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调驱微球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肖丽华 宋鑫 +6 位作者 吕鹏 鲍文博 董宏超 蒋志伟 郑旭林 李文涛 杜若飞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905-1908,共4页
渤海油田已形成了微球调驱、分级组合深部调剖、在线组合调驱等多项具有渤海特色的调驱技术,通过对产出液中调驱体系的精准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调驱过程动态调整的精准度,提升多轮次方案设计精度。但目前受微球材料、检测方法的限制,难以... 渤海油田已形成了微球调驱、分级组合深部调剖、在线组合调驱等多项具有渤海特色的调驱技术,通过对产出液中调驱体系的精准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调驱过程动态调整的精准度,提升多轮次方案设计精度。但目前受微球材料、检测方法的限制,难以较好实现微球调驱产出液的精准检测。针对此问题,提出选用在制备功能性调驱微球过程中加入荧光量子点,然后和壳层单体水液混合吸附的方法制备功能性调驱微球,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功能性调驱微球具有良好的荧光特性,并且随着老化温度、老化时间、模拟水矿化度的变化,仍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聚合物 微球 稳定性 机理分析
下载PDF
新型荧光核壳微球调驱剂制备及性能表征
2
作者 鲍文博 肖丽华 +5 位作者 刘长龙 宋鑫 吕鹏 薛宝庆 吕金龙 张国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05,共8页
为提高海上油田微球调驱剂浓度检测效率和精度,及时有效指导大井距条件下微球调驱作业的动态调整,渤海油田引入碳量子点合成制备了新型荧光核壳微球调驱剂,采用激光粒度仪、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化学手段和物理模拟方法,评价了... 为提高海上油田微球调驱剂浓度检测效率和精度,及时有效指导大井距条件下微球调驱作业的动态调整,渤海油田引入碳量子点合成制备了新型荧光核壳微球调驱剂,采用激光粒度仪、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化学手段和物理模拟方法,评价了荧光材料调驱剂基本性能和运移规律。结果表明,荧光材料调驱剂与渤海油田常用核壳微球调驱剂理化性能、封堵性能相近,采出液中荧光调驱剂浓度与462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值呈正比线性关系,可实现采出液浓度简单高效检测;荧光材料调驱剂多孔介质中运移初期,浓度与距离呈波峰式分布,局部浓度较高;随注入水不断驱替,储层的吸附达到基本稳定,不同距离下浓度相差不大。本研究为海上油田微球调驱技术的浓度检测和动态调整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调驱剂 碳量子点 粒径分布 荧光强度 运移规律
下载PDF
铁尾矿砂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雪 张少峰 +1 位作者 鲍文博 齐红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97,共5页
通过6组不同尾矿砂替代率制备试件,开展尾矿砂混凝土抗冻融、抗渗性能和氯盐腐蚀后强度变化及尾矿砂混凝土水化产物的电子显微镜微观扫描分析,探究尾矿砂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尾矿砂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 通过6组不同尾矿砂替代率制备试件,开展尾矿砂混凝土抗冻融、抗渗性能和氯盐腐蚀后强度变化及尾矿砂混凝土水化产物的电子显微镜微观扫描分析,探究尾矿砂对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尾矿砂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弹性模量随尾矿砂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尾矿砂替代率不大于20%时,尾矿砂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随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加,替代率大于20%时,抗渗性能随替代率的增加而减少,尾矿砂混凝土的抗渗系数为1.78×10^-5~5.96×10^-6cm/h;界面黏结特征显示尾矿砂与水泥水化物黏结表面结构致密,随着尾砂掺量的增加,微孔结构逐渐粗化;建议工程采用替代率40%~60%尾矿砂制备混凝土,以实现工业废料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砂 和易性 耐久性能 微观分析
下载PDF
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鲍文博 黄春梅 +1 位作者 邬敏志 李景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8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8名新入院护士为研究对象,在新入院护士岗前培训引入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分别在培训前后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目的探讨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8名新入院护士为研究对象,在新入院护士岗前培训引入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分别在培训前后对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考核在理论知识、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专业技术、应急处理、规避纠纷、医院感染防护7个方面能力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岗前培训引入多站式仿真培训模式,不仅能帮助新入院护士增强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还能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新入院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式仿真培训 岗位胜任能力 岗前培训 护理教学
下载PDF
科技考古课程网络视频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小红 欧阳心怡 +2 位作者 林怡嫺 宝文博 杨颖亮 《科教文汇》 2021年第27期107-109,共3页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逐步融合,线上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创新的新方向,教育部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的实施,为线上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教"与"学"的过程中,高...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逐步融合,线上教学已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创新的新方向,教育部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的实施,为线上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进入"教"与"学"的过程中,高校正在经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在线教育模式的全体系快速转变。该实践是在Canvas平台上进行课程和教学管理,采用Classin平台开展直播课,针对"科技考古"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程的要求开展线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视频 课程管理 直播课 Canvas平台 Clas-sin 高校教学 科技考古
