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hared Bicycle Demand in the Context of Shared City: A Case Study of Mianyang
1
作者 an tingting HOU Lango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9年第4期90-92,共3页
As a representative business of shared economy, shared bicycle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last kilometer” and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public traffic. It facilitates the life of modern people, ... As a representative business of shared economy, shared bicycle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last kilometer” and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public traffic. It facilitates the life of modern people, but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improper operation and immature technology result in the supply over demand or demand over supply in some regions or sites, which fail to meet the public demand on bicycles. Therefore, the bicycle quantity put into the market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Taking Mianyang City for example, the demanded quantity of shared bicycle was considered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specifically, population composition, district and county area, GDP and public fac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resource waste caused by excessive supply of shared bicycles, and failure to meet citizens’ demands caused by insufficient supply, to provide a better sol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promote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shared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RED ECONOMY Multiple DIMENSION Quantity demanded Mianyang
下载PDF
IMPACT和CRASH模型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刘彩霞 安婷婷 +3 位作者 刘静 李向阳 靳婕 徐兰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43-1849,共7页
背景国际颅脑损伤预后临床测试研究(IMPACT)和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类固醇的随机化研究(CRASH模型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BI)预后预测模型,需要继续开发,完善和持续的外部验证,以确保对不同环境的普适性。目的同时在中国TB... 背景国际颅脑损伤预后临床测试研究(IMPACT)和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类固醇的随机化研究(CRASH模型是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创伤性颅脑损伤(TBI)预后预测模型,需要继续开发,完善和持续的外部验证,以确保对不同环境的普适性。目的同时在中国TBI人群中进行验证IMPACT和CRASH模型的预后评估价值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2019年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内接受治疗的TBI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纳入患者的基本信息。随访观察患者14 d存活情况和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终止事件为中途失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IMPACT和CRASH模型对TBI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Brier评分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0±17.4)岁,分别绘制IMPACT模型与CRASH模型预测TB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IMPACT核心模型、CT模型、实验室模型预测TBI患者6个月GOS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07(95%CI=0.747~0.866,P<0.001)、0.843(95%CI=0.789~0.897,P<0.001)、0.845(95%CI=0.793~0.897,P<0.001),Brier评分分别为0.179、0.164、0.161;IMPACT核心模型、CT模型、实验室模型预测TBI患者6个月死亡的AUC分别为0.868(95%CI=0.816~0.919,P<0.001)、0.896(95%CI=0.851~0.941,P<0.001)、0.892(95%CI=0.850~0.935,P<0.001),Brier评分分别为0.151、0.144、0.136。CRASH基本模型、CT模型预测TBI患者6个月GOS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47(95%CI=0.682~0.813,P<0.001)、0.766(95%CI=0.703~0.829,P<0.001),Brier评分分别为0.306、0.308;CRASH基本模型、CT模型预测TBI患者14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91(95%CI=0.723~0.860,P<0.001)、0.797(95%CI=0.728~0.865,P<0.001);Brier评分分别为0.348、0.383。结论对于TBI患者的预后,IMPACT模型整体较CRASH模型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颅脑损伤 国际颅脑损伤预后临床测试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后皮质类固醇的随机化研究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创伤性凝血病的预测价值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李向阳 安婷婷 +2 位作者 李成建 刘静 徐兰娟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创伤性凝血病(TIC)的预测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06月至2023年06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TIC分为TIC组和非TIC组,根据出院情况分... 