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and Lipid Levels on Growth Performance, Muscle Composition, Immunity Index and Biochemical Index of the Greenfin Horse-Faced Filefish (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 Juvenile 被引量:5
1
作者 XU Zhengxin ZHANG Pengfei +3 位作者 CHANG Qing CHEN Siqing bian li WANG Zhid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245-1252,共8页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protein and lipid levels on juvenile greenfin horse-faced filefish(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was experimentally evaluated in a 56-day study.Fish(initial weight 6.47±0.56 g)were ...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ietary protein and lipid levels on juvenile greenfin horse-faced filefish(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was experimentally evaluated in a 56-day study.Fish(initial weight 6.47±0.56 g)were fed with nine different diet combinations containing three varying levels of protein(37%,43%,49%)and lipids(4%,7%,10%)in triplicates,where the protein-to-energy(P/E)ratios of the diets varied in the range of 19.17-26.99mgkJ−1.Results showed that fish fed diets containing 49%protein and 10%lipid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ower feed intake than those fed other diets.The weight gain of fish fed diets with 43%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ish fed 37%or 49%protein diets.While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weight gain was observed when lipid content was increased from 4%to 7%,weight gai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lipid increased from 7%to 10%.The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and feed efficiency were highest when the fish were fed the diet with 49%protein and 7%lipids.Muscle crude lipid conten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etary protein level regardless of lipid level.The diet of 43%protein or 7%lipid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activity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in liver.The contents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malondialdehyd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4%to 10%lipids in plasma.The plasma total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conten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dietary lipid level at the same protein level.Ou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ncluded that a diet with 43%protein and 7%lipid,with a P/E ratio of 23.07mgkJ−1,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growth performance,feed utilization and health of juvenile greenfin horse-faced file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fin horse-faced filefish protein LIPID growth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肝脏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子阳 成永旭 +7 位作者 柯翎 边力 李凤辉 常青 潘鲁莹 朱金超 吴丹 陈四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74,共7页
为合理开发利用绿鳍马面鲀肝脏的营养价值,采用高效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体质量(335.18±10.82)g绿鳍马面鲀肝脏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试验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肝脏水分含量55.12%、... 为合理开发利用绿鳍马面鲀肝脏的营养价值,采用高效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分析体质量(335.18±10.82)g绿鳍马面鲀肝脏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试验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肝脏水分含量55.12%、粗蛋白含量5.09%、粗脂肪含量39.37%、灰分含量0.42%;肝脏检出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3.74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3.22%、非必需氨基酸占56.7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0.76,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呈味氨基酸占44.02%,其中谷氨酸在肝脏氨基酸中含量最高、天冬氨酸次之;必需氨基酸评分较高,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分别为第一和第二限制氨基酸,氨基酸组成合理;检出28种脂肪酸,总量为36.81 g/100 g,饱和脂肪酸占29.57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5.97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4.460%,其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占比分别高达12.760%和17.990%;维生素A、D、E含量分别为434.03、1.76、23.32 mg/kg;重金属铅、汞、铬、镉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标准要求。