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量下玉米生长及产量对间作豆科绿肥的响应
1
作者 董勇杰 张刁亮 +5 位作者 李越 彭建辰 胡发龙 殷文 柴强 樊志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0-1914,共15页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玉米生长及产量对间作豆科绿肥的响应,为构建干旱灌区基于绿肥的玉米氮肥节约型生产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和单作玉米(SM)2种种植模式,副区设5个施氮水平:地方... 【目的】明确不同施氮量下玉米生长及产量对间作豆科绿肥的响应,为构建干旱灌区基于绿肥的玉米氮肥节约型生产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和单作玉米(SM)2种种植模式,副区设5个施氮水平:地方推荐施氮量N360(360 kg·hm^(-2))、减量25%施氮N270(270 kg·hm^(-2))、减量50%施氮N180(180 kg·hm^(-2))、减量75%施氮N90(90 kg·hm^(-2))、不施氮N0。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叶日积(LAD)、光能利用率、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间作绿肥能够提高减量施氮(N270、N180、N90、N0)条件下玉米出苗后75—150 d的LAI,并增加其全生育期LAD和光能利用率。在N270、N180、N90、N0下,M||V较SM玉米75—150 d LAI、全生育期总LAD、光能利用率平均显著提高了9.8%、8.2%、4.6%。在M||V中,N270与N360的玉米出苗后75—150 d LAI、全生育期总LAD、光能利用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其他施氮水平;在SM中,玉米出苗后75—150 d的LAI、全生育期总LAD、光能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间作绿肥显著提高了N270、N180、N90、N0条件下玉米出苗后90—150 d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同一氮肥减量条件(N270、N180、N90、N0)下,M||V较SM的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平均显著提高了4.6%。在玉米出苗后75—130 d,M||V较SM的玉米群体生长率显著提高了5.9%。M||V较同一减量施氮(N270、N180、N90、N0)条件下的SM玉米籽粒产量平均显著提高了8.5%。在M||V中,N270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N360。M||V较SM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平均显著提高6.0%和6.3%。拟合曲线结果表明,间作绿肥可以使玉米在施氮量261.4 kg·hm^(-2)时获得最高产量14876.4 kg·hm^(-2),而单作玉米获得最高产量14012.5 kg·hm^(-2)时的最佳施氮量为348.6 kg·hm^(-2)。减量施氮对绿肥鲜草产量和绿肥氮素积累量的影响显著,M||V N270较M||V N360、M||V N90、M||V N0的绿肥鲜草产量分别显著高了3.8%、4.6%、9.7%,较M||VN90和M||VN0之间的绿肥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了5.3%和11.9%。间作绿肥主要通过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进而增加减量施氮条件下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使间作玉米在氮肥减量下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籽粒产量。【结论】间作豆科绿肥可使氮肥减量25%的玉米获得高于地方推荐施氮量单作玉米的产量水平,可作为试区以及相似生态区域玉米化学氮肥减量的推荐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绿肥 减量施氮 产量 光能利用率 玉米 箭筈豌豆
下载PDF
减量灌水及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西北灌区玉米光合生理、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吴霞玉 李盼 +6 位作者 韦金贵 范虹 何蔚 樊志龙 胡发龙 柴强 殷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5-1079,共15页
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中普遍水肥投入大、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通过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对玉米光合生理、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灌水水平和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比例。2021—2022年,在绿洲灌区采用两因素裂区... 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中普遍水肥投入大、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通过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对玉米光合生理、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灌水水平和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比例。2021—2022年,在绿洲灌区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2个灌水水平(传统灌水和减量20%灌水),副区为5个有机无机肥等氮配施比例(全施无机氮肥、75%无机氮肥+25%有机肥、50%无机氮肥+50%有机肥、25%无机氮肥+75%有机肥和全施有机肥),探究玉米光合生理、籽粒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水氮管理模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灌水(I2)相比,减量20%灌水(I1)降低了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光合势(photosynthetic potential,L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提高了胞间CO_(2)浓度(Ci)、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籽粒苏氨酸含量;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籽粒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影响,随有机肥比例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的影响会逐渐从正效应变为负效应;与传统灌水结合全施无机氮肥(I2F1)相比,减量20%灌水结合75%无机氮肥+25%有机肥(I1F2)玉米平均叶面积指数(mean leaf area index,MLAI)提高了6.9%~7.1%,总光合势(total photosynthetic potential,TLAD)无显著变化;玉米吐丝期-蜡熟期LAI提高了5.0%~11.4%,吐丝期-蜡熟期LAD提高了7.5%~9.1%。