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暗光场景的目标偏振/可见光融合检测方法
1
作者 马如钺 王晨光 +3 位作者 曹慧亮 申冲 唐军 刘俊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4期46-53,共8页
为解决偏振暗光场景下常见目标识别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偏振度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设计了新的损失函数以形成无监督学习过程,引入拉普拉斯算子提高融合图像的质量,最终将被测目标的偏振信息与可见光信... 为解决偏振暗光场景下常见目标识别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偏振度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设计了新的损失函数以形成无监督学习过程,引入拉普拉斯算子提高融合图像的质量,最终将被测目标的偏振信息与可见光信息有效结合;提出了基于改进的YOLOv5算法对融合后的目标进行目标检测,在网络框架中加入CA注意力机制,将通道注意力机制与空间注意力机制相结合;在自制的数据集上对提出的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融合图像在主客观上都达到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将改进的YOLOv5算法相比最优的YOLOv5s模型,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了89.3%和82.5%,均值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2.6%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目标检测 图像融合 YOLOv5 图像增强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NAND Flash协处理系统弹载记录仪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桐林 石云波 +3 位作者 曹慧亮 赵锐 张越 张英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弹载存储系统在复杂测试环境中存储速度和可靠性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协处理系统配合同步NAND Flash以提高存储速度和存储系统可靠性的小型弹载记录仪。该记录仪采用协处理系统与主控制系统协同工作的方式,主控制系统完成数据采存和... 针对弹载存储系统在复杂测试环境中存储速度和可靠性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协处理系统配合同步NAND Flash以提高存储速度和存储系统可靠性的小型弹载记录仪。该记录仪采用协处理系统与主控制系统协同工作的方式,主控制系统完成数据采存和上位机互联,协处理系统完成对Flash的操作与控制。通过分析传统弹载记录仪的优化方向,在协处理系统中加入了三种技术:以整合好块地址为基础的坏块管理策略,以可控起始地址为基础的数据读取方式和以Flash存储阵列为基础的“边擦边写”的二级流水操作。改善了传统弹载记录仪中坏块管理降低存储速度及系统触发条件判断不稳定导致数据丢失等问题。仿真与实弹测试结果表明,基于NAND Flash协处理系统的弹载记录仪实现了以6.4 GHz的采样率对8通道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可应用于高过载试验中弹道相关参数在较高数据传输速率情况下的可靠性采集与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处理系统 弹载存储 存储阵列 边擦边写 坏块管理
下载PDF
基于GWO-BP方法的加速度计动态模型研究
3
作者 郭萃 石云波 +2 位作者 温晓杰 曹慧亮 张越 《测控技术》 2023年第8期50-55,共6页
针对高g值加速度计动态模型问题,基于Hopkinson杆的校准系统所测的输入输出数据建立系统模型,提出了GWO-BP神经网络动态建模方法。利用灰狼种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的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对模拟输入输出信号进行仿真。最后,利用Hopkin... 针对高g值加速度计动态模型问题,基于Hopkinson杆的校准系统所测的输入输出数据建立系统模型,提出了GWO-BP神经网络动态建模方法。利用灰狼种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的加速度计动态模型,对模拟输入输出信号进行仿真。最后,利用Hopkinson杆标定系统对加速度计的输入输出进行实测。结果表明,相比于BP神经网络算法,该算法经过优化改进后,求解精度提高了43.6%,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高g值加速度计 动态非线性 HOPKINSON杆 系统辨识
下载PDF
抗高过载微机械陀螺仪研究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曹慧亮 张英杰 +3 位作者 寇志伟 石云波 唐军 刘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惯性制导系统在制导炮弹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微机械陀螺仪作为惯性制导系统的核心器件,其抗高过载能力直接制约着惯性制导系统在抗高过载环境中的应用。首先,对炮射膛内高过载环境进行了建模和量化,概括了微机械陀螺结构的高过... 惯性制导系统在制导炮弹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微机械陀螺仪作为惯性制导系统的核心器件,其抗高过载能力直接制约着惯性制导系统在抗高过载环境中的应用。首先,对炮射膛内高过载环境进行了建模和量化,概括了微机械陀螺结构的高过载失效机理。其次,结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从微机械陀螺仪的抗高过载特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不同测控方式、不同结构形式、不同结构材料、不同工作原理的微机械陀螺仪的抗冲击能力。最后,对相关报道和论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应从驱动-检测方式、合理的吸能释能结构配置、工作原理、新型结构材料、多级系统缓冲等方面设计和改进高过载微机械陀螺结构,以提高陀螺的抗高过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高过载 微机械陀螺 梳齿电容 四波腹振动 硅材料
