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筛分联合法粒度分析结果的表达及粒度端元的沉积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雯雯 陈奇 +2 位作者 朱永兰 蔡廷禄 贾建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1-374,共14页
河口海岸沉积动力环境复杂,沉积物粗细组分皆有。对于粗细混杂(同时含有砂砾质和泥质成分)的沉积物样品,单一的粒度分析方法不能覆盖整个粒度分布范围,常采用激光-筛分联合法进行粒度分析。由于两种方法的分析原理不同,经常出现细部的... 河口海岸沉积动力环境复杂,沉积物粗细组分皆有。对于粗细混杂(同时含有砂砾质和泥质成分)的沉积物样品,单一的粒度分析方法不能覆盖整个粒度分布范围,常采用激光-筛分联合法进行粒度分析。由于两种方法的分析原理不同,经常出现细部的激光法结果与粗部的筛分结果部分重合现象,这会影响整个样品的粒度分布计算。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碎屑岩粒度分析方法》(SY/T 5434-2018)对此问题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但是只有文字描述,没有可操作的计算方法。本研究根据该行业标准提出的方案,推算出激光-筛分联合法粒度分析结果的修正计算公式。以浙江舟山群岛潮间带197个粗细混杂样品为例,采用激光-筛分联合法进行了粒度分析,分别采用直接拼接算法及SY/T 5434-2018算法计算了粒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对两套算法所得组分含量和粒度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Y/T 5434-2018算法相较于直接拼接算法,扩大了粗颗粒的体积百分比,减少了细颗粒的体积百分比。两种算法得到的组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砾、砂、粉砂、黏土等组分含量的差异从粗到细依次减少。用两种算法的结果分别计算粒度参数,同样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与峰态等粒度参数的差异渐次减小。两种算法得到的组分数据的相似度整体优于粒度参数的相似度,均具有高度一致性,可根据工作需求选择适合的算法,无须对两种算法之间的误差再作验证。借助粒度端元分解模型,将舟山潮间带的沉积物划分出不同的粒度端元,其中泥质端元主要是长江泥沙向浙闽沿岸输送的产物;而砾和砂的成分,多是当地物源或当地波浪分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激光-筛分联合法 粒度参数 端元分解 舟山群岛 潮间带
下载PDF
中小河流对长江水下三角洲远端泥沉积的贡献:以椒江和瓯江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薛成凤 贾建军 +5 位作者 高抒 蔡廷禄 晁海娟 李军 陈一宁 夏小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9,共15页
海洋沉积物的来源、输运过程及其归宿一直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浙闽沿岸泥区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及浙闽沿岸的中小河流,对后者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化分析是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个问题的难点可能是缺乏同时指示"物源&qu... 海洋沉积物的来源、输运过程及其归宿一直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浙闽沿岸泥区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及浙闽沿岸的中小河流,对后者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化分析是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个问题的难点可能是缺乏同时指示"物源"和"供应量"两个指标的示踪物。本文以椒江和瓯江这两条河流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贡献为切入点,运用了粒度端元和黏土矿物两种示踪指标进行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综合评价两种示踪指标的效率,二是定量化地了解中小河流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贡献。借助端元粒度分析模型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表层样粒度数据进行分解,划分出4个不同的端元,结果显示,EM1端元表现出长江来源的属性,EM2端元表现出椒江和瓯江等沿岸中小河流来源的属性,EM3端元可能来源于研究区南部并有向北输送的趋势,EM4端元可能来源于陆架中部的残留砂沉积区。基于特征粒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研究区6个站位的柱样沉积物中都出现了第一特征粒级,在3.91~9.29μm之间,推测与长江口外悬浮颗粒物有关,并认为柱样所在的区域都会受到长江入海泥沙的影响。黏土矿物由于具有粒度依赖性,在定量探讨椒江与瓯江的泥沙贡献量时,只能指示小于2μm的细颗粒物的贡献量,而粒度端元作为一种"全粒度"的指标,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可以同时解答"从哪里来"和"有多少"这两个示踪问题,是受限比较小的示踪物指标,未来在定量研究物源方面可能会有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沿岸泥 椒江 瓯江 端元 粒度 黏土矿物
下载PDF
近百年来浙江三门湾海岸线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林明祥 蔡廷禄 +1 位作者 王欣凯 夏小明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5,共9页
本文收集了1913年以来的历史地形图、海图和遥感影像,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获取10期三门湾海岸线数据,进而对三门湾近百年来海岸线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海岸线变化主要发生在内海湾,以港汊围堵、连岛并陆为主... 本文收集了1913年以来的历史地形图、海图和遥感影像,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空间分析技术,获取10期三门湾海岸线数据,进而对三门湾近百年来海岸线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海岸线变化主要发生在内海湾,以港汊围堵、连岛并陆为主的围填海活动导致海岸线向海推进的围填海面积总计231.42 km^(2)。(2)海岸线总长度持续缩减,大陆岸线长度累计减少了161.99 km,海岛岸线长度累计减少了121.36 km;海岸线年平均变化强度介于-0.05%至-1.85%,大陆在1971—1980年、海岛在2006—2010年期间变化强度最为剧烈。(3)持续截弯取直致使岸线局部曲折形态特征平直化,自然岸线保有量不断降低,海岸线人工化程度持续增加,大陆远高于海岛。(4)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政策引导是三门湾海岸线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湾 海岸线 时空演变
下载PDF
大陆岛入海沉积物通量的估算研究
4
作者 李高聪 蔡廷禄 +1 位作者 李志强 高抒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0-69,共10页