综上,绿鳍马面鲀肝脏是优质的鱼肝油原材料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优良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肝脏 营养 分析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金超 边力 +6 位作者 潘滢 李凤辉 潘鲁莹 张子阳 吴丹 常青 陈四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9,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可观、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0±1.0)℃条件下,1 d出现胸鳍;4 d卵黄囊消失,鳔基和第1背鳍鳍基清晰可见;7 d油球消失,出现腹鳍;8 d第1... 本文研究了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可观、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0±1.0)℃条件下,1 d出现胸鳍;4 d卵黄囊消失,鳔基和第1背鳍鳍基清晰可见;7 d油球消失,出现腹鳍;8 d第1背鳍鳍基和腹鳍出膜;9 d披透明圆形小鳞;12 d鳔和腹两侧后匙骨清晰可见;14 d出现第2背鳍支鳍骨和臀鳍支鳍骨;16 d披锥形小鳞,上、下颌出现锥形齿;19 d分化出第2背鳍鳍条和臀鳍鳍条;20 d尾柄下侧长出尾鳍鳍条;24 d时,第2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形态发育完全;27 d鳔大量充气。可量性状变化的曲线方程R2值均>0.90,第1背鳍鳍高,4~30 d呈指数递增;视囊0~11和11~20 d为线性递增,0~11 d递增程度<11~20d,21~30d为指数递增;口裂4~13和22~30d为线性递增,13~22d为线性递减;全长、体长、体高和矢耳石直径等拐点前为线性递增,拐点后为指数递增,拐点集中在19~23 d。初孵仔鱼共27对肌节,头部6对,躯体21对;仔鱼末期,第2背鳍支鳍骨数为31~36根,臀鳍支鳍骨数为33~35根;稚鱼末期,第2背鳍和臀鳍鳍条数与支鳍骨数相对应,胸鳍鳍条数为15~18根,尾鳍鳍条数为12根;早期幼鱼45 d时,鳍条分节明显,第2背鳍鳍条2节,臀鳍鳍条3节,尾鳍鳍条为7~10节,50 d躯体4~5条黑色条带。研究较详尽地描述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丰富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基础资料,可为其苗种繁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仔鱼 稚鱼 早期发育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福建龙岩烟区烤烟施肥关键参数研究
4
作者 荆晓雯 曾文龙 +9 位作者 蒋鸿月 钟小丽 边立丽 李志宏 兰其骏 张云贵 吴树松 蒋代兵 郭学清 刘青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128,共6页
为了研究福建省龙岩市烟区不同肥料用量下烤烟的肥料效应,确定适宜的肥料施用量,在福建省龙岩市,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材料,开展了氮肥6水平、磷钾肥2水平的肥料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对烤烟养分吸收量、相对产量及... 为了研究福建省龙岩市烟区不同肥料用量下烤烟的肥料效应,确定适宜的肥料施用量,在福建省龙岩市,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材料,开展了氮肥6水平、磷钾肥2水平的肥料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对烤烟养分吸收量、相对产量及限制产量的养分因素、经济性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育期内,氮、磷、钾的养分积累量表现为钾>氮>磷,养分积累主要集中在旺长期。缺素会使龙岩烟区烤烟产量和经济性状降低,缺氮、缺磷、缺钾对烤烟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大小表现为缺氮>缺磷>缺钾。不同施氮处理中,N3处理(N:135kg/hm^(2),P_(2)O_(5):105kg/hm^(2),K_(2)O:375kg/hm^(2))的各项指标最优,分别为产量2053.17kg/hm^(2)、上等烟比例79.64%、中上等烟比例95.64%、产值61850.36元/hm^(2)、均价30.12元/kg、氮肥利用率31.27%农学利用率11.28kg/kg、偏生产力15.21kg/kg。用肥料效应方程对施氮量和烟叶产量进行拟合,方程为y=511.488+1.3614x+0.116x^(2)-0.0004x^(3)(R^(2)=0.9812)。综合烟叶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龙岩地区推荐施氮量为135.0~177.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氮磷钾 推荐施肥 肥料效应方程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研究
5
作者 朱金超 边力 +5 位作者 陈四清 李凤辉 常青 吴丹 陈政强 徐荣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共11页
运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观察绿鳍马面(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初孵仔鱼与1~60 d仔、稚和早期幼鱼附肢骨骼的发育,以确定其发育时序和骨化特征。结果表明,附肢骨骼的出现时序依次为胸鳍(1 d)、第一背鳍(8 d)、腹鳍(11 d)、第二背... 运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观察绿鳍马面(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初孵仔鱼与1~60 d仔、稚和早期幼鱼附肢骨骼的发育,以确定其发育时序和骨化特征。结果表明,附肢骨骼的出现时序依次为胸鳍(1 d)、第一背鳍(8 d)、腹鳍(11 d)、第二背鳍(14 d)、臀鳍(14 d)、尾鳍(18 d);硬骨化时序依次为第一背鳍(23 d)、腹鳍(23 d)、第二背鳍(25 d)、臀鳍(25 d)、尾鳍(25 d)、胸鳍(27 d)。由骨膜化硬骨的包括匙骨、后匙骨和尾杆骨,肩喙骨于13 d分化为肩胛骨和乌喙骨。第一背鳍26 d硬骨化完成;胸鳍和腹鳍60 d硬骨化完成;第二背鳍与臀鳍的支鳍骨和鳍条发育基本同步,60 d二鳍中部延伸的骨片彼此近相连;21 d尾部尾下骨、侧尾下骨、尾上骨和尾鳍鳍条清晰可见,共12根鳍条,其中尾下骨附着8根,尾上骨和尾杆骨各附着1根,侧尾下骨附着2根。研究结果填补了绿鳍马面仔、稚和早期幼鱼骨骼研究的空白,可为其苗种繁育提供理论参考,丰富了鱼类骨骼形态学和发育生物学的资料,有助于鱼类系统分化和系统分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骨骼染色 仔鱼 稚鱼 附肢骨骼
