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陈世益 李云霞 +3 位作者 马昕 陈劲松 周国瑛 龚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 :研究局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Insulin-likeGrowthFactor-2 ,IGF -2 )对骨骼肌钝性打击伤后愈合速度、质量和对内源性IGF -1、IGF -2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伤 ,分别于损伤... 目的 :研究局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Insulin-likeGrowthFactor-2 ,IGF -2 )对骨骼肌钝性打击伤后愈合速度、质量和对内源性IGF -1、IGF -2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伤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外源性IGF -2 (实验组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观察骨骼肌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伤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早形成基底板层保护膜 ,更早更多地激活成肌细胞、生成肌丝、形成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愈合质量也较好。实验组的IGF -1mRNA含量在伤后 1、2、3、4天升高 ,IGF -2的mRNA含量在伤后 1、2、3、4、6、9、1 4天均升高 ;对照组的IGF -1mRNA含量在伤后 2、3、4、6、9、1 4天升高 ,IGF -2的mRNA含量在伤后 3、4、6、9天升高。结论 :局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可以使内源性的IGFmRNA表达提早 ;可以刺激成肌细胞增生 ,促进肌管形成 ,加速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加速骨骼肌创伤后修复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骨骼肌损伤 修复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急性致死性对虾病的杆状病毒病原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宝珍 任家鸣 +5 位作者 沈菊英 周国瑛 顾惠庭 沈亚林 郑国兴 龚祖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近年来,上海郊区饲养中国对虾(Penacuschinesisosbeck)的虾塘发生大面积的流行病。经对病虾的鳃、肝、胰腺或中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处理及电镜观察,发现在这些组织的细胞核内存在大量有囊膜包裹的杆状病毒,有... 近年来,上海郊区饲养中国对虾(Penacuschinesisosbeck)的虾塘发生大面积的流行病。经对病虾的鳃、肝、胰腺或中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处理及电镜观察,发现在这些组织的细胞核内存在大量有囊膜包裹的杆状病毒,有时一个囊膜还可同时包裹两个病毒的核衣壳。经有机溶剂处理、差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可以获得部分提纯的病毒和病毒核衣壳制剂。超薄切片中,病毒粒子大小约为440-500×170-180nm,核衣壳大小约330-420×110-140nm,提纯的核衣壳粒子大小约为350-400×70-85nm。无论在超薄切片或在分离提纯的制剂中,均未观察到有包涵体存在。将部分提纯的病毒制剂人工感染健虾,结果发现肌注的对虾死亡率达90%以上,饲毒的死亡率各在50%左右。这些结果证明,所发现的杆状病毒可能就是引起这次上海郊区对虾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致死性对虾病 杆状病毒 病原
下载PDF
鸽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单松华 邵朝纲 +4 位作者 邹键 李春阳 胡永强 王忠宽 龚祖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0-364,共5页
从外表健康的法国进口鸽中分离到一株鸽Ⅰ型副粘病毒(FP株),电镜观察病毒形态不规则,以圆形为主,平均直径100mm~120mm,表面有许多突起。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为59 2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 88。接种1月龄鸽能使其发病,出现明显... 从外表健康的法国进口鸽中分离到一株鸽Ⅰ型副粘病毒(FP株),电镜观察病毒形态不规则,以圆形为主,平均直径100mm~120mm,表面有许多突起。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为59 2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 88。接种1月龄鸽能使其发病,出现明显症状和病变并有80%试验鸽死亡,接种2月龄SPF鸡全部死亡。经多重RT-PCR鉴定,属速发型新城疫病毒。应用RT-PCR技术对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F蛋白裂解位点处的序列(112R-R-Q-K-R-117F)与新城疫强毒在这一区域的序列相符。与国内强毒F48E9株、疫苗毒Lasota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4 1%、82%,氨基酸同源性为84 5%、80 6%。与多株已报道的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较,经遗传基因进化树分析,鉴定为基因Ⅶ型,由此首次报道了鸽源基因Ⅶ型NDV株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I型副粘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测定 系统发育进化树
下载PDF
鹅副粘病毒上海株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单松华 邹键 +3 位作者 姚龙涛 胡永强 何水林 龚祖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70-73,共4页