I1F2较I2F1提高了玉米抽雄期-蜡熟期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SPAD)、Pn、Tr和Gs,降低了Ci。2年内I1F2较I2F1玉米增产12.0%~12.5%,籽粒中蛋白含量提高了6.9%~18.9%,籽粒中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9.6%~43.3%、77.7%~93.3%、49.7%~51.5%、18.4%~28.6%、39.5%~46.0%、57.4%~78.1%和35.1%~41.3%。其他处理对玉米光合生理、籽粒产量及品质指标也有一定影响,但综合2年结果,I1F2影响更显著。因此,减量20%灌水(3240 m^(3)hm^(–2))结合75%无机化学氮肥(270 kg hm^(–2))配施25%有机肥(90 kg hm^(–2))是实现西北灌区玉米高产优质生产目标的适宜水氮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灌水 有机无机肥配施 光合生理 籽粒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水氮减量密植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被引量:3
3
作者 韦金贵 郭瑶 +3 位作者 柴强 殷文 樊志龙 胡发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9-1929,共11页
针对干旱绿洲灌区水资源匮乏、玉米生产化肥投入量大等问题,在水氮减量条件下,探讨增大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建立水氮减量玉米稳产高效技术体系提供依据。20202021年,在地方习惯灌水减量20%(3240 m^(3... 针对干旱绿洲灌区水资源匮乏、玉米生产化肥投入量大等问题,在水氮减量条件下,探讨增大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建立水氮减量玉米稳产高效技术体系提供依据。20202021年,在地方习惯灌水减量20%(3240 m^(3)hm^(-2),W1)、习惯灌水(4050 m3hm^(-2),W2)和减量施氮25%(270 kg hm^(-2),N1)、习惯施氮(360 kg hm^(-2),N2)条件下,研究密度从7.50万株hm^(-2)(低,D1)提高30%(中,D2)、60%(高,D3)时,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水、氮减量均显著降低玉米籽粒产量,增密30%可补偿水氮同时减量导致的产量降低效应;施氮量不变降低灌水量时,增密可显著提高产量。2个试验年度内,W1较W2、N1较N2产量分别降低3.0%、12.9%,D2、D3较D1产量分别高12.9%、9.2%;W1N1D1较W2N2D1处理减产12.3%,W1N1D2与W2N2D1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增密30%能够补偿水氮减量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灌浆初期到成熟期干物质的累积量和成穗数,W1N1D2与W2N2D1相比,灌浆初期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5.8%,Vmax(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Vmean(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Tm(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HI(收获指数)差异均不显著,穗数增加24.7%,但穗粒数、千粒重分别降低19.3%和14.8%。W1N2D2较W2N2D1处理增产13.9%。当施氮量不变时,减水增密稳产的主要原因是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Vmean、HI和穗数,W1N2D2与W2N2D1相比,穗数、干物质积累、Vmean和HI分别提高24.8%、10.2%、8.4%和4.7%,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因此,本试验水氮同步减量条件下增密30%,是绿洲灌区玉米水氮节约稳产高产的可行措施;在施氮量保持不变但灌水量减少20%时,密度提高30%是玉米节水增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减量 密植 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 补偿效应
下载PDF
复种绿肥在不同灌水水平下对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刁亮 杨昭 +3 位作者 胡发龙 殷文 柴强 樊志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72-2581,共10页
探明麦后复种绿肥在不同灌水水平下对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对构建干旱灌区基于绿肥的小麦稳产丰产与优质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作用。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2种种植模式:麦后复种绿肥(W-G)和麦后休闲(W);副区... 探明麦后复种绿肥在不同灌水水平下对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对构建干旱灌区基于绿肥的小麦稳产丰产与优质生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作用。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2种种植模式:麦后复种绿肥(W-G)和麦后休闲(W);副区设小麦生育期3个灌水水平:低灌水(I1:190 mm)、中灌水(I2:240 mm)、高灌水(I3:290mm),于2020年和2021年测定分析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容重等品质指标,产量表现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水水平下,W-G较W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5.8%~26.5%、湿面筋含量增加了9.3%~26.4%、容重增加了0.4%~2.1%;同一种植模式不同灌水水平之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灌水水平的降低呈增加趋势,而籽粒淀粉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随灌水水平的降低呈减少趋势,I2小麦籽粒容重显著大于I1和I3;各组合处理之间,麦后复种绿肥中灌水水平(W-GI2)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麦后复种绿肥低灌水水平(W-GI1)之间差异不显著,均高于其他处理,较麦后休闲高灌水水平(WI3)增加了15.1%~35.0%, W-GI2的小麦籽粒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均与麦后复种绿肥高灌水水平(W-GI3)差异不显著。