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坡在役防治工程缺陷分类和健康评价方法
1
作者 石胜伟 蔡强 +3 位作者 程英建 梁炯 杨栋 周云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2-528,共7页
为快速评估常见在役滑坡防治工程的运行状态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维护手段,笔者在三峡库区、汶川震区和川东地区实地调查了160余处抗滑挡墙、抗滑桩和格构锚固工程,获取了上述三类滑坡防治工程表征损伤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 为快速评估常见在役滑坡防治工程的运行状态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维护手段,笔者在三峡库区、汶川震区和川东地区实地调查了160余处抗滑挡墙、抗滑桩和格构锚固工程,获取了上述三类滑坡防治工程表征损伤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式及特征,定义了滑坡防治工程缺陷的概念,定性地提出了缺陷程度分级标准。在统计分析滑坡防治工程损伤特征基础上,选取了墙身滑移距离、墙身沉陷位移、墙身倾斜程度、墙身裂缝密度、桩体倾斜程度、桩体剪切程度、桩体裂缝密度、格梁最大裂缝宽度、单根格构梁裂缝率和受损格构变形区比例等10个控制指标作为其缺陷分类指标,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单体工程结构进行综合量化评分评定,进而建立了半定量的滑坡防治工程健康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防治工程缺陷 分级标准 多元线性回归 健康评价方法
下载PDF
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
2
作者 王璨 周龙 +2 位作者 蔡强 陈谦学 喻军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48-150,1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7例外伤性额叶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GCS评分6~13分,平均(10.4±2.7)分;出...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7例外伤性额叶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GCS评分6~13分,平均(10.4±2.7)分;出血量30~40 ml,平均(37.9±3.9)ml。骨窗大小约2 cm×3 cm;手术时间62~80 min,平均(70.3±6.1)min。出院时,6例GCS评分15分,1例13分。出院后随访1年,1例术后9个月出现癫痫发作,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良好,其余6例正常生活。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具有微创、高效、操作方便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对脑疝病人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额叶血肿 神经内镜手术 经眉弓锁孔入路 疗效
下载PDF
危岩崩塌防治技术体系及工程选型分析
3
作者 周云涛 吴波 +1 位作者 蔡强 梁炯 《钻探工程》 2024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危岩崩塌防治技术是保障危岩工程安全稳定的关键。通过对危岩崩塌防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工程设置原则以及选型程序的分析,认为危岩崩塌防治技术可分为主动防治技术、被动防治技术和辅助防治技术,各项防治技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 危岩崩塌防治技术是保障危岩工程安全稳定的关键。通过对危岩崩塌防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工程设置原则以及选型程序的分析,认为危岩崩塌防治技术可分为主动防治技术、被动防治技术和辅助防治技术,各项防治技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条件,按照工程设置原则采纳使用,适时选择多种技术组合方式的治理措施进行危岩崩塌工程防治;危岩崩塌防治技术选型应遵循查清危岩体基本情况→评价危岩体状态→选择危岩防治技术→分析防治技术选型结果的基本程序,确定危岩崩塌防治技术选型程序各环节的关键参数,以确定合适的崩塌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可为危岩崩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崩塌 防治技术体系 选型程序 主动防治技术 被动防治技术 辅助防治技术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张培基散文翻译风格研究
4
作者 蔡强 虞琦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3-89,共7页
张培基先生的散文译作在文学翻译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于所建语料库开展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张培基散文翻译风格为:词汇使用变化度大,语言搭配新颖;词汇密度较高、内容丰富;虚词显化,主体性突出;句子结构短小精悍,被动句使用频... 张培基先生的散文译作在文学翻译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于所建语料库开展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张培基散文翻译风格为:词汇使用变化度大,语言搭配新颖;词汇密度较高、内容丰富;虚词显化,主体性突出;句子结构短小精悍,被动句使用频次低;大部分译文和原文句对一致,句意明确,易引起读者感情共鸣。以上风格特点的动因可能源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译者持有的翻译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培基 散文 翻译风格 语料库
下载PDF
考虑多重特征与不确定性度量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东 段立强 +3 位作者 高统彤 张伟骏 蔡强 刘路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9-388,共10页
