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伴溶血性贫血的抗磷脂综合征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白劲松 唐宁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临床上伴溶血性贫血的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的病例较为少见,笔者通过对1例临床病例的回顾及文献复习,并进行了三个月的跟踪随访,最终患者被明确诊断为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 临床上伴溶血性贫血的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的病例较为少见,笔者通过对1例临床病例的回顾及文献复习,并进行了三个月的跟踪随访,最终患者被明确诊断为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合并APS。本文重点明确了这一类疾病的诊治要点及相关鉴别性实验室检查。当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伴溶血性贫血的这类疾病时可通过对病史的回顾,结合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结果进行鉴别,以获得系统完整的诊断,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 抗磷脂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爆轰驱动铝飞层扰动增长的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涛 柏劲松 +4 位作者 曹仁义 汪兵 钟敏 李平 陶钢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6,共11页
建立了研究炸药爆轰驱动条件下金属材料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问题的实验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该实验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炸药爆轰驱动条件下,铝飞层界面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增长规律,数值模拟显示界面扰动振幅以指数规... 建立了研究炸药爆轰驱动条件下金属材料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问题的实验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该实验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炸药爆轰驱动条件下,铝飞层界面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增长规律,数值模拟显示界面扰动振幅以指数规律增长。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定性相符,但是定量相比有较大差别,原因是高压高应变率加载条件下铝的强度增强,而数值模拟时所采用的SG本构模型在这样的加载条件下低估了铝的强度而导致对扰动增长致稳作用不足。然后在数值模拟中,通过改变材料的初始剪切模量和初始屈服强度,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初始剪切模量对材料动态屈服强度没有影响,而初始屈服强度增大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动态屈服强度,达到抑制扰动增长的目的,表明材料屈服强度主导界面扰动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驱动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扰动增长 材料强度 致稳
下载PDF
基于位错动力学方法的动态塑性变形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姚松林 裴晓阳 +4 位作者 于继东 俞宇颖 柏劲松 李平 吴强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103,共13页
金属材料的动态塑性变形行为是一个多尺度的瞬变动力学过程,是物理学、力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交汇点,相关研究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动态载荷作用下,微观层面单个缺陷行为与介观层面缺陷群的集体演化行为交织在一起,导致金... 金属材料的动态塑性变形行为是一个多尺度的瞬变动力学过程,是物理学、力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学科的交汇点,相关研究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动态载荷作用下,微观层面单个缺陷行为与介观层面缺陷群的集体演化行为交织在一起,导致金属材料呈现复杂的宏观力学现象。已有研究表明,金属材料的动态塑性变形与准静态变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受到诸多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近几十年来,人们发展了位错动力学方法研究金属材料的动态塑性变形。但是由于动态变形问题的复杂性,对动态塑性变形的认识仍然存在不足。本文从计算方法和变形理论两个方面对该领域国内外发展历史及重要进展进行了回顾,以期为动态塑性变形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塑性变形 位错动力学 动态加载
下载PDF
“反尖端”界面不稳定性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涛 汪兵 +4 位作者 林健宇 柏劲松 李平 钟敏 陶钢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8,共10页
利用可压缩多介质黏性流动和湍流大涡模拟代码(MVFT),在超算平台上对"反尖端"界面不稳定性及其诱发的湍流混合问题进行了大规模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清晰地显示了冲击波加载界面后分解产生的冲击波、稀疏波、压缩... 利用可压缩多介质黏性流动和湍流大涡模拟代码(MVFT),在超算平台上对"反尖端"界面不稳定性及其诱发的湍流混合问题进行了大规模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清晰地显示了冲击波加载界面后分解产生的冲击波、稀疏波、压缩波及其在SF6气体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波多次加载界面的复杂过程,波和界面的每一次作用都会加速湍流混合区的发展和物质混合。"反尖端"界面受冲击波加载后发生反相而形成典型的大尺度壁面气泡和中心轴尖钉结构,该大尺度结构基本确定了湍流混合区的平均几何特征和包络范围而不依赖计算网格。高分辨率的计算网格下,捕捉到了更精细的小尺度湍涡结构和更强的湍流脉动,显示了湍流混合区所具有的复杂结构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界面不稳定性 湍流混合 湍涡