W-G较W籽粒产量增加了7.0%~13.2%;小麦籽粒产量随灌水水平的降低呈减少趋势,但W-GI2小麦籽粒产量与W-GI3差异不显著,较WI3平均增加了6.0%。W-G较W使小麦播前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5.6%~31.5%,但W-GI2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40 cm土层与W-GI3差异不显著,较WI3平均增加了7.8%。总之,麦后复种绿肥较麦后休闲处理能够显著增加麦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小麦在中灌水条件下获得较高籽粒产量的同时,改善籽粒蛋白质、淀粉、湿面筋含量等品质,可作为干旱灌区限量灌溉条件下小麦持续稳产丰产与品质优化的推荐农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灌水水平 籽粒品质 产量 小麦
下载PDF
水氮减量条件下地膜玉米免耕轮作小麦的水分利用特征
5
作者 曹永刚 徐龙龙 +5 位作者 柴强 胡发龙 殷文 樊志龙 王琦明 赵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60-2672,共13页
【目的】针对河西绿洲灌区资源型缺水严重,作物生产中地膜和水氮投入量大且利用率低等问题,探讨水氮减量条件下免耕一膜两年用对后茬作物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为构建试区水氮减量和水分高效利用技术提供实践依据。【方法】2019—2021年,... 【目的】针对河西绿洲灌区资源型缺水严重,作物生产中地膜和水氮投入量大且利用率低等问题,探讨水氮减量条件下免耕一膜两年用对后茬作物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为构建试区水氮减量和水分高效利用技术提供实践依据。【方法】2019—2021年,开展三因素裂区试验,设传统翻耕(CT)和免耕一膜两年用(NT)2种耕作方式,减量20%灌水量(I1,1920 m^(3)·hm-2)和传统灌水量(I2,2400 m^(3)·hm-2)2个灌水水平,减量40%施氮(N_(1),135 kg·hm-2)、减量20%施氮(N_(2),180 kg·hm-2)和传统施氮(N_(3),225 kg·hm-2)3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处理的耗水量、棵间蒸发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一膜两年用可优化小麦播前土壤水分环境、减少小麦生育期内无效耗水。与CT相比,NT有利于提高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分别提高了16.9%—23.0%和14.5%—16.5%;可降低小麦全生育期总耗水量(ET)、总棵间蒸发量(E)和蒸散比(E/ET),降低幅度分别为3.5%—4.2%、19.0%—20.2%和16.8%—19.3%。随着灌水和施氮量减少,耗水量、棵间蒸发量、E/ET 3个指标随之降低,与I2相比,I1的3个指标分别降低了6.1%—6.4%、10.8%—11.1%和5.5%—6.0%;与N_(3)相比,N_(2)、N_(1)的3个指标分别降低了2.2%—3.9%、4.2%—10.9%和1.7%—7.2%;耕作方式、灌水交互作用下,NTI1较CTI1耗水量、E/ET分别降低了0.6%—6.6%和17.4%—17.6%;免耕一膜两年用集成水氮减量进一步优化耗水结构,与CTI2N_(3)相比,NTI1N_(2)的3个指标分别降低了11.0%—12.9%、28.3%—47.6%和22.5%—26.4%。与CT相比,NT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8%—6.3%和9.0%—9.5%。在NT和CT条件下,I1N_(2)与I2N_(3)、I2N_(2)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不显著;比较不同处理下的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NTI1N_(2)最高,与对照CTI2N_(3)相比,籽粒产量和WUE分别提高了5.1%—6.6%和5.7%—6.2%。【结论】在河西灌区,免耕一膜两年用玉米轮作小麦,在全生育期灌水1920 m^(3)·hm-2、施氮180 kg·hm-2,是适用于该区的水氮节约小麦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生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膜两年用 水氮减量 水分利用特征 小麦 籽粒产量
下载PDF
No-tillage with straw mulching boosts wheat grain yield by improving the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rid regions
6
作者 YIN Wen FAN Zhi-long +7 位作者 HU Fa-long FAN Hong HE Wei SUN Ya-li WANG Feng ZHAO Cai YU Ai-zhong chai q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3416-3429,共14页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is a technical measure of crop production widely adopted in arid areas. It is unknown whether crop yield can be further increased by improving the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en st...