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氮水平下C_(3)和C_(4)植物之间的菌根网络及氮传递 被引量:1
1
作者 Muhammad Atif Muneer Xiaohui Chen +6 位作者 Muhammad Zeeshan Munir Zaib-Un Nisa Muhammad Abu Bakar Saddique Shehzad Mehmood Da Su Chaoyuan Zheng baoming ji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28-38,共11页
丛枝菌根真菌(AMF)的菌丝在土壤中通常可以链接相同或不同物种的植物根系,所形成的菌根网络可以将养分从一种植物传递到另一种植物。然而,土壤中的氮(N)含量对不同植物物种之间通过菌根网络进行养分转移的影响尚未实验验证。为了定量研... 丛枝菌根真菌(AMF)的菌丝在土壤中通常可以链接相同或不同物种的植物根系,所形成的菌根网络可以将养分从一种植物传递到另一种植物。然而,土壤中的氮(N)含量对不同植物物种之间通过菌根网络进行养分转移的影响尚未实验验证。为了定量研究不同土壤氮水平下羊草(LC)和糙隐子草(CS)之间通过菌根网络的养分转移,本研究建立了两个分室盆栽系统,即CS–LC系统(CS和LC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和LC–CS系统(LC和CS分别为供体和受体),设置了3种土壤氮添加水平,即不添加氮对照(N0)、添加7 mg/kg(N1)和添加14 mg/kg(N2)。通过在供体植物一侧土壤添加稳定同位素^(15)N,示踪并量化不同物种植物幼苗之间通过菌根网络传递的氮。在CS–LC系统中,AMF侵染率、菌丝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在N1水平最高;而在LC–CS系统,AMF侵染率、菌丝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在N2水平达到最大。此外,在CS–LC系统中,^(15)N转移率介于16%到61%之间,在N1水平最大。对于LC–CS系统,^(15)N传输速率相对较低,最大值出现在N0水平。这些发现表明,土壤中的氮含量能够调控供体植物和受体植物之间经由菌根网络传递的氮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网络 氮传递 差异响应 糙隐子草(Cleistogene squarrosa) 羊草(Leymus chinensis) 典型草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植被结构变化反映环境变迁
2
作者 王艳芬 薛凯 +41 位作者 胡容海 丁柏阳 曾弘 李瑞津 徐斌 庞哲 宋小宁 李聪佳 杜剑卿 杨秀春 张泽林 郝彦宾 崔骁勇 郭柯 高清竹 张扬建 朱军涛 孙建 李耀明 姜丽丽 周华坤 罗彩云 张振华 高庆波 陈世龙 纪宝明 徐兴良 陈槐 李奇 赵亮 徐世晓 刘雅莉 胡林勇 武建双 杨其恩 董世魁 贺金生 赵新全 汪诗平 朴世龙 于贵瑞 傅伯杰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7期1928-1937,共10页
草地植被结构对于其生产和生态功能至关重要,但大尺度信息严重匮乏.本研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和深度学习,在区域尺度上厘清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基于群系的植物群落结构空间格局,并比较了其历史变化.过去40年,高寒草甸在高寒草地中的比例从... 草地植被结构对于其生产和生态功能至关重要,但大尺度信息严重匮乏.本研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和深度学习,在区域尺度上厘清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基于群系的植物群落结构空间格局,并比较了其历史变化.过去40年,高寒草甸在高寒草地中的比例从50%上升到69%,反映了变暖变湿的环境变化.此外,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中高山嵩草草甸和紫花针茅草原的优势度分别增强到76%和92%.其中,气候因子驱动了紫花针茅草原近些年的分布;高山嵩草草甸近些年的分布则并非完全由气候驱动,人类活动可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探索了区域尺度植被结构特征与历史变化,为认识青藏高原草地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空间异质性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植被结构 草地植被 多源遥感数据 深度学习 植物群落结构 区域尺度 高寒草原
原文传递
Synthesis of two lanthanide clusters Ln^(Ⅲ)_(4)(Gd_(4) and Dy_(4)) with [2×2] square grid shape:Magnetocaloric effect and slow magnetic relaxation behaviors 被引量:2
3
作者 Chunying Xu Zhilei Wu +3 位作者 Chenjuan Fan Lili Yan Wenmin Wang baoming ji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1082-1088,共7页
Two isostructural tetranuclear lanthanide clusters named [Ln_(4)(L)_(4)(CH_(3) O)_(4)]·CH_(3) OH(Ln=Gd(Ⅲ) for 1,Dy(Ⅲ) for 2,H_(2) L=N’-(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6-(hydroxymethyl) picolinohydrazide) were... Two isostructural tetranuclear lanthanide clusters named [Ln_(4)(L)_(4)(CH_(3) O)_(4)]·CH_(3) OH(Ln=Gd(Ⅲ) for 1,Dy(Ⅲ) for 2,H_(2) L=N’-(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6-(hydroxymethyl) picolinohydrazide)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by using a polydentate Schiff based ligand and Ln(Ⅲ) nitrate salts.The structures of 1 and 2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structural analyses,they are held by four double deprotonated ligands L2-.In them all the lanthanide ions are eight-coordinated and distributed over four vertices of a parallelogram,presenting a Ln4 cluster with a strict [2 × 2] square grid pattern.The details of magnetic analysis show that 1 displays weak anti-ferromagnetic exchange between neighboring Gd(Ⅲ) ions through carboxylate oxygen and methanol oxygen ligand atoms.Furthermore,1 exhibits significant magnetocaloric effect with the maximum entropy change-ΔSm value of 28.5 J/(kg K) for ΔH=7.0 T at 2.0 K.For compound 2,remarkable slow magnetic relaxation behaviors are observed in the presence of zero magnetic field with τ0=1.02 × 10^(-6) s and energy barrier ΔE/kB=43.24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thanide clusters [2×2]square grid Anti-ferromagnetic couplings Magnetocaloric effect Slow magnetic relaxation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