目的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创伤性凝血病(TIC)的预测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06月至2023年06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TIC分为TIC组和非TIC组,根据出院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单因素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TIC发生及TI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98例患者,TIC人数为82例(27.5%)。单因素比较TIC组的损伤严重程度(ISS)、休克指数(SI)、体温、PLR、血红蛋白、淋巴细胞、乳酸、碱剩余(BE)及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非TIC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可得,PLR、体温、纤维蛋白原、BE是严重创伤发生TIC的危险因素(P<0.05)。TIC组预后不良人数23人(28%),单因素比较TIC预后不良组淋巴细胞、PLR、SI、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预后良好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PLR、D-二聚体是TIC患者预后不良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可得,PLR预测严重创伤合并TIC的AUC为0.821(95%CI:0.707~0.936),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72.9%。PLR预测TIC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702(95%CI:0.633~0.771),敏感度为56.1%,特异度为77.8%。结论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严重创伤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及预后存在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病 预后评估
下载PDF
IL-6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对京海黄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抗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诗琴 辛世杰 +8 位作者 王晓慧 戴国俊 安婷婷 张菁菁 张涛 张跟喜 谢恺舟 王金玉 王宏胜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探究白介素6(IL-6)基因5′启动子区单核苷酸突变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抗性指标的影响,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对IL-6基因5′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根据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浆抗性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分析SNPs突变... 为探究白介素6(IL-6)基因5′启动子区单核苷酸突变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抗性指标的影响,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对IL-6基因5′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根据感染组与对照组血浆抗性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分析SNPs突变形成的基因型与抗性指标的关联。结果表明:感染组与对照组间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差异极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IL-2、IL-16、IL-17、γ干扰素(IFN-γ)水平和体增重差异显著;通过京海黄鸡IL-6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的SNPs数据库比对,发现3个新的SNPs(A-663G、C-447G和G-357A),其中A-663G位点只有1种基因型GG,C-447G和G-357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且多态性丰富;C-447G突变位点各基因型间比较发现,血浆CAT、SOD、GSH-Px活性及IL-2、IL-16、IL-17水平和体增重差异极显著,MDA含量差异显著;G-357A突变位点各基因型间比较发现,血浆CAT、SOD活性及IL-16水平和体增重差异极显著,GSH-Px活性和IL-17水平差异显著。就主要抗性指标而言,C-447G和G-357A2个突变位点的CC和AA纯合型个体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CC和AA基因型分别为2个突变位点鸡球虫抗性有利基因型,这一结果为京海黄鸡鸡球虫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柔嫩艾美尔球虫 白介素6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抗性指标
下载PDF
京海黄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对脾脏和盲肠IL-6、IL-8、CCLi2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辛世杰 王晓慧 +6 位作者 戴国俊 安婷婷 张涛 张跟喜 谢恺舟 王金玉 王宏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6,共8页
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Li2) 3种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以及机体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揭示球虫感染对脾脏和盲肠中IL-6、IL-8和CCLi2的表达量的影响,以京海黄鸡(Gallus gallus)为试验材料,设球虫感染组和... 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Li2) 3种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以及机体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揭示球虫感染对脾脏和盲肠中IL-6、IL-8和CCLi2的表达量的影响,以京海黄鸡(Gallus gallus)为试验材料,设球虫感染组和非感染的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了脾脏与盲肠组织中IL-6、IL-8和CCLi2的m 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同一组织感染组与对照组间3个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同时分析同一处理组的同一组织内、不同组织间3个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感染组脾脏组织IL-6、IL-8和CCLi2三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其中IL-6基因达极显著水平(P <0. 