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兜铃酸致肝癌的客观性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志娥 李承贤 +3 位作者 柏兆方 赵旭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通过梳理马兜铃酸致肝癌的客观性研究,提出风险防控策略。方法简述马兜铃酸致肝癌的研究进展,阐明马兜铃酸与肝癌相关性再研究的科学意义,梳理本课题组关于马兜铃酸致肝癌的客观性、真实性、系统性研究内容,提出含马兜铃酸中药的防... 目的通过梳理马兜铃酸致肝癌的客观性研究,提出风险防控策略。方法简述马兜铃酸致肝癌的研究进展,阐明马兜铃酸与肝癌相关性再研究的科学意义,梳理本课题组关于马兜铃酸致肝癌的客观性、真实性、系统性研究内容,提出含马兜铃酸中药的防控策略。结果与结论马兜铃酸与肝癌发生缺乏相关性;提出含马兜铃酸中药及制剂安全用药的风险防控策略:明确风险获益比,综合分析药品研究数据做出监管决策;针对不同风险水平患者采取分级管理措施;建立科学认知和精准评价使用中药的新方法,健全安全性质量控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肝癌 中药安全性 风险防控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中药安全性评价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病证毒理学 被引量:4
2
作者 柏兆方 湛小燕 +3 位作者 姚清 陈思敏 赵旭 肖小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提出病证毒理学理论及方法体系,皆在促进病证毒理学在中药新药开发、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以及中药安全精准用药对策制定方面的科学、合理和高效运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结合病证毒理学实践运用情况,全面定义病证毒... 目的提出病证毒理学理论及方法体系,皆在促进病证毒理学在中药新药开发、中药临床安全性评价以及中药安全精准用药对策制定方面的科学、合理和高效运用,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结合病证毒理学实践运用情况,全面定义病证毒理学的外延和内涵,并系统梳理基于病证毒理学的中药安全性研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现。结果中药毒性主要分为固有毒性和特异质毒性2种类型,由于特异质毒性具有偶发性,易感性和难预测等特点,常规毒理学模式和方法难以评价,为此本团队传承创新中医“有故无殒”毒效思想,2016年首次提出病证毒理学理论和方法,皆在突破常规毒理学模式和方法局限性,科学厘清遗传、体质、疾病和证候等机体因素对中药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和主次关系,解决中药特异质毒性评价难题。近年来,本团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病证毒理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基础上,以临床真实世界和体内外病证易感模型为主要评价模式,开展了何首乌、补骨脂和淫羊藿等中药及及其相关制剂特异质毒性的易感人发现识别、成因机制解析及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破解了系列传统“无毒”中药安全性评价及风险防控难题。结论病证毒理学不仅可以用于特异质毒性中药的易感人群识别、成因机制解析以及风险防控对策研究,还可以用于固有毒性中药的“病(证)-量-时-毒-效”关系以及安全治疗窗研究。病证毒理学创新发展了中药毒理学理论和方法,为中药安全精准用药提供了奠基性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安全性 病证毒理学 毒性 理论体系 技术创新
下载PDF
Nogo-B敲除NAFLD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清代谢组学变化研究
3
作者 董旭 郑从洋 +1 位作者 柏兆方 高利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97-704,F0003,共9页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ogo-B作为其潜在治疗靶点,需确定是否会对肠道微生物群及代谢途径产生影响。目的探讨Nogo-B敲除对NAFLD的保护作用,明确Nogo-B敲除...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ogo-B作为其潜在治疗靶点,需确定是否会对肠道微生物群及代谢途径产生影响。目的探讨Nogo-B敲除对NAFLD的保护作用,明确Nogo-B敲除对NAFLD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12只8周龄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野生正常饮食组(WT-NCD组)和野生高脂饮食组(WT-HFD组)。12只8周龄Nogo-B敲除(Nogo-B^(-/-))小鼠随机分为Nogo-B敲除正常饮食组(Nogo-B^(-/-)-NCD组)和Nogo-B敲除高脂饮食组(Nogo-B^(-/-)-HFD组)。WT-HFD组和Nogo-B^(-/-)-HFD组小鼠通过喂食12周60 kal%的高脂饮食构建NAFLD小鼠模型,WT-NCD组和Nogo-B^(-/-)-NCD组小鼠则同时喂食正常饮食。4组小鼠均测量体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4组小鼠的肝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4组小鼠的肝病理学特征;对WT-HFD组和Nogo-B^(-/-)-HFD组小鼠进行肠道微生物群和血清代谢物检测。结果12周造模结束后,与WT-NCD组小鼠相比,WT-HFD组小鼠的体质量及肝组织中TC、TG水平升高(P<0.01);与Nogo-B^(-/-)-NCD组小鼠相比,Nogo-B^(-/-)-HFD组小鼠的体质量及肝组织中TC、TG水平升高(P<0.01);而当Nogo-B敲除后,与WT-HFD组小鼠相比,Nogo-B^(-/-)-HFD组小鼠的体质量及肝组织中TC、TG水平下降(P<0.01);肠道微生物组学显示Nogo-B敲除后丁酸球菌科成为其肠道微生物中的优势物种;血清代谢组学显示两组间(WT-HFD组、Nogo-B^(-/-)-HFD组)筛选到差异代谢物159种(上调79,下调80种),极其显著富集(P<0.001)的代谢通路为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cycle)等,主要富集到的代谢物为柠檬酸、琥珀酸、异柠檬酸盐和苹果酸。结论Nogo-B敲除后的NAFLD小鼠肝脂质积累情况减轻,肠道有益微生物群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紊乱。Nogo-B可能是NAFLD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高脂饮食 Nogo-B 肠道微生物群 代谢组学
下载PDF
特异质型药物性肝损伤体内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源 石伟 +2 位作者 肖小河 柏兆方 王伽伯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总结特异质型药物性肝损伤(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IDILI)的评价研究进展,以期为IDILI评价和临床风险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动物模型、数理模型、细胞模型等多方面论述IDILI模型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目前关于ID... 目的总结特异质型药物性肝损伤(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IDILI)的评价研究进展,以期为IDILI评价和临床风险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动物模型、数理模型、细胞模型等多方面论述IDILI模型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目前关于IDILI机制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形成了线粒体损伤、免疫炎症、免疫稳态失衡、基因多态性等多种机制假说,并且针对部分假说建立了病证模型用于多种药物IDILI的评价研究。本课题组基于新发现“有毒”中药特异质肝损伤特点,提出了中药“病证毒理学”评价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证实了何首乌等中药的特异质肝损伤问题,并提出了中药特异质肝损伤免疫应激“三因致毒”机制假说,较好地阐释了中药IDILI发病特点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质型 药物性肝损伤 机制假说 中药 病证毒理学 病证模型 线粒体损伤模型 免疫炎症模型 三因致毒