下载PDF
柱形汇聚几何中内爆驱动金属界面不稳定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涛 汪兵 +4 位作者 林健宇 钟敏 柏劲松 李平 陶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共12页
采用自研的高保真度爆轰与冲击动力学程序,对柱形汇聚几何中内爆驱动金属材料界面不稳定性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首次冲击后至约12μs,界面发展以RM(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为主;12μs后至冲击波聚心反弹加载... 采用自研的高保真度爆轰与冲击动力学程序,对柱形汇聚几何中内爆驱动金属材料界面不稳定性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首次冲击后至约12μs,界面发展以RM(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为主;12μs后至冲击波聚心反弹加载前,界面聚心运动处于加速减速状态,界面发展由RT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主导;冲击波聚心反弹加载后,界面发展又由RM不稳定性主导。另外,还研究了初始条件(初始振幅、初始波长、钢壳初始厚度和几何构型)对柱形内爆驱动金属材料界面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初始振幅较大时振幅增长也较大;初始波长较小(模数较大)时振幅增长较小,而且存在一个截止波长;钢壳厚度会抑制扰动增长,也存在一个截止厚度;几何汇聚效应会使扰动增长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与冲击动力学 柱形内爆 金属界面不稳定性
下载PDF
金属锡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对模型参数敏感性的数值分析
6
作者 王涛 汪兵 +4 位作者 林健宇 柏劲松 李平 钟敏 陶钢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0,共9页
利用自研的爆轰与冲击动力学欧拉计算程序和Steinberg-Guinan(SG)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样品初始参数(初始振幅、初始波长、样品初始厚度)和SG本构模型初始参数对爆轰驱动锡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锡样... 利用自研的爆轰与冲击动力学欧拉计算程序和Steinberg-Guinan(SG)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了样品初始参数(初始振幅、初始波长、样品初始厚度)和SG本构模型初始参数对爆轰驱动锡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锡样品的初始参数对其RT不稳定性增长有很大的影响。RT不稳定性增长随着初始振幅的减小而减小,且存在一个截止初始振幅;存在一个最不稳定的模态(波长),当初始波长大于该波长时,RT不稳定性增长随着初始波长的减小而增大,反之,RT不稳定性增长随着初始波长的减小而减小;样品厚度的增大可以抑制RT不稳定性增长,而且存在一个样品截止厚度。金属锡的RT不稳定性增长对其SG本构模型应变硬化系数和应变硬化指数的变化不敏感,而对压力硬化系数和热软化系数比较敏感。从采用扰动增长法预估材料强度的角度来说,修正压力硬化系数以获得锡合理的材料强度是合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材料强度 本构模型
下载PDF
铝弹丸超高速撞击防护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健宇 罗斌强 +5 位作者 徐名扬 宋卫东 柏劲松 裴晓阳 于继东 李平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93,共33页
以空间碎片防护为背景,回顾了超高速铝弹丸正撞击单层和双层铝合金防护结构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针对超高速撞击的弹丸发射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如 Euler 方法、无网格方法等)的优缺点。数值模拟不仅建立在离散方法上,还需要提供准确的... 以空间碎片防护为背景,回顾了超高速铝弹丸正撞击单层和双层铝合金防护结构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针对超高速撞击的弹丸发射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如 Euler 方法、无网格方法等)的优缺点。数值模拟不仅建立在离散方法上,还需要提供准确的材料本构模型和状态方程。介绍了常用材料模型(包括 Johnson-Cook、Steinberg-Guinan模型)和状态方程(包括Tillotson、ANEOS、SESAME、GRAY 三相状态方程)。基于实验和数值模拟,目前对 7 km/s 以下的超高速撞击物理过程已经认识得比较清楚。对单层板,重点讨论了板的穿孔特征和孔径模型;对双层板,除了前板的穿孔外,还讨论了碎片云的分布特征、材料相变、碎片云的相态分布、弹丸形状的影响、碎片云的散布模型以及碎片云对后板造成的破坏特征。最后介绍了工程防护中较为重要的防护结构的弹道极限方程。单层板和双层板的弹道极限方程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常用的弹道极限方程以及近年来新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片云 高速撞击 弹道极限方程
下载PDF
基于PPM的界面压缩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芳 李平 +3 位作者 刘坤 柏劲松 林健宇 季路成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4,共10页
高精度多组分分段抛物线法(Piecewise Parabolic Method,PPM)在对可压缩多相流问题进行模拟计算时,在不同组分交界面上存在界面扩散。为此,通过引入包含界面压缩和密度修正的人工界面压缩方法,抑制界面扩散现象。采用一个界面函数表示... 高精度多组分分段抛物线法(Piecewise Parabolic Method,PPM)在对可压缩多相流问题进行模拟计算时,在不同组分交界面上存在界面扩散。为此,通过引入包含界面压缩和密度修正的人工界面压缩方法,抑制界面扩散现象。采用一个界面函数表示运动的物质界面,在多组分质量守恒方程和输运方程中添加考虑人工压缩和人工黏性的压缩源项,并在伪时间内采用二阶中心差分法和两步Runge-Kutta方法进行离散求解,采用Strang型分裂格式实现了整体算法的时间二阶精度。一维与二维数值模拟试验表明,结合人工界面压缩之后的PPM能有效抑制界面上数值扩散问题,在长时间的数值模拟中,人工界面压缩能够将扩散界面厚度维持在一定网格之内且保持界面形状不改变,尤其对于涉及稀疏波的问题,如激波引起的水中气泡坍塌,界面压缩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抛物线法 可压缩多相流 界面压缩 激波捕捉
