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龚黎民 谢志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0年第6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临床特征 老年人 病因 病理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龚黎民 宋清 左惠玲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4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临床诊断价值和区分多发梗死灶中急性和非急性方面的能力。方法对56例脑梗死发病时间不同的病例行常规MR及DWI程序检查,对同一层面所有的磁共振成像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信号强度及病灶大小...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中临床诊断价值和区分多发梗死灶中急性和非急性方面的能力。方法对56例脑梗死发病时间不同的病例行常规MR及DWI程序检查,对同一层面所有的磁共振成像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信号强度及病灶大小,数据做统计分析。结果DWI对超急性及急性脑梗死可显示T2加权像不能显示的病灶,并随时间延长显影范围逐渐增大,表现弥散系数(ADC值)明显下降。急性后期DWI显示病灶不如T2加权像,ADC值接近或高于正常。结论脑梗死的DWI信号和ADC值变化具有特征性的时间演变规律,DWI能非常可靠地显示超急性和急性脑梗死,具有区分急性和非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现弥散系数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龚黎民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86-87,共2页
检测24例脑卒中患者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前后的红细胞(RBC-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Ⅰ_c)花环率,并与26例非生脉注射液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脑... 检测24例脑卒中患者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前后的红细胞(RBC-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Ⅰ_c)花环率,并与26例非生脉注射液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脑卒中患者的RBC-C_(3b)花环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而RBC-Ⅰ_c花环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非生脉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RBC-C_(3b)和RB-Ⅰ_c花环率均无明显改变(P>0.05)。表明生脉注射液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在脑卒中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免疫功能 红细胞受体花环率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的研究
4
作者 龚黎民 李士勇 +1 位作者 刘容容 王晔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探讨其分化后迁移能力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MSCs,以β-巯基乙醇(BME)1 mmol·L-1诱导分化,于诱导后12 h、24 h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鉴定神... 目的研究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方法,探讨其分化后迁移能力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MSCs,以β-巯基乙醇(BME)1 mmol·L-1诱导分化,于诱导后12 h、24 h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β-tubulinⅢ)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XCR4表达变化,细胞迁移实验检测BMSCs诱导前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诱导后,BMSCs胞体收缩,突起伸出;RT-PCR发现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的NSE、Neurofilament、β-tubulinⅢmRNA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神经元样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明显增加,细胞迁移实验发现神经元样细胞向SDF-1α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加。用CXCR4特异的抑制剂AMD3100处理后细胞迁移被明显抑制。结论在体外骨髓基质干细胞以BME为诱导剂可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且发现其迁移能力明显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其表面CXCR4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迁移 SDF1 CXCR4
下载PDF
癫痫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观察
5
作者 龚黎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0-211,220,共3页
检测50名正常人和42例癫痫患者红细胞C_3b(RBC8—C_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结果:癫痫患者RBC—C_b受体花环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RBC>Ic花环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且根... 检测50名正常人和42例癫痫患者红细胞C_3b(RBC8—C_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结果:癫痫患者RBC—C_b受体花环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RBC>Ic花环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且根据脑电图结果、病因、发作类型和性别进行了分组研究。表明癫痫的发作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关。提示在癫痫治疗中可应用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浅谈适合新科技的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6
作者 龚黎民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9年第S1期295-296,共2页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和到来 ,传统医学教育必将面临着所未有的改革。本文从医学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空间和时间观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师职能、见习和临床实习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谈谈新科技对医学教育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新科技 医学教育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龚黎民 邓丰如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46例和对照组 35例。治疗组应用降纤酶每次 5BU ,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 5天。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14天。结果用 ...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 46例和对照组 35例。治疗组应用降纤酶每次 5BU ,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 5天。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复方丹参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连用14天。结果用 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发病 2 4小时内用药的疗效显著高于 2 4小时后用药组 (P <0 .0 1)。结论 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急性脑梗塞 药物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绿原酸对过氧化氢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卞合涛 王晔 +2 位作者 龚黎民 刘蓉蓉 黄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87-1590,共4页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体外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后进行实验,分为(A)正常对照组、(B)绿原酸组(30μmol.L-1)、(C)H2O2损伤组、(D)绿原酸+H2O2组。