下载PDF
急性高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陈莹 张广明 +6 位作者 李凤辉 边力 陈四清 张子阳 张宇傲 朱金超 严俊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生化调控机能,设置不同盐度条件,对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96 h的胁迫实验,比较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鳃组织结构、Na^(+)/K^(+)-ATP酶活性...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生化调控机能,设置不同盐度条件,对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96 h的胁迫实验,比较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鳃组织结构、Na^(+)/K^(+)-ATP酶活性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在盐度30~35范围内,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没有受到盐度变化影响,而盐度40以上对幼鱼存活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幼鱼在胁迫24、48、72、96 h所对应的高盐半致死盐度LC50分别为47.062、46.279、45.886和45.736。高盐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盐度35组中绿鳍马面鲀幼鱼的鳃组织结构无显著变化,而盐度40和45组中幼鱼的鳃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鳃小片弯曲变粗、萎缩变短、排列紊乱、基部增生、融合以及细胞空泡化等现象。除了丙二醛含量指标,3个盐度组的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在各胁迫时间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多在胁迫时间48 h时达最大值,72 h降低。研究表明,在高盐胁迫下,绿鳍马面鲀幼鱼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其鳃组织结构会做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且幼鱼存活率、鳃丝Na^(+)/K^(+)-ATP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均有明显变化,绿鳍马面鲀幼鱼可适应的盐度为35,盐度40以上环境会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绿鳍马面鲀的人工海水养殖和耐盐品系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高盐胁迫 死亡率 鳃组织结构 Na^(+)/K^(+)-ATP酶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急性低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结构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陈莹 李凤辉 +5 位作者 张广明 边力 陈四清 张子阳 张宇傲 严俊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8,共9页
为揭示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在低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试验设置3个盐度处理组(盐度15、20、25)和1个空白对照组(盐度30),对体质量为(20±5)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为期96 h的低盐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 为揭示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在低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试验设置3个盐度处理组(盐度15、20、25)和1个空白对照组(盐度30),对体质量为(20±5)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为期96 h的低盐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试验后的24、48、72、96 h对幼鱼进行相关组织采样,分析急性低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结构、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30盐度下,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不受盐度影响,盐度小于20时对幼鱼存活有显著性影响(P<0.05),幼鱼在胁迫时间为24、48、72、96 h时所对应的低盐半致死盐度(LC 50)分别为5.649、7.058、10.041和10.260;与对照组(盐度30)相比,25盐度组幼鱼鳃组织出现轻微鳃小片弯曲、末端膨大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20、15盐度组鳃组织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鳃小片弯曲粗大、不规则排列、基部增生与融合、线粒体丰富细胞增多、细胞空泡化和上皮细胞破裂等现象;20、15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酶活生化指标大多在72 h时达到最高,在96 h时降低,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抗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外,25盐度组的其他抗氧化酶活性在96 h时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盐度为25~30时适宜绿鳍马面鲀幼鱼生活,盐度小于25时,幼鱼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幼鱼鳃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在低盐胁迫下幼鱼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胁迫 绿鳍马面鲀 鳃组织结构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鱼皮组织结构观察
8
作者 潘鲁莹 边力 +6 位作者 杨赟 李凤辉 胡琼 张子阳 王晓然 孔青 陈四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4,共10页
