查,T2WI图像观测脑水肿的范围,计算脑水肿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残疾程度。结果 (1)常规治疗组和HBO治疗组入院当日BDN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入院后7 d,15 d,25 d HBO治疗组血清BDNF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程7 d、25 d HBO治疗组的脑水肿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均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P<0.01)。(3)血清BDNF含量与脑水肿体积成负相关,与NIHSS和mRS评分成显著性负相关(P<0.001),而与BI评分成显著性正相关(P<0.001)。结论 HBO治疗组能减轻脑水肿程度及范围,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BDN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出血 高压氧 脑水肿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PCSK9与LDL-C水平变化及他汀的干预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龚燕梅 孙晓萍 +1 位作者 沈祥波 鲍安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8期1061-1062,1065,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PCSK9与LDL-C水平,以及他汀类药物对血清PCSK9和LDL-C水平、NHIS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和同期健康人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年龄...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PCSK9与LDL-C水平,以及他汀类药物对血清PCSK9和LDL-C水平、NHISS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0例和同期健康人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年龄及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的条件下,观察组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PCSK9以及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PCSK9水平随着病情加重不断上升,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与血清PCSK9水平呈正相关(r=0.236,P=0.008,P<0.05).观察组患者在口服阿托伐他汀90d后,血清LDL-C水平和NHISS评分明显下降,但PCSK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PCSK9以及LDL-C水平均高于同龄健康人,其中PCSK9和LDL-C水平与其病情程度密切相关,PCSK9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此外,他汀类药物可降低LDL-C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但同时也可升高PCSK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PCSK9 LDL-C 他汀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PCSK9及LDL-C水平变化及其对脑梗死的预测作用
7
作者 龚燕梅 沈祥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 :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对OSAHS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从本院2010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OSAHS合并脑梗死患... 目的 :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及其对OSAHS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从本院2010年以来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27例(A组),单纯性OSAHS患者30例(B组)以及健康体检者30例(C组),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PCSK9的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检测LDL-C水平。比较3组患者血清PCSK9及LDL-C水平变化,同时比较A、B两组患者睡眠呼吸监测指标,并对其血清PCSK9及LDL-C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A组患者血清PCSK9、LDL-C水平高于B、C组(P<0.05);2睡眠呼吸监测指标显示,A组患者病情较B组严重(P<0.05);3A、B两组患者血清PCSK9、LDL-C水平分别与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呼吸障碍事件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PCSK9及LDL-C升高幅度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可作为OSAHS合并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脑梗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龚芬芳 龚燕梅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0期292-295,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加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加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连续观察14天。记录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的缓解时间,治疗后进行哮喘控制测试,治疗前后评定症状、体征评分,检测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呼气峰值流量(PEF)昼夜波动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2组FEV1%均较治疗前上升(P <0.01),PEF昼夜波动率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1)。观察组FEV1%高于对照组(P <0.01),PEF昼夜波动率与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和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寒哮证患者,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减轻哮喘相关临床症状,控制哮喘发作情况,起到缩短病程的作用,并能提高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发作期 寒哮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离子导入 穴位贴敷 哮喘控制测试 肺功能
下载PDF
小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谭东森 孙晓萍 +1 位作者 龚燕梅 桂丽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13年第4期15-16,共2页
小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应引起足够重视。由于小脑梗死早期临床症状复杂,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CT影像学特征,容易被误诊为美尼尔综合征或颈椎病等。因此,我们拟回顾性分析30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 小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应引起足够重视。由于小脑梗死早期临床症状复杂,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CT影像学特征,容易被误诊为美尼尔综合征或颈椎病等。因此,我们拟回顾性分析30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改善治疗的预后,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临床分析 脑梗死患者 美尼尔综合征 影像学特征 临床症状 临床诊治 颈椎病
下载PDF
苦参碱对实验性大鼠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姜燕 龚燕梅 +1 位作者 曾红兵 刘晓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110-2112,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透析液+脂多糖复制腹膜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低剂量组和苦参碱高剂量组。治疗组在造模同时每日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的苦参碱。35...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透析液+脂多糖复制腹膜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低剂量组和苦参碱高剂量组。治疗组在造模同时每日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的苦参碱。35d后处死各组大鼠,行2h腹膜平衡试验,测量超滤量,检测腹膜功能;留取腹膜组织行病理切片做HE及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组织学改变;用RT-PCR法测定腹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率。结果:苦参碱治疗组的腹膜厚度和血管增生程度比模型组明显减轻,VEGF和FN的合成水平也明显下降。结论:苦参碱可以有效的防治腹膜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纤维化 苦参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动态检测在脑出血合并感染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燕梅 柯晓煜 +2 位作者 蒋红 沈祥波 谭九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8-510,514,共4页
目的动态检测脑出血合并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并研究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ICU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和未感染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第1d、第3... 目的动态检测脑出血合并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并研究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ICU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和未感染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第1d、第3d、第5d和第7d血清PCT水平差异,分析感染组患者中死亡和存活患者血清PCT的差异,研究血清PCT在判断脑出血合并感染死亡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感染组脑出血患者入住ICU后第1d、第3d、第5d和第7d血清PCT分别为(3.18±1.04)、(5.72±1.54)、(4.92±1.36)和(2.21±0.95)ng/ml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01)。感染组脑出血中死亡患者入住ICU后第1d、第3d、第5d和第7d血清PCT分别为(3.40±1.02)、(7.11±1.50)、(6.81±1.25)和(4.01±0.91)ng/ml高于存活脑出血患者(P均<0.05)。血清PCT在判断脑出血合并感染死亡的临界值为6.50ng/ml,特异性为0.620,灵敏度为0.840。结论脑出血合并感染患者血清PCT升高较明显,血清PCT在预测脑出血合并感染死亡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感染 降钙素原 价值
原文传递
儿童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柯晓煜 龚燕梅 +2 位作者 李晗宇 黄顺 张宏宇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2期235-236,共2页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ME)是一类少见的线粒体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等多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其中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ME)是一类少见的线粒体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等多系统功能障碍的疾病,其中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为最常见类型,且其属于儿科罕见病,因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误诊。本科曾收治1例MELAS,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系统 乳酸 血症 脑肌病 发作
原文传递
品管圈在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芬芳 龚燕梅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17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将品管圈应用于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措施与效果。方法:以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9月起组建品管圈小组,对现状进行分析,并设定目标、对策,实施改进管理措施,并探讨管理... 目的:探讨将品管圈应用于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措施与效果。方法:以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9月起组建品管圈小组,对现状进行分析,并设定目标、对策,实施改进管理措施,并探讨管理后效果与待改进方面,2016年2~8月为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41例。统计品管圈实施前后药品安全管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药品分发、药剂调配、团队合作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品管圈后,呼吸内科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管理能够实现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的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实现护理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药品 安全管理 品管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