下载PDF
抗过载环形MEMS固体波动陀螺设计加工与测试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慧亮 郭天琪 申冲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针对传统MEMS振动陀螺在经历高过载过程无法存活且冲击前后参数变化大的问题,开展了抗高过载MEMS固体波动环形微机械陀螺设计、加工和测试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提出了全对称梁的陀螺结构形式,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冲击过程在结构... 本文针对传统MEMS振动陀螺在经历高过载过程无法存活且冲击前后参数变化大的问题,开展了抗高过载MEMS固体波动环形微机械陀螺设计、加工和测试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提出了全对称梁的陀螺结构形式,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冲击过程在结构中造成的应力残留,配合止挡机构以及灌封技术能够提升陀螺在冲击过程中的存活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陀螺的动力学方程和敏感轴冲击振荡运动函数,指出了敏感轴冲击模态的固有频率越高、品质因数越小则越有利于提高陀螺在敏感轴上的抗冲击特性。其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陀螺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冲击特性仿真,结果显示在15 000 g@10 ms的冲击作用下,陀螺的最大位移和应力分别为9.46μm和99.6 MPa,保证了陀螺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裕度。再次,利用较为成熟的玻璃-硅键合和深硅刻蚀工艺实现了陀螺结构的加工,结合陶瓷封装实现了陀螺结构的真空封装,并基于驱动闭环和检测开环回路搭建了陀螺的测试系统。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冲击台实现了对陀螺样机的冲击测试,冲击过程(脉宽0.6 ms)出现了多个5 000 g以上的峰值,最大峰值为16 050 g,陀螺响应时间约为1 s,冲击前后陀螺零位变化小于1%,验证了本文研制样机的抗过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陀螺仪 抗过载 敏感轴冲击 冲击测试
下载PDF
基于柔性干电极的肌电信号无线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白建新 刘宇鹏 +6 位作者 刘学 崔让 曹慧亮 单彦虎 于芳 原亚会 王任鑫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6-563,共8页
传统Ag/AgCl湿电极存在柔韧性差、稳定性不高等缺点,已不能满足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采集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需求。提出一种通过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制备柔性干电极的方法,并针对柔性干电极的特点设计一套便携式16通道sEMG无线... 传统Ag/AgCl湿电极存在柔韧性差、稳定性不高等缺点,已不能满足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采集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需求。提出一种通过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制备柔性干电极的方法,并针对柔性干电极的特点设计一套便携式16通道sEMG无线采集系统。通过光刻、刻蚀、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形貌转移等工艺制成面积1 cm^2、厚度1 mm、底部直径80μm、高度143μm、中心距160~240μm的柔性微针阵列干电极。无线采集系统将采集到的sEMG进行放大、滤波、A/D转换和无线传输后,由LabVIEW编写的上位机进行波形显示和数据存储。整个采集装置尺寸为6 cm×2.5 cm×1.5 cm,电池容量为200 mA·h,充电5 min可在室外50 m范围内工作4 h左右。该无线采集装置配合柔性干电极提取sEMG具有采集通道多、稳定性好、传输距离远、实时显示波形、生物兼容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柔性干电极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表面肌电信号(sEMG) 无线采集
下载PDF
MEMS环形陀螺仪正交误差补偿系统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薛日辉 张英杰 +3 位作者 曹慧亮 崔让 刘宇鹏 石云波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2-787,共6页
以一种电容式全对称S形弹性梁硅基环形波动陀螺仪为对象,对其正交误差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提升MEMS环形陀螺仪的精度。首先,介绍了环形陀螺仪结构,同时以此结构为基础分析了正交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然后,对环形陀螺仪检测通道的输出... 以一种电容式全对称S形弹性梁硅基环形波动陀螺仪为对象,对其正交误差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提升MEMS环形陀螺仪的精度。首先,介绍了环形陀螺仪结构,同时以此结构为基础分析了正交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然后,对环形陀螺仪检测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量化分析,并根据正交力校正法设计了环形陀螺仪的正交误差补偿系统;最后,对加入正交误差补偿后的环形陀螺仪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校正后的零偏、零偏稳定性分别为-2.62°/s、1.37°/h,与校正前相比,分别提升了3倍和10.6倍,验证了该正交误差补偿系统对陀螺仪正交误差的抑制效果,补偿后陀螺仪的零偏稳定性显著提升,陀螺输出更加稳定,为MEMS陀螺仪应用于未来军事及民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环形陀螺仪 正交误差 正交力校正法 正交误差补偿系统
下载PDF
