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联用医嘱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1
作者 郭春连 李富雄 +4 位作者 蔡伟明 陈华炎 梁海明 黄冬 王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995-999,共5页
目的 分析住院医嘱中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的住院患者医嘱信息,参考Medscape和用药助手数据库中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鉴别... 目的 分析住院医嘱中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合并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的住院患者医嘱信息,参考Medscape和用药助手数据库中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鉴别出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医嘱,并进行严重性分级,对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的住院患者共计452例,其中有117例患者联合用药存在潜在相互作用,占比25.88%,药物相互作用严重性分级为禁忌、严重、中度分别占27例、70例、20例。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事件有8例,主要表现为呕吐、肾损伤、嗜睡、心率减慢、胃肠道不适、心律不齐、低血压及其相关症状(恶心、头晕)。结论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多药联用普遍,部分患者联合用药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治疗中应高度重视;临床药师应加强信息系统对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医嘱的拦截设置,积极参与临床用药指导,尽量避免潜在的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 联合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单中心的严重肢体损伤保肢失败原因分析
2
作者 耿昌年 蔡卫明 朱鹏飞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032-1034,共3页
严重肢体损伤常发生于交通、工农业生产等事故中,保全肢体是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的迫切愿望,但由于伤情、医疗技术、经济能力等原因,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保肢或保肢失败。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共收治严重肢体损伤患者100余例,其中10... 严重肢体损伤常发生于交通、工农业生产等事故中,保全肢体是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的迫切愿望,但由于伤情、医疗技术、经济能力等原因,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保肢或保肢失败。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共收治严重肢体损伤患者100余例,其中10例患者保肢失败,现对这10例患者保肢失败的原因作一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肢体损伤 保肢 截肢 原因
下载PDF
道路声屏障的声学仿真分析
3
作者 蔡伟明 黄展华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9-43,共5页
城市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声屏障是重要的降噪手段之一。通过实地测量调查,根据声学设计步骤设计了一种直立全反射型声屏障,并利用Virtual.Lab Acoustic的非耦合声学直接边界元法进行仿真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降噪 声屏障 仿真分析
下载PDF
鸡枞菌锥形削根装置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一欣 赵明岩 +6 位作者 周乔君 梁喜凤 蔡为明 胡剑虹 谢崇阳 陈涛 蔡晖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针对鸡枞菌人工锥形削根速度慢、一致性差等问题,设计了锥形削根装置。该装置采用两个对称布置的四连杆机构,连杆刀片运动轨迹呈腰形,两个刀片的直线工作段形成圆锥包络,实现鸡枞菌根部锥形切削。装有摄像头的机械臂识别、抓取并精确控... 针对鸡枞菌人工锥形削根速度慢、一致性差等问题,设计了锥形削根装置。该装置采用两个对称布置的四连杆机构,连杆刀片运动轨迹呈腰形,两个刀片的直线工作段形成圆锥包络,实现鸡枞菌根部锥形切削。装有摄像头的机械臂识别、抓取并精确控制鸡枞菌进入切削区域的深度,实现精准切削。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连杆刀片在0.8s内共进行12次作业,完成锥形切削;装置可在6s内实现1个鸡枞菌的抓取、切削、分级,不仅速度快,且一致性更好。以菇柄直径为12mm的鸡枞菌为例,对比人工削根形成的7棱、6棱、5棱和4棱锥,试验装置削根可分别减少7.5%,9.1%,13.9%,24.4%的根部浪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枞菌 锥形削根 圆锥包络 机械臂
下载PD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asing Soil During Mushroom Growth 被引量:11
5
作者 cai wei-ming YAO Huai-Ying +4 位作者 FENG Wei-Lin JIN Qun-Li LIU Yue-Yan LI Nan-Yi ZHENG Zh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46-452,共7页
The culturable bacterial population and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profile of casing soil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 cropping stages. The change in soil bacterial PLFAs was alw... The culturable bacterial population and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profile of casing soil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 cropping stages. The change in soil bacterial PLFAs was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change in the soil eulturable bacterial population in the first flush. Comparatively higher culturable bacterial population and bacterial PLFAs were found in the casing soil at the primordia formation stage of the first flush.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ratio of fungal to bacterial PLFAs during mushroom growth.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PLFA data demonstrated that the mushroom cropping stage could considerably affect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the casing soil.