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nt Pb Contents in Elevation Zones of the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bai jun-hong CUI Bao-Shan +2 位作者 DENG Wei WANG Qing-Gai DING Qiu-Y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29-234,共6页
Typical plants and soils of four elevation zones, mountain tundra (Zone A), Betula ermanii forest (Zone B), mountain dark coniferous forest (Zone C), and mountain coniferous and broad-leaf forest (Zone D), alo... Typical plants and soils of four elevation zones, mountain tundra (Zone A), Betula ermanii forest (Zone B), mountain dark coniferous forest (Zone C), and mountain coniferous and broad-leaf forest (Zone D), along the vertical gradient of the northern mountain slope of the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Jilin Province, China, were sampl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and soil Pb, and to compare the Pb levels in typical plant types within the same elevation zone. The Pb contents in the soil and plant sampl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a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plant Pb contents of the four plant elevation zones were lower than the average worldwide level, except for Zone B.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level in China or the average worldwide level, the soil Pb levels of the four plant zones were higher, with Zones D and B having the lowest and highest averages, respectively. Plant Pb levels fluctuated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zones, in a pattern of low-high-low-high, which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oils in the four zones. Furthermore, plant Pb was closely related to soil Pb. Depending on the plant species and plant parts, large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Pb levels of typical plants within each zone. In Zone A, Vaccinium uliginosum and Rhododendron redowskianum had higher Pb levels than the other plants. In Zone C, the Pb levels in the branches of both plant speci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eaves, which was contrary to Zone D. In Zone B, the Pb levels in the plant parts varied greatly with plant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vation zone plant Pb Pb uptake soil Pb typical plants
下载PDF
基于物质量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淑玲 崔保山 +1 位作者 白军红 解成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3-460,共8页
基于物质量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对于推动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实践、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详细论述滨海湿地物质量补偿的理论体系,包括物质量补偿的定义、补偿原则及特点、主要补偿方式,以... 基于物质量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对于推动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实践、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详细论述滨海湿地物质量补偿的理论体系,包括物质量补偿的定义、补偿原则及特点、主要补偿方式,以及补偿主体和客体等;并阐明了物质量补偿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区别,对补偿参考系和补偿率等概念做了详细阐述。构建适用于我国产权机制的物质量补偿运行模式,将受损滨海湿地列入主要补偿客体,并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提出对策建议:实行物质量补偿与价值量补偿相结合的多层次补偿模式;构建补偿率核算方法,开展物质量补偿评估试点;加强市场化交易模式,建立多元化补偿运行方式;完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立法和管理工作,保障政策有效性;增加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投入资金,加强滨海湿地科普教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态补偿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效率 被引量:40
3
作者 白俊红 陈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8,共12页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对中国加快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大陆分地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熵值法和随机前沿方法,分别测算...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对中国加快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大陆分地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熵值法和随机前沿方法,分别测算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效率,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能否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研究发现,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区域创新效率,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了其他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在考虑了不同的空间距离权重矩阵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为充分有效地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溢出效应 创新效率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典型湿地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来源与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韩玲 高照琴 +3 位作者 白军红 温晓君 张光亮 王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9-617,共9页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典型农村河流湿地(RRW)、城市河流湿地(URW)和人工湿地(CW)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湿地表层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来源及毒性风险水平。结果表明,三类湿地表层土壤中16种∑PAHs的范围为625.0~789.2 ng&#...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典型农村河流湿地(RRW)、城市河流湿地(URW)和人工湿地(CW)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湿地表层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来源及毒性风险水平。结果表明,三类湿地表层土壤中16种∑PAHs的范围为625.0~789.2 ng·g^(-1),平均值为666.3 ng·g^(-1)。∑PAHs含量的总体分布趋势为CW(736.4 ng·g^(-1))>RRW(639.3 ng·g^(-1))>URW(625.0 ng·g^(-1)),其中RRW和URW以3-5环PAHs为主,三者的总比例占PAHs总量的81.42%和89.35%,CW中的2-5环PAHs含量均较高。