下载PDF
基于不良反应监测大数据的药品安全风险发现与识别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云娟 赵旭 +4 位作者 白天凯 柏兆方 王伽伯 宋海波 肖小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1-5,14,共6页
目的探索如何从国内外海量的中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快速发现与精准识别药物安全风险,并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测与防控。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数据为例,针对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的发现、评价、确证和防控策略进行论述。结果初步探索建立“不良反... 目的探索如何从国内外海量的中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快速发现与精准识别药物安全风险,并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测与防控。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数据为例,针对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的发现、评价、确证和防控策略进行论述。结果初步探索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大数据发现—多模型识别评析—病证毒理学验证”一体化应对策略和方法体系,并成功应用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识别和评析。结论该策略为药物安全性评价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保障公众安全用药和促进中西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大数据 风险发现 数据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表型特征及毒理机制
6
作者 何婷婷 柏兆方 +1 位作者 王伽伯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5-1532,共8页
为科学看待中草药安全性问题,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时俱进深化中草药肝损伤研究尤为必要。本文从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表型特征及毒理机制两方面开展论述,强调不能局限于过去传统中草药固有毒性的认知模式,还应认识到特异... 为科学看待中草药安全性问题,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时俱进深化中草药肝损伤研究尤为必要。本文从中草药相关肝损伤的表型特征及毒理机制两方面开展论述,强调不能局限于过去传统中草药固有毒性的认知模式,还应认识到特异质毒性、间接型毒性和混合型毒性等新的类型,这些类型为认识中草药相关肝损伤毒理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对了解中草药相关肝损伤表型和毒理机制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中药毒理学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疗效评价
7
作者 吕桂基 陈椿 +2 位作者 贺梦雯 柏兆方 纪冬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1期1-4,10,共5页
目的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biejia-ruangan compound,BRC)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2023年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144例NAFLD... 目的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biejia-ruangan compound,BRC)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2023年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144例NAFL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采用单纯保肝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保肝治疗联合BRC治疗方案的68例患者作为治疗组,以治疗6个月后肝纤维化改善率为疗效评价标准。肝纤维化改善定义为肝脏纤维化-4指数(fibrosis-4 score,FIB-4)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或肝硬度检测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下降20%及以上。通过多因素分析评价BRC治疗NAFLD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FIB-4、APRI和LSM改善率分别为75.6%、69.9%和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30.1%和11.4%(P均<0.05)。治疗组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2组甘油三酯水平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BRC治疗是NAFLD肝纤维化的保护因素,BRC对NAFLD肝纤维化有治疗效果。结论BRC可显著改善NAFLD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中药 复方鳖甲软肝片
下载PDF
中药甘草及相关制剂防治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何平 惠斯文 +1 位作者 柏兆方 肖小河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52-156,共5页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以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其致病机理复杂且病情发展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年来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以及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作用优势在治疗脓毒症方面取得了不菲的...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以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其致病机理复杂且病情发展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年来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以及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作用优势在治疗脓毒症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效。甘草是中医中广泛使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已显示出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中药甘草中的活性单体以及复方能有效的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从而有效地改善脓毒症的症状。故本文将近年来疗效显著的甘草活性成分以及复方用于防止脓毒症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脓毒症及深入研究甘草的药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脓毒症 活性成分 甘草复方
