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LP分析小豆种(Vigna angularis)内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宗绪晓 D Vaughan +4 位作者 a kaga N Tomooka 王新望 关建平 王述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2-568,共7页
利用 12对AFLP引物 ,对来自于世界 6个国家的 14 6份小豆 (Vignaangularis)栽培变种 (var.angularis)和野生变种 (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得到 5 80条清晰的显带 ,其中 313(5 3 93% )条呈多态性 ,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 利用 12对AFLP引物 ,对来自于世界 6个国家的 14 6份小豆 (Vignaangularis)栽培变种 (var.angularis)和野生变种 (var.nipponensis)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 ,得到 5 80条清晰的显带 ,其中 313(5 3 93% )条呈多态性 ,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 2 6 0 8条多态性带 ;平均遗传距离 0 35 ,变异幅度为 0 0 0~ 0 87。利用AFLP多态性数据进行的Jaccard’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绘制的聚类图 ,可将其中的 14 3份种质相互区分开 ,并将其中的 14 5份小豆资源划分成 8个明显不同组群 ,显示小豆种内存在足够的遗传多样性用于资源材料的准确鉴别与分类。 8个组群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域相关性 ,以及遗传类型趋同性。通过各组群内和组群间的遗传距离比较 ,发现世界小豆主要栽培资源以及日本野生、半野生资源中蓄积的遗传多样性较匮乏 ,而储藏于中国野生小豆资源、喜马拉雅地区栽培和野生资源中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分析 小豆 Vigna-angularis 遗传多样性 栽培变种 野生变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