采用冰冻切片、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的方法对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septentrionalis)鱼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鱼皮由表皮层、鳞片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层构成,并据此绘制绿鳍马面鲀鱼皮组织结构模式图。表皮层由上... 采用冰冻切片、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的方法对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septentrionalis)鱼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鱼皮由表皮层、鳞片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层构成,并据此绘制绿鳍马面鲀鱼皮组织结构模式图。表皮层由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其厚度为(26.81±7.48)μm;鳞片层由锥状骨质凸起和基板组成,基板厚度为(22.49±5.19)μm,基板上不均匀地分布2~4行直径大小不一、顶端弯曲程度不同、高度为(257.13±10.41)μm的锥状骨质凸起;真皮层厚度为中部>头部>尾部,平均厚度为(176.97±21.11)μm,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皮下组织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和非纤维间质构成。本研究可为开发利用绿鳍马面鲀鱼皮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鱼皮 组织结构
下载PDF
关岭县普利乡茶树资源调查及应用
9
作者 卞丽 王超 +2 位作者 杨丽 邓昌龙 杨恒 《南方农业》 2024年第6期157-159,共3页
贵州省关岭县普利乡地理环境优越,低纬度、寡日照、高海拔的条件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使其呈现与众不同的特点。为给茶树资源保护和景观茶树在乡村农旅融合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从关岭县普利乡古茶树的面... 贵州省关岭县普利乡地理环境优越,低纬度、寡日照、高海拔的条件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使其呈现与众不同的特点。为给茶树资源保护和景观茶树在乡村农旅融合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从关岭县普利乡古茶树的面积、分布等方面对茶树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探清当地景观茶树资源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树资源 景观 调查 贵州省关岭县普利乡
下载PDF
基于目标策略的风险管理对降低急诊眩晕患者跌倒风险的价值
10
作者 张龙 赵芳芳 +1 位作者 边丽 马长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210-421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风险管理对降低急诊眩晕患者跌倒风险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86例医院急诊眩晕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策略的风险管理对降低急诊眩晕患者跌倒风险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86例医院急诊眩晕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目标策略的风险管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0 d。对比干预前、干预30 d后跌倒风险[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FS)]、平衡能力[简明平衡评价系统测试量表(mini-BESTest)、Berg平衡量表(BBS)]。结果干预后,两组DHI、MF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ini-BESTest、BB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策略的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急诊眩晕患者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跌倒风险 目标策略 风险管理模式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圆斑星鲽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边力 刘长琳 +4 位作者 陈四清 张乐乐 葛建龙 刘克奉 谭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8-1175,共8页
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作为中国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养殖鱼类的重要代表种类,具有生长速度快,可食用部分多,肉质细嫩等特点。为了探究圆斑星鲽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本研究分别测定11月龄、14月龄和17月龄3个不同生长期... 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作为中国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养殖鱼类的重要代表种类,具有生长速度快,可食用部分多,肉质细嫩等特点。为了探究圆斑星鲽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本研究分别测定11月龄、14月龄和17月龄3个不同生长期圆斑星鲽的体重及全长(FL)、体长(BL)、体高(BH)、头长(HL)、头高(HH)、尾柄长(CL)、尾柄高(CH)、吻长(SL)共计8个形态性状,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剖析形态性状对于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各个时期以形态指标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不同生长阶段,影响体重的重点形态指标存在差异,影响11月龄圆斑星鲽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为体高和体长,14月龄阶段为全长、体高和头长,17月龄阶段为全长和体高;2)11月龄、14月龄和17月龄形态性状对体重(Y)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186.412+17.381XBH+10.517XBL,Y=-362.484+13.145XFL+20.172XBH+21.199XHL,Y=-816.147+24.121XFL+40.575XBH;3)除本研究所包括的形态指标外,体厚可能为另外一个影响圆斑星鲽体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阐明了体重与形态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为圆斑星鲽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星鲽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体重相关
下载PDF