三类湿地土壤的PAHs单体萘(Nap)、菲(Phe)和苯并[a]芘(Bap)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98.68 ng·g^(-1)、109.8 ng·g^(-1)和140.92 ng·g^(-1)。同分异构体的比率揭示出CW和URW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以煤为主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等)燃烧,而RRW中的PAHs则源自煤、石油燃烧和石油排放的混合源。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相比,三类湿地的∑PAHs累积量均处于中高度污染,单体芴(Fle)则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基于苯并[a]芘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p)和风险商值法评价了土壤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三类湿地土壤均呈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呈现CW>RRW>URW的趋势,69%的单体(包括Bap、Phe等)处于中等风险水平,苯并[a]芘(Bap)的毒性当量浓度最高,贡献最大。城市化背景下的人类活动给珠江河口湿地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恢复和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湿地土壤 PAHS 来源 风险评价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盐离子沿水盐梯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庆庆 白军红 +4 位作者 高永超 王磊磊 郑立稳 王加宁 张树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1-649,共9页
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电导率及盐离子组成沿水盐梯度的分布规律,沿自黄河向海的方向选择了假尾拂子茅湿地、香蒲湿地、芦苇湿地、柽柳和盐地碱蓬混生湿地和盐地碱蓬湿地作为研究样地,于2014年在各类型湿地内采集0~50 cm的土... 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电导率及盐离子组成沿水盐梯度的分布规律,沿自黄河向海的方向选择了假尾拂子茅湿地、香蒲湿地、芦苇湿地、柽柳和盐地碱蓬混生湿地和盐地碱蓬湿地作为研究样地,于2014年在各类型湿地内采集0~50 cm的土壤,并测定土壤电导率和6种盐离子。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湿地0~50 cm土壤的电导率、钠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显著高于其他湿地(P<0.05),镁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最高值则出现在柽柳和盐地碱蓬混生湿地。在剖面方向上,电导率和6种盐离子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电导率和6种盐离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电导率和盐离子在2014年均表现出强变异特征。研究表明,沿自河向海的水盐梯度,湿地土壤电导率、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土壤电导率的变化主要受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盐离子 水盐梯度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盐地碱蓬湿地土壤磷含量和储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于子博 庄涛 +3 位作者 白军红 余璐 王伟 张树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3-640,共8页
以黄河三角洲潮间带盐地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分析了盐地碱蓬湿地土壤磷素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湿地土壤总磷(TP)、有效磷(AP)和AP/TP比值的变... 以黄河三角洲潮间带盐地碱蓬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分析了盐地碱蓬湿地土壤磷素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湿地土壤总磷(TP)、有效磷(AP)和AP/TP比值的变化趋势相似,且具有高度的时间异质性,都呈现秋季低、夏季和次年春季高的"V"形分布特征;湿地土壤TP水平较高,已超过生态毒性的最低阈值(600 mg·kg^(-1)),但该区土壤AP/TP比值低于磷的生物利用度的阈值(2%);湿地土壤TP储量随夏季、秋季、次年春季呈依次减少的变化趋势,AP储量也呈现秋季低、夏春季高的"V"形分布特征;湿地土壤TP、AP含量和储量在两个土层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湿地土壤TP和土壤含水量(P<0.05)、Al和Mg(P<0.01)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和土壤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AP和土壤含水量及容重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磷素与土壤有机质、土壤pH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总体上,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湿地土壤磷的垂直变异性不大,但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异性,其含量与土壤铝镁化合物以及土壤盐度和含水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 盐地碱蓬湿地 黄河三角洲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重金属镉添加对珠江河口农村和城市河流湿地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星云 白军红 +3 位作者 温晓君 卢琼琼 王伟 王大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8-626,共9页
以珠江河口农村河流湿地和城市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40 d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添加条件下(A:无添加;B:低浓度,15 mg·kg-1;高浓度,100 mg·kg-1)两类湿地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过程,探讨了土壤关键酶、微生物及环境... 以珠江河口农村河流湿地和城市河流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40 d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添加条件下(A:无添加;B:低浓度,15 mg·kg-1;高浓度,100 mg·kg-1)两类湿地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过程,探讨了土壤关键酶、微生物及环境因子对有机氮矿化过程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镉添加条件下两类湿地土壤的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初期波动较大而后期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且在40 d培养期内城市河流湿地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总体上大于农村河流湿地土壤;镉添加对培养初期有机氮的矿化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镉浓度增加抑制了农村河流湿地土壤有机氮的矿化,而低浓度镉却有利于城市河流湿地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在培养期内两类湿地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均出现负值。土壤有机氮矿化与脲酶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重金属镉添加抑制了农村河流湿地土壤的脲酶活性,但在培养后期低浓度镉添加却促进了城市河流湿地土壤的脲酶活性。氨氧化古菌(AOA)在不同浓度镉添加下两种湿地土壤的氨氧化过程中都占据很高比例(农村:95.37%~97.86%;城市:52.13%~78.15%),表明其较氨氧化细菌(AOB)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随着珠江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当镉污染超出了农村和城市河流湿地土壤的纳污能力时(尤其是农村),会抑制脲酶和硝化微生物活性,进而对有机氮的矿化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氮矿化 湿地土壤 脲酶 硝化细菌 珠江河口
下载PDF
多环芳烃(菲)添加对珠江河口农村和城市河流湿地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尹硕 白军红 +3 位作者 温晓君 张光亮 韩玲 胡星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0-608,共9页
