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期虐待与反社会人格障碍关系的美国长程纵向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石振宇 李志英 +2 位作者 赵旭东 LYONS.RUTHKarlen bureaujean-francois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婴儿期虐待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长程纵向研究方法,从婴儿期入组76例样本,到成年早期有效样本56例。婴儿期虐待信息通过官方儿童保护机构的客观记录获得,家访1h再确认。成年早期用DSM—IV半定式临床诊断访谈工... 目的探讨婴儿期虐待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长程纵向研究方法,从婴儿期入组76例样本,到成年早期有效样本56例。婴儿期虐待信息通过官方儿童保护机构的客观记录获得,家访1h再确认。成年早期用DSM—IV半定式临床诊断访谈工具评估反社会人格障碍、物质滥用、和抑郁障碍。多重填补和分层回归分析纵向数据。结果33.9%的样本有1条以上反社会人格障碍症状,38.0%符合物质滥用诊断,32.4%有抑郁障碍。分析显示,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高于女性(F相似值=1.40,P=0.001)。婴儿期虐待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预测有统计学意义(β=0.28,P=0.03)。剔除物质滥用和抑郁障碍的作用后,婴儿期虐待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β=0.19,P=0.04)。结论婴儿期虐待对人格产生长期影响,增加日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值得探索其中的生物学机制;对我国建立从婴儿期开始的虐待监控干预体系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障碍 婴儿期虐待 长程纵向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