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is a technical measure of crop production widely adopted in arid areas. It is unknown whether crop yield can be further increased by improving the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en straw returning is applied in the crop production system. So, a three-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various straw returning treatments for wheat production:(i) no-tillage with straw mulching(NTSM),(ii) no-tillage with straw standing(NTSS),(iii)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raw incorporation(CTS), and(iv)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no straw returning(CT, control). The eco-physiological and yield formation indicators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straw returning method to increase wheat yield and clarifying its regulation mechanism on eco-physi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TSM and NTSS treatments had better regulation of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d a higher yield increase than CTS and CT. Meanwhile, NTSM had a relatively higher yield than NTSS through better regulation of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to CT, the leaf area index of NTSM was decreased by 6.1–7.6% before the Feekes 10.0 stage of wheat, but that of NTSM was increased by 38.9–45.1% after the Feekes 10.0 stage. NTSM effectively regulated the dynamics of the photosynthetic source of green leaves during the wheat growth period. NTSM improve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by 10.2–21.4% and 11.0–21.6%, raised transpiration rate by 4.4–10.0% and 5.3–6.1%, increased leaf water use efficiency by 5.6–10.4% and 5.4–14.6%, at Feekes 11.0 and 11.2 stages of wheat, compared to CT, respectively. NTSM had higher leaf water potential(LWP) by 7.5–12.0% and soil water potential(SWP) by 8.9–24.0% from Feekes 10.3 to 11.2 stages of wheat than CT. Meanwhile, the absolute value of difference on LWP and SWP with NTSM was less than that with CT, indicating that NTSM was conducive to holding the stability of water demand for wheat plants and water supply of soil at arid conditions. Thus, NTSM had a greater grain yield of wheat by 18.6–27.3% than CT, and the high yield was attributed to the synchronous increase and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ear number, grain number per ear, and 1 000-grain weight. NTSM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regulating the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be recommended to enhance wheat grain yield in ari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 soil GRAIN
下载PDF
间作小麦秸秆还田对地膜覆盖玉米灌浆期冠层温度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殷文 柴强 +5 位作者 于爱忠 赵财 樊志龙 胡发龙 范虹 郭瑶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764-4776,共13页
【目的】作物的光合生理特性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冠层温度反映作物冠层的能量平衡状况,与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作物冠层温度与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旨在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干旱内陆灌区作物生产... 【目的】作物的光合生理特性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冠层温度反映作物冠层的能量平衡状况,与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作物冠层温度与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旨在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干旱内陆灌区作物生产潜力。【方法】2014—2016年,在西北干旱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小麦秸秆还田及地膜覆盖利用方式下,小麦间作玉米模式中玉米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间作较单作可降低玉米灌浆期的冠层温度,以免耕小麦带25—30 cm高茬收割覆盖还田与玉米带地膜2年覆盖(NTSI2),免耕小麦带25—30 cm高茬收割立茬还田与玉米带地膜2年覆盖(NTSSI2)处理降低效果更为显著,较传统耕作每年覆新膜单作(CTM)处理分别降低10.3%与7.5%,比传统翻耕小麦带无秸秆还田与玉米带每年覆新膜(CTI)处理分别降低7.6%与4.7%。从冠气温差可知,NTSI2处理随气温变化玉米灌浆期冠层温度变化较小,可减小气温变化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间作较单作可增大玉米灌浆期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以NTSI2、NTSSI2处理提高幅度较大,较CTM处理玉米Pn提高比例分别为23.0%与18.1%,较CTI处理提高比例分别为13.4%与8.9%;同理,与CTM处理相比,Tr分别提高7.9%与5.8%,与CTI处理相比,Tr分别提高6.1%与4.1%;NTSI2、NTSSI2处理WUEL较CTM处理提高14.4%与12.0%,较CTI提高7.2%与4.9%,呈现水分高效利用的潜势。相同的净占地面积下,间作较单作玉米具有增产效应,增产幅度达到52.2%,其中NTSI2、NTSSI2处理较CTM处理分别增产57.2%与53.4%,较CTI处理分别增产17.6%与14.7%,说明免耕地膜2年覆盖与秸秆还田同步应用于间作模式可进一步加强玉米增产效应。【结论】在河西绿洲灌区,集成应用免耕秸秆还田与地膜2年覆盖技术是实现高产高效间作模式的理想耕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间作玉米 秸秆还田 地膜覆盖 冠层温度 光合生理 产量
