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负荷曲线对故障反应相似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济铿 罗萍萍 +2 位作者 曹绍杰 c.m.mak K.M.YUNG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3,共5页
各种故障都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有显著影响,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影响是十分有益的。文中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CLP(Chinese Lighting Power)公司的数据库,分析了在故障影响下母线负荷曲线的聚类,获得了与CLP系统中的特定变电站AAA母线... 各种故障都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有显著影响,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影响是十分有益的。文中把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CLP(Chinese Lighting Power)公司的数据库,分析了在故障影响下母线负荷曲线的聚类,获得了与CLP系统中的特定变电站AAA母线具有相似负荷变化曲线的母线组或区域,从而可以更好地估计和抑制未来故障对这些负荷所造成的损失(例如对它们采取一致的策略等),有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故障 负荷曲线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对故障敏感的负荷节点和关键节点的辨识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济铿 罗萍萍 +2 位作者 曹绍杰 c.m.mak K.M.Yung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39-44,共6页
电力系统中许多大扰动都会导致系统负荷降低。对于系统调度员来说,了解和掌握系统中是否存在一些受故障扰动影响而负荷降低始终是最严重的节点、变电站,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文中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识别香港电... 电力系统中许多大扰动都会导致系统负荷降低。对于系统调度员来说,了解和掌握系统中是否存在一些受故障扰动影响而负荷降低始终是最严重的节点、变电站,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文中将数据挖掘技术用于识别香港电力系统中与故障相关的最敏感的变电站。定义了量度负荷降低严重性程度的两个指标。基于数据统计分析找到了对故障扰动最敏感的变电站,其正确性得到了实际电力系统专家的证实。此外,通过对电压曲线的相关分析,找出了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对这些节点实施有效的电压调节,将有助于故障后敏感节点电压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负荷降低 敏感节点 增强电压恢复
下载PDF
室内空调系统中空气流动的CFD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永波 姜根山 c.m.mak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7,共7页
室内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IAQ)。室内空气质量(IAQ)会影响建筑物内部人群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开发了一种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并用来模拟了几种典型的室内空调系统... 室内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IAQ)。室内空气质量(IAQ)会影响建筑物内部人群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开发了一种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并用来模拟了几种典型的室内空调系统中的气体流动。这些算例能够用来改进和优化空调系统部件的设计。CFD软件模拟算例的结果图显示了流动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场。采用有限体积法Ni格式求解N.S方程,并为更好地模拟粘性流动,使用了k-ε湍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空气流动 室内环境质量
下载PDF
屋顶振源室内低频耦合响应场有限元研究
4
作者 姜根山 安连锁 c.m.mak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低频激发力作用下屋顶振源在室内产生振动耦合响应场的空间分布及其频率响应特征;指出了薄壁矩形封闭空间与刚性壁空间的模态频率存在一定偏差,并且在模态频率较高时偏差比较大.在激发力频率接近房间结构的共振频... 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低频激发力作用下屋顶振源在室内产生振动耦合响应场的空间分布及其频率响应特征;指出了薄壁矩形封闭空间与刚性壁空间的模态频率存在一定偏差,并且在模态频率较高时偏差比较大.在激发力频率接近房间结构的共振频率或腔内声模态频率时,室内耦合声场将获得较大声压级,特别是当结构共振频率与腔内模态频率发生重叠时,以该频率激发结构会使室内耦合响应场的声压级得到极大加强,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应当避免共振频率与模态频率的重叠.通过分别计算在非特征(共振或模态)频率(80 Hz)与特征(共振和模态重叠)频率(116 Hz)激发力作用下的各壁声压级及其结构位移振幅分布,给出了各壁面在相应激发力作用下向室内辐射声能量的相对贡献,指出对室内声能量贡献起主要作用的有时不一定是屋顶,而可能是侧面墙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耦合声场 激发力 频率响应 有限元方法 屋顶振源 建筑物
下载PDF
Ventilation of air-condition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A case study in Hong Kong 被引量:2
5
作者 Z.T.Ai c.m.mak +2 位作者 D.J.Cui P.Xue 侯恩哲 《建筑节能》 CAS 2016年第9期5-5,共1页
More and more studies reported that there were insufficient ventilation and excessive CO_2 concentration in air-condition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t few solutions were provid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overnight... More and more studies reported that there were insufficient ventilation and excessive CO_2 concentration in air-condition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t few solutions were provid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overnight evolution of CO_2 concentration in air-condition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d then focuses mainl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ree ventil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overnight natural ventilation, short-ter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short-term natural ventilation. On-site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typical residential bedroom in Hong Kong in September. The indoor and outdoor CO_2 concentration,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as well as the outdoor wind speed during the measurements were analysed. Ventilation rates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of CO_2 concentration.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additional ventilation is usually needed in air-condition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Overnight natural ventilation with even a small opening is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teriorated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Short-term natural ventilation strategies are inefficient and uncontrollable. Compared to the best short-term natural ventilation strategy, a reasonably designed short-ter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trategy requires only a 41% of ventilation period to complete one full replacement of indoor air and to reach a lower indoor CO_2 concentration. Nighttime case studies and a theoretical analysis suggest that a few several-minut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eriods could potentially maintain an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 for a normal sleeping period of 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阅读 阅读资料 英文学习
下载PDF
PBI:耐热纤维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c.m.mak 刘晓艳 《国外纺织技术(纺织针织服装化纤染整)》 2003年第8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PBI纤维 耐热纤维 物理性能 染色 混纺织物 防火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