下载PDF
复方中药阻断逆转肝纤维化:超越已知的前沿 被引量:4
9
作者 柏兆方 湛小燕 +1 位作者 吕桂基 杨永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77,共5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肝癌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阻断逆转肝纤维化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重要策略。西医目前尚无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和手段,在我国中药抗肝纤维化具有独特优势... 肝纤维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肝癌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阻断逆转肝纤维化是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重要策略。西医目前尚无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和手段,在我国中药抗肝纤维化具有独特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临床研究,导致缺少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笔者团队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下,开展了中药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阻断逆转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以肝活组织检查为标准,纳入1000例患者,确证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阻断、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确切疗效,并成为首个具有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成果,为全球慢性肝病患者带来巨大希望,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本文重点就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并对中医药阻断逆转肝纤维化研究的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中草药 复方鳖甲软肝片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可致特异质型肝损伤?——与美国最新版药物性肝损伤指南商榷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云娟 赵旭 +3 位作者 朱敬肖 柏兆方 王伽伯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3-526,共4页
近年来,绿茶提取物的潜在肝毒性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现有绿茶提取物肝损伤相关研究,结合最新药物肝毒性分类,对其肝损伤的客观性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进一步根据绿茶提取物致肝损伤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 近年来,绿茶提取物的潜在肝毒性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现有绿茶提取物肝损伤相关研究,结合最新药物肝毒性分类,对其肝损伤的客观性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进一步根据绿茶提取物致肝损伤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了安全合理使用此类产品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绿茶提取物肝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和风险的防控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同时,也为绿茶提取物改善健康状况的治疗性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儿茶酚胺类 绿茶提取物
下载PDF
中成药六味五灵片在肝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葛斐林 思兰兰 +3 位作者 杨燕 曹梦珍 柏兆方 刘妍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六味五灵片(Liuweiwuling tablets,LWWL)作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氨基转移酶升高的一线用药,在保肝降酶方面疗效显著。近年来LWWL临床治疗疾病谱逐步扩展,在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等肝... 六味五灵片(Liuweiwuling tablets,LWWL)作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氨基转移酶升高的一线用药,在保肝降酶方面疗效显著。近年来LWWL临床治疗疾病谱逐步扩展,在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等肝病治疗/肝病病理恢复过程中均显示良好的药效。多项基础研究亦对LWWL在肝病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评价,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多个免疫相关通路调控。本文将对LWWL在不同肝病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进展以及药效物质进行综述,从而为LWWL对肝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发挥更大作用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五灵片 肝病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机制
下载PDF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吕桂基 柏兆方 纪冬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6期547-550,562,共5页