下载PDF
玉米密植光合生理机制及应用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瑶 柴强 +1 位作者 殷文 范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71-1883,共13页
在有限土地面积上生产足够粮食保证粮食安全,关键在于提高单产。密植作为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农艺措施,适度增加种植密度,其群体光合速率不受影响甚至有所提高,进而可以增加单产。揭示玉米密植光合生理学机理,是当前提高单产的重点研究... 在有限土地面积上生产足够粮食保证粮食安全,关键在于提高单产。密植作为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农艺措施,适度增加种植密度,其群体光合速率不受影响甚至有所提高,进而可以增加单产。揭示玉米密植光合生理学机理,是当前提高单产的重点研究方向。密植致使玉米光合特性发生改变,调控限制光合生理因子是有效促进玉米密植增产的关键所在,而挖掘密植增产的光合生理学潜力是玉米密植生理学基础,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重点综述了光合生理研究方法与思路变迁,国内外玉米适应密植的光合生理响应和相关农艺调控途径研究现状,为光合生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围绕未来玉米密植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依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传统研究方法必须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挖掘光合潜力或缩小实际与理论光合速率之间的差距以实现高光效是未来玉米密植研究的主要目标。探讨光合生理功能基因差异表达对栽培措施的响应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明确农艺措施与密植玉米光合相关基因表达信息的联系与互作关系,通过农艺栽培措施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融合挖掘玉米密植增产的光合生理潜力,为玉米密植增产提供光合生理理论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植 方法变迁 光合生理 调控途径
下载PDF
春小麦对生殖生长期阶段性干旱与复水的光合生理响应 被引量:9
9
作者 马绍英 李胜 +3 位作者 马蕾 王雅梅 柴强 卢旭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0,48,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抗旱能力小麦品种对阶段性干旱及复水的光合及荧光生理响应.【方法】以春小麦品种‘西旱2号’和‘永良4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花期控水,灌浆期复水,测定光合与荧光特性参数.【结果】干旱胁迫造成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 【目的】探究不同抗旱能力小麦品种对阶段性干旱及复水的光合及荧光生理响应.【方法】以春小麦品种‘西旱2号’和‘永良4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花期控水,灌浆期复水,测定光合与荧光特性参数.【结果】干旱胁迫造成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下降,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减小.轻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55%~60%)复水后,2个品种光补偿点变低,饱和点增高;当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45%~50%)复水后,‘西旱2号’光强利用范围较充分供水(田间持水量的70%~75%)CK增宽,‘永良4号’则变窄.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最大荧光(F_m)、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下降,初始荧光(F_0)升高,且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变化幅度增大,‘永良4号’较‘西旱2号’变化幅度更大,表现出‘西旱2号’的抗旱性优势.轻度干旱复水各指标均可恢复,部分表现出补偿效应,中度干旱胁迫复水后,‘西旱2号’的ΦPSⅡ、ETR、qP和F_m恢复至CK水平,而F_0和F_v/F_m未能恢复.‘永良4号’仅ETR和qP恢复至CK水平,而ΦPSⅡ、ETR、F_0和F_v/F_m均未能恢复.【结论】轻度干旱胁迫,复水后小麦品种荧光特性表现一定的补偿效应;中度干旱胁迫复水后,抗旱性强的品种基本可恢复正常水平,而抗旱性弱的品种由于缺水对光系统的严重损伤,使其难以恢复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干旱胁迫 复水 光合生理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41
10
作者 殷文 柴强 +4 位作者 李玲玲 于爱忠 谢军红 樊志龙 胡发龙 《高教学刊》 2020年第14期28-31,共4页
新时代视角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通过分析“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改革体制。探索农学... 新时代视角下,“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通过分析“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应采取的改革体制。探索农学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验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树人 王威 +4 位作者 高为广 卢鋆 柴强 刘文祥 陈颖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3-1083,共11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构成庞大、星地一体紧密耦合、建设周期长、技术状态不断演进的巨系统。