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ed Influence of Mountainous Wind Farms Operations on Local Climate
1
作者 ai ze HE Fei +2 位作者 CHEN Zheng-hong ZHONG Shui-xin SHEN Yan-bo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2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especially wind power,were believed to be able to slow down global warming;however,evidence in recent years shows that wind farms may also induce climate chang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especially wind power,were believed to be able to slow down global warming;however,evidence in recent years shows that wind farms may also induce climate chang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industry,the number of wind farms installed in mountain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impact of wind farms in mountainous areas on local climate.The Suizhou and Dawu wind farms in northern Hubei Province were chosen for the present study on the impact of wind farm operations on the local climate in mountainous areas.The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numerical model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and the Fitch model,together with turbulence correction factor,were used to simulate wind farm operations and study their effects on local climate.The results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speed attenuation in mountainous wind farms:the amplitude and range of wind speed attenuation were stronger in the nighttime than in the daytime,and stronger in summer than in winter.The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d and became more significant in summer.However,a cooling variation was observed above the surface warming center.The height of this center was higher in the daytime than it was in the nighttime.The latent heat flux in the wind farms decreased at night,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sensible heat flux.However,these changes were not significant.Some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impact of wind farms on the climate in the plains and the mountains.Such differenc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related to complex terrain conditions,climate conditions,and the density of wind turbines.The present study may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wind farms in mountainous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ous area wind farm local climate energy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模拟分析揭示三峡水库成库以来的气候效应:局地和近地层,而不是区域
2
作者 艾泽 常蕊 +5 位作者 肖潺 陈鲜艳 张强 李威 李帅 龚文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9-721,I0026,I0027,I0028,共16页
针对以往三峡水库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中,水库参数化方案简约及模拟时段未涉及成库以来高水位运行阶段等不足,在中尺度气象模式中,通过扩宽水体面积和抬升水位高度的方式对三峡水库引起的陆面参数变化进行描述,进而采用敏感性数值试验... 针对以往三峡水库气候效应数值模拟研究中,水库参数化方案简约及模拟时段未涉及成库以来高水位运行阶段等不足,在中尺度气象模式中,通过扩宽水体面积和抬升水位高度的方式对三峡水库引起的陆面参数变化进行描述,进而采用敏感性数值试验及统计分析等手段,评估了三峡水库成库以来高温干旱(2013年)和低温洪涝(2020年)年景下,关键气象要素对水库运行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典型年景下水库运行均会造成近地层气温降低(0.98~1.27℃)、相对湿度增加(3.9%~5.5%)和风速增大(0.43~0.68m/s),同时响应强度的日变化导致近地层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日较差减小、平均风速的日较差增大;尽管上述变量的变化幅度与该地区气候的自然变率相当,但水库运行对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影响范围基本限制于水库周边约2 km,垂直方向则大多低于200 m,对风速的影响范围可扩展至水库周边约12 km,垂直方向延伸至200 m左右,且响应强度均随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尽管数值试验放大了三峡水库的气候效应,但作为典型的河道型水库,三峡水库成库以来的不同气候年景下,水库运行产生的气候效应基本限制在近地层、局地范围内,未对区域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成库以来 气候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下垫面下风电场对夏季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艾泽 常蕊 +1 位作者 陈正洪 高梓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7-1029,共13页
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集中式风电场建设运行对气候环境产生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局地气候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电场运行的响应特征,以青海湖西南部的乌兰茶卡至共和沙珠玉乡为中心,使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 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集中式风电场建设运行对气候环境产生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局地气候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电场运行的响应特征,以青海湖西南部的乌兰茶卡至共和沙珠玉乡为中心,使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及Fitch风机模型分别在平坦峡谷、高海拔山地和水体下垫面条件下,开展风电场运行的气候效应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装机的理想情景下,3种下垫面风电场内近地层平均风速均呈现减弱特征,且夜间风速衰减的幅度及范围强于白天,垂直方向上的风速衰减可达600 m;平坦峡谷和水体下垫面风电场内2 m气温以降低为主,可能与该区域负的温度梯度及水体表面蒸发增强有关,且夜间降温更显著,而高海拔地区的气温变化较弱;风电场内2 m湿度变化不明显,总体以弱降低为主,其中水体风电场内夜间湿度减小更明显;同时,风机扰动运行使得边界层高度显著增加。可见,不同下垫面条件下风电场运行的气候响应特征不同,这主要与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差异化气候背景有关,也受风机空间排布特征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气候友好型风电场布局规划提供一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风电场 气候响应 数值模拟 气候友好