下载PDF
微球/高效驱油剂复合驱油体系增油效果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鲍文博 卢祥国 +3 位作者 刘义刚 李彦阅 张云宝 郐婧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3-849,共7页
以渤海油藏地质和流体为模拟对象,建立层内非均质岩心“分注分采”的实验方法,利用SEM、粒径分布、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评价了聚合物微球APS/高效驱油剂H1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APS微球水化240 h后膨胀倍数大于8倍,H1在质量... 以渤海油藏地质和流体为模拟对象,建立层内非均质岩心“分注分采”的实验方法,利用SEM、粒径分布、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评价了聚合物微球APS/高效驱油剂H1复合体系的增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APS微球水化240 h后膨胀倍数大于8倍,H1在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界面张力为9.15×10^-2 mN/m,可组成APS/H1复合体系。APS/H1复合体系随后续水驱逐渐降低高渗层入口分流率5%~15%,采收率增幅最大,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单独注入H1时可快速降低高渗层入口分流率,但易产生绕流现象,采收率增幅最小;APS+H1组合体系对入口分流率影响较小,先注入的微球易伤害低渗层,影响后续高效驱油剂和水的吸液量,采收率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高效驱油剂 分注分采 分流率 采收率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凝胶和微球渗流特性差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肖丽华 鲍文博 +2 位作者 金玉宝 卢祥国 郐婧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1-245,251,共6页
化学剂调驱矿场实际增油效果与预期值还存在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调驱剂与储层岩石孔隙配伍性较差,未能形成有效滞留和驱替,制约了调驱技术的发挥。为了提高调驱剂在孔喉中的有效滞留和实现液流转向效果,以渤海油田储层和流体物性为模拟... 化学剂调驱矿场实际增油效果与预期值还存在差距,主要原因之一是调驱剂与储层岩石孔隙配伍性较差,未能形成有效滞留和驱替,制约了调驱技术的发挥。为了提高调驱剂在孔喉中的有效滞留和实现液流转向效果,以渤海油田储层和流体物性为模拟对象,研究了聚合物溶液、凝胶和微球的渗流特性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聚合物溶液相比,Cr^(3+)聚合物凝胶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较大,且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表现出独特的渗流特性;聚合物微球具有缓膨特性,可以在吸水膨胀前进入岩心孔隙内并在其中吸水膨胀,进而产生较强滞留和封堵作用以及较好的液流转向效果。与聚合物溶液的分子聚集体相比,聚合物微球粒径分布较集中,相同岩心条件下不可及体积较大,而不可及孔隙中剩余油能被微球携带液波及,整体波及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凝胶 微球 粒径分布 渗流特性 渗流机理 渤海油田
下载PDF
非标涂层钢筋与混凝土锚固特性及可靠度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志 鲍文博 +3 位作者 曹海娇 吕晨曦 魏英华 李京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2,共7页
针对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用于腐蚀环境下的非标涂层钢筋,开展了该钢筋与混凝土锚固特性研究,基于拉拔试验研究了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黏结长度等因素对非标涂层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锚固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锚固可... 针对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用于腐蚀环境下的非标涂层钢筋,开展了该钢筋与混凝土锚固特性研究,基于拉拔试验研究了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黏结长度等因素对非标涂层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锚固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锚固可靠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非标涂层钢筋外形系数取值和锚固长度的计算式。结果表明:非标涂层钢筋与混凝土的平均黏结强度,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保护层厚度和黏结长度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提出的非标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满足规范可靠度的规定及工程实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涂层钢筋 黏结强度 可靠度 设计建议
下载PDF
聚驱后提高采收率及注入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冯时男 卢祥国 +3 位作者 鲍文博 刘义刚 邹剑 肖丽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0-46,共7页
目前,渤海L油田已经进入Cr^3+聚合物凝胶调驱(聚驱)调整阶段,亟待寻求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针对矿场实际需求,开展了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注入参数优化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高分”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抗盐聚合物... 目前,渤海L油田已经进入Cr^3+聚合物凝胶调驱(聚驱)调整阶段,亟待寻求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针对矿场实际需求,开展了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注入参数优化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高分”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溶液、抗盐聚合物溶液、“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和“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体系相比较,聚驱后Cr^3+聚合物凝胶调驱采收率增幅有较大提高,技术经济效果较好。随调驱剂注入段塞尺寸增加,采收率增幅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趋势,注入段塞尺寸为0.2PV时,“产出/投入”比最大。在调驱剂段塞尺寸相同条件下,与整体段塞相比较,采用“Cr^3+聚合物凝胶+水+聚合物溶液+水”或“Cr^3+聚合物凝胶+水”交替注入方式采收率增幅较大,表明该注入方式可以减缓“吸液剖面反转”进程,进一步提高中低渗透层波及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聚驱后 参数优化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下载PDF
