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亚里士多德式诠释进路
1
作者 曹康莉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5,共8页
亚里士多德式马克思主义洞察到了马克思伦理思想中存在规范内容的特点,它吸收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美德伦理学所提供的理论资源,致力于把马克思思想放置到亚里士多德伦理传统之中加以诠释。在价值取向方面,它把马克思学说解读为伦理... 亚里士多德式马克思主义洞察到了马克思伦理思想中存在规范内容的特点,它吸收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美德伦理学所提供的理论资源,致力于把马克思思想放置到亚里士多德伦理传统之中加以诠释。在价值取向方面,它把马克思学说解读为伦理—政治体系:伦理部分揭示出好生活的构成要素,政治部分则保障着好生活的现实化。在方法基础方面,它把马克思思想重构为“类本质—异化—革命—复归本质”的框架,试图把本质概念及其内在的目的规定性作为规范来源。然而,该进路忽略了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整体性和独创性。实际上,随着历史唯物主义被确立为根本方法,马克思开始批判亚里士多德式的本质概念,个性和解放个性的否定式表达取代了本质和复归本质的思考框架,成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规范基础所在。因此,考察和反思亚里士多德式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解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式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MPCVD单晶金刚石初始及断续生长界面的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一村 舒国阳 +10 位作者 刘刚 郝晓斌 赵继文 张森 刘康 曹文鑫 代兵 杨磊 朱嘉琦 曹康丽 韩杰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65-1769,共5页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技术制备的大尺寸、高质量单晶金刚石材料具备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珠宝、电子、核与射线探测等消费品、工业和国防科技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研究发现在化学气相沉积单晶金刚石生长过程中,在衬底与...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技术制备的大尺寸、高质量单晶金刚石材料具备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珠宝、电子、核与射线探测等消费品、工业和国防科技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研究发现在化学气相沉积单晶金刚石生长过程中,在衬底与外延层之间,以及生长中途停止-继续生长的生长层之间出现明显的界面区。本文采用偏光显微镜、拉曼光谱、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界面区域进行了测试分析,界面区在偏光显微镜下表现出因应力导致的亮区,且荧光光谱(PL)及其线扫描显示该区域的NV色心含量远高于衬底及其前后外延层,表明该界面区具有较高的缺陷和杂质含量。结果表明在生长高品质单晶金刚石初期就应当采取一定手段进行品质调控,并尽量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完成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金刚石 微波导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界面 拉曼光谱 PL光谱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制备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缺陷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苏振华 刘刚 +2 位作者 代兵 曹康丽 朱嘉琦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1,共6页
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oser melting,SLM)技术成功制备金刚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对成型之后的断口、金刚石颗粒以及成型过程中飞溅残渣的分析,发现复合材料的主要缺陷为金刚石在激光照射条件下的热损伤以及在成型过程中形成... 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oser melting,SLM)技术成功制备金刚石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对成型之后的断口、金刚石颗粒以及成型过程中飞溅残渣的分析,发现复合材料的主要缺陷为金刚石在激光照射条件下的热损伤以及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孔洞。分析表明:金刚石的热损伤主要是由激光直接作用在金刚石上导致的石墨化,金刚石表层的TiC镀层也无法避免其损伤;金刚石间的内部孔洞主要是因为在极短的熔化成型过程中金刚石和基体润湿性较差,相互难以融合而形成的大量孔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复合材料 选区激光熔化 缺陷
下载PDF
碳纳米管材料在航天器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惠芬 刘刚 +4 位作者 曹康丽 杨碧琦 徐骏 兰少飞 张丽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8-83,共6页
自20多年前被发现以来,碳纳米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碳纳米管因具有优异的力、热、电等性能而在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下一代空天飞行器产生的助推器。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材料的基本性能特... 自20多年前被发现以来,碳纳米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碳纳米管因具有优异的力、热、电等性能而在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下一代空天飞行器产生的助推器。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材料的基本性能特点和制备方法,重点从轻质增强、轻质导电和高效热管理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情况和发展现状,结合航天器在轻质高强结构、轻质电缆和高效热控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展望了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轻质 结构增强 导电 热管理
下载PDF
基于空心碳球的超黑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胡越凡 曹康丽 +7 位作者 荣昊 刘刚 周博 潘阳阳 李瑜婧 李垚 赵九蓬 潘磊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3期38-44,共7页
针对空间光学系统中的杂散光抑制难题,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空心碳球(HCS)的超黑涂层。对涂层的颜基比进行优化,发现在最佳颜基比1∶2的条件下,可获得高达0.983的太阳吸收比,结合力等级为2级,符合应用要求。研究表明:在涂层成膜过程中,黏合... 针对空间光学系统中的杂散光抑制难题,设计并制备了基于空心碳球(HCS)的超黑涂层。对涂层的颜基比进行优化,发现在最佳颜基比1∶2的条件下,可获得高达0.983的太阳吸收比,结合力等级为2级,符合应用要求。研究表明:在涂层成膜过程中,黏合剂并未进入HCS中空部分,保留的亚波长小孔可有效降低涂层表观折射率,从而降低涂层在太阳波段上的反射率;HSC团聚形成的颗粒有助于涂层形成微米级陷光结构,进一步提高涂层的太阳吸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光 空心碳球 太阳吸收比 结合力 颜基比 亚波长小孔 陷光结构
下载PDF
Design of a Light, Foldable and Flexibility Lunar Base
6
作者 LI Yujing cao kangli +3 位作者 LAN Shaofei XU Jun CHEN Bingyong LAN Xin 《Aerospace China》 2017年第3期32-37,共6页