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sICAM-1、Teff、gC1qR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邱洞仙 边莉 +4 位作者 柴旭亚 师小萌 李领娥 吴娅 杨盼盼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效应T细胞(Teff)、球状C1q受体基因(gC1q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白...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皮损面积修复及自身免疫调节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效应T细胞(Teff)、球状C1q受体基因(gC1q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石家庄市中医院治疗的100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趋化因子CXCL10、趋化因子受体3(CXCR3)、Teff亚群Th17、Th22、黑素细胞中活性氧簇(ROS)、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gC1qR水平,计算两组患者皮损面积,统计两组皮损色素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IL-17、IFN-γ、sICAM-1、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XCL10、CXCR3、Th17、Th2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ROS、gC1q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损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皮损色素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可降低白癜风患者gC1qR、IL-17、sICAM-1、TGF-β、Teff亚群水平,改善患者黑素细胞抗氧化损伤,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修复皮肤,减少皮损面积,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白癜风 黑素细胞 抗氧化损伤 皮损面积修复 自身免疫调节 球状C1q受体基因
下载PDF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引领与政治吸纳的思考
13
作者 边丽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2期96-99,共4页
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引领与政治吸纳,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引领与政治吸纳,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人才保障。当前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引领与政治吸纳,面临着思想认识多元化、考察抓手不清晰、吸纳机制不健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明显等诸多问题,通过探索与实践,可以从五个维度来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思想引领与政治吸纳工作,即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规划远度,注重因材施教、强化培养精度,注重政治引领、强化思想高度,注重引育并举、强化历练强度,注重组织关怀、强化服务温度,最大限度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激发他们向党的内生动力,激励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引导他们自觉向党组织靠拢,逐渐实现发展党员“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不断扩大理想信念坚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一股强大的干事创业力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挺膺担当,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高层次人才 思想引领 政治吸纳
下载PDF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就业因素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思考——以苏州某职高为例
14
作者 卞立 苏彬 +2 位作者 董新春 鲍丹 张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48-50,62,共4页
目的:调查与分析我院实习带教的苏州某职高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相关情况。方法:于2020年4月3日至17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借助问卷星进行网络调查。结果:本次共收回有效问卷159份。问卷显示:70.44%的学生计划就业,其中倾向于康复工作的... 目的:调查与分析我院实习带教的苏州某职高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相关情况。方法:于2020年4月3日至17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借助问卷星进行网络调查。结果:本次共收回有效问卷159份。问卷显示:70.44%的学生计划就业,其中倾向于康复工作的占83.21%;工资待遇仍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工作环境;仅有10.71%的学生觉得准备充分,网络、学校和招聘会是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49.11%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巨大;选择就业的学生焦虑比例高于选择继续读书的焦虑比例(P<0.05)。结论:2020届毕业生多数倾向于大的综合医院就业,有一定的就业压力,建议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合理定位,扩大就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应届毕业生 就业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绿鳍马面鲀6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边力 王鹏飞 +4 位作者 陈四清 李凤辉 张乐乐 刘长琳 葛建龙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7-836,共10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分析了我国沿海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6个野生群体(大连、秦皇岛、蓬莱、日照、舟山和汕头)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176个个体915 bp的Cyt b部分序列中...