面临着关键技术体制复杂、组网发射密度高、系统稳定运行难度大等多方面挑战,对系统的试验验证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构成庞大、星地一体紧密耦合、建设周期长、技术状态不断演进的巨系统。面临着关键技术体制复杂、组网发射密度高、系统稳定运行难度大等多方面挑战,对系统的试验验证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北斗系统在设计试验、星地对接及等效运行等方面试验验证任务,提出了一个与北斗系统全系统、全规模、全要素等效的地面试验验证系统体系架构。该系统具备软硬件平台协同工作、仿真系统与真实系统的等效运行,以及试验平台与卫星地面等系统远程互联等突出特点,解决了多系统仿真建模、系统高动态特性模拟及软硬件协同仿真等难题,实现了对北斗系统设计、建设与运行阶段的全过程验证,以及对北斗系统星间链路、卫星自主完好性及精密定轨等技术体制的试验验证。本文提出的系统是目前卫星导航领域唯一一个实现系统全状态仿真、能与真实系统同步迭代演进并协同运行的试验验证系统,可为其他航天任务的试验验证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试验验证 体系架构 仿真建模
下载PDF
民勤绿洲区撂荒农耕地抗风蚀效果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彩红 王军强 +2 位作者 柴强 严长庚 赵宇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1,67,共6页
通过风洞试验,在5个风速下对民勤绿洲区5种不同撂荒年限农耕地的土壤风蚀速率、0—20cm风沙流结构进行了模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农耕地撂荒20年后土壤风蚀速率明显增加,撂荒30,40年土壤风蚀速率是其他处理的2.40~4.97倍。不同撂荒年... 通过风洞试验,在5个风速下对民勤绿洲区5种不同撂荒年限农耕地的土壤风蚀速率、0—20cm风沙流结构进行了模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农耕地撂荒20年后土壤风蚀速率明显增加,撂荒30,40年土壤风蚀速率是其他处理的2.40~4.97倍。不同撂荒年限土壤风蚀速率均随风速的增大呈指数函数递增,但在撂荒30,40年条件下递增较快。风速为14m/s是民勤绿洲农田土壤风蚀加剧的转折点,当风速>14m/s时,农耕地撂荒20年后的土壤风蚀速率明显高于撂荒20年内。0—20cm内,农耕地撂荒20年内和撂荒20年后输沙率与高度分别呈负线性和负指数关系,农耕地撂荒20年内0—4cm输沙量和输沙量百分比(Q0—4/Q0—20)均低于撂荒30,40年。随着撂荒年限的延长,农田表层不可蚀性颗粒(粒径≥1mm的团聚体及粗砂砾)的含量明显降低,且土壤风蚀速率随不可蚀性颗粒含量的增加呈非线性降低趋势。因此,增强民勤荒漠绿洲区撂荒农耕地抗风蚀能力需适当减少撂荒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撂荒农耕地 土壤风蚀 风洞试验 风沙流结构
下载PDF
绿洲灌区地膜利用方式与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财 蔡莉娟 +6 位作者 柴强 赵良霞 范虹 殷文 胡发龙 于爱忠 樊志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158,共7页
通过不同地膜利用方式(NT:前茬玉米覆膜收获后免耕,次年直接播种;RT:秋免耕春覆膜;CT:传统耕作覆膜)和不同灌水水平(I1:全生育期灌水450 mm;I2:495 mm;I3:540 mm)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响应规律,揭示地膜利用方式和灌溉量调控玉... 通过不同地膜利用方式(NT:前茬玉米覆膜收获后免耕,次年直接播种;RT:秋免耕春覆膜;CT:传统耕作覆膜)和不同灌水水平(I1:全生育期灌水450 mm;I2:495 mm;I3:540 mm)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响应规律,揭示地膜利用方式和灌溉量调控玉米产量形成的机制,为覆膜种植玉米集成利用免耕和限量灌溉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NT和RT覆膜免耕处理降低了玉米吐丝期前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分别较传统耕作覆膜处理平均降低32.4%和45.9%,但吐丝期后使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分别提高7.4%和32.6%;灌水减量至495 mm未造成干物质累积量和生长率降低。NT和RT覆膜免耕处理使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和百粒重较传统耕作覆膜处理平均分别提高13.4%和6.6%,进而使3 a平均产量提高5.4%;灌水减量至495 mm并未引起减产。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有限灌水条件下覆膜免耕玉米主要通过增加双穗数和增大百粒重来提高籽粒产量。可见,集地膜覆盖和免耕为一体的覆膜免耕技术是干旱地区玉米生产较为理想的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覆膜免耕 灌水水平 群体生长率 干物质积累 产量构成
下载PDF
高等院校农学专业毕业实习问题剖析与改革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殷文 柴强 +4 位作者 于爱忠 李玲玲 谢军红 樊志龙 胡发龙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8期70-74,共5页
纵观我国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及成果,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生产毕业实习为例,剖析了农学专业毕业实习现存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生缺乏积极性与兴趣、实习基地建设不足、实习经费少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纵观我国农业院校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及成果,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生产毕业实习为例,剖析了农学专业毕业实习现存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习生缺乏积极性与兴趣、实习基地建设不足、实习经费少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立足于本科教学客观实际条件,围绕以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重点探讨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提出通过优化毕业实习内容、筛选运行模式、提升实习(试验)方法手段、探索保障体系、构建实践创新与改革模式等解决毕业实习的有效措施,以保证毕业实习质量,切实提高实习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构建高校农学专业毕业实习支撑体系,有效促进农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为培养综合性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农学专业 毕业实习