下载PDF
流场非均匀性对非平面激波诱导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震 王涛 +1 位作者 柏劲松 肖佳欣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8,共10页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采用可压缩多介质黏性流动和湍流大涡模拟程序MVFT (multi-viscousflow and turbulence),模拟了均匀流场与初始密度呈现高斯函数分布的非均匀流场中马赫数为1.25的非平面激波加载初始扰动air/SF6界面的Richtmye...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组,采用可压缩多介质黏性流动和湍流大涡模拟程序MVFT (multi-viscousflow and turbulence),模拟了均匀流场与初始密度呈现高斯函数分布的非均匀流场中马赫数为1.25的非平面激波加载初始扰动air/SF6界面的Richtmyer-Meshkov (RM)不稳定性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初始流场非均匀性将会影响非平面激波诱导的RM不稳定性演化过程。反射激波加载前,非平面激波导致的界面扰动振幅随着流场非均匀性增强而增大;反射激波加载后,非均匀流场与均匀流场条件下的界面扰动振幅差异有所减小。进一步,定量分析流场中环量分布及脉动速度统计量揭示了前述规律的原因。此外,还与平面激波诱导的RM不稳定性进行了简单对比,发现由于非平面激波波阵面区域的涡量与激波冲击界面时产生的涡量的共同作用,使得非平面激波与平面激波诱导的界面失稳过程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非均匀流场 非平面激波 大涡模拟
下载PDF
血常规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程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乐 刘幸 +5 位作者 张艳 白劲松 高建鹏 夏加伟 白彬 范秀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病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其监测的意义.方法 2020年1月26日至3月2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共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27例,其中重症组10例,轻症组17例.收集患者病程(... 目的 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病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其监测的意义.方法 2020年1月26日至3月2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共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27例,其中重症组10例,轻症组17例.收集患者病程(7±1)、(10±1)、(14±1)、(20±1)d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计数等临床资料,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趋势;采用Spearme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发生重症时间与淋巴细胞计数(LYM)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组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LYM、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轻症组〔LYM(×10^9/L):0.96±0.30比1.47±0.39,Eos(×10^9/L):0.006±0.001比0.051±0.004,CD3^+(个/μL):685.59±254.73比1084.31±306.66,CD4^+(个/μL):393.25±166.31比644.00±230.95,CD8^+(个/μL):251.08±112.28比389.94±118.52,均P<0.05〕.随病程进展,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呈上升趋势,重症组于病程(14±1)d达峰值,且NEU明显高于轻症组(×10^9/L:6.96±4.29比3.24±1.12),随后两组呈迅速下降趋势;轻症组Eos呈上升趋势,于(20±1)d达峰值;重症组Eos于(10±1)d达谷值,且明显低于轻症组(×10^9/L:0.006±0.001比0.059±0.004,P<0.05),此后逐渐升高;LYM、CD3^+、CD4^+、CD8^+均于病程(10±1)d时达谷值,且重症组明显低于轻症组〔LYM(×10^9/L):0.78±0.30比1.44±0.48,CD3^+(个/μL):539.00±280.46比927.70±291.42,CD4^+(个/μL):299.29±146.38比539.00±189.49,CD8^+(个/μL):201.29±106.44比352.90±136.40,均P<0.05〕,此后开始升高,LYM、CD3^+、CD8^+于病程(20±1)d达峰值,重症组LYM、CD3^+仍低于轻症组〔LYM(×10^9/L):1.25±0.27比1.63±0.63,CD3^+(个/μL):1067.43±303.36比1107.70±413.25〕,CD8^+略高于轻症组(个/μL:421.29±194.70比400.70±179.98).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生重症时间与LYM呈显著负相关性(r=-0.754,P=0.012).结论 监测新冠肺炎患者病程(10±1)-(14±1)d的NEU对评估病情有一定的帮助,监测病程(10±1)d的Eos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对病情评估有较高的价值,监测病程(10±1)d的LYM水平对重症患者病情预警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常规 T淋巴细胞亚群 病程
下载PDF
展览展品创新开发对支撑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讨——以合肥科技馆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柏劲松 罗季峰 +3 位作者 李嘉 袁媛 曹晓翔 陈俊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2年第1期71-79,114,共10页