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分析了我国沿海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6个野生群体(大连、秦皇岛、蓬莱、日照、舟山和汕头)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176个个体915 bp的Cyt b部分序列中共检测到32个变异位点和30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883~0.953,核苷酸多样性0.0032~0.0039;群体间固定指数较小,呈中低度分化;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未达到显著水平。群体历史动态分析表明,绿鳍马面鲀在16.9万~42.2万年前经历种群扩张。总体上,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并未形成相应的地理支系,推测黑潮的输送作用以及绿鳍马面鲀的洄游习性维持了各群体间高强度的基因交流;中更新世中晚期的气候波动对绿鳍马面鲀的种群扩张以及地理分布格局可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于绿鳍马面鲀资源情况的认识,为绿鳍马面鲀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边力 刘刚 +6 位作者 张庆文 刘琨 陈四清 李凤辉 孟乾 刘长琳 葛建龙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7,共8页
为优化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养殖技术、扩大产业化规模,本研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探究了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以体重为依据,将获得的绿鳍马面鲀样品划分为3个不同规格(小、中和大),分别测量了体... 为优化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养殖技术、扩大产业化规模,本研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探究了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以体重为依据,将获得的绿鳍马面鲀样品划分为3个不同规格(小、中和大),分别测量了体重与全长(FL)、体长(BL)、体高(BH)、头长(HL)、吻长(SL)、眼径(ED)、尾柄长(CL)和尾柄高(CH)8个形态性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各个形态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个形态指标对于体重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最终建立依据形态性状估算体重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影响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体重的主要形态指标存在差异,小规格为体高、体长、眼径和尾柄长,中规格为体长、尾柄高、头长、体高、全长和尾柄长,大规格为体高、全长和尾柄高。小、中及大规格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4.753+17.263X_(BH)+6.572X_(BL)–28.928X_(ED)–11.353X_(CL);Y=–325.824+20.321X_(BL)+94.047X_(CH)–11.425X_(HL)+15.713X_(BH)–7.218X_(FL)+15.744X_(CL);Y=–516.433+38.012X_(BH)+10.545X_(FL)+82.752X_(CH)。3个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之和均大于0.85,说明本研究得到的形态性状为影响绿鳍马面鲀体重的重点性状。本研究阐明了不同规格绿鳍马面鲀体重和形态性状的相关关系,对全人工养殖技术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肝静脉直径、改良肝尾叶/右叶比值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洪 张佳 +5 位作者 周家龙 赵卫 边莉 薛凤麟 魏佳璐 何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29-532,534,共5页
目的探讨肝静脉直径、改良肝尾状叶/右叶比值及其组合无创定量评价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经病理穿刺证实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的MRI图像,其中S022例、S128例、S214例、S311例、S410例、肝硬... 目的探讨肝静脉直径、改良肝尾状叶/右叶比值及其组合无创定量评价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经病理穿刺证实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的MRI图像,其中S022例、S128例、S214例、S311例、S410例、肝硬化14例。所有患者均行MRI三期增强扫描。轴位增强图像在3支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前最宽处分别测量肝左静脉、肝中静脉、肝右静脉直径(lhvd、mhvd、rhvd),并计算3支肝静脉直径之和(ld)。以门静脉右支发出第一分支处为分界,测量尾状叶和肝右叶的宽度,计算改良肝尾状叶/右叶横径比值(crl-r)。分析lhvd、mhvd、rhvd、ld、crl-r及ld/crl-r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值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纤维化、肝硬化各分期组间lhvd、mhvd、rhvd、ld、crl-r、ld/crl-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肝纤维化、肝硬化分期与rhvd、mhvd、lhvd、ld、ld/crl-r呈负相关(r=-0.59、-0.45、-0.46、-0.61、-0.74,P<0.01);与crl-r值呈正相关(r=0.57,P<0.01)。ld/crl-r、rhvd诊断肝纤维化、肝硬化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ld/crl-r对应肝纤维化S≥2期、S≥4期及肝硬化期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0%、57.1%,84.0%、80.0%和88.2%、85.7%;rhvd对应肝纤维化S≥2期、S≥4期及肝硬化期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0%、64.3%,74.7%、80.0%和85.9%、78.6%。结论ld/crl-r、rhvd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无创性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ld/crl-r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大规格苗种网箱培育试验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琨 刘刚 +4 位作者 黄亮 陈四清 边力 王伟 葛建龙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6期54-60,共7页
