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曹凯丽 朱雅琳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4期3007-3011,共5页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风团和皮肤瘙痒。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皮肤肥大细胞病理性激活和脱颗粒是其关键因素。目前,CSU的标准治疗方法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和奥马珠单抗治疗。然而,...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是临床常见的免疫相关性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风团和皮肤瘙痒。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皮肤肥大细胞病理性激活和脱颗粒是其关键因素。目前,CSU的标准治疗方法为第二代抗组胺药和奥马珠单抗治疗。然而,许多患者对这些药物具有抵抗性和耐药性。对于这些难治患者,联合雷公藤苷、环孢菌素等治疗已在一些病例中成功使用。此外,各种其他生物制剂和新兴药物已成为该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目前有许多药物正在进行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药物用于治疗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物 奥马珠单抗
下载PDF
Ru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特性、TCP相析出及蠕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曹凯莉 杨文超 +5 位作者 屈鹏飞 黄太文 郭敏 苏海军 张军 刘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92,共13页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等关键热端部件。Ru元素作为第四代、第五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主要特征元素,其添加对合金从凝固特性到最终的服役性能都起到关键的影响。本文...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等关键热端部件。Ru元素作为第四代、第五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主要特征元素,其添加对合金从凝固特性到最终的服役性能都起到关键的影响。本文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特性、凝固组织、TCP相析出及蠕变性能等方面出发,综述了Ru元素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影响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Ru的添加对合金凝固路径、凝固特征温度、微观偏析等凝固特性及共晶、碳化物等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并重点探究了Ru的添加能抑制TCP相析出及提高合金蠕变性能的原因。目前由于多组元交互作用对组织与性能影响机理的复杂性,使得含Ru高温合金的成分设计与优化具有更高的挑战,建议未来含Ru高温合金的相关研究从富Ru新相的析出原因及抑制、Ru添加对凝固缺陷的影响及Ru与其他元素交互作用对“逆分配”效应及TCP相析出的影响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究,为发展新型高性能含Ru高温合金的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Ru元素 凝固特性 凝固组织 TCP相 蠕变性能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微孪晶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屈鹏飞 杨文超 +2 位作者 岳全召 曹凯莉 刘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971-3978,共8页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成分兼容性、良好的组织稳定性、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等关键的热端部件。沉淀相γ′对位错运动的阻碍是镍基高温合金的主要强化作用之一。一般而言,这种阻碍作用不...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成分兼容性、良好的组织稳定性、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等关键的热端部件。沉淀相γ′对位错运动的阻碍是镍基高温合金的主要强化作用之一。一般而言,这种阻碍作用不仅与γ′相的形貌、体积分数及尺寸有关,也取决于γ′相与位错的交互作用。通常这种交互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种:切割机制、Orowan绕过机制和热激活攀移机制。当不同类型的位错切割γ′相时,在γ′相中会形成不同的高能缺陷,能够阻碍位错运动,延缓材料软化。这类结构或成分缺陷包括:反相畴界(APB)、复杂层错(CSF)、超点阵内禀层错(SISF)、超点阵外禀层错(SESF)和微孪晶。微孪晶化(Micro-twinning)是镍基高温合金中一种重要的变形机制,主要发生在中温高应力条件下。此外,中温拉伸变形过程中也有微孪晶产生。早期研究表明,微孪晶的产生与SESF有关,可以认为SESF是“胚体孪晶”,且SESF是由a/3〈112〉超点阵不全位错切入γ′相产生的。基于溶质原子短程扩散的原子重排(Reordering)机制被用来解释微孪晶的形成,即a/6〈112〉不全位错切入γ′相中先产生CSF,而后CSF通过原子重排转变为SESF,最终形成微孪晶。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微孪晶产生过程中,Co和Cr原子会在成分偏析和柯氏气团的作用下发生长程扩散,因此有学者指出微孪晶的形成是原子重排短程扩散机制和偏析主导的长程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对于高温合金微孪晶机制的研究,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其形成机制,而对微孪晶的长大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共格的纳米孪晶界作为金属材料中的一种特殊缺陷,可以有效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强化材料,这种强化方式已经在纳米铜、TWIP钢以及TiAl合金中得到应用。研究人员发现,孪晶能够强化固溶强化的镍合金;同时,有学者发现镍基高温合金中退火孪晶界对位错运动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微孪晶化有望成为一种强化镍基高温合金的方法。本文归纳了镍基高温合金中微孪晶形成机制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全位错、内禀层错、外禀层错、复杂层错、元素偏析以及柯氏气团(Cottrell atmospheres)在微孪晶化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孪晶界面处元素偏析在孪晶长大中的作用。此外,本文还综述了微孪晶在镍基高温合金强化中的作用,指出了通过微孪晶强化高温合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微孪晶在高温合金强化中的应用,为研究高温合金的中温变形机制和孪晶强化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变形机制 微孪晶 元素偏析 孪晶强化
下载PDF
中哈边境塔城区域迁飞性昆虫雷达观测研究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凯丽 汪姝玥 +3 位作者 于冰洁 刘程才 ROMAN Jashenko 季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7,共8页