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casing soil application to the primordia formation stage of the first flush. Casing soil application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ratio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l PLFAs to gram-positive bacterial PLFAs, suggesting that some gram-negative bacteria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ushroom sporophore init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ping stage culturable bacterial population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下载PDF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Polyphenoloxidase Genes from the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 被引量:7
6
作者 LI Nan-yi cai wei-ming +2 位作者 JIN Qun-li QIN Qiao-ping RAN Fu-la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The polyphenoloxidase(PPO) is the key enzyme consider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mushroom browning.By using homology cloning and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two new PPO gen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DNA wer... The polyphenoloxidase(PPO) is the key enzyme consider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mushroom browning.By using homology cloning and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two new PPO gen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DNA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fruit bodies of Agaricus bisporus(AbPPO3 and AbPPO4,GenBank accession nos.GU936494 and GU936493,respectively).The genomic DNA sequences of AbPPO3 and AbPPO4 are 2 080 and 2 189 bp in length,respectively,encoding putative polypeptides of approximately 66 and 68 kDa.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show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wo copper-binding domains conserved in the type III copper proteins including fungal polyphenol oxidases.Sequence comparisons indicate that AbPPO3 and AbPPO4 present 55.3% similarity to each other(48% identity).We also obtained more than 1.5-kb long sequences upstream of the start codon of the AbPPO3 and AbPPO4 and recognized them as their respective putative promoters.Analyses of the two PPO promoter regions show that they contain abundant cis-acting elements which are probably responsible for anaerobic induction,light,wound,stress,and auxin response.Semi-quantitative RT-PC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bPPO3 and AbPPO4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mature fruit bodies and up-regulated after 2-d storage of mushroom.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bPPO3 and AbPPO4 may play roles in A.bisporus browning and pigmentation during development and postharvest storage and the elements in promoters may act as regulatory elements for the inducible expression of AbPPO3 and AbPPO4.The successful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bPPO3 and AbPPO4 warrant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bisporus PPO which points to the possible targets for genetic mani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HENOLOXIDASE Agaricus bisporus TYROSINASE PROMOTER BROWNING
下载PDF
不同复混基质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滨 柯丽娜 +5 位作者 连燕萍 蔡为明 陈光详 陈键材 纪鹏伟 吴振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36-39,49,共5页
为了克服单纯利用杏鲍菇菌渣和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缺陷,以漳州市角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一次发酵料(60%杏鲍菇菌渣+20%王老吉茶渣+20%牛粪+豆粕0.25 kg/m^(2)+过磷酸钙0.5 kg/m^(2)+轻质碳酸钙0.5 kg/m^(2))为对照,开展... 