为探讨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 Günther)大规格苗种网箱养殖效果,以海上近岸小型网箱为养殖平台,在水温20.0℃~26.0℃的条件下,以1.5月龄绿鳍马面鲀幼鱼为样本进行50 d的培育试验。结果显示:(1)初始平均体质量2.6 ... 为探讨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 Günther)大规格苗种网箱养殖效果,以海上近岸小型网箱为养殖平台,在水温20.0℃~26.0℃的条件下,以1.5月龄绿鳍马面鲀幼鱼为样本进行50 d的培育试验。结果显示:(1)初始平均体质量2.6 g、平均全长5.4 cm的小规格苗种增长达到平均体质量41.10 g、平均全长15.10 cm的大规格苗种,平均日增重量0.75 g/d。(2)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L=0.2015 x+5.2445(R^2=0.9964)。体质量与日龄呈幂指数关系:W=3.1518 e^0.0538 x(R^2=0.9824),平均体质量瞬时增长率为0.05%。(3)其全长与体质量呈指数关系,回归方程式为:W=0.7705 e^0.2678 L(R^2=0.9918),表明体质量与全长呈正相关关系,为等比生长类型。(4)试验样本的体质量增长量与体质量瞬时增长率受温度影响较大,在水温20.0℃~23.0℃增重较快。研究表明:小规格绿鳍马面鲀苗种在海上近岸网箱生长速度快、饲料效率高、鱼病少、易于管理,培育的苗种可解决大网箱养殖大规格苗种短缺的燃眉之急,绿鳍马面鲀近岸网箱大规格苗种网箱培育是实现其走向大网箱或深远海养殖的一个重要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苗种 网箱 生长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外部形态特征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凤辉 刘琨 +5 位作者 王鹏飞 边力 陈四清 常青 葛建龙 周丽青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4-112,共9页
该研究以黄海水域捕捞的131尾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为样本,在活鲜状态下,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并绘图;统计各鳍条数量,对可量比性状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发现:1)鱼体头部和背部在活体状态... 该研究以黄海水域捕捞的131尾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为样本,在活鲜状态下,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并绘图;统计各鳍条数量,对可量比性状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发现:1)鱼体头部和背部在活体状态下呈深青灰色,腹部呈浅青绿色,趋于白色。死亡后,体色加深,转为墨绿色,鳍条保持蓝绿色为其外部形态的明显特征。2)体长为体高的1.5~3.3倍;体长为头长的3.1~4.9倍;头长为吻长的1.1~1.6倍。3)全长(Tl)/体长(Sl)相关性显著(R^2=0.96),雌雄无显著差异;尾柄长/尾柄高、体长/尾柄长、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相关性不显著,雌雄差异大。4)鳍式为背鳍Ⅱ,36~39;臀鳍34~37;胸鳍14~15;尾鳍1+10+1;腹鳍退化为一个腹鳍棘。5)鳞片绒状鳞,由基板和骨质凸起组成;具有体侧线和框下线。6)绿鳍马面鲀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0,染色体核型为2n=40t,臂数NF=40,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且无异型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外部形态特征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抗氧化应激能力的作用、皮损面积改善及外周血miR-202-3p、miR-630和nesfat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邱洞仙 边莉 +3 位作者 柴旭亚 师小萌 李领娥 吴娅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抗氧化应激能力的作用、皮损面积改善及外周血miR-202-3p、miR-630和nesfatin-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白癜风患者纳入本研究,病例选择样本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门诊治疗的患者。将100例白癜风... 目的:探讨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抗氧化应激能力的作用、皮损面积改善及外周血miR-202-3p、miR-630和nesfatin-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白癜风患者纳入本研究,病例选择样本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本院门诊治疗的患者。将100例白癜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研究组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行火针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靶皮损部位复色率、起效时间、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血清摄食抑制因子(nesfatin-1)以及外周血miRNA-202-3p和miRNA-630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皮损面积均小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皮损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靶皮损部位复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靶皮损部位起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miRNA-202-3p和miRNA-630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nesfatin-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细胞内ROS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疗法对白癜风患者疗效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皮损面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nesfatin-1含量并提高miRNA-202-3p和miRNA-630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火针 抗氧化应激 皮损面积 微小核糖核酸 摄食抑制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