大陆岛入海沉积物通量(Q_(s))信息对于精确解译大陆架沉积记录的研究是个重要补充。针对如何估算大陆岛Q_(s)的科学问题,本文以中国东南部海域的8227个大陆岛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邻近大陆中小型河流Q_(s)的经验公式计算大陆岛Q_(s)的解... 大陆岛入海沉积物通量(Q_(s))信息对于精确解译大陆架沉积记录的研究是个重要补充。针对如何估算大陆岛Q_(s)的科学问题,本文以中国东南部海域的8227个大陆岛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邻近大陆中小型河流Q_(s)的经验公式计算大陆岛Q_(s)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实施时需设置两个假定,即大陆岛的Q_(s)法则遵循邻近大陆中小河流的Q_(s)法则和可将1个大陆岛当作1个河流流域计算其Q_(s)。结果表明:(1)经验公式计算的大陆岛Q_(s)为其最小估计值;如考虑大陆岛流域的具体情况,实际的Q_(s)值会稍微增加,但其增幅不超过n^(0.13)(n为流域数量);(2)经验公式能获取大陆岛Q_(s)的大致数量级信息;大陆岛的总面积为4418.49 km^(2),对应Q_(s)的数量级为10^(6) t/a,与邻近大陆中型河流入海通量的数量级相当;(3)在大河河口湾充填阶段完成以前,大陆岛沉积物是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的主要物源之一。因此,大陆岛入海沉积物会对大陆架沉积体系的形成和演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需引起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通量 大陆岛 邻近大陆中小型河流 经验公式修正 中国东南部海域
下载PDF
On the sediment age estimated by ^(210)Pb dating: probably misleading “prolonging” and multiple-factor-caused “loss” 被引量:1
5
作者 JIA Jianjun YANG Yang +4 位作者 cai tinglu GAO Jianhua XIA Xiaoming LI Yan GAO Sh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0-39,共10页
The radionuclide ^(210) Pb is suitable for century-scale dating and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dimentation rate in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s. However, two common ways to apply 210 Pb dating techniques may give... The radionuclide ^(210) Pb is suitable for century-scale dating and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sedimentation rate in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s. However, two common ways to apply 210 Pb dating techniques may give misleading results. One is "prolonging of age", i.e., using the calculated sedimentation rate to date back to 200 or 300 years.This practice must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because the 210 Pb dating techniques do not guarantee direct dating for ages much older than 100 years. Another is "loss of age", i.e., the calculated time span between the topmost layer and the 210 Pb background layer in cores is less than 100 years when an apparent sedimentation rate is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Here, we propose tha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210 Pb dating, the upper limit of age suitable for direct210 Pb dating is between 110 and 155 years. The "prolonging" application is acceptable only i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several hundred years was stable and the sedimentation rate was generally constant, and verification with independent evidence(such as historical records or biomarker methodology) is needed.Furthermore, after analyzing many published and collected data, we found four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age". First, the compaction effect of sediment should be corrected in laboratory analysis or else the calculated age will be underestimated. Second, the accuracy and uncertainty of 210 Pb activity measurement affect the judgment of the background. To be cautious, researchers are apt to choose a background activity with a younger age. Third,use of a slightly smaller value of supported 210 Pb activity in a calculation will lead to considerable underestimation of the time span. Finally, later-stage erosion and migration are common for sedimentation, which lead to loss of sedimentary records and are often reflected as a "loss of age" in cores. We believe that proper use of 210 Pb dating data may provide helpful information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sediment records and recent environmental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0Pb dating sedimentation rate sediment flux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