展览展品作为科技馆最具标识性的符号和最核心的科学传播载体,一直是科技馆业内同行关注的重点。本文围绕展览展品创新开发的理念与原则、方法与步骤、机制与保障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合肥科技馆在这一领域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各地科... 展览展品作为科技馆最具标识性的符号和最核心的科学传播载体,一直是科技馆业内同行关注的重点。本文围绕展览展品创新开发的理念与原则、方法与步骤、机制与保障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合肥科技馆在这一领域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各地科技馆提供思路,共同支撑和推动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体系 展览展品 创新
下载PDF
毛坪铅锌矿床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控矿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小龙 李敬洁 +1 位作者 白劲松 邓平 《建井技术》 2018年第2期37-40,21,共5页
毛坪铅锌矿为一大型铅锌矿,其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内。从矿区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3个方面的控矿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毛坪铅锌矿床是在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的特殊组合下形成的大型铅锌矿床;(2)地层控矿... 毛坪铅锌矿为一大型铅锌矿,其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内。从矿区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3个方面的控矿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1)毛坪铅锌矿床是在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的特殊组合下形成的大型铅锌矿床;(2)地层控矿表现为多层位含矿、主矿体集中、有沉积韵律现象、矿体受地层厚度影响明显等特征;(3)地层岩性影响矿体成矿规模;(4)岩相古地理为铅锌矿的富集提供了较好成矿的环境。研究成果可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岩性 岩相古地理 控矿特征
下载PDF
内爆加载下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涛 汪兵 +4 位作者 林健宇 钟敏 柏劲松 李平 陶钢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6-47,共12页
本文采用可压缩多介质黏性流动和湍流数值模拟代码MVFT,研究了球形汇聚几何中内爆加载Air/SF6扰动界面导致的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的演化规律和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种条件下会发生复杂的波系演化,进而导致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也... 本文采用可压缩多介质黏性流动和湍流数值模拟代码MVFT,研究了球形汇聚几何中内爆加载Air/SF6扰动界面导致的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的演化规律和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这种条件下会发生复杂的波系演化,进而导致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也具有复杂的演化规律.冲击波首次加载Air/SF6扰动界面后诱发Richt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然后扰动界面向心加速运动,此时会发生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接着扰动界面逐渐转为向心减速运动,此时发生SF6加速Air的致稳效应,它会抑制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的发展,使湍流混合区(TMZ)宽度增长速度逐渐减小,当RT致稳机制逐渐增强并占绝对主导时,湍流混合区宽度出现负增长.当透射冲击波聚心反弹后,对湍流混合区形成的是一个准等熵斜波-冲击波-泰勒波的二次加载过程,沿重/轻介质方向产生的是加载-加载-卸载效应.准等熵斜波加载也会对RT致稳机制有贡献.反射冲击波加载又会诱发RM不稳定性,而泰勒波加载会诱发RT不稳定性,二次加载产生的反射波聚心又反弹,进而重复准等熵斜波-冲击波-泰勒波的加载过程.汇聚几何所特有的Bell-Plesset(BP)效应会促进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发展.在球形汇聚几何中内爆加载所诱发的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发展过程中,RM不稳定性、RT不稳定性、BP效应和RT致稳机制存在互相竞争机制.湍动能分布显示湍流混合区发展沿径向是不对称的,不同方向湍动能分量和能谱结果表明湍流混合区发展还具有强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爆 界面不稳定性 湍流混合 RT致稳 各向异性
原文传递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experiments and flow mixing 被引量:5
14
作者 bai jingsong WANG Tao +2 位作者 LI Ping ZOU LiYong LIU CangL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2期2027-2040,共14页