对新近分离的鹅副粘病毒SF0 2株采用RT PCR方法 ,扩增部分F基因进行测序 ,其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 R R Q K R F117,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特征相符。通过对其F基因与我国大陆新城疫强毒F4 8E9株、疫苗毒Lasota株比较 ,发现该毒株的F基因... 对新近分离的鹅副粘病毒SF0 2株采用RT PCR方法 ,扩增部分F基因进行测序 ,其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 R R Q K R F117,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特征相符。通过对其F基因与我国大陆新城疫强毒F4 8E9株、疫苗毒Lasota株比较 ,发现该毒株的F基因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而与1999年在我国台湾省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基因Ⅶ型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株 分子鉴定 鹅副粘病毒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序列分析 RT-PCR
下载PDF
香菇病毒的分离、诊断、侵染途径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5 位作者 汪昭月 龚胜萍 沈学仁 龚祖 沈菊英 陈作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7-11,共5页
本文系统描述了香菇病毒病在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的各种症状。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两种带毒菌株SLV-1和SLV-2的纯培养,并从这些菌丝体中纯化出一种34~35nm的球状病毒颗粒。测定结果表明,带毒菌株的纤维素酶、... 本文系统描述了香菇病毒病在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的各种症状。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两种带毒菌株SLV-1和SLV-2的纯培养,并从这些菌丝体中纯化出一种34~35nm的球状病毒颗粒。测定结果表明,带毒菌株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活性和对木屑培养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比其正常菌株明显下降。在用单双核杂交研究香菇病毒的侵染途径中,证实了性亲和性因子是控制香菇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遗传因子,并讨论了病毒感染是香菇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病毒 病毒病 病毒颗粒
下载PDF
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云霞 陈世益 +3 位作者 马昕 陈劲松 周国瑛 龚祖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1-173,163,共4页
目的 :观察Sprague -Dawley (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局部内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 NA的表达情况。方法 :雄性SD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 ,分别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分... 目的 :观察Sprague -Dawley (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局部内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 NA的表达情况。方法 :雄性SD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 ,分别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分析。结果 :IGF -ImRNA含量在伤后 2、3、4、6、9、14天升高 ,IGF -II 3、4、6、9天升高 ;光镜及电镜发现大鼠腓肠肌局部充血、水肿、变性 ,部分肌纤维和肌丝紊乱、断裂。伤后 1天 ,肌纤维崩解、碎裂 ,许多炎症细胞吞噬碎片。 4天 ,出现大量成肌细胞核 ,有肌管形成。 14天 ,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有部分胶原纤维疤痕形成。结论 :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有内源性IGFmRNA的表达 ,与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骨骼肌损伤 修复
下载PDF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Segment 9 dsRNA的序列分析及其在大肠杆菌DE3中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卢雄斌 周国瑛 +1 位作者 吴建华 龚祖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8-74,共7页
通过有机试剂抽提,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感染水稻齿叶矮缩病毒菲律宾分离株(RiceRaggedStuntVirus,Philippineisolate,简称RRSV-P)的水稻植株中获取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即获得从... 通过有机试剂抽提,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感染水稻齿叶矮缩病毒菲律宾分离株(RiceRaggedStuntVirus,Philippineisolate,简称RRSV-P)的水稻植株中获取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即获得从Segment1到Segment10(S1-S10)的10条双链RNA(dsRNA),然后设计合适的引物,用RT-PCR方法得到S9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pUC119质粒上扩增,以双链测序法测定该cDNA的全序列。同时又将此cDNA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GEX-3X上,在大肠杆菌菌株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经超声波破菌、离心、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分子量为64kD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水稻 齿叶矮缩病毒 Segment9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在水稻病叶及传毒媒介昆虫组织内的形态 被引量:5
8
作者 沈菊英 彭宝珍 +2 位作者 龚祖 林瑞芬 金登迪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5-18,共4页