肝纤维化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过程。西药在这方面缺乏特效药物,而中药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国内中药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具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中药... 肝纤维化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过程。西药在这方面缺乏特效药物,而中药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国内中药治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具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中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主要机制,为进一步开展中药阻断、逆转肝纤维化的高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肝纤维化 肝硬化
下载PDF
复方益肝灵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血清学指标Meta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萌 柏兆方 +1 位作者 章从恩 马致洁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1977-1981,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复方益肝灵胶囊在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PubMed...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复方益肝灵胶囊在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PubMed数据库,收集复方益肝灵胶囊在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方面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累计患者16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益肝灵胶囊可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MD=-14.78,95%CI为-21.36~-8.21,P<0.0001)、谷丙转氨酶(MD=-4.31,95%CI为-7.09~-1.52,P=0.002)、总胆红素(MD=-1.31,95%CI为-3.44~0.83,P=0.001)水平,可显著降低肝损伤率(MD=0.37,95%CI为0.30~0.45,P<0.00001)。结论:复方益肝灵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益肝灵胶囊 肺结核 肝损伤 预防 血清指标 META分析
下载PDF
蟛蜞菊内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小茗 左晓彬 +3 位作者 王春宇 柏兆方 安丽萍 李瑞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91,共6页
目的 探究蟛蜞菊内酯对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模拟肝损伤模型,观察蟛蜞菊内酯对肝的保护作用。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n=8)。通... 目的 探究蟛蜞菊内酯对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模拟肝损伤模型,观察蟛蜞菊内酯对肝的保护作用。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n=8)。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肝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血清ELIA检测TNF-α、IL-6,结合肝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蟛蜞菊内酯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中的AST、ALT、GSH、MDA、IL-6以及TNF-α水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AST、ALT以及肝组织匀浆液中SOD和GSH-PX水平明显要高于模型组,且肝组织匀浆液中MDA、GSH水平以及小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的GSH-PX和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组织病理学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细胞凋亡染色(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显示蟛蜞菊内酯可明显减轻肝组织的坏死和凋亡。结论 蟛蜞菊内酯对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内酯 急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
下载PDF
六味五灵片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炆璋 林丽 +4 位作者 陈媛媛 丁凯欣 石伟 柏兆方 肖小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413-1418,共6页
目的研究六味五灵片对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药扶正化瘀胶囊组(Y组),六味五灵片低、中、高剂量组(LL组、LM组、LH组)和辅料组(F组)。除N组... 目的研究六味五灵片对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药扶正化瘀胶囊组(Y组),六味五灵片低、中、高剂量组(LL组、LM组、LH组)和辅料组(F组)。除N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3%TAA(150 mg·kg^(-1))造模。Y组(405 mg·kg^(-1))、LL组(202.5 mg·kg^(-1))、LM组(405 mg·kg^(-1))、LH组(810 mg·kg^(-1))和F组持续干预6周后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水平;RT-PCR测定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mRNA表达量;HE、Masson、Sirius red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N组相比,M组出现肝组织结构异常、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各项生化指标加重。与M组相比,LL组、LM组、LH组和Y组明显改善了大鼠肝组织结构异常、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肝损伤指标ALT、AST、ALP以及肝纤维化指标LN的水平(P<0.05,P<0.01,P<0.001);显著抑制了肝组织中α-SMA mRNA的表达(P<0.01);F组ALT、AST、ALP、LN水平及α-SMA mRNA的表达没有变化。结论六味五灵片对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五灵片 硫代乙酰胺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机制及突变位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原华 葛斐林 +6 位作者 陈容娟 柏兆方 李乐 赵靖 刘妍 刘文龙 肖小河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8期795-799,共5页