2017年和2018年6月至8月运用KC-08XVSD型昆虫雷达,结合探照灯诱虫器和地面诱虫灯诱捕数据及地面气象数据,分析了中哈边境塔城区域空中昆虫飞行特征及主要类群。结果表明:高空灯共诱捕到昆虫151种,分属12目50科,主要以鳞翅目和鞘翅目为主... 2017年和2018年6月至8月运用KC-08XVSD型昆虫雷达,结合探照灯诱虫器和地面诱虫灯诱捕数据及地面气象数据,分析了中哈边境塔城区域空中昆虫飞行特征及主要类群。结果表明:高空灯共诱捕到昆虫151种,分属12目50科,主要以鳞翅目和鞘翅目为主,地面灯共诱捕到昆虫137种,分属12目54科,主要以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为主,其中高空灯下宽胫夜蛾、旋歧夜蛾和甘薯天蛾的种群数量具有突增突减现象。雷达监测结果显示:灯下诱集到大量昆虫时,雷达回波时间主要集中在22:00-02:00,回波高度主要集中在200~600 m,有明显的成层现象和哑铃形回波分布。偏西风天气、风速在1.4~2.9 m/s时高空灯和地面灯诱虫数量较多。研究结果为利用昆虫雷达长期监测中哈边境昆虫迁飞提供基础数据,为深入探讨中哈边境区域害虫迁飞规律和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哈边境 雷达观测 昆虫迁飞 飞行特征
下载PDF
自我效能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正念水平与自我管理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立环 张莲荷 曹凯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正念水平与自我管理的关系,为提高其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及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243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我效能在持续非卧床...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正念水平与自我管理的关系,为提高其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及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243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我效能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正念水平与自我管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4.89%。结论正念水平可直接或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可通过提高正念水平和自我效能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 自我效能 正念 自我管理 中介效应
下载PDF
耐寒高产饲草的西藏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格桑曲珍 王景升 +3 位作者 曹凯丽 小普穷 王玉婷 单增罗布 《高原农业》 2022年第6期593-598,607,共7页
为解决西藏重要牧区耐寒高产饲草引种驯化的生产实际问题,本研究综合考虑产量、抗寒性能、育苗难易程度等方面因素,在西藏林芝、拉萨等地引种巨菌草、绿洲I号、皇竹草、象草等高产牧草并进行流程性评价,结果表明:巨菌草在温室内每年最... 为解决西藏重要牧区耐寒高产饲草引种驯化的生产实际问题,本研究综合考虑产量、抗寒性能、育苗难易程度等方面因素,在西藏林芝、拉萨等地引种巨菌草、绿洲I号、皇竹草、象草等高产牧草并进行流程性评价,结果表明:巨菌草在温室内每年最多收割3次,鲜草产量414 kg/ha;绿洲I号在拉萨和山南等地越冬率可达74%,大田鲜草产量264 kg/ha,粗脂肪含量2.09%;巨菌草和绿洲I号温室育苗均采用一节一芽倾斜30度扦插方式成苗率较高,大田直接栽培采用种条平卧填埋的种植方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 高产 耐寒性 引种
下载PDF
印加孔雀草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7
作者 曹凯丽 王景升 刘杰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4期19-21,共3页
由于印加孔雀草精油等提取物表现出潜在生物活性,国际市场对其需求正快速增长。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对该植物有较长的利用史,精油等提取物的研究也较为成熟。但我国暂认定该物种为入侵种,研究时间短,主要集中在入侵生态学方面,尚不完善... 由于印加孔雀草精油等提取物表现出潜在生物活性,国际市场对其需求正快速增长。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对该植物有较长的利用史,精油等提取物的研究也较为成熟。但我国暂认定该物种为入侵种,研究时间短,主要集中在入侵生态学方面,尚不完善,特别是入侵防控方面。全球化背景下,倡导转变对该物种入侵的消除控制策略,发展有益一面,灵活运用好入侵这把“双刃剑”。本文主要综述了印加孔雀草提取物在香料、食品、化妆品、医疗、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经济价值,建议将该植物在中国未来资源化开发的重点落实在挖掘其香料、化妆品原料和生物农药价值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加孔雀草 经济价值 入侵植物 精油 资源利用
下载PDF
印加孔雀草生物学特征及资源化应用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景升 曹凯丽 +1 位作者 刘杰 赵彦哲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3年第3期533-541,共9页
印加孔雀草原产于南美洲温带草原和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1990年在我国北京植物园首次发现。1994年白玛达瓦从印度北部山区将其作为藏药引种至米林县卧龙镇岗江村自家庭院内。2010年前后学者发现印加孔雀草在我国多地入侵并逐渐引起社会... 印加孔雀草原产于南美洲温带草原和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1990年在我国北京植物园首次发现。1994年白玛达瓦从印度北部山区将其作为藏药引种至米林县卧龙镇岗江村自家庭院内。2010年前后学者发现印加孔雀草在我国多地入侵并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印加孔雀草种子质量小、颗粒多、具芒刺,易于传播,种子发芽率高,繁殖投资占比20%;植株耐贫瘠,抗干旱,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和强光照条件;叶、花中富含芳香物质,可用于药用、食品、调味、保健、化妆品等;根系中的噻吩和精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杀菌、驱虫、灭蚊蝇等效果,对本地物种化感作用明显。印加孔雀草的生物、生态学特征为其种群扩散奠定了物质基础。建议:根据藏族民俗,最好采用物理方法或生物防控技术进行生态防治;加强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引导其在藏传佛教用品中发挥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加孔雀草 生物入侵 种群扩张 生态防治 资源利用
原文传递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叶片模拟件平台处的枝晶生长和取向演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德建 刘林 +5 位作者 黄太文 张家晨 曹凯莉 张军 苏海军 傅恒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9-626,共8页
