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诊断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5
1
作者 吴骥 范敏 +4 位作者 江国豪 欧蕾 龚维冬 吴俊豪 张春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接受^(18)F-FDG PET/CT、血清NSE及Pro-GRP检测的肺占位患者,根据病理及随访结果分为S...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接受^(18)F-FDG PET/CT、血清NSE及Pro-GRP检测的肺占位患者,根据病理及随访结果分为SCLC组(n=40)和良性病变组(n=40);计算^(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SCL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诊断SCLC的效能。结果^(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SCL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00%、100%、97.50%、100%及95.24%。NSE、Pro-GRP、Pro-GRP+NSE以及三项联合诊断SCL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88、0.96和0.98。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NSE+PRo-GRP检测可提高诊断SCL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早期诊断、分期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生物标志物 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健康人体^(68)Ga-DOTATATE动态分布显像与吸收剂量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潇 龚维冬 +4 位作者 黄奕琳 刘会攀 刘汉香 欧蕾 陈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448,共4页
目的 评估^(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PET/CT显像中显像剂在健康人体内分布情况及主要器官吸收剂量。方法 对8名健康受试者经静脉注射100~200 MBq^(68)Ga-DOTATATE... 目的 评估^(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PET/CT显像中显像剂在健康人体内分布情况及主要器官吸收剂量。方法 对8名健康受试者经静脉注射100~200 MBq^(68)Ga-DOTATATE后行动态PET/CT显像,于低剂量CT图像上手动勾画各源器官ROI并同步至PET图像,计算全身及靶器官^(68)Ga-DOTATATE滞留时间、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ED)。结果 全身^(68)Ga-DOTATATE平均滞留时间为(1.38±0.29)h。源器官中,^(68)Ga-DOTATATE在肝脏滞留时间最长,其次为双肾,于甲状腺滞留时间最短。检查过程中受试者吸收剂量2.34~3.98 mGy,平均(3.11±0.62)mGy;ED为2.32~2.61 mSv,平均(2.39±0.13)mSv;源器官中脾脏吸收剂量最高,其次为膀胱、双肾,脑吸收剂量最低。结论^(68)Ga-DOTATATE在健康人体内滞留于肝脏的时间最长,脾脏吸收剂量最高,但均处于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受体 生长抑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68)Ga-DOTATATE
下载PDF
骨软骨瘤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的图像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欧蕾 吴骥 +3 位作者 龚维冬 吴俊豪 江国豪 张春银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68-1572,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骨显像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显像诊断骨软骨瘤的图像特点,以提高该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50例骨软骨瘤患者的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显像资料,男28例,女22例... 目的分析全身骨显像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显像诊断骨软骨瘤的图像特点,以提高该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病理确诊的50例骨软骨瘤患者的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显像资料,男28例,女22例,年龄6~72岁,总结患者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融合显像的图像特征。结果单发性骨软骨瘤占78%(39/50),多发性骨软骨瘤占22%(11/50),其中多发者以身体双侧对称受累多见。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显像共发现168个病灶,大多数分布在四肢骨(108/168,64.3%),尤其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为主。75%(126/168)病灶呈中-高度放射性摄取浓聚灶,四肢骨病灶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摄取,多发病灶主要表现为不规则摄取,肩胛骨及骨盆关节附近多表现为团块状摄取。SPECT/CT显像表现:90.5%(152/168)病灶呈背离关节生长的骨性突起,宽基底与邻近骨质相连,其内骨密度分布不均匀,显像剂在骨质密度增高区呈放射性分布增高或浓集,在囊性低密度区呈放射性分布缺损。结论骨软骨瘤的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具有特征性,对诊断骨软骨瘤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99M锝美罗酸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