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由长期使用药物后HBV逆转录酶区的基因突变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可导致治疗失败,也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阐明HBV耐药机制对于药物选择... 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由长期使用药物后HBV逆转录酶区的基因突变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可导致治疗失败,也是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阐明HBV耐药机制对于药物选择及预后治疗具有重要帮助;梳理HBV耐药的突变位点现状将为进一步探讨耐药HBV的相关风险信号及临床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本文就NAs耐药乙肝的分子机制与突变位点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耐药乙肝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耐药变异 分子机制 突变位点 风险信号
下载PDF
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联合应用对恩替卡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及最佳配比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思兰兰 李乐 +6 位作者 陈容娟 柏兆方 牛明 王伽伯 兰金初 徐东平 刘妍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6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肃毒星重要组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联合应用对恩替卡韦(ETV)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最佳作用配比。方法取ETV耐药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A64,分为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联用药物组和对照组。根据...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肃毒星重要组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联合应用对恩替卡韦(ETV)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最佳作用配比。方法取ETV耐药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A64,分为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联用药物组和对照组。根据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毒性实验结果,黄芩素组分别加入4、8、16μmol/L的黄芩素,记为B4、B8、B16组。汉黄芩素组分别加入3、6、12μmol/L的汉黄芩素,记为W3、W6、W12组。联用药物组的第一部分分别加入相同浓度(4μmol/L)的黄芩素及不同浓度(3、6、12μmol/L)的汉黄芩素,记为B4+W3、B4+W6、B4+W12组;联用药物组的第二部分分别加入相同浓度(8μmol/L)的黄芩素及不同浓度(3、6、12μmol/L)的汉黄芩素,记为B8+W3、B8+W6、B8+W12组;联用药物组的第三部分分别加入相同浓度(16μmol/L)的黄芩素及不同浓度(3、6、12μmol/L)的汉黄芩素,记为B16+W3、B16+W6、B16+W12组。对照组加入等量DMEM培养基。之后各组细胞培养96 h,采用PCR-荧光探针"一管法"检测细胞上清HBV DNA,计算HBV DNA抑制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上清HBsAg,计算HBsAg抑制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HBV总DNA、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计算药物对HBV总DNA、HBV cccDNA抑制率;采用金正均Q值法计算药物相互作用的Q值。结果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联用药物组细胞上清HBV DNA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用药物组细胞上清HBV DNA抑制率均高于相同药物浓度的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P均<0.05),其中B16+W3组Q值最大(0.970)。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联用药物组细胞上清HBsAg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用药物组中B8+W12、B16+W3、B16+W12组细胞上清HBsAg抑制率均高于相同药物浓度的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P均<0.05),其中B16+W3组Q值最大(0.886)。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联用药物组细胞内HBV总DNA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用药物组细胞内HBV总DNA抑制率均高于相同药物浓度的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P均<0.05),其中B16+W3组Q值最大(1.183)。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联用药物组细胞内HBV cccDNA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联用药物组中B16+W3、B16+W6、B16+W12组细胞内HBV cccDNA抑制率均高于相同药物浓度的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P均<0.05),其中B16+W3组Q值最大(0.972)。结论黄芩素、汉黄芩素单独及联合应用对ETV耐药HBV的DNA、HBsAg、cccDNA均有抑制作用,且黄芩素、汉黄芩素联合组较相同浓度的单药组抑制作用更强,16μmol/L黄芩素+3μmol/L汉黄芩素(配比约为5:1)的抑制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汉黄芩素 肃毒星 药物协同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 恩替卡韦
下载PDF
马兜铃酸与肝癌相关性的研究及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柏兆方 王春宇 +1 位作者 王伽伯 肖小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75-1279,共5页
2017年国际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AAs)及其衍生物与肝癌发生相关的研究,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尽管AAs可致肾毒性和泌尿系肿瘤早已获得广泛共识,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 2017年国际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s,AAs)及其衍生物与肝癌发生相关的研究,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尽管AAs可致肾毒性和泌尿系肿瘤早已获得广泛共识,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也将AAs列为第一类致癌物,但是该研究仍然冲击了人们对肝癌发生的普遍认知。之后,2018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我国台湾地区全民医疗数据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提出含有AAs的中草药可能是乙肝相关肝癌发生的另一重要风险因素;而最新发表在Hepatology杂志的文章结果表明单独给予AAs即可诱导幼龄小鼠肝癌发生,这似乎又为AAs诱导肝癌增添了新的证据。然而,在多项采用成年小鼠和大鼠的研究中均未观察到AAs可诱发肝癌,因此AAs致肝癌的客观性还有待验证。为科学客观地看待AAs与肝癌的关系,避免误导我国肝癌防控策略出现大的偏差,同时促进AAs相关制剂安全性的科学监管,笔者梳理了AAs与肝癌相关性的研究,并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工作重点和应对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致突变 致癌性 肝癌