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Hoech...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体外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后进行实验,分为(A)正常对照组、(B)绿原酸组(30μmol.L-1)、(C)H2O2损伤组、(D)绿原酸+H2O2组。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不同组内皮细胞Caspase-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400μmol.L-1)能明显的造成内皮细胞的凋亡(P<0.05),绿原酸(30μmol.L-1)可降低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Bcl-2的表达增强,Caspase-3的表达减弱。结论绿原酸可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膜电位,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及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绿原酸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BCL-2 CASPASE-3
下载PDF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睡眠结构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朱穆峰 邓丽影 +2 位作者 龚黎民 刘昊 丁勇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睡眠结构,了解与正常人群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加拿大Harmonie生产的32导Stellate Harmonie视频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20例VCI-ND患者的睡眠进行全夜监测,并与20名正常相同年龄范...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睡眠结构,了解与正常人群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加拿大Harmonie生产的32导Stellate Harmonie视频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20例VCI-ND患者的睡眠进行全夜监测,并与20名正常相同年龄范围人群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CI-ND患者组睡眠总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增加,第1阶段睡眠增加,第2阶段睡眠减少和第3阶段睡眠减少,快速动眼期(REM)缩短,睡眠效率下降。结论 PSG中的浅睡眠增多,慢波睡眠S3~4期及快速动眼期(REM)期减少可能是VCI-ND病人所具有的电生理学指标之一,但是否可作为VCI-ND患者的特异性诊断指标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多导睡眠描记术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观察
10
作者 龚黎民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5-37,共3页
检测50名正常人及38例偏头痛病人红细胞C3b(RBC-C3b)受体花环率形成。结果:偏头痛病人RBC-C3b受体花环率形成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RBC-Ic花环率形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高(P>0.05),经相关比较,偏头痛病人红... 检测50名正常人及38例偏头痛病人红细胞C3b(RBC-C3b)受体花环率形成。结果:偏头痛病人RBC-C3b受体花环率形成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RBC-Ic花环率形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增高(P>0.05),经相关比较,偏头痛病人红细胞和血小板本身数量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无相关影响。表明偏头痛的发作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有关,提示治疗偏头痛时可应用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红细胞 免疫学 受体 补体 玫瑰花结形成
下载PDF
中国遣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嵘 龚黎民 梁秀龄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明确我国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国内文献中报道的78个家族、354例患者及我院39个家族、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约为1.771,家族史阳性率62.4%,其中常显、常隐、X隐性遣传分别为41、13... 目的明确我国腓骨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国内文献中报道的78个家族、354例患者及我院39个家族、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约为1.771,家族史阳性率62.4%,其中常显、常隐、X隐性遣传分别为41、13、2个家系,同一家族患者发病年龄具有很高相关性。发病年龄1个月~55岁,平均10.6岁,其中1~20岁起病占71.2%;剪刀样步态79.1%、双下肢肌张力增高82.3%、肌力下降65.4%、感觉障碍16.5%、双下肢腱反射增高100%、病理征阳性90.6%、弓形足36.2%、平跖足9.8%、脊柱弯曲20.9%。其中单纯型96例、复杂型158例。最常见的合并症为精神发育迟滞。结论国内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国外非常相似,大多于青少年期起病,遗传方式主要是常显,男性较女性多见,复杂型较单纯型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 痉挛性 截瘫 临床特征 遗传学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2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俞晔 邓丽影 +1 位作者 张明 龚黎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B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1例表现为三叉神经痛。2例患者颅脑MR I均见有椎-基底动脉扩张,伴有迂曲。结论 VBD...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B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1例表现为三叉神经痛。2例患者颅脑MR I均见有椎-基底动脉扩张,伴有迂曲。结论 VBD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临床表现 影像学
下载PDF
卡马西平对脑电图背景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明 邓丽影 +1 位作者 卢洁 龚黎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3年第5期280-281,共2页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 (CBZ)对脑电图背景频率的影响。方法 对 40例单一服用CBZ临床发作已被控制的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描记和分析 ,与此同时测定CBZ的血药浓度。结果 随着CBZ血药浓度的升高 ,θ、δ波活动增多 ,α波频率减慢。...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 (CBZ)对脑电图背景频率的影响。方法 对 40例单一服用CBZ临床发作已被控制的癫痫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电图描记和分析 ,与此同时测定CBZ的血药浓度。结果 随着CBZ血药浓度的升高 ,θ、δ波活动增多 ,α波频率减慢。结论 CBZ作为一种抗癫痫药物可控制临床发作 ,但对脑电图背景活动有影响 ,可引起α波频率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脑电图 癫痫 血药浓度
下载PDF