精准可靠的冷、热、电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取负荷序列间存在的线性、非线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线性回归(MLR)、改进型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长... 精准可靠的冷、热、电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提取负荷序列间存在的线性、非线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该文提出一种由多元线性回归(MLR)、改进型自适应白噪声完备集成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蒙特卡罗(MC)法相结合的多元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针对冷、热、电负荷分别构建MLR模型以挖掘线性特征。然后,将残差部分利用ICEEMDAN方法分解,再对重构后同一频段的各负荷残差分量建立LSTM模型,实现对非线性及耦合性的学习。最后,将MLR与LSTM结果叠加得到点预测值。与参照模型中的最优结果相比,该方法下冷、热、电负荷的R2分别提升了0.09%、0.21%、0.40%。此外,为实现对负荷不确定性的有效量化,进一步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与MC抽样结合的方法得到预测区间结果。经算例分析,各负荷的预测区间覆盖率均大于相应的置信水平(95%、90%、85%),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系统 模态分解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蒙特卡罗
下载PDF
便携式在役锚索预应力检测设备研制及应用
6
作者 杨栋 周天游 +3 位作者 蔡强 姜昭群 李忠 陈文俊 《钻探工程》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现有的锚索预应力检测设备要求锚索外露段长度>70 cm,不适应于运维期的在役锚索检测,且质量大都在150 kg以上,对于高陡边坡锚索检测显得笨重。为此研制了HRAD-300型便携式在役锚索预应力智能检测仪,可适用于钢绞线外露长度>7 cm... 现有的锚索预应力检测设备要求锚索外露段长度>70 cm,不适应于运维期的在役锚索检测,且质量大都在150 kg以上,对于高陡边坡锚索检测显得笨重。为此研制了HRAD-300型便携式在役锚索预应力智能检测仪,可适用于钢绞线外露长度>7 cm的在役锚索预应力检测。检测仪位移量程200 mm,测量误差0.01 mm;测力量程300 kN,测量误差±1%FS,单件质量<15 kg,总质量<40 kg。基于反拉法原理及检测曲线形态,提出锚下有效预应力算法,并编制了相关软件。室内试验表明,检测曲线形态多为拐点不明显型,计算值与原始锁定值基本一致。使用该设备对邛崃市天台山景区凤凰岩不稳定斜坡锚固工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现场锚索检测曲线多为拐点明显型,具有明显的突变点及陡降;锚索运行状态良好,持续发挥功效,2号锚索预应力损失较为明显,可以采取补偿张拉方式;同一锚索的不同钢绞线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便携式在役锚索预应力检测仪智能、轻便,可为锚固工程健康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检测 在役锚索 锚下预应力 运维期 反拉法 便携式智能检测仪
下载PDF
磷酸改性板蓝根药渣污泥基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含铅废水的处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建龙 孙荣 +4 位作者 周佳燕 陆彤 蔡强 邢沛红 朱顺磊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铅[Pb(Ⅱ)]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寻找高效、低成本的吸附剂一直是一个难题。选用污泥和板蓝根药渣这两种固体废物使用共热解的方式制备了生物炭,为了增强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用磷酸(H_(3)PO_(4))对生物炭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SE... 铅[Pb(Ⅱ)]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寻找高效、低成本的吸附剂一直是一个难题。选用污泥和板蓝根药渣这两种固体废物使用共热解的方式制备了生物炭,为了增强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用磷酸(H_(3)PO_(4))对生物炭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SEM图像可以看出改性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变得更加发达,比表面积增大。EDS谱图的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在废水中吸附Pb(Ⅱ)的过程可能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FTIR、XRD和XPS图像分析显示改性生物炭在废水中吸附Pb(Ⅱ)的过程可能存在络合作用和共沉淀作用。吸附动力学试验结果显示,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Elovich模型的R^(2)均大于0.99,表明物理和化学吸附在改性生物炭去除Pb(Ⅱ)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吸附等温线分析表明,吸附容量n大于1,证实改性生物炭对Pb(Ⅱ)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由此可见,对环境友好的磷酸改性板蓝根药渣污泥基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吸附剂从水系统中去除Pb(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共热解 改性 Pb(Ⅱ) 吸附机理
下载PDF
川东地区新钻区块礁滩沉积模式及有利相带——以板东南缘上二叠统长兴组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强 黄天俊 +6 位作者 杨东凡 罗文军 兰雪梅 王俊杰 唐思哲 杨亚男 闫梦楠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2期24-34,共11页
近年来,四川盆地东部武胜-石柱台内洼地两侧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气藏勘探开发不断突破,卧龙河南缘地区3口生物礁钻井已获天然气近5×10^(8)m^(3),与其相邻的板东南缘长兴组也发现大面积相同的礁滩地震异常体,但其“亚平行层状反射”... 近年来,四川盆地东部武胜-石柱台内洼地两侧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气藏勘探开发不断突破,卧龙河南缘地区3口生物礁钻井已获天然气近5×10^(8)m^(3),与其相邻的板东南缘长兴组也发现大面积相同的礁滩地震异常体,但其“亚平行层状反射”特征与典型的生物礁地震响应特征具有明显差异,由于该区块钻井少(仅板东18井1口井),研究程度较低,对于该异常体是礁还是滩的地质认识仍然模糊不清。因此,亟待建立本区的沉积模式,为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比分析卧龙河南缘及广安高带地区的薄片、测井曲线及地震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正演及古地貌分析,开展了本区沉积储层模式及有利相带预测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板东南缘地区长二段岩性以生屑灰岩为主,长三段见生物礁灰岩,认为板东南缘地区具有生物礁和生屑滩纵向叠置发育的条件;②板东南缘台洼边缘前端长顶上隆、振幅减弱、内部断续及空白反射为生物礁的响应特征,台洼边缘后端长顶上隆、振幅减弱、内部亚平行层状反射为礁滩叠置体的响应特征;③恢复了长兴组古地貌,预测了礁滩体有利相带共8.8km^(2);④通过与邻区的井震对比及正演分析,建立了本区台洼边缘前端生物礁、台洼边缘后端礁滩叠置体的沉积模式。板东南缘地区长兴组礁滩沉积模式的建立对台洼礁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胜-石柱台洼 板东南缘 晚二叠世 长兴组 礁滩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江苏省名中医治学思想及学术特点研究--2020年新一批100名江苏省名中医调研报告