下载PDF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02年-2018年常见非感染性肝病构成比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婷婷 景婧 +4 位作者 柏兆方 邹正升 宋雪艾 王伽伯 肖小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73-177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住院的4种常见非感染性肝病住院患者2002年-2018年构成比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2年-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37973例非感染性肝病患者[出院病历的病案首页第一诊断为酒精性肝病(n=14971)、药物性肝损伤(药... 目的对比分析住院的4种常见非感染性肝病住院患者2002年-2018年构成比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2年-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37973例非感染性肝病患者[出院病历的病案首页第一诊断为酒精性肝病(n=14971)、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害)(n=1140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1776)和自身免疫性肝病(n=9820)]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分布特征并对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占常见非感染肝病患者的30.04%,排在第2位,仅次于酒精性肝病。2011年以前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占总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12年后该构成比开始呈一过性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男女分布有显著差异(χ^2=113.087,P<0.05)。男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岁,女性主要集中在50~59岁。不同住院年份的药物性肝损伤男性和女性患者,在不同高发年龄段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男性:χ^2=369.252,P<0.001;女性:χ^2=663.490,P<0.001)。男性患者发病年龄峰值区间无明显变化,而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峰值区间呈老龄化趋势,由原来的40~49岁为主逐渐过渡到近6年的50~59岁年龄段。结论药物性肝损伤已构成非感染性肝病主要部分,中老年女性为主要高发人群,须重视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控和诊治,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群体应加强安全用药指导宣教,建议在服药期间密切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肝疾病 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整合证据链、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结构化专家观点程序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效用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婷婷 梁庆升 +7 位作者 王丽苹 梁龙鑫 李筱涵 崔延飞 景婧 柏兆方 宫嫚 王睿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目的从西药肝损伤和中药肝损伤2个维度对目前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3种常用诊断方法进行临床适用性分析,并比较其特征及差异。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非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急性药物性肝... 目的从西药肝损伤和中药肝损伤2个维度对目前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3种常用诊断方法进行临床适用性分析,并比较其特征及差异。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非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28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中药肝损伤187例,西药肝损伤102例。分别应用整合证据链(IEC)、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RUCAM)、结构化专家观点程序(SEOP)3种诊断方法对289例患者进行诊断,收集患者急性起病时的一般资料、潜伏期、详细服药情况、实验室指标ALT、AST、GGT、ALP、TBil等。统计分析3种诊断方法分别对西药肝损伤和中药肝损伤病例诊断结果评定的一致性和各自适用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西药肝损伤与中药肝损伤的临床肝损伤类型均以肝细胞型为主(81.4%、74.3%),实验室指标表现为有更高的ALT和AST水平。应用IEC、RUCAM、SEOP分别对西药肝损伤病例进行诊断,临床诊断率依次为65.7%、100%、63.7%;西药肝损伤构成比依次是23.2%、35.3%和22.5%。再依次对中药肝损伤病例进行诊断,临床诊断率分别为47.6%、100%、29.9%;中药肝损伤构成比分别为30.8%、64.7%、19.4%。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在诊断西药肝损伤病例时,除IEC与SEOP评价结果存在一致性外(Kappa=0.785,P<0.05),RUCAM vs IEC(Kappa=0.149,P>0.05)和RUCAM vs SEOP(Kappa=0.117,P>0.05)的一致性评定结果均较差。在诊断中药肝损伤时,RUCAM vs SEOP(Kappa=0.066,P>0.05)的一致性评定结果较差,而RUCAM vs IEC(Kappa=0.026,P<0.05)和IEC vs SEOP(Kappa=0.437,P<0.05)评价结果存在一致性。结论IEC对西药肝损伤和中药肝损伤均有较好的适用性,IEC与SEOP在诊断西药肝损伤时存在一致性,虽然在诊断中药肝损伤病例结果间也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水平较低。RUCAM与另2种诊断方法评定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差。临床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综合运用IEC、RUCAM和SEOP,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药物与肝损伤之间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诊断 疾病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