制备了带平台的DD403合金变截面单晶铸件,分析了不同抽拉速率下平台区域的枝晶生长和取向演化。结果表明,平台底面由3种类型的区间构成:叶身区、二次枝晶区、平台边缘枝晶的"回路式"生长区。在平台边缘枝晶的"回路式&qu... 制备了带平台的DD403合金变截面单晶铸件,分析了不同抽拉速率下平台区域的枝晶生长和取向演化。结果表明,平台底面由3种类型的区间构成:叶身区、二次枝晶区、平台边缘枝晶的"回路式"生长区。在平台边缘枝晶的"回路式"生长区与二次枝晶区之间的枝晶汇聚界面上,两侧枝晶的取向差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大。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枝晶汇聚界面上的取向差增大,其成为大角度晶界的倾向性增强,且枝晶偏转是枝晶汇聚界面上大角度晶界形成的主要原因。与晶粒间大角度晶界和亚晶粒间小角度晶界上恒定的取向差不同,枝晶汇聚界面上大角度晶界与小角度晶界的取向差是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枝晶生长 枝晶偏转 取向演化 大角度晶界
原文传递
植物对蝗虫行为及种群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凯丽 汪洋 +2 位作者 高益凡 谭树乾 石旺鹏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59,共6页
蝗虫食性广,取食量大,对植物的破坏作用极大。植物不仅是蝗虫食物的直接来源,还为其提供栖息场所,对蝗虫个体行为和种群动态均有重要影响。植物挥发物和次生代谢物质对蝗虫的取食、求偶、繁殖、产卵行为和个体生长发育等具有明显的调控... 蝗虫食性广,取食量大,对植物的破坏作用极大。植物不仅是蝗虫食物的直接来源,还为其提供栖息场所,对蝗虫个体行为和种群动态均有重要影响。植物挥发物和次生代谢物质对蝗虫的取食、求偶、繁殖、产卵行为和个体生长发育等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植被覆盖度能够直接影响蝗群的聚集度和迁移距离,同时蝗虫对产卵地的植被覆盖度也有严格要求,特别对蝗虫群集产卵行为影响明显。本文综述了植物对蝗虫行为及种群动态的影响,讨论了植被与蝗灾发生的关系,以期为蝗虫综合治理提供更广泛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灾 综合治理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度
原文传递
Advancement of the Qianyanzhou Mode in the New Period 被引量:1
11
作者 WANG Jingsheng cao kaili +1 位作者 LIU Wenjing YANG Xiao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2年第3期528-536,共9页
In the early 1980s, to control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rainy season and problems of water shortages in the dry season in the red soil hilly region of central Jiangxi, the academician team of Li Wenhua from Qianyanz... In the early 1980s, to control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rainy season and problems of water shortages in the dry season in the red soil hilly region of central Jiangxi, the academician team of Li Wenhua from Qianyanzhou St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posed a comprehensive muti-dimension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known as the “Qianyanzhou Mode”. Since then, models for the forest-livestock-food ecosystem, forest-fruit-economy ecosystem, and land-water compound muti-dimensional system and others have been tested,demonstrated, promoted and used to solve major issues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the dawn of the new era, the Qianyanzhou Mode is being given new connotatio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s and eliminat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assisting in strategies for rural vitalization, Qianyanzhou Station is currentl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s and demonstrations of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s, such as forest-fruit-fowl, hybrid paper mulberry-pig-fruit, grass-sheep(cattle)-fertilizer-fruit, hybrid paper mulberry-fish-goose, paddy-shrimp, and others. The goal of this new effort is to apply the wisdom of Qianyanzhou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clud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prosperity of farmers in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in central Jiangx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ls in central Jiangxi Qianyanzhou New Mode green development eco-civilization
原文传递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外阴白斑4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立环 曹凯莉 李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外阴白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舒肤洗剂局部熏洗、白斑膏外涂、波姆光照射及中药口服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外阴白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舒肤洗剂局部熏洗、白斑膏外涂、波姆光照射及中药口服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2组均予妇产科常规护理,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33/43),治疗组为95.35%(4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外阴白斑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医综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白斑 中医综合疗法 舒肤洗剂 白斑膏 波姆光照射 中药口服 西医综合疗法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