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地理课堂师生对话互动行为偏差及矫正
1
作者 龚红安 陈庆飞 《新课程》 2017年第27期115-115,共1页
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的活动,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而课堂对话互动行为不仅是狭隘的语言交流,也是师生沟通、合作、共建的互动交往过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对现... 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的活动,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而课堂对话互动行为不仅是狭隘的语言交流,也是师生沟通、合作、共建的互动交往过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对现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情况的调查,发现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互动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易行,由于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入或者对师生互动的片面理解,使得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中师生对话互动存在一些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师生对话 互动行为
下载PDF
以美育人 育幸福人
2
作者 龚红安 《成才》 2019年第1期62-62,共1页
培养幸福的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我们十二中人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学校应该'让桃花开成最美的桃花,让水稻长成最饱满的稻谷',让孩子们在学校充分享受幸福,走出校门能创造幸福,造福他人、造福社会。人人都想得... 培养幸福的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我们十二中人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学校应该'让桃花开成最美的桃花,让水稻长成最饱满的稻谷',让孩子们在学校充分享受幸福,走出校门能创造幸福,造福他人、造福社会。人人都想得到幸福,幸福的密码在哪里呢?六年前我就任十二中校长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美育人
下载PDF
浅谈中学地理课程资源与班级文化建设整合
3
作者 陈庆飞 龚红安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7年第3期41-41,共1页
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必须的德育形式,体现了以文化特色为核心,以知识的传递、艺术的陶冶、心灵的启迪为方式的精神力量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 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必须的德育形式,体现了以文化特色为核心,以知识的传递、艺术的陶冶、心灵的启迪为方式的精神力量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它兼具历史性、人文性、经济性,其学科内容资源丰富,在生活中地理学科资源几乎无处不在,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地理教学挂图、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文化建设 地理课程资源 中学地理 基础性学科 整合 课外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 文化现象
下载PDF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国精神教育的方法与意义——以2019年人教版必修一为例
4
作者 陈庆飞 龚红安 《教学考试》 2021年第54期34-36,共3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中国精神,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中国精神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寄托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希望,昭示着国家强盛的长久未来。地理课程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中国精神,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中国精神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寄托着民族复兴的伟大希望,昭示着国家强盛的长久未来。地理课程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中国精神教育,这是地理学科义不容辞的任务,需要每一位地理教师积极主动地找出地理教材中的中国精神渗透点,选择适合实施渗透中国精神教育的载体,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中国精神教育,使渗透中国精神教育成为常态化,这无论是对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还是对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实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尊心 地理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高中地理教学 《课程标准》 地理教师 地理教材 地理学科
原文传递
“从春运到反向春运”试题设计
5
作者 陈庆飞 龚红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年第9期67-67,共1页
一、试题设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运,指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运输业务,表现为全国性的交通运输高峰。改革开放以来,人员流动限制放宽,外出务工、求学的机会增多,人员集中在春节前后往返流动,形成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近3... 一、试题设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运,指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运输业务,表现为全国性的交通运输高峰。改革开放以来,人员流动限制放宽,外出务工、求学的机会增多,人员集中在春节前后往返流动,形成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近30多年来,在每年40天左右的时间里,春运“大军”从1亿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30亿人次,所以“春运”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员大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运” 试题设计 阅读材料 运输业务 交通运输 改革开放 人员流动 外出务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