01);感染组盲肠组织中IL-6、IL-8和CCLi2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 <0. 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脾脏组织中IL-6、IL-8和CCLi2的表达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 <0. 01);在感染组盲肠组织中IL-8、CCLi2与IL-6基因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 <0. 01),但IL-8与CCLi2基因表达量相关不显著(P> 0. 05);在对照组脾脏组织中,IL-6、IL-8与CCLi2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 <0. 01),其他基因间相关均不显著(P> 0. 05);对照组盲肠组织中IL-6、IL-8和CCLi2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 <0. 01);此外,无论感染组还是对照组,脾脏和盲肠组织间3个基因的表达量相关性均不显著(P> 0. 05)。以上结果表明,IL-6、IL-8和CCLi2可能在京海黄鸡球虫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这3个基因在球虫病抗病育种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对京海黄鸡球虫病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海黄鸡 盲肠 脾脏 IL-6 IL-8 CCLi 2 基因表达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远程实践教学对超声教学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子卓 安婷婷 +2 位作者 朱明微 董天秀 杨秀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6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远程实践教学对超声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期间在院实习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生51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名,对照组2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观察组实施远程实践教学,对比两组学生考核分值、... 目的分析远程实践教学对超声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期间在院实习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生51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名,对照组2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观察组实施远程实践教学,对比两组学生考核分值、实践教学满意度以及主观感受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考核平均分值为(89.28±1.32)分,对照组考核平均分值为(86.01±0.88)分。观察组实践教学满意度平均分值为(97.83±2.17)分,对照组实践教学满意度平均分值为(93.84±1.05)分。观察组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评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评分、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评分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分别为(93.35±0.78)分、(94.39±0.63)分、(94.44±0.59)分和(95.13±0.66)分,对照组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评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评分、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评分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分别为(82.62±0.79)分、(83.57±0.75)分、(85.61±0.72)分和(86.71±0.70)分。观察组考核分值、实践教学满意度分值以及主观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实践教学可有效提升超声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实践教学 超声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满意度 主观感受评分 理解理论 临床思维能力 教育
下载PDF
基于电梯监控视频的轿厢中狗识别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媛 臧坤 +3 位作者 华志超 李岩 安婷婷 章国宝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8年第3期103-10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梯监控视频、用于检测轿厢中是否存在狗的算法。该算法结合栈式自编码网络(SAE),使用梯度方向直方图(HOG)来表征狗的特征。首先,采集大量电梯轿厢中狗的正负样本进行训练并提取梯度特征;然后构建栈式自编码网络并将梯...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梯监控视频、用于检测轿厢中是否存在狗的算法。该算法结合栈式自编码网络(SAE),使用梯度方向直方图(HOG)来表征狗的特征。首先,采集大量电梯轿厢中狗的正负样本进行训练并提取梯度特征;然后构建栈式自编码网络并将梯度特征输入其中进行无监督学习来获取更深层特征模型;最后训练Softmax分类器得到最终的电梯中狗识别的模型。此外,该算法通过对视频的背景差分处理能够精准地定位待识别的区域,从而极大提高算法效率。最终实现了电梯轿厢中狗的实时检测,识别率达到8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环境 狗检测 栈式自编码网络 梯度直方图 Softmax分类器 背景差分
下载PDF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被引量:7
8
作者 安婷婷 祝虎 刘盼 《起重运输机械》 2019年第6期74-77,共4页
归纳了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对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要求,阐述了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案,讨论了监控系统的通讯方式、信息采集、元器件选型。
关键词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控制方案 信息采集 选型
下载PDF
基于S7-200 SMART的桥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安婷婷 祝虎 刘盼 《起重运输机械》 2019年第8期52-55,60,共5页