用饲毒后的褐稻虱进行单虫单苗接种,稻苗发病率达60%以上。对病株的叶脉脉肿部位及相应编号的褐稻虱唾液腺进行超薄切片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株的筛管细胞和传毒昆虫的唾液腺细胞内可见到大量病毒颗粒,并以晶状排列或者包裹于管状... 用饲毒后的褐稻虱进行单虫单苗接种,稻苗发病率达60%以上。对病株的叶脉脉肿部位及相应编号的褐稻虱唾液腺进行超薄切片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株的筛管细胞和传毒昆虫的唾液腺细胞内可见到大量病毒颗粒,并以晶状排列或者包裹于管状组织中。病毒颗粒大小约为70nm,具有45nm致密核心为双链RNA的组成部分,在核酸和核衣壳之间尚有空隙。本文对病毒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讨论,并提供进一步证据,说明我国发现的RRSV和国外报道起源于东南亚的RRSV是同一种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齿叶矮缩病毒 病毒形态 寄主细胞超薄切片 褐稻虱 传毒媒介昆虫组织
下载PDF
中国小麦丛矮病毒与日本北方禾谷花叶病毒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龚祖 郑巧兮 +2 位作者 彭海 曹天钦 四方英四郎 《病毒学报》 CAS 1985年第3期257-261,共5页
从过去各自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中了解到,中国小麦丛矮病毒(WRSV)与日本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尚无直接证据证明这两种病毒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下述三个方面证明这两种病毒是相同的:(1)奥氏双扩散法证明,WRSV的核衣壳... 从过去各自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中了解到,中国小麦丛矮病毒(WRSV)与日本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尚无直接证据证明这两种病毒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下述三个方面证明这两种病毒是相同的:(1)奥氏双扩散法证明,WRSV的核衣壳抗血清能同时与WRSV和NCMV核衣壳形成清晰的沉淀带,并且异源形成的相邻沉淀带能互相吻合;(2)WRSV和NCMV核衣壳制剂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明两者的N蛋白分子量一致的,均与我们过去报道的N_2蛋白的分子量相等;(3)从WRSV和NCMV的完整病毒及核衣壳的横纹周期间距直接比较,两者也是一致的。至于WRSV和NCMV是完全相同的病毒,还是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则尚需对两者的寄主范围等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丛矮病毒 北方禾谷花叶病毒 奥氏双扩散试验 G-蛋白突起 N-蛋白分子量 病毒核衣壳
下载PDF
植物转基因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卢雄斌 龚祖 《生命科学》 CSCD 1998年第3期125-131,共7页
本文从技术原理和方法进展着手,着重在土壤农杆菌系统、植物病毒系统和DNA直接导入法中阐述了植物转基因载体的选择和构建;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上的例子和进展,并且比较了相互的优缺点。另外,本文还探讨了转导入植物细胞... 本文从技术原理和方法进展着手,着重在土壤农杆菌系统、植物病毒系统和DNA直接导入法中阐述了植物转基因载体的选择和构建;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上的例子和进展,并且比较了相互的优缺点。另外,本文还探讨了转导入植物细胞的外源基因的组织方式及其转录表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转基因 载体 土壤农杆菌系统 直接导入法
下载PDF
一种含有单链RNA的香菇球状病毒 被引量:18
11
作者 沈学仁 沈菊英 +6 位作者 陈作义 龚祖 陈明杰 潘迎捷 汪昭月 方炳初 王鸣歧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2年第1期99-105,共7页
从生长不正常的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菌株中分离到一种等轴对称含单链RNA的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在电镜下直径为33~34nm,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22000道尔顿。病毒核酸径DNase1和SI酶解试验及热变... 从生长不正常的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菌株中分离到一种等轴对称含单链RNA的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在电镜下直径为33~34nm,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22000道尔顿。病毒核酸径DNase1和SI酶解试验及热变性紫外吸收曲线试验证明为单链RNA,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病毒核酸呈现一条带,分子量为2.38×10~6道尔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病毒 病毒形态
下载PDF
复合RT-PCR快速鉴别鹅副粘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 被引量:2
12
作者 单松华 邹键 +3 位作者 姚龙涛 胡永强 何水林 龚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55-357,365,共4页
对新近分离的鹅副粘病毒SF02株通过自行设计的3条引物建立了复合RT-PCR方法。该方法对鹅源副粘病毒SF02株和GPV2株均可检测到215bp和401bp2条带,对12株(其中7株参考株,5株野毒)鸡源新城疫、2株鸽源新城疫、1株鸭源新城疫病毒的检测只出... 对新近分离的鹅副粘病毒SF02株通过自行设计的3条引物建立了复合RT-PCR方法。该方法对鹅源副粘病毒SF02株和GPV2株均可检测到215bp和401bp2条带,对12株(其中7株参考株,5株野毒)鸡源新城疫、2株鸽源新城疫、1株鸭源新城疫病毒的检测只出现1条401bp带,与预期的大小一致,对H5、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PF鸡胚尿囊液均未检测到特异性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RT-PCR 鉴别诊断 副粘病毒 新城疫病毒
下载PDF
上海地区香石竹斑驳病毒的理化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学仁 沈菊英 +1 位作者 龚祖 张爱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30-35,共6页