下载PDF
高等院校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建设实践与改革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志龙 陈桂平 +2 位作者 殷文 胡发龙 柴强 《大学教育》 2021年第11期42-44,共3页
文章针对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多学时短、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等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分析了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建设实践的优点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优化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 文章针对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多学时短、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等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分析了作物生产类实验课程群建设实践的优点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优化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新型农业人才为目的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课程群 混合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 农学专业
下载PDF
依托农业试验基地开展农学专业研究性教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发龙 柴强 +4 位作者 于爱忠 陈桂平 谢军红 樊志龙 殷文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随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培养以应用型为主、兼学术型的卓越农学人才是我国广大农业类高等院校的重要历史任务。本文从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在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目前农业类高等院校农学专业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共性... 随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培养以应用型为主、兼学术型的卓越农学人才是我国广大农业类高等院校的重要历史任务。本文从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在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入手,分析了目前农业类高等院校农学专业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阐述了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依托科研试验基地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研试验基地 农学专业 实践 研究性教学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现代作物生产概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殷文 柴强 +4 位作者 于爱忠 李玲玲 谢军红 樊志龙 胡发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现代作物生产概论》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普遍采用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课堂理论讲授教学时间内难以圆满完成大纲内容,再加上无趣的现代农业生产、现代粮食作物生产、现代设施栽培、现代农业储藏、现代农产品... 《现代作物生产概论》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普遍采用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课堂理论讲授教学时间内难以圆满完成大纲内容,再加上无趣的现代农业生产、现代粮食作物生产、现代设施栽培、现代农业储藏、现代农产品加工及现代农业机械等理论知识,很难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学习主动性.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的快速发展,迫使高等院校优化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应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而提升教学质量.本文根据《现代作物生产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及特点,探索形成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从而为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物生产概论 农学专业 混合式教学 改革创新
下载PDF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杜进勇 柴强 +4 位作者 王一帆 范虹 胡发龙 殷文 李登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98-1406,共9页