介绍了桥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总体方案、S7-200SMART PLC的亮点,阐述了系统硬件配置和信息采集原理,讨论了上述信息采集的程序设计方法。
关键词 桥式起重机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S7-200SMART PLC 信息采集 程序设计
下载PDF
海南沿海卵叶喜盐草不同极性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10
作者 安婷婷 赵秋会 +2 位作者 刘祎炜 李文倩 罗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11期29-32,共4页
以大肠埃希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供试菌,采用圆形纸片法和Scan1200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对采自海南沿海卵叶喜盐草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不同极性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卵叶喜盐草... 以大肠埃希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为供试菌,采用圆形纸片法和Scan1200全自动菌落计数仪对采自海南沿海卵叶喜盐草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不同极性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卵叶喜盐草各极性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石油醚相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提取物对4种供试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正丁醇相可能是分离抑菌活性成分的最佳极性段。为海南沿海卵叶喜盐草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叶喜盐草 不同极性提取物 抗细菌 抗真菌
下载PDF
土壤孔隙结构与土壤微环境和有机碳周转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张维俊 李双异 +5 位作者 徐英德 刘旭 安婷婷 朱平 彭畅 汪景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土壤结构是土壤功能的基础,不仅影响土壤养分的供应、水分的保持及渗透、气体的交换等过程,还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物理生境,并调控土壤有机碳的周转这一关键过程。土壤的孔隙特征能够直接、真实地反映土壤结构的好坏;用土壤的孔隙特征作... 土壤结构是土壤功能的基础,不仅影响土壤养分的供应、水分的保持及渗透、气体的交换等过程,还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物理生境,并调控土壤有机碳的周转这一关键过程。土壤的孔隙特征能够直接、真实地反映土壤结构的好坏;用土壤的孔隙特征作为试验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土壤结构对这些过程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将高度异质性的土壤孔隙结构同土壤微环境的变化和土壤有机碳的周转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对深入了解土壤结构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至关重要。因此,着重从土壤孔隙结构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两方面展开,剖析土壤孔隙结构调控作用下的土壤微环境响应过程,阐述土壤孔隙结构对土壤有机碳周转产生的直接、间接影响,强调土壤孔隙结构在调节土壤有机碳周转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土壤孔隙结构在调节土壤有机碳周转、植物残体分解及其与微生物协调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土壤孔隙 土壤微环境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地膜覆盖与施肥对秸秆碳氮在土壤中固存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淑颖 李小红 +5 位作者 程娜 付时丰 李双异 孙良杰 安婷婷 汪景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5-356,共12页
【目的】作物秸秆不仅含有较高的有机碳,而且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是东北黑土地区培肥土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然而不同地膜覆盖(简称"覆膜")及施肥方式下秸秆碳(C)和氮(N)在土壤中的固持特征还不... 【目的】作物秸秆不仅含有较高的有机碳,而且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是东北黑土地区培肥土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然而不同地膜覆盖(简称"覆膜")及施肥方式下秸秆碳(C)和氮(N)在土壤中的固持特征还不是很明确。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秸秆碳对土壤有机碳(SOC)和秸秆氮对土壤全氮(TN)的贡献,探讨不同覆膜和施肥条件下秸秆碳和氮在土壤中固定的差异,以期为土壤肥力提升和东北黑土地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覆膜与施肥的长期定位试验,选择覆膜和不覆膜(裸地)栽培条件下不施肥(CK)、单施氮肥(N4)和有机肥配施氮肥(M2N2)处理,在表层(0—20 cm)土壤添加13C15N双标记秸秆后在田间原位培养150 d,测定SOC含量及其δ13C值、TN含量及其δ15N值,分析SOC中秸秆来源C(13C-SOC)、TN中秸秆来源N(15N-TN)和土壤碳氮比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施肥、覆膜及其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P<0.05)13C-SOC和15N-TN含量。整个培养期间,M2N2处理秸秆碳对SOC的贡献率(13C-SOC/SOC)和秸秆氮对TN贡献率(15N-TN/TN)平均分别为10.48%和3.18%;施肥(N4和M2N2)处理13C-SOC/SOC和秸秆碳残留率在覆膜方式下平均分别为12.65%和37.14%,不覆膜方式下分别为12.08%和34.50%。同一栽培方式培养第150天,N4处理13C-SOC/SOC和秸秆碳残留率平均分别为14.33%和39.40%,其他施肥处理平均分别为11.77%和33.21%;CK处理15N-TN/TN平均为4.56%,分别比N4和M2N2处理高26.00%和44.53%。培养第150天,秸秆氮残留率在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CK处理最高,平均为10.03%;不覆膜N4处理最低,为7.87%。无论覆膜与否,N4处理13M2N2C-SOC与15N-TN比值为32—39,其他施肥处理均<30。【结论】秸秆碳氮在土壤中的固存对覆膜与施肥的响应敏感。单施氮肥有利于秸秆碳在土壤中的积累和有机碳的更新,不施肥处理秸秆氮对土壤氮库的固定起正反馈效应,而有机肥配施氮肥土壤碳氮的更新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15N双标记 秸秆碳 秸秆氮 地膜覆盖 施肥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设施土壤氨挥发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任立军 赵文琪 +4 位作者 安婷婷 韩昌东 虞娜 邹洪涛 张玉龙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31-2739,共9页