从上海地区栽培的香石竹上分离到一种直径为34~35nm 等轴对称的病毒颗粒,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40000道尔顿,并由约37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病毒核酸经 DNase 1、RNase 1和核酸酶 S1等酶切试验证明为单链 RNA,... 从上海地区栽培的香石竹上分离到一种直径为34~35nm 等轴对称的病毒颗粒,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40000道尔顿,并由约37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病毒核酸经 DNase 1、RNase 1和核酸酶 S1等酶切试验证明为单链 RNA,在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病毒核酸呈现一个分子量为1.2×10~6道尔顿的基因组分和一个较弱的分子量为0.5×10~6道尔顿的组分。根据病毒上述的理化特性以及免疫双扩散实验,证明目前在上海地区分离获得并引起本地区香石竹主要病毒病害的是香石竹斑驳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病毒 形态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一种新发现的香菇球状病毒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迎捷 陈明杰 +6 位作者 汪昭月 龚胜萍 方炳初 沈学仁 龚祖 沈菊英 陈作义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40,共2页
迄今为止国际上香菇病毒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香菇中含有直径分别为25、30和39nm的球状病毒颗粒,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这些病毒颗粒的核酸型均为双链核糖核酸(dsRNA).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对上海地区发生的香菇病毒病进行了... 迄今为止国际上香菇病毒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香菇中含有直径分别为25、30和39nm的球状病毒颗粒,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这些病毒颗粒的核酸型均为双链核糖核酸(dsRNA).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我们对上海地区发生的香菇病毒病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香菇球状病毒颗粒,它的核酸型是单链核糖核酸(ssRNA),并探讨了这种病毒颗粒与病毒病的发生和香菇菌种退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病毒
下载PDF
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的提纯和生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小立 吴建华 +2 位作者 黄纯农 翁醒华 龚祖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3年第3期296-300,共5页
大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布的一类麦类病毒病。是上海市效区及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大麦产区的重要病害。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在国内外虽已有不少研究,但对国内分离株的生化性质尚未有详细报道。本文报道以上海... 大麦黄花叶病是由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布的一类麦类病毒病。是上海市效区及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大麦产区的重要病害。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在国内外虽已有不少研究,但对国内分离株的生化性质尚未有详细报道。本文报道以上海郊区的BaYMV为研究材料,成功地建立了一套分离提纯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病毒的结构蛋白和核酸性质,并和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为今后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大麦黄花叶病毒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黄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 提纯
下载PDF
16份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外毒素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洪洲 翁心华 +3 位作者 尹有宽 朱白 彭宝珍 龚祖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检测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体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竞争法 ,用亲和法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测定患者血清中含有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结果 经过纯化... 目的 检测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体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竞争法 ,用亲和法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测定患者血清中含有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结果 经过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IgG与正常人血清反应后 ,经酶标仪读数OD均值为 0 .4 12 (± 0 .0 0 1) ,与 16份患者的血清反应后读数均小于 0 .4 12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外毒素蛋白 临床表现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下载PDF
温州蜜柑萎缩病毒的提纯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常勇 赵学源 +3 位作者 蒋元晖 龚祖 吴建华 陈作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1期92-95,共4页