荧光示踪微球研制及示踪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楠 刘常清 +5 位作者 李彦阅 鲍文博 鞠野 代磊阳 薛宝庆 何欣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为满足矿场采出液聚合物微球质量浓度检测技术需求,提高对聚合物微球在储层内运移规律的认识,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高压汞灯紫外光光反应器、全自动酶标仪和荧光显微镜等仪器分析了荧光碳点性能和荧光示踪微球性能。结果表明:荧光碳点... 为满足矿场采出液聚合物微球质量浓度检测技术需求,提高对聚合物微球在储层内运移规律的认识,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高压汞灯紫外光光反应器、全自动酶标仪和荧光显微镜等仪器分析了荧光碳点性能和荧光示踪微球性能。结果表明:荧光碳点具有良好光照耐受性、pH适应性和生物安全性;以种子二次聚合法将荧光碳点与聚合物微球相结合制备荧光示踪微球,可以避免采出液的背底荧光;以采出液的荧光强度峰值计算采出液微球质量浓度并及时调整调驱方案;荧光示踪微球的聚并现象可提高采收率;将荧光碳点与聚合物微球复合注入地层可提高荧光碳点的热稳定性;普通微球和荧光示踪微球均具有较好的注入性能,封堵性能差异不大。研究成果为渤海油田实现大规模聚合物微球的化学调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碳点 荧光示踪微球 种子二次聚合法 荧光强度 微球质量浓度 聚并现象
下载PDF
BIM与VR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5
11
作者 陆海燕 鲍文博 +1 位作者 宁宝宽 白泉 《高等建筑教育》 2018年第5期127-131,共5页
BIM与VR技术通过数字化,将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融入建筑的设计、施工及运维中,引领建筑业的技术变革。BIM与VR技术的普及对土木类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加强BIM与VR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必然。文章介绍了BIM与VR技... BIM与VR技术通过数字化,将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融入建筑的设计、施工及运维中,引领建筑业的技术变革。BIM与VR技术的普及对土木类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加强BIM与VR技术方面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必然。文章介绍了BIM与VR技术应用状况,在总结目前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模式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行土木工程类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了基于BIM与VR技术的仿真教学系统,对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VR技术 土木工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绿色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裂缝自愈合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鲍文博 王东旭 王怀成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6-400,共5页
绿色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green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ies,GTCC),是借鉴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技术开发的一款聚乙烯醇((polyvinly alcohol,PVA)纤维增强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该复... 绿色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green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ies,GTCC),是借鉴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技术开发的一款聚乙烯醇((polyvinly alcohol,PVA)纤维增强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以大比例尾矿砂替代天然细骨料,具有经济、环保和延性特性。目前对于该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产品制备、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有关GTCC裂缝自愈合性能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究该复合材料的自愈合性能,设计了尾矿砂替代天然砂比率为50%的3组不同水胶比的立方体试件,采用抗压强度恢复率法对GTCC的自愈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损伤龄期、养护龄期、养护环境及干湿循环周期等因素对该新型材料自愈合效果的影响,揭示了绿色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自愈合规律。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损伤龄期越早,其自愈合效果越好;其自愈合效果随着自愈合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但后期增长率较早期增长率越来越弱;干湿循环养护环境相对其它环境,更有利于其自愈合发生;自愈合作用主要发生在21个干湿循环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延性水泥基材料(GTCC) 尾矿砂 聚乙烯醇(PVA)纤维 抗压强度恢复率 自愈合
下载PDF
阻燃剂PPPE的合成及其阻燃聚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惠 高苏亮 +2 位作者 鲍文波 刘岩 季洋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29,共3页
合成了聚(哌嗪-磷酸季戊四醇酯)(PPPE)阻燃剂,并考察了其阻燃聚乙烯(PE)的效果,以及其对PE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PPPE热稳定性高,同时具有很好的成炭性能,对PE有很高的阻燃效率,添加质量分数29%时,就通过了UL-94 V-0级,阻燃... 合成了聚(哌嗪-磷酸季戊四醇酯)(PPPE)阻燃剂,并考察了其阻燃聚乙烯(PE)的效果,以及其对PE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剂PPPE热稳定性高,同时具有很好的成炭性能,对PE有很高的阻燃效率,添加质量分数29%时,就通过了UL-94 V-0级,阻燃剂在燃烧后,以磷氧化物的形式留在了炭层中,加固了炭层。但PPPE的加入使PE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膨胀阻燃剂 合成 阻燃 聚乙烯 热降解