有机肥与改良剂施入土壤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但也会影响土壤的氨挥发,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对于减少氮素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设施番茄微区试验,采用LGR915-0016超... 有机肥与改良剂施入土壤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但也会影响土壤的氨挥发,探索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对于减少氮素损失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设施番茄微区试验,采用LGR915-0016超便携NH 3分析仪观测不同施肥方式〔50%化肥N+50%有机肥N+改良剂组(HYG)、50%化肥N+50%有机肥N组(HY)、100%有机肥N组(Y)、100%化肥N组(H)和不施肥处理组(CK)〕下土壤氨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在番茄生育期内,不同施肥方式下设施土壤氨挥发通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土壤氨累积挥发量方面,与CK处理相比,H和HY处理下土壤中氨累积挥发量分别增加了11.76%和12.03%;Y和HYG处理则显著降低了土壤中氨累积挥发量,分别下降了24.31%和15.20%.就单因素模型而言,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氨挥发通量与0~10 cm土壤温度呈线性回归关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显著水平(P均小于0.05);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氨挥发通量与0~10 cm土壤含水量均呈显著二次回归关系(P均小于0.05);与单因素相比,0~10 c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双因素复合模型(R 2为0.7006~0.8497)可以更好地解释土壤氨挥发通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氨累积挥发量与0~2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pH及土壤孔隙度均呈极显著相关(P均小于0.01),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呈显著相关(P<0.05).采用PCA分析提取的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3.09%.研究显示,不同施肥方式会影响设施土壤氨挥发通量,综合考虑土壤氨累积挥发量及其影响因素,100%有机肥N组在降低土壤氨挥发方面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氨挥发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日粮中维生素E、C和大豆油对高温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最佳添加水平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晓慧 辛世杰 +6 位作者 安婷婷 杨建生 林雨鑫 叶明文 孙庆雨 杨芳 戴国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5-69,共5页
文章旨在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VE)、维生素C(VC)和大豆油对高温期蛋鸡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高温下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VE、VC和大豆油的最佳水平。试验选用41周龄京粉蛋鸡810只,试验设计选用L9(34... 文章旨在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VE)、维生素C(VC)和大豆油对高温期蛋鸡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高温下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VE、VC和大豆油的最佳水平。试验选用41周龄京粉蛋鸡810只,试验设计选用L9(34)正交表,VE(100,200,300 mg/kg)、VC(100,200,300 mg/kg)和大豆油(1%、2%,3%)均为3个水平,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个单笼,每个单笼3个蛋鸡。预试期1周,试验期为60 d,统计各组产蛋率、料蛋比和平均每日总蛋重。结果表明:高温下,对料蛋比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大豆油,对产蛋率、平均每日总蛋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VE;VE 200 mg/kg或300 mg/kg、VC 100 mg/kg与大豆油2%组合的料蛋比最低;VE300 mg/kg、VC 200 mg/kg和大豆油1%或2%组合的产蛋率最高;VE 300 mg/kg、VC 200 mg/kg、大豆油2%组合的平均每日总蛋重最高,最佳组合为:VE 300 mg/kg、VC 200 mg/kg、大豆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正交试验 单因子试验 产蛋性能 维生素 大豆油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覆膜后秸秆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娜 李双异 +7 位作者 安婷婷 彭畅 朱平 葛壮 刘旭 张维俊 郭昆 汪景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基于公主岭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站,利用13C标记的玉米秸秆进行田间原位培养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覆膜后秸秆碳在土壤的转化及其对土壤总有机碳(SOC)的贡献,以期为东北黑土区土壤培肥和碳的固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裸地土壤添加秸秆后... 基于公主岭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站,利用13C标记的玉米秸秆进行田间原位培养试验,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覆膜后秸秆碳在土壤的转化及其对土壤总有机碳(SOC)的贡献,以期为东北黑土区土壤培肥和碳的固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裸地土壤添加秸秆后不施肥(CK)与单施化肥(NPK)处理SOC的δ13C值显著高于有机肥配施化肥(MNPK)处理(P<0.05);覆膜土壤添加秸秆第360天SOC的δ13C值为-18.27‰^-17.19‰,且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覆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中秸秆碳(13CSOC)含量显著高于(P<0.05)裸地,尤其在第60天覆膜处理是裸地处理的1~3倍,说明覆膜改善了土壤的水热条件,促进了秸秆碳在土壤中的积累。裸地条件下CK、NPK和MNPK处理秸秆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28%,1.32%和0.46%;覆膜条件下分别为0.81%,1.51%和0.97%。由上可以看出,无机氮、磷和钾养分的供应有利于秸秆碳在土壤的积累,对土壤有机碳库固定起着正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碳 地膜覆盖 施肥 土壤有机碳 东北黑土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黑土覆膜后秸秆碳氮在团聚体中的固存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旭 李庭宇 +5 位作者 安婷婷 徐英德 葛壮 朱平 李双异 汪景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39-4450,共12页