9
作者 蔡强 冯广清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63-6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新一届100名省名中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江苏省名中医的治学思想及学术特点。方法:提取课题组前期通过约稿形式收集的新一届省名中医相关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等基本情况,以及推崇的古代中医药学家、喜爱...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新一届100名省名中医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江苏省名中医的治学思想及学术特点。方法:提取课题组前期通过约稿形式收集的新一届省名中医相关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等基本情况,以及推崇的古代中医药学家、喜爱的中医药典籍、擅长治疗的疾病、主要成就与临证经验等内容。对调查的结果采用归类法进行整理。结果:分析表明,新一届江苏省名中医的治学思想及学术特点体现在:(1)推崇经典理论,讲究博采众长;(2)传承名师经验,中西融合创新;(3)专长涉及多科,体现中医优势;(4)遣方用药平和,临证擅用验方。结论:新一届江苏省名中医在学术上讲究传承创新发展,尊古而不泥古,擅于将现代医学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经典方与自拟方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专科疾病优势,为其治学思想及学术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名中医 治学思想 学术情况 调查研究 中医药人才
下载PDF
近河涌基坑渗流破坏补救加固方法探索及应用
10
作者 古伟斌 郭佰良 +1 位作者 蔡强 蔡铭辉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415-419,共5页
某近河涌基坑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止水,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涌水、涌砂渗流破坏,数次堵漏补救失败后,提出一种将双液注浆与旋喷桩相结合的双液旋喷桩施工工艺,解决了涌水涌砂问题,完成了止水补救加固,没有对基坑及周边环境造成不良... 某近河涌基坑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止水,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涌水、涌砂渗流破坏,数次堵漏补救失败后,提出一种将双液注浆与旋喷桩相结合的双液旋喷桩施工工艺,解决了涌水涌砂问题,完成了止水补救加固,没有对基坑及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保障了基坑后续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以该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基坑渗流破坏的补救加固过程,总结了双液旋喷桩工艺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涌砂涌水 止水加固 双液注浆 旋喷桩 双液旋喷桩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数据分析理解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海生 武玉娟 +3 位作者 郑艳萍 吴晓群 蔡强 杜军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63,共23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数据分析理解是数字几何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不同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理解,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数据分析理解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数据表达的多样性.相较于规则的二维图像,三维数据有离散表达和连续表达的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数据分析理解是数字几何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不同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理解,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数据分析理解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数据表达的多样性.相较于规则的二维图像,三维数据有离散表达和连续表达的方法,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相关工作多基于三维数据的离散表示,不同的三维数据表达方法与不同的数字几何处理任务对深度学习网络的要求也不同.本文首先汇总了常用的三维数据集与特定任务的评价指标,并分析了三维模型特征描述符.然后从特定任务出发,就不同的三维数据表达方式,对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数据分析理解网络进行综述,对各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三维数据表达方法的角度进一步汇总现有工作.最后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展望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据分析理解 深度学习 单个模型 场景模型 特征提取
下载PDF
缸盖-缸垫-机体联合仿真在某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连升 蔡强 +2 位作者 李兴济 高进 崔海冰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缸盖和机体组件作为发动机的本体支撑件,工作过程中承受复杂的机械载荷和热负荷,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缸盖和机体在产品设计开发中需要进行详尽的评估验证,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介绍了产品设计... 缸盖和机体组件作为发动机的本体支撑件,工作过程中承受复杂的机械载荷和热负荷,其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缸盖和机体在产品设计开发中需要进行详尽的评估验证,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介绍了产品设计阶段针对缸盖、机体设计与缸垫联合仿真的评估方法,结合某产品开发过程对该仿真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产品后续试验结果,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标验证,确认了联合仿真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盖 机体 联合仿真
