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反射成像与透射层析成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a.j.berkhout 梁世华 《石油物探译丛》 1994年第3期77-81,共5页
以前反射成像技术(地震偏移)和透射层析成像技术(井间反演)的推导是相互独立进行的。本文指出,这两种技术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目前,人们主张用偏移算法来实现井间反演。文中给出了一种将透射测量结果转换为反射数据的方法。
关键词 偏移 成像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下载PDF
回波声学——声探测
2
作者 a.j.berkhout 郝龙胜 《科学与社会》 1985年第Z1期68-76,共9页
回波声学是随着它在医学、地球物理学和材料检测领域内的应用而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利用声波去“照射”介质,而从这些波的反射信息中获得介质内部的详细资料。
关键词 声探测 声回波 无损检测 声学 不均匀性 诊断学 介质表面 反射波场 分辩率 地震学
下载PDF
可控照射法的叠前深度偏移
3
作者 W.E.A.Rietveld a.j.berkhout 戴成泰 《国外油气勘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14-323,共10页
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涉及叠前数据外推处理所需要的大量的计算。特别是对三维勘探,全部的叠前偏移需要太多的时间,因而经济上划不来。我们提出一种有效的和精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我们采用可控照射法,以针对目的层的方式偏移叠前数据。运... 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涉及叠前数据外推处理所需要的大量的计算。特别是对三维勘探,全部的叠前偏移需要太多的时间,因而经济上划不来。我们提出一种有效的和精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我们采用可控照射法,以针对目的层的方式偏移叠前数据。运用与深度偏移相结合的可控照射法是"面积"炮集记录偏移这个较一般概念的一个特例。这一方法与常规平面波叠加方法的不同点在于:在可控照射法中,源波场的控制放在目的层且深度偏移紧随其后。可以证明,把入射波场的复杂性控制在目的层深度,能有效地得到高质量的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偏移 深度偏移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
下载PDF
三维地震采集的设计准则
4
作者 a.j.berkhout 张仪宁 《石油物探译丛》 1999年第1期66-70,共5页
最终偏移产品的潜在质量(“图像质量”)和有关的价目标签应该是评估一项地震勘查计划的基本准则。就此而论,我们提出在工业上估价采集排列应依据的准则: ·振幅精度和偏移后资料的分辨率(信号论点) ·噪声抑制率(噪声论点) ... 最终偏移产品的潜在质量(“图像质量”)和有关的价目标签应该是评估一项地震勘查计划的基本准则。就此而论,我们提出在工业上估价采集排列应依据的准则: ·振幅精度和偏移后资料的分辨率(信号论点) ·噪声抑制率(噪声论点) ·炮点与检波器叠加总次数之间的平衡(经济论点) 以上准则的提出,假设应用了标准处理顺序,并已知某个宏观地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地震勘探 设计准则 数据采集
下载PDF
综合地震勘探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5
作者 a.j.berkhout 严建文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1990年第11期21-27,6,共8页
全地震反演,即将地震炮点记录转变成地下地质参数,可由三个独立处理模块来实现。第一个模块将地面信息即震源输入信号及检波器输出信号分别转为下行震源波场和地表的上行反射波场。然后从波场中消除震源子波和地表反射系数的影响。第二... 全地震反演,即将地震炮点记录转变成地下地质参数,可由三个独立处理模块来实现。第一个模块将地面信息即震源输入信号及检波器输出信号分别转为下行震源波场和地表的上行反射波场。然后从波场中消除震源子波和地表反射系数的影响。第二个反演模块将震源波场和反射波场由地面向地下外推,而且计算出地下每个网格点(深度点)上的反射系数。第三个模块将反射系数信息转换成速度和密度图,或再将它们转换成岩面和孔隙参数。最后一步只有在大量非地震信息可被利用的情况下才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在最后一个反演模块中,需要运用综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信息管理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