地膜覆盖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理解覆膜条件下黑土团聚体中外源碳和氮的固存特征,为深刻认识地膜覆盖措施的可持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长期定位试验站(29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MNPK)3个典型施肥处理,... 地膜覆盖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理解覆膜条件下黑土团聚体中外源碳和氮的固存特征,为深刻认识地膜覆盖措施的可持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长期定位试验站(29年)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MNPK)3个典型施肥处理,表层土壤(0-20 cm)添加^(13)C^(15)N双标记玉米秸秆后设置裸地和覆膜的田间原位微区培养试验,探讨不同施肥处理结合覆膜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对秸秆来源碳和氮的响应。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所有处理覆膜后微团聚体(<0.25 mm)中秸秆来源碳和氮的含量平均降低了26.49%和32.05%。覆膜MNPK与裸地处理相比大团聚体(>0.25 mm)中秸秆来源碳和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5.58%和15.97%,但大团聚体中原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提高了9.16%。在CK和NPK处理微团聚体中,秸秆来源碳占该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的比例表现为覆膜>裸地,而在MNPK处理各粒级团聚体中则表现为裸地>覆膜。无论覆膜与否,秸秆来源碳对团聚体有机碳和秸秆来源氮对团聚体全氮的贡献率受施肥处理的影响表现为CK>NPK>MNPK。且秸秆来源碳和氮占微团聚体中有机碳和全氮的比例大于大团聚体。总之,单施化肥处理结合覆膜促进了微团聚体中有机碳的更新;而有机肥配施化肥结合覆膜加快了各粒级团聚体中秸秆来源碳和氮的损失,也促进大团聚体中原土壤有机碳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15)N双标记 秸秆来源碳 秸秆来源氮 地膜覆盖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土壤中氨氧化细菌丰度和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丰 任灵玲 +1 位作者 安婷婷 刘灵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探讨长期施肥对土壤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影响机制,以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AOB丰度和种群结构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 为探讨长期施肥对土壤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影响机制,以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AOB丰度和种群结构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增加,土壤pH降低;随采样时期变化(4月、7月和11月),土壤AOB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在4月最高;各施肥处理下,增施无机氮肥可降低土壤中总细菌数量和AOB的种群多样性,有机/无机氮肥配施有助于维持总细菌和AOB丰度的稳定;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铵态氮显著影响土壤AOB种群结构组成,季节是导致AOB种群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总之,季节变化与长期定位施肥引起的土壤理化特征差异,导致土壤AOB丰度和种群多样性发生改变。与无机氮肥相比,有机/无机氮肥配施有助于稳定土壤AOB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细菌 氨氧化细菌 种群结构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氨氧化细菌丰度 季节变化 定位施肥
下载PDF
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对不同肥力黑土微生物残体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南 安婷婷 +1 位作者 张久明 汪景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6-696,共11页
【目的】作物秸秆和根茬是农田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经微生物作用以微生物残体形式累积在土壤中,是稳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不同肥力土壤作物秸秆和根茬还田后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 【目的】作物秸秆和根茬是农田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经微生物作用以微生物残体形式累积在土壤中,是稳定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不同肥力土壤作物秸秆和根茬还田后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累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贡献,以期为增加土壤碳氮的库容和稳定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站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利用13C15N双标记方法和氨基糖生物标识物技术,土壤中分别添加玉米秸秆和根茬后进行室内培养,在培养第30天和第180天采样,分析土壤中外源碳(秸秆碳和根茬碳)的残留率、外源氮(秸秆氮和根茬氮)的残留率、微生物残体碳氮的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全氮(TN)的贡献率。【结果】培养第180天,秸秆碳和根茬碳在土壤中的平均残留率分别为36.3%和31.7%,秸秆氮和根茬氮的残留率平均分别为95.8%和79.3%。添加秸秆和根茬处理SOC中外源碳含量与TN中外源氮含量的比值(13C-SOC/15N-TN)在培养第180天平均分别为17.6和28.5,与培养第30天相比平均分别下降了47.9%和28.2%。培养期间,高肥土壤真菌残体碳氮含量是低肥土壤的1.17倍左右,细菌残体碳氮含量是低肥土壤的1.31倍。第180天,添加秸秆处理土壤微生物残体(真菌和细菌)碳和氮含量平均比添加根茬处理增加了8.5%左右。