下载PDF
绿色韧性水泥基材料腐蚀及自愈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怀成 鲍文博 +1 位作者 李林凤 王东旭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3-55,60,共4页
针对绿色韧性水泥基材料(GTCC)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和湿循环腐蚀试验,研究不同的水胶比和PVA纤维掺量对GTCC抗腐蚀性及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掺量的PVA可以有效改善GTCC在干湿循环环境下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并且提高湿循环硫... 针对绿色韧性水泥基材料(GTCC)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和湿循环腐蚀试验,研究不同的水胶比和PVA纤维掺量对GTCC抗腐蚀性及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掺量的PVA可以有效改善GTCC在干湿循环环境下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并且提高湿循环硫酸盐环境下GTCC的自愈合性能;水胶比的增大以及腐蚀周期的延长均会使GTCC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韧性水泥基材料 PVA纤维 水胶比 硫酸盐腐蚀 抗压强度耐蚀系数 自愈合
下载PDF
钢筋与自密实混凝土的黏结性能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建贞 余芳 +1 位作者 鲍文博 李晶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5,共5页
自密实混凝土因良好的工作性能被大量应用于实际工程,其与钢筋间的黏结性能问题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在参阅海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从黏结性能试验方法、影响因素、黏结强度计算式以及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四个方面对自密实混凝土近年... 自密实混凝土因良好的工作性能被大量应用于实际工程,其与钢筋间的黏结性能问题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在参阅海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从黏结性能试验方法、影响因素、黏结强度计算式以及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四个方面对自密实混凝土近年来的黏结性能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发现自密实混凝土的黏结性能并不低于普通混凝土,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建立以及钢筋在自密实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黏结性能 黏结强度 本构关系
下载PDF
粉煤灰基尾矿碱激发地质聚合物耐久性研究
16
作者 邓嘉 鲍文博 +1 位作者 杨宇豪 薛恒岳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2年第5期58-66,共9页
为了探究粉煤灰基尾矿碱激发地质聚合物的耐久性能,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工业固体废料粉煤灰和尾矿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其抗冻融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干燥收缩性能。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当尾矿含量为10%时,粉煤灰基尾矿碱激发地... 为了探究粉煤灰基尾矿碱激发地质聚合物的耐久性能,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工业固体废料粉煤灰和尾矿制备地质聚合物,研究其抗冻融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干燥收缩性能。结果表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当尾矿含量为10%时,粉煤灰基尾矿碱激发地质聚合物28 d抗压强度可达40.1 MPa,减少激发剂用量会降低其抗冻性;在抗硫酸盐侵蚀性方面,经过150 d干湿循环后粉煤灰基尾矿碱激发地质聚合物的抗蚀系数不低于0.90,质量损失小于5%;粉煤灰基尾矿碱激发地质聚合物收缩值比硅酸盐水泥大,是水泥收缩值的3.4倍,增加激发剂掺量、减少矿渣含量以及降低水胶比均可抑制地质聚合物的收缩变形,其中水胶比对降低地质聚合物收缩的作用显著,地质聚合物的收缩值可以减少25.07%;地质聚合物试件断面上有未定形的凝胶相,有利于提高地质聚合物的耐久性。本研究可为粉煤灰基尾矿碱激发地质聚合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粉煤灰 尾矿 碱激发剂 耐久性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继亮 凃坤鹏 暴文博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6,M0003,共17页
调整产业结构,并形成与之匹配的就业结构是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2000-2021年民族地区各省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结构变动度与灰色关联度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 调整产业结构,并形成与之匹配的就业结构是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2000-2021年民族地区各省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结构变动度与灰色关联度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进行测度,并结合静态面板模型LSDV和面板校正标准误,实证分析两者匹配程度的影响因素。测度结果表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之和从3.51下降至1.54;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时间为9年。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市场化程度、政府调控程度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会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科技水平会对两者的匹配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结构偏离是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中间消耗率与资本形成率分别对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为提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程度,需完善民族地区产业政策,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以便吸纳更多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产业政策 匹配程度
原文传递