下载PDF
基于模型内二面角分布直方图的非刚性三维模型检索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海生 孙莉 +2 位作者 吴晓群 蔡强 杜军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8-1134,共7页
针对非刚性三维模型检索中复杂曲面凹凸性特征和局部几何变化特征的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内二面角分布直方图的特征描述方法.首先对内二面角直方图统计特征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性质进行探讨,给出特征提取的具体步骤;然后采用遗传算法... 针对非刚性三维模型检索中复杂曲面凹凸性特征和局部几何变化特征的提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内二面角分布直方图的特征描述方法.首先对内二面角直方图统计特征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性质进行探讨,给出特征提取的具体步骤;然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多特征融合权重优化,提出基于融合特征的非刚性三维模型检索算法.在SHREC公布的非刚性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内二面角分布直方图统计特征具有更强的区分能力和良好的算法效率,融合特征进一步提高了检索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刚性三维模型检索 内二面角分布直方图 遗传算法 融合特征
下载PDF
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模型试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时友 蔡强 +2 位作者 李乾坤 张勇 石胜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9-977,共9页
为解决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理论研究不满足工程应用需要的现状,本文采用基于快速拉格朗日算法的FLAC3D软件,对桩长变化的抗滑短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全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通过分析滑体位移、应力、抗滑短桩位移和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研... 为解决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理论研究不满足工程应用需要的现状,本文采用基于快速拉格朗日算法的FLAC3D软件,对桩长变化的抗滑短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全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通过分析滑体位移、应力、抗滑短桩位移和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研究抗滑短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经抗滑短桩加固后的滑坡,稳定性显著提高;随着桩长增加,桩后应力分布越均匀,抗滑短桩与桩周土体的整体性越好,滑体最大位移逐渐减小,有效抑制滑体位移;当桩长小于60 cm时,滑体出现"越顶"现象,在楔形体前缘顶部形成了贯通滑动面,且发生较小范围的失稳破坏;当桩体自由段与滑体厚度比值为0.52~0.59时,加固效果最理想。研究结果对抗滑短桩加固滑坡体的抗滑机理予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石土滑坡 抗滑短桩 受力变形特性 桩土相互作用 越顶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综述 被引量:32
15
作者 蔡强 邓毅彪 +2 位作者 李海生 余乐 明少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93,共9页
人体行为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在智能监控、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基于传统手工特征的方法难以处理复杂场景下的人体行为识别。随着深度学习在图... 人体行为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在智能监控、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基于传统手工特征的方法难以处理复杂场景下的人体行为识别。随着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将深度学习用于人体行为识别方法中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首先,根据特征提取方法的不同,简单回顾了早期基于传统手工特征的行为识别方法;然后,从网络结构的角度着重对近年来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进行论述和分析,其中包括目前常用的双流网络架构和三维卷积网络架构等;另外,还介绍了目前用于评价方法性能的人体行为识别数据集,同时总结了部分典型方法在UCF-101和HMDB51两个著名的公开数据集上的性能;最后,从性能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当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行为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人体行为识别数据集
下载PDF
三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时友 蔡强 李超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2,共7页
通过3组不同桩间距下三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桩受力变形特性和滑坡推力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滑坡推力和桩身弯矩沿桩埋深方向呈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趋势;桩间距为5d时,微型桩群与桩间土体协同作用效果最理想,桩... 通过3组不同桩间距下三排微型桩加固碎石土滑坡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微型桩受力变形特性和滑坡推力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滑坡推力和桩身弯矩沿桩埋深方向呈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趋势;桩间距为5d时,微型桩群与桩间土体协同作用效果最理想,桩顶位移最小,滑坡推力在排桩间分布最合理,其传递系数α,β分别在(0.54,0.71)和(0.27,0.49)间取值,桩群能承受的滑坡推力最大,抗滑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桩 碎石土滑坡 受力变形特性 滑坡推力传递系数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云涛 石胜伟 +4 位作者 蔡强 张勇 李乾坤 梁炯 程英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1,118,共9页