下载PDF
四川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艾泽 陈权亮 《四川环境》 2019年第4期79-86,共8页
应用MODIS资料和中国地面累年值月值数据集探讨了四川地区2008~2017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了2008~2016年AOD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川地区AOD在10a间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2010年为高值年,2... 应用MODIS资料和中国地面累年值月值数据集探讨了四川地区2008~2017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了2008~2016年AOD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川地区AOD在10a间整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2010年为高值年,2017年为低值年,分别为0.46和0.21。月均值AOD呈双峰型分布,在2月和8月达到峰值,分别为0.44和0.32。空间分布上,东部为高值区,西部为低值区。东部地区AOD下降趋势显著,西部AOD上升趋势不显著;四川盆地AOD与温度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显著负相关,与风速、降水相关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MODIS AOD 气象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肠炎沙门菌噬菌体vB_SalP_QS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小鼠沙门菌肠道感染的研究
5
作者 梁芮萁 黄淇星 +5 位作者 王璐 王顺 白慧方 李俊 艾泽 张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101,共12页
为探索针对耐药沙门菌的噬菌体治疗方法,以沙门菌SE-21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烈性噬菌体并命名为vB_SalP_QS。在鉴定vB_SalP_QS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对vB_SalP_QS和vB_SalP_SE29混合噬菌体治疗由沙门菌SE-21引起小鼠肠炎的治疗... 为探索针对耐药沙门菌的噬菌体治疗方法,以沙门菌SE-21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烈性噬菌体并命名为vB_SalP_QS。在鉴定vB_SalP_QS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对vB_SalP_QS和vB_SalP_SE29混合噬菌体治疗由沙门菌SE-21引起小鼠肠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电镜观察可见该噬菌体属于有尾病毒目(Caudovirales),其效价为8×10^(8) PFU/mL。2)vB_SalP_QS的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01,潜伏期为40 min,裂解期为50 min。温度为4~60℃具有较好的活性,在pH 4~pH 10范围内非常稳定。平板点滴法试验表明vB_SalP_QS可以裂解17株沙门菌,裂解率为44.7%。3)噬菌体vB_SalP_QS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噬菌体vB_SalP_QS全长42293 bp,GC含量为49%,共含有72个开放阅读框,且不含有溶源性、毒力因子及整合酶基因。4)小鼠体内治疗试验显示,宿主菌SE-21对小鼠最小致死量为5×10^(8) CFU/mL,感染小鼠经vB_SalP_QS(100μL 1×10^(7) PFU/mL)和vB_SalP_SE29(100μL 1×10^(7) PFU/mL)混合治疗后存活率为100%,单独用vB_SalP_QS治疗组(200μL 1×10^(7) PFU/mL)的小鼠存活率为80%,单独用vB_SalP_SE29治疗组(200μL 1×10^(7) PFU/mL)的小鼠存活率为70%,对照组全部死亡。5)病理组织观察表明,混合噬菌体可以有效杀灭沙门菌SE-21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保护小鼠肠绒毛,可显著提高感染SE-21的小鼠存活率。综上,噬菌体vB_SalP_QS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混合噬菌体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噬菌体单一治疗。本研究为噬菌体制剂治疗沙门菌感染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混合噬菌体鸡尾酒疗法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混合噬菌体 全基因组测序 生物学特性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术对中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艾泽 张曙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64-68,共5页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术对中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PVC)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中频右心室流出道PVC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射频消融组,每组20例。药... 目的比较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术对中频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PVC)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中频右心室流出道PVC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射频消融组,每组20例。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射频消融组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峰)、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A峰)、E/A比值、E/左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Ea)比值]、PVC次数、心率及一般健康评分差值、生理功能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LVEDD、LAD、LVEF、E峰、A峰、E/A比值、E/Ea比值及治疗6个月后LVEDD、LAD、LVEF、E峰、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A峰慢于药物治疗组,E/Ea比值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LAD短于治疗前,E/Ea比值低于治疗前(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PVC次数、心率、生理功能评分及治疗6个月后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PVC次数少于药物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心率、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一般健康评分差值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药物治疗组、射频消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PVC次数少于治疗前,药物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心率低于治疗前(P<0.05)。(3)治疗期间药物治疗组患者出现心动过缓2例。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术可更有效地改善中频右心室流出道PVC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少PVC次数,提高患者一般健康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右心室流出道 药物治疗 导管消融术 射频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