推挽式谐振加速度传感器设计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都捷豪 石云波 +3 位作者 李飞 赵锐 曹慧亮 刘翔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1,36,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杠杆原理的推挽式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硅微谐振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微杠杆放大结构,并通过单连接梁推挽谐振器实现力放大和差分输出,具有结构对称,尺寸易于加工的特点。通过设计结构、优化尺寸,并进行模态分析、静力分析... 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杠杆原理的推挽式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硅微谐振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微杠杆放大结构,并通过单连接梁推挽谐振器实现力放大和差分输出,具有结构对称,尺寸易于加工的特点。通过设计结构、优化尺寸,并进行模态分析、静力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来完成整个结构的设计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加速度计工作谐振频率分别为21.708 kHz和21.715 kHz。在±5 g_(n)的设计量程内对结构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仿真结果表示,其敏感轴的灵敏度为280 Hz/g_(n),非敏感轴的横向灵敏度为0.4 Hz/g_(n)和0.1 Hz/g_(n)。最后搭建自激振荡的闭环驱动模型,验证了结构在闭环系统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 差分输出 有限元分析 结构设计 高灵敏度
下载PDF
复合封装高量程加速度计参数动态辨识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晓杰 石云波 +3 位作者 赵锐 曹慧亮 王彦林 张娟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5-1481,共7页
为了实现对复合封装高量程加速度计的频域动态校准,在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惯性权重线性递减、学习因子非线性变化的方法,对加速度计的动态模型进行了系统辨识。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辨识出了加速度... 为了实现对复合封装高量程加速度计的频域动态校准,在BP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惯性权重线性递减、学习因子非线性变化的方法,对加速度计的动态模型进行了系统辨识。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辨识出了加速度计的三阶模态谐振频率(其中最高一阶谐振频率达478.02 kHz),与实验数据FFT计算结果相比较,相对误差均小于5%,且在幅值误差5%和10%内的工作频带相对误差分别为8.59%和6.11%。通过系统辨识得到了较精确的加速度计频域动态参数,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量程加速度计 动态校准 系统辨识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推挽式MEMS谐振加速度计的实现与测试
10
作者 都捷豪 石云波 +3 位作者 李飞 石亦琨 曹慧亮 赵锐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9-935,共7页
针对推挽式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谐振加速度计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工艺上的加工,并对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优化。依据推挽式MEMS谐振加速度计的结构尺寸以及测量精度需求,设计了符合要求的测控电路系统,包括了基于自激... 针对推挽式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谐振加速度计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工艺上的加工,并对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优化。依据推挽式MEMS谐振加速度计的结构尺寸以及测量精度需求,设计了符合要求的测控电路系统,包括了基于自激振荡的闭环驱动电路和等精度测频的频率检测电路。最后完成样机整表测试,结果表明:推挽式MEMS谐振加速度计的两个谐振器谐振频率分别为21.443和21.455 kHz,品质因数分别为3 063和3 065。在±1g的范围内,标度因数和标度因数重复性分别为204.42 Hz/g和3.11×10^(-5),零加速度样机频差为-12.91 Hz/g,零偏和零偏稳定性为0.06g和0.008 01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加速度计 谐振器 推挽式 深硅-玻璃干法刻蚀(DDSOG) 自激振荡
下载PDF
水下仿生光磁导航技术综述
11
作者 吴新冬 申冲 +3 位作者 曹慧亮 王晨光 唐军 刘俊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5,共13页
针对水下导航资源受限的问题,受动物优异的自主导航能力的启发,对国内外水下仿生光磁导航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回顾。从水下偏振光场、生物的地磁导航机理以及生物的光磁复合导航机理入手,介绍了水下仿生偏振光导航、仿生地磁导航以及仿生... 针对水下导航资源受限的问题,受动物优异的自主导航能力的启发,对国内外水下仿生光磁导航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回顾。从水下偏振光场、生物的地磁导航机理以及生物的光磁复合导航机理入手,介绍了水下仿生偏振光导航、仿生地磁导航以及仿生光磁复合导航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通过分析现有仿生导航方法的优势与限制,主要从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的层面阐述了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目前水下仿生光磁导航的研究现状,在导航原理、导航精度以及导航范围三个方面,探讨了水下仿生光磁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水下仿生光磁导航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导航机理 仿生地磁 仿生偏振光 仿生组合导航 光磁复合导航 水下导航 水下偏振光场