培养结束后(第180天),真菌残体碳对高肥和低肥土壤SOC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37.0%和33.8%,细菌残体碳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1.2%和9.2%;添加秸秆和根茬的处理真菌残体碳对SOC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36.0%和34.7%,细菌残体碳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0.8%和9.6%。第30天,真菌残体氮和细菌残体氮对TN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55.2%和16.3%;培养第180天,真菌残体氮对低肥和高肥土壤TN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63.5%和60.5%,细菌残体氮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6.4%和17.5%。培养180天与初始土壤相比,细菌残体碳和氮对高肥土壤SOC和TN的贡献率平均分别增加了4.8%和7.4%,对低肥土壤平均分别增加了20.3%和32.5%。【结论】真菌残体对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和氮库的扩容起着重要的作用。添加玉米秸秆较根茬更有利于微生物残体碳氮在土壤中的累积。低肥土壤添加秸秆和根茬有利于细菌残体碳和氮向土壤有机碳库和氮库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玉米根茬 土壤微生物残体 氨基糖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黑土
下载PDF
不同施肥下根际沉积对秸秆碳氮在土壤剖面中固存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梅秀文 祝腾霄 +4 位作者 李玉萍 李双异 孙良杰 安婷婷 汪景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856-3868,共13页
【目的】秸秆还田是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秸秆与根际沉积同时存在,然而关于它们同时存在时秸秆碳氮在土壤中的固定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中秸秆碳(13C-SOC)和土壤全氮(TN)... 【目的】秸秆还田是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措施。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秸秆与根际沉积同时存在,然而关于它们同时存在时秸秆碳氮在土壤中的固定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中秸秆碳(13C-SOC)和土壤全氮(TN)中秸秆氮(15N-TN)含量的差异,探讨不同施肥下根际沉积对秸秆碳氮在土壤中固存的影响,以期为东北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站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为研究对象,分别仅添加13C15N双标记秸秆(S)和添加13C15N双标记秸秆结合根际沉积(以下简称“根际沉积”)(SR),即设CK+S、CK+SR、NP+S和NP+SR 4个处理。分别在田间原位试验的第50天和第150天采样,并测定不同土层SOC含量及其δ13C值、TN含量及其δ15N值。【结果】在秸秆分解前期(第50天),施肥、根际沉积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P<0.05)表层(0—20 cm)土壤的13C-SOC和15N-TN含量。第50天,CK+SR与CK+S处理相比,表层土壤的13C-SOC和15N-TN含量分别增加了18.6%和21.7%(P<0.05);不同施肥下,S(CK+S和NP+S)与SR(CK+SR和NP+SR)处理表层土壤13C-SOC对SOC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10.5%和12.0%;CK下两个处理(CK+S和CK+SR)与NP下对应的处理(NP+S和NP+SR)相比,表层土壤15N-TN对TN的贡献率平均增加了27.6%(P<0.05)。第50天,深层土壤(20—50 cm)13C-SOC对SOC的贡献率和15N-TN对TN的贡献率分别为1.0%—2.2%和0.5%—0.9%。在秸秆分解后期(第150天),根际沉积和施肥分别显著影响(P<0.05)表层土壤13C-SOC和15N-TN含量。第150天,仅添加秸秆处理与根际沉积处理相比,表层土壤13C-SOC含量增加了12.6%(P<0.05);CK下两个处理与NP下对应的处理相比,表层土壤15N-TN含量平均增加了22.0%(P<0.05);CK各处理和NP各处理表层土壤15N-TN对TN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5.5%和4.0%。第150天,深层土壤13C-SOC对SOC的贡献率和15N-TN对TN的贡献率分别为0.8%—3.2%和0.7%—1.8%。【结论】秸秆分解后期根际沉积对表层土壤中秸秆碳的固定起负反馈效应,秸秆碳氮不断从表层土壤向深层土壤迁移和累积,其对土壤有机碳和氮库稳定性的影响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沉积 秸秆碳 秸秆氮 13C15N双标记 黑土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性诊断直肠肿物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悦扬 姜脉涛 +5 位作者 杨秀华 王秀云 安婷婷 王守志 蒋佩岑 叶乃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5-299,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对直肠肿物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直肠肿物患者行常规经直肠超声(ERUS)及CEUS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术前ERUS与CEUS定性诊断直肠肿物的正确率,比较恶性、交界性(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间C...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CEUS)对直肠肿物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例直肠肿物患者行常规经直肠超声(ERUS)及CEUS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术前ERUS与CEUS定性诊断直肠肿物的正确率,比较恶性、交界性(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间CEUS灌注参数及CEUS表现。结果 129例均为单发病变,其中恶性病变65例、癌前病变31例、良性病变33例。CEUS对直肠恶性病变、癌前病变及良性病变的正确诊断率均高于ERUS(P均<0.05)。恶性病变、癌前病变、良性病变及周围正常肠壁之间,CEUS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峰值强度(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恶性病变CEUS多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强化,延迟期快速消退;癌前病变表现不一,多见不均匀高增强;良性病变动脉期、延迟期多呈高增强。结论 CEUS可用于定性诊断直肠肿物,且效果好于常规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超声检查 时间-强度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