一种环保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韧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鲍文博 李维 +2 位作者 底高浩 黄志强 余芳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5-912,共8页
使用尾矿砂替代ECC中的细骨料,借鉴ECC技术制备了尾矿砂替代天然砂的比率达50%的纤维增强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FRTCC),采用立方体抗压、直接拉伸、薄板弯曲和双面剪切等不同加载模式的实验系统研究了FRTCC的压缩、拉伸、弯曲和剪切韧... 使用尾矿砂替代ECC中的细骨料,借鉴ECC技术制备了尾矿砂替代天然砂的比率达50%的纤维增强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FRTCC),采用立方体抗压、直接拉伸、薄板弯曲和双面剪切等不同加载模式的实验系统研究了FRTCC的压缩、拉伸、弯曲和剪切韧性以及PVA纤维的增韧机制,以及PVA纤维掺量和水胶比对FRTCC延性的影响。提出了完全韧性比的概念和定义,并采用韧性比和韧性指数双特征参数表征了FRTCC的韧性。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具有环保和延性双重特征。PVA掺量与水胶比存在着交互作用,对FRTCC的韧性有显著的影响。PVA掺量与水胶的适当配比明显提高了FRTCC的延性和能量吸收能力,使FRTCC具有多裂缝开裂、应变硬化和延性破坏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韧性表征 尾矿砂 PVA纤维 环保
原文传递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around Xiaohe Cemetery and its effects on human occupation,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8
19
作者 ZHANG Yifei MO Duowen +5 位作者 HU Ke bao wenbo LI Wenying Idilisi Abuduresule Michael J. STOROZUM Tristram R. KIDDER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752-768,共17页
The Xiaohe Cemetery archaeological site (Cal. 4-3.5 ka B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onze Age sites in Xinjiang, China. Althoug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an extremely arid desert now, abundant archaeologi... The Xiaohe Cemetery archaeological site (Cal. 4-3.5 ka B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onze Age sites in Xinjiang, China. Althoug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an extremely arid desert now, abundant archaeological remains indicate that human occupation was common during certain periods in the Holocene.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laboratory analyses of a sediment profile near the Xiaohe Cemetery indicate that while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was arid desert throughout the Holocene there were three episodes of lake forma- tion near the site in the periods 4.8-3.5 ka BP, 2.6-2.1 ka BP and 1.2-0.9 ka BP. Geomorphic and hydrological investigations reveal that a lake or lakes formed in a low-lying area when water was derived initially from the Kongque River and then shunted into the Xiaohe River basin. Low amounts of active chemical elements in lacustrine sediment between 4.8-3.5 ka BP indicate abundant and continuous water volume in the lake; the content of active chemical elements increased between 2.6-2.1 ka BP but was still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suggesting a declining amount of water and diminished inflow. Between 1.2-0.9 ka BP there was a very high content of active elements, suggesting decreased water volume and indicating that the lake was stagnate. In contrast, the general climate condition shows that there had a warm-humid stage at 8-6 ka BP, a cool-humid stage at 6-2.9 ka BP and a warm-dry stage at 2.9-0.9 ka BP in this region. The hydrological evolutions around Xiaohe Cemetery did not have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with climate changes. Regional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broad-scale climatic conditi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rough its influences on the water volume of the Tarim River and Kongque River. But, the formation of the lakes and their level were controlled by geomorphic conditions that influenced how much water volume could be shunted to Xiaohe River from Kongque River.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Xiaohe Cemetery and nearby regions during the Bronze Age and Han-Jin period (202 BC-420 AD) corresponded to the two earlier lake periods, while no human activities existed in the third lake period because of the decreased water vo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Xiaohe Cemetery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 sedimentarysequ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