为研究多环芳烃(菲)添加对珠江口河流湿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选取珠江三角洲番禺区的农村河流和城市河流湿地,采用鲜土对两种湿地土壤添加3种浓度的菲(0、15、100 mg·kg-1)进行为期42 d的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两类湿地土壤氮矿化速... 为研究多环芳烃(菲)添加对珠江口河流湿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选取珠江三角洲番禺区的农村河流和城市河流湿地,采用鲜土对两种湿地土壤添加3种浓度的菲(0、15、100 mg·kg-1)进行为期42 d的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两类湿地土壤氮矿化速率以及影响氮矿化过程的脲酶活性及氨氧化古菌(AOA)与氨氧化细菌(AOB)的比例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氮矿化速率变化范围为-4.885~5.877 mg·kg-1·d-1,氨化速率变化范围为-3.823~4.677 mg·kg-1·d-1,硝化速率变化范围为-4.990~5.369 mg·kg-1·d-1。所有处理中脲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下降比例在26.1%~83.4%的范围内。多环芳烃添加处理组下降比例显著小于无添加对照组(P<0.05),而农村河流湿地中的高浓度处理组除外(P>0.05)。农村河流湿地中,无添加和高浓度处理下培养后的AOB在氨氧化过程中的占比比培养前减少25.85%和7.31%,低浓度添加则增加36.37%。而菲添加对城市河流湿地AOA和AOB两者比例变化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除高浓度多环芳烃添加利于城市河流湿地土壤氮矿化外,其他添加实验均显示多环芳烃不利于土壤氮矿化。与对照组相比,多环芳烃的添加对土壤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农村河流湿地高浓度处理除外)。在农村河流湿地土壤中,AOB对多环芳烃适应性比AOA更强,低浓度适应性最高,而多环芳烃对城市河流湿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湿地 多环芳烃 氮矿化 脲酶活性 氨氧化微生物
下载PDF
双重分权、竞争激励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被引量:20
9
作者 卞元超 宋凯艺 白俊红 《产业经济评论》 2018年第3期15-34,共20页
在阐述双重分权、地方政府竞争激励影响绿色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测算考虑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Malmquist-Luenburger指数,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双重分权、地方政府竞争激励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 在阐述双重分权、地方政府竞争激励影响绿色经济增长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测算考虑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Malmquist-Luenburger指数,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双重分权、地方政府竞争激励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财政收入分权通过空间溢出的间接效应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主要体现为对技术进步效应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竞争激励亦能够通过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效应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虽然财政支出分权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但其能够通过地方政府竞争激励来发挥对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考虑时间滞后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发现,双重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激励的影响效果均存在短期和长期的时间差异。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促进绿色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分权 地方政府竞争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Processes of Alpine Wetlands and Their Driving Factors in the Zoige Plateau of China 被引量:30
10
作者 bai jun-hong LU Qiong-qiong +4 位作者 WANG Jun-jing ZHAO Qing-qing OUYANG Hua DENG Wei LI Ai-n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54-67,共14页
Zoige Plateau wetlands are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corner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processes in the Zoige Plateau and their driving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the dyna... Zoige Plateau wetlands are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corner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processes in the Zoige Plateau and their driving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by analyzing the dynamic changes in landscape modification and conversion and their dynamic rates of alpine wetlands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scape conversion between wetlands and non-wetlands mainly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66 to 1986.The marsh wetland area converted from lake and river wetlands was larger because of swamping compared to other wetland landscapes.Meanwhile,the larger area of marsh wetlands was also converted to lake wetlands more than other types of wetlands.The modification processes mainly occurred among natural wetland landscapes in the first three periods.Obvious convers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wetland and nonwetland landscapes(i.e.,forestland,grassland,and other landscapes) in the Zoige Plateau.These natural wetland landscapes such as river,lake and marsh wetlands showed a net loss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whereas artificial wetland landscapes(i.e.,paddy field and reservoir and pond wetlands) showed a net decrease.The annual dynamic rate of the whole wetland landscape was 0.72%,in which the annual dynamic rate of river wetlands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lake wetlands,while marsh wetlands had the lowest dynamic rate.The integrated landscape dynamic rate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first three periods.The changes in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s were comprehensively controll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especially human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anging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ige Plateau Alpine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Modification Conversion Driving factors
下载PDF
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白俊红 谢鑫 魏首相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第16期128-130,共3页
针对现阶段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在超长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难以一次浇筑成型的问题,拟结合分段浇筑工艺特征引入一种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案,针对后浇带设置间距、接缝形式、封闭时长与混凝土性能参数指标进行系统优化,并采用5榀后浇带... 针对现阶段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在超长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难以一次浇筑成型的问题,拟结合分段浇筑工艺特征引入一种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案,针对后浇带设置间距、接缝形式、封闭时长与混凝土性能参数指标进行系统优化,并采用5榀后浇带框架试件增强结构抗剪性能与抗变形效果。最终在指定工期内完成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作业,且顺利通过质量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后浇带 混凝土浇筑 收缩沉降 模板支撑