为了克服单纯利用杏鲍菇菌渣和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的缺陷,以漳州市角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批量生产的一次发酵料(60%杏鲍菇菌渣+20%王老吉茶渣+20%牛粪+豆粕0.25 kg/m^(2)+过磷酸钙0.5 kg/m^(2)+轻质碳酸钙0.5 kg/m^(2))为对照,开展了复混基质(金针菇菌渣添加稻草)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添加稻草段以及杏鲍菇菌渣添加王老吉茶渣(配方1、2、3以及CK)处理的菌丝长势明显优于纯杏鲍菇菌渣(配方4);在铺料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对照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5.432 kg/m^(2),其次是配方1,为14.987 kg/m^(2),且二者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CK和配方1的产值分别为86.419和83.928元/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纯收入最高的是配方1和CK,分别是51.859和51.426元/m^(2);5种配方生产的双孢蘑菇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照处理的产量最高,以产量为主要目标时,推荐使用该基质配方;配方1(金针菇菌渣25 kg/m^(2)+稻草14.1 kg/m^(2)+牛粪15 kg/m^(2)+过磷酸钙0.5 kg/m^(2)+轻质碳酸钙0.125 kg/m^(2)+石灰0.125 kg/m^(2))的产量较高,且综合营养价值较高,市场对蘑菇产品营养品质有价格差时,优先推荐应用配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复混基质 产量 质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麦凤娇 高甜甜 +1 位作者 蔡卫明 赵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分析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康复治疗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听力语言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观察组(n=... 目的分析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康复治疗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听力语言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观察组(n=40)采用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听觉语言能力、生活质量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训练前两组各项听觉能力及语言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观察组听觉及语言能力、生活质量及家长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律语调疗法联合沙盘游戏训练可提高人工耳蜗术后患儿听觉能力及语言能力,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且家长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律语调疗法 沙盘游戏 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植入
下载PDF
野生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21
9
作者 吕国英 宋婷婷 +1 位作者 蔡为明 张作法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33-1843,共11页
比较了野生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子实体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探讨其高抗氧化能力的来源。以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β-胡萝卜素漂白实验作为抗氧化的指标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 比较了野生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子实体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探讨其高抗氧化能力的来源。以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β-胡萝卜素漂白实验作为抗氧化的指标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杨树桑黄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强于桑树桑黄;杨树桑黄醇提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高于桑树桑黄醇提物。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比较了桑树桑黄和杨树桑黄乙醇提取物成分差异,桑树桑黄中共鉴定出19种多酚类物质,杨树桑黄中除了与桑树桑黄中相同的19种物质,还另外分析出3种多酚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抗氧化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原文传递
基于重测序信息的金针菇菌株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颖越 金群力 +3 位作者 蔡为明 范丽军 冯伟林 宋婷婷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6-1028,共13页
通过对来自国内外的28份金针菇菌株资源的重测序共计检测到SNP位点1241 583个,In Del位点623 670个。通过筛选分型,1 474个高质量SNP标记(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介于0.101–0.966之间)被用于金针菇资源群体多样性和结构分析。经计算,菌株... 通过对来自国内外的28份金针菇菌株资源的重测序共计检测到SNP位点1241 583个,In Del位点623 670个。通过筛选分型,1 474个高质量SNP标记(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介于0.101–0.966之间)被用于金针菇资源群体多样性和结构分析。经计算,菌株间遗传距离在0.057–0.631之间。UPGMA进化树拓扑结构显示栽培菌株是其与野生菌株混合分支的一个亚支,自然栽培和工厂化栽培菌株可各自聚成一支,符合金针菇育种历史。群体结构结果显示金针菇种质资源包含5个亚群。主成分分析显示菌株在二主分之间的位置及互相间距离基本符合进化树分类、群体结构和遗传距离。本研究为金针菇分子标记和基因型的确定提供序列基础,也为后续资源保护利用、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和基于分子标记的聚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全基因组重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群体多样性 群体结构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灵芝品种的农艺性状、显微结构以及功能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婷婷 张作法 +4 位作者 范丽军 蔡为明 金群力 冯伟林 沈颖越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1,共8页
以育粉灵芝‘G-HN01’、‘G-XZ01’、‘G-LQ01’和育芝灵芝‘G-LQ02’两类品种为比较研究对象,进行袋料栽培实验。观测比较发现4个灵芝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和袋料栽培模式的子实体农艺性状差异显著;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比较两种类型灵芝品... 以育粉灵芝‘G-HN01’、‘G-XZ01’、‘G-LQ01’和育芝灵芝‘G-LQ02’两类品种为比较研究对象,进行袋料栽培实验。观测比较发现4个灵芝品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和袋料栽培模式的子实体农艺性状差异显著;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比较两种类型灵芝品种子实体显微结构差异,无孢子品种在显微结构上与其他3种育粉灵芝有着明显的区别;测定4个品种代料栽培子实体中功效成分及总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3个育粉品种之间功效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上有显著差异,但育粉品种和育芝品种之间含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农艺性状 功效成分 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基于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对香菇质地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沈颖越 宋婷婷 +1 位作者 蔡为明 范丽军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0-1189,共10页