本文提出的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提纯法,仅用100~200克病洋酸浆叶,且无需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在电镜下亦能看到中量直径约25nm 的球状病毒颗粒,粗提纯制剂OD_(860)/OD_(280)平均值为1.28,OD_(260)/OD_(240)平均值为1.15,初步显示出S... 本文提出的温州蜜柑萎缩病毒(SDV)提纯法,仅用100~200克病洋酸浆叶,且无需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在电镜下亦能看到中量直径约25nm 的球状病毒颗粒,粗提纯制剂OD_(860)/OD_(280)平均值为1.28,OD_(260)/OD_(240)平均值为1.15,初步显示出SDV 特征性紫外吸收曲线,提纯病毒产量约为4.5~11mg/kg病叶。比较证明,0.01M、PH7.0和0.1M、PH6.6的柠檬酸缓冲液以及0.5M、PH7.0的磷酸缓冲液是适宜的抽提缓冲液,洋酸浆是最好的繁殖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萎缩病毒 提纯法 柑桔
下载PDF
三叉神经对去运动神经支配面肌肌萎缩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骆泉丰 李秀娥 龚祖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8,共5页
本文用组织化学、电镜以及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电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在单纯性面神经切断和三叉神经、面神经同时切断后面肌萎缩的病理改变肌纤维的显微结构改变以及面肌收缩蛋白质在手术后不同时期的降解变化。实验证明 ,面部肌肉在不同... 本文用组织化学、电镜以及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电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在单纯性面神经切断和三叉神经、面神经同时切断后面肌萎缩的病理改变肌纤维的显微结构改变以及面肌收缩蛋白质在手术后不同时期的降解变化。实验证明 ,面部肌肉在不同的神经切断情况下其病理改变不同 ,正常的三叉神经支配可以延缓面瘫后肌肉蛋白质的降解 ,减少胶原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 ,较好地保护肌纤维的显微结构 ,延缓和减轻去运动神经支配面肌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去运动神经支配 面肌肌萎缩 感觉神经 去神经
下载PDF
缓症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蛋白的生化性质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洪洲 翁心华 +3 位作者 尹有宽 朱白 彭宝珍 龚祖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研究缓症链球菌外毒素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及N 末端序列。方法 将纯化的毒素蛋白用SDS PAGE电泳 ,据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算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以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 (miniIEF)法进行此毒素蛋白的等点电测定 ;采... 目的 研究缓症链球菌外毒素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及N 末端序列。方法 将纯化的毒素蛋白用SDS PAGE电泳 ,据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算出其相对分子质量 ;以微型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 (miniIEF)法进行此毒素蛋白的等点电测定 ;采用电印迹将SDS PAGE电泳胶上的毒素蛋白转移到PVDF膜上 ,用Beckman 34 4HPLC仪测定外毒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用自动化蛋白质序列仪测定缓症链球菌外毒素N 末端氨基酸序列。结果 缓症链球菌外毒素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 0 0 0 ;测定毒素蛋白的等点电为 6 .2 ,是一种偏酸性蛋白 ;外毒素蛋白由 1 7种氨基酸组成 ,其中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门冬氨酸、赖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含量较高 ;缓症链球菌外毒素蛋白N 末端氨基酸序列为 :VSNLSRGMGA ,本毒素N 末端氨基酸序列与β溶血链球菌外毒素蛋白 (SPEA、SPEB、SEPC)N 末端氨基酸序列不同。结论 此外毒素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和末端氨基酸序列均与其他 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症链球菌 致热性外毒素 毒素蛋白
下载PDF
弹状病毒研究的新进展 Ⅱ.病毒的结构蛋白、转录、复制和核衣壳化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加丽 龚祖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8年第4期281-291,共11页
我们曾报道过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研究的新进展,本文将对弹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区、转录与复制和核衣壳化研究的新进展作进一步的报道。根据弹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及装配的位置,可分为两个亚组。第一亚组其复制和装配在细胞质内... 我们曾报道过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研究的新进展,本文将对弹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区、转录与复制和核衣壳化研究的新进展作进一步的报道。根据弹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及装配的位置,可分为两个亚组。第一亚组其复制和装配在细胞质内,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为其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状病毒 结构蛋白 转录 复制 核衣壳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