In this paper, to meet th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for the lunar surface, we outline the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shape memory polymer(SMP) capsule structure of lightweight using a flexible composite skin. Key brea... In this paper, to meet th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for the lunar surface, we outline the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shape memory polymer(SMP) capsule structure of lightweight using a flexible composite skin. Key breakthrough technology for manufacturing the high-performance multilayer composite is utilized to realize the requirements for folding and compressing during launching, and unfolding on the lunar surfa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urrent opposing requirements for launching and the space transportation mission of large equipment. Based upon the reduced constraints, better expansibility and easy assembly, this lunar base is suited to the initial and interim phases of a moon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s a national sol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unar base on m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n probe project lunar base flexible composite shape memory polymer deployable structure
下载PDF
D8L区功能性缺失降低重组痘苗病毒载体自身免疫原性
7
作者 张子凌 曹康丽 +5 位作者 白诗梦 董兰兰 杨天涵 赵晨 徐建青 张晓燕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36-842,共7页
目的以痘苗病毒中和抗体表位D8L区为重组位点进行外源基因替换,从而降低载体自身免疫原性。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插入表达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序列,对D8L区进行替换,构建重组痘苗病毒流感疫苗,同时以表达相同HA的TK区重... 目的以痘苗病毒中和抗体表位D8L区为重组位点进行外源基因替换,从而降低载体自身免疫原性。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插入表达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序列,对D8L区进行替换,构建重组痘苗病毒流感疫苗,同时以表达相同HA的TK区重组痘苗病毒疫苗为对照。Western blot对HA的表达进行验证;小鼠实验、ELISA、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每次免疫后2周的血清抗体效价,攻毒保护试验评价重组痘苗病毒的保护效力。结果Western blot表明构建的重组疫苗均能正确表达HA D8L蛋白。ELISA、血凝抑制试验显示,初次免疫后,D8L区突变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HA抗体效价略高于TK区突变的重组疫苗,并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免疫原性显著低于TK区突变的重组疫苗(P<0.05),随着免疫次数增加,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1N1pdm攻毒后保护效力评价结果显示,D8L区突变组可完全清除病毒,且小鼠肺部炎症水平更低、组织损伤更少。结论通过将外源基因插入到痘苗病毒载体中和抗体表位D8L区,有助于降低载体自身的免疫原性,并提高外源基因的免疫原性,为痘苗病毒载体在疫苗或基因治疗领域作为递送工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痘苗病毒 中和抗体表位 载体效应
原文传递
免疫菌的抗病毒作用与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用潜力
8
作者 陈雨露 卢思敏 +8 位作者 罗文博 曹治杰 杨晶 任志鸿 曹康丽 刘丽云 李明定 徐建青 徐建国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免疫菌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促进健康的有益菌,其可能发展为普通食品、功能性食品、佐剂或药品(生物制剂)。免疫菌的免疫调节功能具有菌株特异性,其可通过口服、鼻黏膜、舌下等途径,刺激机体黏膜免疫系统,调节固... 免疫菌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促进健康的有益菌,其可能发展为普通食品、功能性食品、佐剂或药品(生物制剂)。免疫菌的免疫调节功能具有菌株特异性,其可通过口服、鼻黏膜、舌下等途径,刺激机体黏膜免疫系统,调节固有免疫或获得性免疫,发挥非特异性的抗微生物(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作用。经口给予植物乳杆菌冠克菌株,可刺激接种疫苗6个月的小鼠升高和维持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中和抗体水平。接种疫苗后,立即给予植物乳杆菌冠克株,小鼠肺泡灌洗液中抗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水平比对照组高8倍以上,同时也提高了肺部局部和全身的SARS-CoV-2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临床研究发现,免疫菌可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症状,提高患者的抗SARS-CoV-2特异性抗体水平,辅助治疗。需要尽快研究评价免疫菌的最佳使用方案,为防控COVID-19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重组RBD重复串联三聚体蛋白疫苗作为加强针可在小鼠中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和交叉中和反应
9
作者 洪秀菁 胡杨洋 +6 位作者 曹康丽 丁龙飞 高楠 王相维 赵晨 张晓燕 徐建青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37-844,共8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作为加强针的效果。方法选择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进行3次重复拷贝串联作为免疫原(RBD-sc-trimer),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RBD-sc-trimer重组蛋白,并用His-标签...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作为加强针的效果。方法选择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进行3次重复拷贝串联作为免疫原(RBD-sc-trimer),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RBD-sc-trimer重组蛋白,并用His-标签亲和纯化。纯化产物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并在体外验证其与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uman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hACE2)的结合能力。在BALB/c小鼠模型中进行免疫原性检测(结合抗体及中和抗体),同时与RBD二聚体(RBD-Fc)、RBD单体(RBD)和刺突蛋白三聚体(S trimer)进行比较。结果RBD-sc-trimer的免疫原性优于RBD-Fc和RBD,并能达到S trimer的水平。RBD-sc-trimer能诱导产生较强的Th1偏向型抗体应答,并能交叉中和新型冠状病毒Beta、Delta和Omicron变异株,其中相较于原始毒株,针对Omicron的中和抗体水平仅下降9.1倍,远低于RBD-Fc(68.4倍)和S trimer(70.8倍)组的下降水平。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作为加强针可以诱导较强以及更为广谱的体液应答,能更好地应对变异株,具有较好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蛋白疫苗 体液免疫 受体结合域 变异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