Auto-CPAP干预对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丽娜 邓丽影 +3 位作者 李兴 罗新明 龚黎民 张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持续正压呼吸机(Auto-CPAP)干预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Auto-CPAP治疗... 目的探讨全自动持续正压呼吸机(Auto-CPAP)干预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Auto-CPAP治疗;对照组45例,除不使用Auto-CPAP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相同。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与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比治疗后1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更明显(P<0.05)。结论Auto-CPAP能提高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持续正压呼吸机 脑梗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麻痹性痴呆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红梅 邓丽影 +1 位作者 徐丽君 龚黎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麻痹性痴呆以痴呆为突出表现,且均有认知障碍。7例出现精神障碍(占58%)、3例样发作(占25%)、2例偏瘫... 目的分析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脑电图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麻痹性痴呆以痴呆为突出表现,且均有认知障碍。7例出现精神障碍(占58%)、3例样发作(占25%)、2例偏瘫(占17%)、4例出现阿-罗瞳孔(占33%)。血清及脑脊液梅毒螺旋体ELISA试验均阳性,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均正常。脑电图6例提示中高波幅慢波。影像学(CT或MRI)显示:脑萎缩8例,占66.7%,额颞叶萎缩明显。12例患者经驱梅治疗后,10例明显好转,TRUST试验滴度显著下降(占83%),2例疗效不佳。结论麻痹性痴呆临床表现多样化,误诊率高。流行病学资料、病史、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依据血清和脑脊液梅毒抗体检测可确诊,并根据TRUST试验判断疗效。足量的青霉素治疗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麻痹性痴呆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睡眠呼吸紊乱、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
16
作者 俞晔 邓丽影 龚黎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3-384,共2页
关键词 睡眠呼吸紊乱 代谢综合征 脑卒中 危险因素 交互作用 早期干预 联合防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脑梗死急性期糖代谢的影响
17
作者 俞晔 刘昊 +3 位作者 邓丽影 龚黎民 丁勇民 罗新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nea syndrome,OSAH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行多导睡眠图(PSG)和血糖检测,根据PSG结果分为OSAHS组(n=72)和非O...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nea syndrome,OSAH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糖尿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行多导睡眠图(PSG)和血糖检测,根据PSG结果分为OSAHS组(n=72)和非OSAHS组(n=32),比较2组发病后24 h内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变化。结果OSAHS组空腹血糖为(5.62±0.86)mmol/L,餐后2 h血糖为(14.19±3.98)mmol/L;非OSAHS组空腹血糖为(5.08±0.75)mmol/L,餐后2 h血糖为(9.75±4.31)mmol/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SAHS加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糖代谢紊乱,尤其对糖耐量影响更为明显,早期筛查并积极干预OSAHS可有助于纠正糖代谢紊乱,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脑梗死 急性 糖代谢
下载PDF
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及其管理和治疗 被引量:31
18
作者 官燕琴 龚黎民 俞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99-2301,共3页
目前关于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几乎都停留在二级预防和脑卒中康复,对其长期症状关注较少。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包括患者生理方面的脑卒中后疼痛、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疲劳、睡眠障碍、癫痫、性功能障碍等,心理方面的脑卒中后抑郁(PSD... 目前关于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几乎都停留在二级预防和脑卒中康复,对其长期症状关注较少。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包括患者生理方面的脑卒中后疼痛、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疲劳、睡眠障碍、癫痫、性功能障碍等,心理方面的脑卒中后抑郁(PSD)、焦虑等。而这些症状将影响脑卒中幸存者的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终生。本文就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及其管理和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症状管理
下载PDF
脑卒中后疲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官燕琴 龚黎民 俞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25-2827,共3页
脑卒中后突然出现或永久存在的基本功能损害后,患者进入脑卒中单元开始急性期的治疗、二级预防,病情稳定后及时康复管理。目前持续关注的还有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情感障碍等问题。脑卒中后疲劳(PSF)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令人非常痛苦的症... 脑卒中后突然出现或永久存在的基本功能损害后,患者进入脑卒中单元开始急性期的治疗、二级预防,病情稳定后及时康复管理。目前持续关注的还有脑卒中患者的营养、情感障碍等问题。脑卒中后疲劳(PSF)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令人非常痛苦的症状,不仅存在于脑卒中发生后不久,甚至在患者身体残疾恢复后仍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疲劳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靶器官损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晓霞 龚黎民 俞晔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2年第3期131-134,138,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可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不同靶器官损害的机制不完全相同,当机体出现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微觉醒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交感神经兴奋、内皮功能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可造成全身多器官损害,不同靶器官损害的机制不完全相同,当机体出现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微觉醒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交感神经兴奋、内皮功能紊乱、皮质醇增多、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多方面影响,进而引起血糖、血压、血脂异常,其中胸内压降低还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的发病率。OSAHS患者在呼吸暂停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内皮功能紊乱及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病率及不良预后;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海马CA1锥体神经元和大脑新皮质的锥体神经元对缺氧敏感,相较于未合并OSAHS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损害。OSAHS患者的治疗不仅能改善睡眠和预防猝死发生,还可以改善血糖、血压、血脂情况,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改善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靶器官损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出现血糖、血压难以控制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时,积极主动诊断及治疗OSAHS可预防和延缓相关靶器官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靶器官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