下载PDF
关于海草床食物网营养级相互作用研究的文献分析
12
作者 王新艳 白军红 +4 位作者 闫家国 邵冬冬 许加美 赵亚杰 崔保山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6期47-55,共9页
海草床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但是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海草床不断退化。食物网是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食物网营养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海草床的生物多... 海草床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但是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海草床不断退化。食物网是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食物网营养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海草床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海草床食物网营养级相互作用关系的相关文献,从研究区域、种类分布、营养级相互作用类型、环境影响因子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文献分析,以期阐明国内外海草床食物网营养级研究相关进展。结果表明:目前的主要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以保护和恢复较好的区域为主;研究的海草种类主要为广泛分布的种类;研究的相互作用类型主要为食物网的部分环节,缺乏对整个营养级动态变化的研究;研究考虑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富营养化的影响,而对于其他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涉及较少;目前的研究方法以模拟实验为主,多偏向于静态或者短期的模拟,缺乏对长期动态变化过程的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食物网 营养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急诊输液期间对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军红 白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急诊输液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手足溃疡急诊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0)和综合组(n=30)。比较两组手足溃疡恢复效果...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急诊输液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手足溃疡急诊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0)和综合组(n=30)。比较两组手足溃疡恢复效果、护理前、后血糖、血清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疾病认知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综合组溃疡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IL-6、TNF-α及MDA水平均降低,SOD水平均升高,且综合组均优于常规组(P <0. 05)。综合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手足溃疡患者急诊输液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溃疡恢复效果及血糖控制效果,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手足溃疡 急诊输液 综合护理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的滨海湿地一体化保护—修复格局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智烈慧 周方文 +5 位作者 李晓文 马田田 邵冬冬 白军红 崔保山 郭卫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150-3165,共16页
传统的湿地修复实践侧重点状效果,较少关注景观尺度的空间选址策略。而滨海受损湿地与未受损自然湿地具有结构和功能联系,因此保护和修复应协同优化。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将湿地保护与修复格局统一到滨海湿地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碳... 传统的湿地修复实践侧重点状效果,较少关注景观尺度的空间选址策略。而滨海受损湿地与未受损自然湿地具有结构和功能联系,因此保护和修复应协同优化。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将湿地保护与修复格局统一到滨海湿地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碳储、生境质量和水质净化)提升构架下,以受损区内优势种的适宜生境作为潜在修复区,发展了一套一体化保护—修复格局构建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保护和修复50%的生态系统服务核心区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目标最大化;为达成该目标应优先将部分自然湿地划入保护区,随后撤出保护区内现存的养殖池,最后实施保护区内的退盐还湿和保护区外的退养还滩。研究提出的方法丰富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技术体系,确定的保护—修复优先区有助于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修复绿线”,相关调控措施能够为优化滨海湿地现有保护格局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系统保护规划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一体化保护修复 滨海湿地
原文传递
黄河口典型芦苇湿地土壤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军红 叶晓飞 +2 位作者 胡星云 王伟 张玲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80-2587,共8页
以黄河口不同淹水条件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潮汐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和季节性淹水湿地),通过吸附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类型湿地表层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评估了不同淹水条件下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以黄河口不同淹水条件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潮汐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和季节性淹水湿地),通过吸附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类型湿地表层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评估了不同淹水条件下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水盐条件的芦苇湿地土壤对上覆水体中磷的吸附表现为淡水恢复湿地>潮汐淹水湿地>季节性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最大;三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过程均表现为初期(0~3 h)最快、中期(3~24 h)逐渐减慢、后期(24 h以后)慢而平衡的状态,但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快,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慢且存在着时间上的延迟性;三类湿地土壤的水盐条件和理化性质差异(如pH、盐度、土壤质地、Al0、Fe0和Ca0)是导致三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Simple Elovich模型和Power Function模型更适合模拟黄河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在黄河口退化芦苇湿地实施淡水恢复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进而降低湿地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动力学 湿地土壤 芦苇湿地 黄河口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分异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大伟 白军红 +2 位作者 赵庆庆 卢琼琼 张树岩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8-448,共11页
