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现状与培养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玲 杨小青 龚良运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6年第1期68-72,共5页
通过采用社会情感能力量表对广西5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并对600名大学生进行间接调查,了解其中小学班主任的人格特征,进而为了解广西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现状,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处... 通过采用社会情感能力量表对广西5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并对600名大学生进行间接调查,了解其中小学班主任的人格特征,进而为了解广西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现状,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的自我评价相对较高,情绪管理能力和移情能力较差;中小学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性别差异不显著;优秀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显著高于一般教师。总之,中小学教师情绪管理和移情能力不容乐观,急需在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评价中引入社会情感教育内容,以提高教师社会情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社会情感能力 现状
下载PDF
社交焦虑与缺陷感的关系研究——以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玲 龚良运 杨小青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6年第4期44-47,共4页
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缺陷感量表对201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250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测量,以研究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缺陷感现状及社交焦虑与缺陷感的关系。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31%,缺陷... 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缺陷感量表对201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250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测量,以研究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缺陷感现状及社交焦虑与缺陷感的关系。结果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31%,缺陷感均分为2.96,低于理论中值3;社交焦虑和缺陷感在性别、经济条件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内外向性格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内向性格学生社交焦虑和缺陷感比外向性格学生高;有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和缺陷感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并达到统计学标准;社交焦虑与缺陷感呈显著负相关。总之,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社交焦虑严重,且社交焦虑与缺陷感与个体的内外向性格有关。学校教育应加强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关注与帮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大学生 社交焦虑 缺陷感
下载PDF
RTI视角下心理健康特色课程开发模式探索
3
作者 杨玲 李钰 龚良运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以RTI模式促进心理干预课程开发,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构建。具体对策:建立适合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RTI应用模式;帮助广西中小学校建立心理干预的RTI服务层级;帮助广西中小学教师开发具有RTI特色的心理干预反馈体系;推广RTI模... 以RTI模式促进心理干预课程开发,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构建。具体对策:建立适合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RTI应用模式;帮助广西中小学校建立心理干预的RTI服务层级;帮助广西中小学教师开发具有RTI特色的心理干预反馈体系;推广RTI模式在不同群体的干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I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开发
下载PDF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
4
作者 杨玲 龚良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0,共3页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即是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即是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通过心理援助计划建立相应的干预反馈体系,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计划 中小学心理健康 课程开发
下载PDF
父母行为方式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综述
5
作者 龚良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5-67,84,共4页
父母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减少、避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需要对父母行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从父母支持度、父母教养方式与控制、亲子关系以及父母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并取得初步成果。但父母行为方式对青... 父母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减少、避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需要对父母行为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从父母支持度、父母教养方式与控制、亲子关系以及父母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并取得初步成果。但父母行为方式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远不止于此,重视父母行为方式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行为方式 青少年 攻击性行为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