针对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相对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间作系统精确调控的相关理论依据等问题,本研究于2015—2017年,以小麦间作玉米为对象,通过设塑料布隔根(P,无根间作用)、尼龙网隔根(N,部分根间作用)和不隔根(完... 针对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相对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间作系统精确调控的相关理论依据等问题,本研究于2015—2017年,以小麦间作玉米为对象,通过设塑料布隔根(P,无根间作用)、尼龙网隔根(N,部分根间作用)和不隔根(完全根间作用)3种根系分隔方式,以及低(M1,45,000株hm^–2)、高(M2,52,500株hm^–2)2个玉米密度,系统分析了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间作作物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完全互作可显著增加间作群体的光合势,提高间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增大间作群体全生育时期的净同化率。与低密度相比,增大玉米密度使间作群体全生育期光合势平均提高12.4%;与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相比,不隔根处理光合势提高了10.3%和29.0%。增大密度使间作玉米净光合速率比低密度平均提高11.2%;不隔根间作玉米生育期净光合速率较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4.7%和7.7%。玉米密度对间作系统净同化率影响不显著;不隔根处理全生育时期净同化率比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11.5%和14.8%,生育后期,间作群体的光合势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地上地下协同影响作物群体光合势及间作组分作物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间作群体的净同化率,可通过增加密度和根间互作来促进协同作用,增加间作系统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间作 密度 根间作用 互作强度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老年人随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宫亚楠 赵颖馨 +6 位作者 贾青 孙尚文 盛林 张华 柴强 刘振东 王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随访LDL-C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合格入选老年人667例,平均随访6年。每次年度随访时检测血浆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LDL-C变异性。根据LDL-C标准差三分位(<0.42mmol/... 目的探讨老年人随访LDL-C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合格入选老年人667例,平均随访6年。每次年度随访时检测血浆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LDL-C变异性。根据LDL-C标准差三分位(<0.42mmol/L,0.42~0.63mmol/L,>0.63mmol/L)分为低变异性组221例,中变异性组224例和高变异性组222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每2年检测1次。结果与低变异性组比较,中变异性组及高变异性组颈动脉IMT、cfPWV及hs-CRP变化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变异性组比较,高变异性组颈动脉IMT、cfPWV及hs-CRP变化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随访LDL-C变异性与颈动脉IMT、cfPWV及hs-CRP变化值呈正相关(r=0.407,r=0.314,r=0.303,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随访LDL-C变异性是颈动脉IMT、cfPWV及hs-CR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随访LDL-C变异性是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并独立于LDL-C水平及调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LDL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C反应蛋白质 颈动脉疾病 降血脂药
下载PDF
覆膜免耕对玉米间作豌豆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丁磊 柴强 +6 位作者 于爱忠 胡发龙 殷文 樊志龙 范虹 任慧 赵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8-1156,共9页
借助2013年在河西绿洲灌区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探究耕作措施与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变化特征,以期为构建试验区农田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耕作方式和种植模式两个因素,包括传统覆膜耕作(CT)和覆膜免... 借助2013年在河西绿洲灌区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探究耕作措施与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变化特征,以期为构建试验区农田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耕作方式和种植模式两个因素,包括传统覆膜耕作(CT)和覆膜免耕(NT)2种耕作方式;单作玉米(M)、玉米间作豌豆(M/P)、单作豌豆(P)3种种植模式,共6个处理;通过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C/N,明确覆膜免耕对禾豆间作农田土壤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覆膜耕作相比,覆膜免耕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2 a平均分别增加4.8%、5.3%、11.1%、17.8%,同时也增加20~40 cm土壤的有机碳、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但对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在覆膜免耕措施下,玉米间作豌豆较单作玉米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别提高4.6%、7.0%、14.5%和21.6%,而20~40 cm土层中仅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覆膜免耕较传统覆膜耕作降低0~20 cm土层的C/N,而种植模式之间土壤C/N表现为玉米间作豌豆小于单作玉米。相对于其他处理,覆膜免耕玉米间作豌豆体系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其组分。因此,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体系中,覆膜免耕玉米间作豌豆为该区域高效、可持续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免耕 传统覆膜耕作 有机碳 全氮 禾豆间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