为探究高强度人为干扰是否改变滨海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特征,采集黄河三角洲典型自然湿地和人为干扰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剖面样品,进行实验室测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剖面含盐量及理化性状进... 为探究高强度人为干扰是否改变滨海湿地土壤盐分的剖面特征,采集黄河三角洲典型自然湿地和人为干扰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剖面样品,进行实验室测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土壤剖面含盐量及理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由陆向海湿地土壤从轻度盐渍化向盐土过渡,盐分剖面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显著,同时人为影响因植被类型而异。总体而言,人为干扰湿地土壤盐渍化程度高于自然湿地。土壤盐分剖面类型可划分为表聚型、震荡型和均匀型三种,空间上由海向陆土壤盐分剖面类型由表聚型、震荡型向均匀型转变。人为干扰湿地中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和裸地土壤盐分表聚特征明显,属于表聚型剖面,表聚系数为63%,均匀型剖面占比最高,达到2/3。当地人为筑坝修路等建设活动,通过直接阻断或改变地形等方式削弱了湿地潮汐的水文连通过程,进而改变土壤含水率、容重等生境要素,可能成为影响盐分剖面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闸阀调控、生态补水工程等水文连通恢复措施,改善湿地土壤盐碱化问题,有助于推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盐量 土壤剖面 聚类分析 植物群落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创新驱动政策是否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4
17
作者 白俊红 张艺璇 卞元超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78,共18页
如何从政策层面有效推动城市创业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议题。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制度设计,是否对城市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内在机理是什么?本文在理论分析创新驱动政策影响城市创业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国家创新... 如何从政策层面有效推动城市创业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议题。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制度设计,是否对城市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内在机理是什么?本文在理论分析创新驱动政策影响城市创业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创新驱动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且这一政策效应在行政级别更高、地理区位更具优势的城市以及非生产性服务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新驱动政策通过风险投资集聚效应、人才集聚效应、技术集聚效应和政策集聚效应对城市创业产生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政策的创业效应,进而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政策 创业活跃度 国家创新型城市 集聚效应
原文传递
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与证据 被引量:37
18
作者 白俊红 刘宇英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54,共16页
在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效至关重要。本文从金融市场化的视角,就金融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银行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和金融结构两个层面构建金融... 在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功效至关重要。本文从金融市场化的视角,就金融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银行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和金融结构两个层面构建金融市场化指数,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了金融市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化进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就传导机制而言,金融市场化有助于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和增强企业内部研发支出,从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替换不同度量指标、采用不同方法以及剔除异常样本点以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受政府干预程度的影响,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本文结论为中国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进而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技术创新 机制
原文传递
黄河口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对大型底栖动物生物连通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新艳 闫家国 +1 位作者 白军红 崔保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44-2553,共10页
滨海湿地处于海陆的交错地带,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湿地水文连通受阻。选取黄河口滨海湿地三条水文连通强度差异明显的潮沟,调查不同潮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水文连通强度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滨海湿地处于海陆的交错地带,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湿地水文连通受阻。选取黄河口滨海湿地三条水文连通强度差异明显的潮沟,调查不同潮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水文连通强度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记录到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52种,优势类群为多毛类和软体动物;总体来看随着水文连通强度的增强,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密度呈上升趋势;中等水文连通强度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较高;大型底栖动物不同类群的数量和分布对水文连通引起的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多毛类和寡毛类在水文连通弱的区域占优势,软体动物在水文连通较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区域占优势,甲壳类在靠近潮沟源头水文连通最强的区域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水文连通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连通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不同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分解与重金属归还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关亚楠 白军红 +2 位作者 王伟 王大伟 尹硕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2-479,共8页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分解与重金属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淹水条件下,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芦苇凋落物;潮汐淹水...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分解与重金属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淹水条件下,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芦苇凋落物;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短暂淹水处理。在两种淹水条件下,经过分解后芦苇凋落物中As、Cr和Cu的含量增加,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凋落物的各金属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盐地碱蓬凋落物经过分解后,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潮汐淹水条件下的盐地碱蓬凋落物中As、Cu和Pb的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两种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中的Pb和Zn,在分解期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释放。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潮汐作用对黄河三角洲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分解和重金属归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淹水 芦苇 盐地碱蓬 分解 重金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