施加预应力锚索是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探讨施加预应力锚索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的可行性以及修复过程中抗滑桩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对预应力锚索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预应... 施加预应力锚索是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探讨施加预应力锚索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的可行性以及修复过程中抗滑桩变形破坏特征,采用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对预应力锚索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预应力锚索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可提高抗滑桩承载储备能力;滑坡荷载-桩顶位移曲线可分为挤密、线弹性变形与破坏3个阶段;滑坡荷载下桩体在滑面附近位置发生破坏,破坏具有突发性;预应力荷载下抗滑桩在锚索孔位置产生拉破坏,并伴随滑面位置裂纹的扩展;滑坡荷载下桩后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施加预应力荷载后土压力呈倒梯形分布;锚索预应力的施加降低了弯矩峰值,但最大弯矩位置向锚索孔位置以及滑面附近位置转移,该2处位置是采用预应力锚索修复抗滑桩的薄弱部位。研究成果对于预应力锚索修复含微裂纹抗滑桩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抗滑桩修复工程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承载力 变形破坏特征 模型试验 修复 含微裂纹抗滑桩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修复变形抗滑桩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云涛 石胜伟 +2 位作者 蔡强 李乾坤 王林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了验证锚索预应力修复加固变形抗滑桩机制,在大型野外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预应力锚索的施加可有效控制变形抗滑桩桩顶位移,降低桩身弯矩,提高抗滑桩承载能... 为了验证锚索预应力修复加固变形抗滑桩机制,在大型野外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预应力锚索的施加可有效控制变形抗滑桩桩顶位移,降低桩身弯矩,提高抗滑桩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加固变形抗滑桩的目的,验证了锚索预应力修复加固变形抗滑桩机制。讨论结果表明:采用锚索预应力修复加固变形抗滑桩存在预应力上限值,此上限值随滑坡推力的增加三次抛物线降低,随桩顶位移的增大负指数降低,随距桩顶位置增加近似线性降低;在滑坡推力作用下,桩后土压力为正三角形分布,在预应力锚索修复荷载作用下,呈现为折线型分布。研究成果对于变形抗滑桩的修复加固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加固机制 锚固力上限值 土压力分布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变形抗滑桩
下载PDF
采用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远程监督关系抽取 被引量:12
19
作者 蔡强 郝佳云 +1 位作者 曹健 李海生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关系抽取模型中局部特征及全局特征利用不充分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远程监督关系抽取模型。在词语层面,通过在池化层构建权重矩阵来衡量词语与关系的相关程度,从而捕捉句子中重要的语义特征;在句子... 针对目前大多数关系抽取模型中局部特征及全局特征利用不充分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远程监督关系抽取模型。在词语层面,通过在池化层构建权重矩阵来衡量词语与关系的相关程度,从而捕捉句子中重要的语义特征;在句子层面,采用注意力机制将预测关系与句子进行相关性比较,获得句子级别的重要信息。模型在NYT数据集上平均准确率达到78%,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利用多尺度特征,并且提高远程关系抽取任务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注意力机制 远程监督模型 关系抽取
下载PDF
基于DCGAN反馈的深度差分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毛典辉 李子沁 +1 位作者 蔡强 薛子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0-877,共8页
为了防止攻击者在深度学习模型应用过程中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等技术还原出训练集中的数据,保护训练数据集中用户的敏感信息,提出一个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 为了防止攻击者在深度学习模型应用过程中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等技术还原出训练集中的数据,保护训练数据集中用户的敏感信息,提出一个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反馈的深度差分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在深度网络参数优化计算时结合差分隐私理论添加噪声数据,基于差分隐私与高斯分布可组合特点,计算深度网络每一层的隐私预算,在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计算中添加高斯噪声使之总体隐私预算最小;利用DCGAN生成数据选取可能得到的最优结果,通过对比攻击结果和原始数据之间的差别调节深度差分隐私模型参数,实现训练数据集可用性与隐私保护度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训练数据集中的敏感信息具有较高的隐私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数据集保护 差分隐私 深度学习 图像生成 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DCGA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