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的分布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燕宁 Dirk Bauer +1 位作者 邢怡桥 arnd heiligenhaus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 明确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方法 HSV-1(KOS株)接种于BALB/c小鼠角膜上。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2、7、14及28d的感染眼球行石蜡包埋,并应用抗MMP-2、-8... 目的 明确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方法 HSV-1(KOS株)接种于BALB/c小鼠角膜上。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2、7、14及28d的感染眼球行石蜡包埋,并应用抗MMP-2、-8、-9及TIMP-1、-2的抗体免疫染色角膜切片。结果 感染后第2d,MMP-2、-9及TIMP-1、-2的表达比未感染眼增加且表达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感染后第14d及28d可见坏死性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形成,角膜基质中及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是溃疡处可见MMP-2、-9及TIMP-1、-2表达显著增加。溃疡区域可见大量MMP-8阳性染色的中性粒细胞。结论 HSV-1角膜感染后由角膜细胞及浸润的炎性细胞分泌产生的MMPs对于上皮性角膜炎及溃疡形成过程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实验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燕宁 Dirk Bauer +1 位作者 李海平 arnd heiligenhaus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 探讨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 (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及酶活性表达。方法 BALB/c小鼠眼角膜接种HSV 1(KOS株 )以诱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SK)。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 2... 目的 探讨角膜感染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 (TIMPs)在角膜中的分布及酶活性表达。方法 BALB/c小鼠眼角膜接种HSV 1(KOS株 )以诱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SK)。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 2、7、14及 2 8天的感染眼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MMP 2、 8、 9及TIMP 1、 2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 ,并应用酶谱(Zymography)技术检测MMPs的酶活性。结果 感染后第 2天 ,感染眼的MMP 2、 9及TIMP 1、 2表达比未感染眼增加且表达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感染后第 14和 2 8天可见坏死性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形成 ,同时角膜基质和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溃疡处 ,可见MMP 2、 9及TIMP 1、 2表达显著增加。溃疡区域有大量MMP 8阳性染色的中性粒细胞。角膜感染HSV 1后 ,明胶酶 (MMP 2、 9)活性和胶原酶 (MMP 8)活性均增强。结论 HSV 1角膜感染后 ,由角膜细胞和浸润的炎性细胞分泌产生的MMPs可能对上皮性角膜炎与溃疡形成过程起重要的促进作用。MMPs与TIMPs的相互作用可能对HSK的坏死性病变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局部使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小鼠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影响
3
作者 梅海峰 邢怡桥 +1 位作者 郭颖 arnd heiligenhaus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将单纯疱疹病毒-型(HSV-)注入所有小鼠右眼(注射眼)前房内,建... 目的观察局部使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病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将单纯疱疹病毒-型(HSV-)注入所有小鼠右眼(注射眼)前房内,建立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小鼠模型。实验组中分别于HSV-型感染前1d,感染后1、4d,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作用于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2μl注射于感染小鼠的左眼(非注射眼)球结膜下;对照组则于相同的时间段内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于感染小鼠的左眼(非注射眼)球结膜下,观察两组小鼠眼部的炎症改变并根据有无前房炎症反应、瞳孔和虹膜血管扩张、白内障形成、玻璃体混浊等行临床评分。于病毒感染后10d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其组织学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脉络膜视网膜的TNF-α含量。结果感染后,两组小鼠右眼均表现为急性炎症改变;实验组小鼠左眼炎症反应临床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结果对照组有12只小鼠左眼表现程度不等的坏死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实验组有2只小鼠左眼表现为轻度的脉络膜视网膜炎,两组间视网膜、脉络膜及睫状体部位炎性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房、玻璃体腔及虹膜部位无明显差别(P>0.05)。ELISA测定结果实验组脉络膜视网膜TNF-α含量为(60±1.25)pg,对照组脉络膜视网膜TNF-α含量为(305±1.03)pg,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作用于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局部治疗小鼠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能明显降低感染小鼠眼内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减轻眼内脉络膜视网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寡核苷酸类 反义 脉络膜视网膜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