原文传递
艺者·初心师者·情怀--成都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呈现
12
作者 何季洵 刘芷含 +18 位作者 于哲 左泊舟 孙宇景 刘地 刘爱忠 卓伦 龚冰清 曹慧良 侯永柏 牟矣 李一鸣 张罗姣 朱云梅 张说 易雪莹 杨皓 徐梁 梁紫云 黎澜 《现代艺术》 2023年第3期84-105,共22页
艺术,是人类心灵的升华,是人类灵魂的飞腾。艺术教育具有艺术培养与发展的多重功效,艺术院校(专业)则肩负着当代艺术教育的重担。成都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始建于2004年,前身是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独立学院)下设的教学单位。2014年,经教... 艺术,是人类心灵的升华,是人类灵魂的飞腾。艺术教育具有艺术培养与发展的多重功效,艺术院校(专业)则肩负着当代艺术教育的重担。成都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始建于2004年,前身是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独立学院)下设的教学单位。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成都文理学院(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艺术学院秉承“博文、明理、弘毅、笃行”的校训,“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的办学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师范大学 文理学院 普通本科高校 培养与发展 办学理念 兼容并包 转设 校训
原文传递
Optimization design of extensor for improving locomotion efficiency of inchworm-like capsule robot 被引量:2
13
作者 GAO JinYang YAN GuoZheng +3 位作者 SHI YunBo cao huiliang HUANG Kun LIU J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930-1938,共9页
An inchworm-like capsule robot(ILCR) is a promising device for a minimally invas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n diseases. It consists of two expanders and one extensor, the former provides a traction force by exp... An inchworm-like capsule robot(ILCR) is a promising device for a minimally invas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n diseases. It consists of two expanders and one extensor, the former provides a traction force by expanding the colon and the latter can elongate and retract to enable active locomotion. However, the locomotion efficiency of the ILCR can be seriously lowered by the complex colon environment featuring slippery, viscoelastic, and suspend properties, which has been a main obstacle to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paper aims at improving the locomotion efficiency of the ILCR by optimizing its extensor design. To do this, the locomotion resistance of the ILCR in the colon is analyzed, and complying with a requirement that the traction force must be larger than the locomotion resistance to avoid slipping, a restriction on the extensor design is obtained. Then under the restriction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Hyperelastic model which correlates stress and strain of colon tissue, a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extensor on the locomotion efficiency of the ILCR is built. With this model, the extensor has been optimized and the optimized results have been used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extensor, which employs two pairs of lead-screws and nuts and is actuated by one motor. Ex-vivo experiment has shown that the novel extensor can improve the locomotion efficiency of an ILCR prototype by 57%, without changing its total l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hworm-like CAPSULE ROBOT EXTENSOR design locomotion resistance locomotion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