香菇Lentinula edodes质地是影响其食味品质和货架期的一系列重要品质指标。本研究首次基于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结合传统感官评级对ZX6(浙香6号)和Lsm9两个香菇亲本及其2个杂交菌株(L1*11和L4*6)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菌柄P1、菌盖顶... 香菇Lentinula edodes质地是影响其食味品质和货架期的一系列重要品质指标。本研究首次基于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结合传统感官评级对ZX6(浙香6号)和Lsm9两个香菇亲本及其2个杂交菌株(L1*11和L4*6)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菌柄P1、菌盖顶部P2、菌盖中心P3和菌盖侧边P4)的7个质地指标和2个传统的感官评级(菌盖紧实度和菌柄紧实度)进行评价。相关性分析显示传统感官紧实度评级可以与6个质地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TPA方法可取代并量化传统方法,不同取样部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菌盖中心取样部位(P2)在7个参数中与其他菌盖部位具有最大范围的相关性,这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P2可最大程度代表菌盖的质地情况。此外,显著正相关存在于硬度1、粘附性、硬度2、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6个指数间。从品种和遗传角度而言,ZX6除了内聚性较低以外,其他参数均高于Lsm9。杂交菌株L4*6在硬度1、硬度2、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5个指数与低值亲本Lsm9无显著差异,说明Lsm9决定上述指标的遗传变异在杂交F1菌株L4*6存在一定程度的显性遗传,L1*11在硬度1、硬度2和胶黏性方面显著低于双亲,存在"超亲现象"。本研究为后续香菇子实体质构分析提供了科学和精细的方法依据,同时也为遗传学分析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质地 评价 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
原文传递
绣球菌降血糖作用及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吕国英 蔡为明 +1 位作者 王富根 张作法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1-690,共10页
绣球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本文对其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造模建立了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绣球菌提取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300、200和100mg/kg),连续给予... 绣球菌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本文对其醇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及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造模建立了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绣球菌提取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300、200和100mg/kg),连续给予相应药物3周,对各组小鼠的体重、血糖、血脂和胰腺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绣球菌提取物组小鼠的体重增长减慢,绣球菌各剂量组小鼠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下降。根据病理学观察,经绣球菌提取物各剂量组处理后,小鼠胰岛细胞形态、数量和分布均显著改善,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结果。利用UPLC-Triple-TOF/MS对绣球菌醇提物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定性分析,从中鉴定出10种化合物,其中几种可能参与了机体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研究结果为绣球菌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醇提物 糖尿病 超高压液质联用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双孢蘑菇‘双孢106’的选育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伟林 蔡为明 +3 位作者 金群力 宋婷婷 范丽军 沈颖越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9-1201,共3页
‘双孢106’是‘A20’通过单孢选育的品种。子实体散生,少量丛生,近半球形。菌盖白色,表面光洁,直径3.5–5.0cm,厚2.0–3.0cm,质地致密;菌柄白色,粗短,近圆柱形,基部略膨大,长2.0–2.8cm。发菌适温22–25℃,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10–24℃... ‘双孢106’是‘A20’通过单孢选育的品种。子实体散生,少量丛生,近半球形。菌盖白色,表面光洁,直径3.5–5.0cm,厚2.0–3.0cm,质地致密;菌柄白色,粗短,近圆柱形,基部略膨大,长2.0–2.8cm。发菌适温22–25℃,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10–24℃,最适温度16–18℃。鲜菇粗纤维含量1.00%,蛋白质含量3.54%,氨基酸总量2.84%。该品种出菇早,子实体圆整、结实,产量高,商品化等级高。适宜双孢蘑菇工厂化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品种 单孢选育
原文传递
桑黄‘浙黄1号’的选育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伟林 蔡为明 +3 位作者 王建功 金群力 宋婷婷 张作法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6-1198,共3页
’浙黄1号’是野生桑黄通过驯化系统选育的新品种。其子实体呈扇形或马蹄形,菌盖长径6.0–15.0cm,短径3.0–5.0cm,基部厚2.0–5.0cm,边缘厚0.2–2.0cm。子实体表面呈金黄色至棕黄色,菌肉黄褐色。菌丝体生长适温25–30℃,子实体发育适温2... ’浙黄1号’是野生桑黄通过驯化系统选育的新品种。其子实体呈扇形或马蹄形,菌盖长径6.0–15.0cm,短径3.0–5.0cm,基部厚2.0–5.0cm,边缘厚0.2–2.0cm。子实体表面呈金黄色至棕黄色,菌肉黄褐色。菌丝体生长适温25–30℃,子实体发育适温20–25℃。子实体总黄酮含量8.26%,粗多糖含量5.40%,总三萜含量0.96%。浙江省地区有春、秋两季栽培;抗逆能力较强,子实体成品率较高、整齐,商品化程度高,产量13.3g/袋(干料470g)。适宜代料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品种 系统选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