Based on the numerical methods of volume of fluid (VOF) and piecewise parabolic method (PPM) and parallel circumstance of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MPI),a parallel multi-viscosity-fluid hydrodynamic code MVPPM (Multi... Based on the numerical methods of volume of fluid (VOF) and piecewise parabolic method (PPM) and parallel circumstance of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 (MPI),a parallel multi-viscosity-fluid hydrodynamic code MVPPM (Multi-Viscosity-Fluid Piecewise Parabolic Method) is developed and performed to study the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and flow mixing. Firstly,the MVPPM code is verified and validated by simulating three instability cases:The first one is a Riemann problem of viscous flow on the shock tube; the second one is the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and mixing of gaseous flows under re-shocks; the third one is a half height experiment of interfacial instability,which is conducted on the AWE's shock tube. By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good agreement is achieved. Then the MVPPM code i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two cases of the interfacial instabilities of jelly models acceler-ated by explosion products of a gaseous explosive mixture (GEM),which are adopted in our experi-ments. The first is implosive dynamic interfacial instability of cylindrical symmetry and mixing.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inner and outer interfaces,and the late distribution of mixing mass caused by Rayleigh-Taylor (RT) instability in the center of different radius are given. The second is jelly layer ex-periment which is initialized with one periodic perturbation with different amplitude and wave length. It reveals the complex processes of evolution of interface,and presents the displacement of front face of jelly layer,bubble head and top of spike relative to initial equilibrium position vs. time.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at experimental images,and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of initial perturbations affects the evolvement of fluid mixing zone (FMZ) growth rate extremely,especially at late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IAL INSTABILITY flow MIXING multi-fluid HYDRODYNAMIC FLUID MIXING ZONE
原文传递
Computation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the Mg-Cu system gradeddensity impactors for complex loading experiments
15
作者 bai jingsong TANG Mi +5 位作者 LUO GuoQiang YU JiDong YUAN Shuai DAI ChengDa WU Qiang TAN Hua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1710-1716,共7页
Two types of Mg-Cu composition system graded density impactors used for complex loading (shock loading and quasi-isentropic compression) are designed by the elastic-plastic hydrodynamic method in this paper. Mixtures ... Two types of Mg-Cu composition system graded density impactors used for complex loading (shock loading and quasi-isentropic compression) are designed by the elastic-plastic hydrodynamic method in this paper. Mixtures of metal powders in the Mg-Cu system are cast into a series of 17 and 25 uniform compositions ranging from 100% Mg to 100% Cu. The graded density impactors are launched to the stationary 10 m aluminum film and 12 mm LiF window targets by a two-stage light-gas gun in the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Shock Wave and Detonation Physic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luid Physics, CAEP, and the resulting wave profiles are measured with the DISAR system.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erfect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s. Our work in this paper will set up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controllable loading/releasing routes and rate experiment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模拟 荷载实验 计算设计 系统分级 撞击 密度 CU 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