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design of mid-infrared waveguide detectors based on InAs/GaAsSb superlattice
1
作者 PEI Jin-Di chai xu-liang +1 位作者 WANG Yu-Peng ZHOU Y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7-463,共7页
In the realm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detection of molecules has been achieved using on-chip waveguides and resonators.In the mid-infrared band,the integration and sensitivity of chemical sensing chips are of... In the realm of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detection of molecules has been achieved using on-chip waveguides and resonators.In the mid-infrared band,the integration and sensitivity of chemical sensing chips are often constrained by the reliance on off-chip light sources and detectors.In this study,we demonstrate an InAs/GaAsSb superlattice mid-infrared waveguide integrated detector.The GaAsSb waveguide layer and the InAs/GaAsSb superlattice absorbing lay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evanescent coupling,facilitating efficient and highquality detection of mid-infrared light with minimal loss.We conducted a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photo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Additionally,we investigat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As/GaAs⁃Sb superlattice photodetector and the GaAsSb waveguide.Optimal thicknesses and lengths for the absorption lay⁃er are determined.When the absorption layer has a thickness of 0.3μm and a length of 50μm,the noise equiva⁃lent power reaches its minimum value,and the quantum efficiency can achieve a value of 68.9%.The utilization of waveguide detectors constructed with Ⅲ-Ⅴ materials offers a more convenient means of integrating mid-infra⁃red light sources and achieving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c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GaAsSb superlattice waveguide detector evanescent coupling GaAsSb waveguide
下载PDF
带间级联红外探测器的光电流输运与量子效率研究
2
作者 白雪莉 柴旭良 +4 位作者 周易 朱艺红 梁钊铭 徐志成 陈建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6-723,共8页
带间级联红外探测器可以利用多级吸收区级联的方式实现高的工作温度,但不同的吸收区厚度设计方式会使得器件在不同级数吸收区中出现光生载流子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对器件量子效率造成影响。为更好地理解带间级联探测器的级数和吸收区厚度... 带间级联红外探测器可以利用多级吸收区级联的方式实现高的工作温度,但不同的吸收区厚度设计方式会使得器件在不同级数吸收区中出现光生载流子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对器件量子效率造成影响。为更好地理解带间级联探测器的级数和吸收区厚度对量子效率的影响,对基于InAs/GaSb II类超晶格的带间级联探测器进行了变温测试,并基于多级光电流的“平均效应”建立了工作在反向偏置电压的量子效率计算模型,通过与实际测试的量子效率对比,发现在低温条件下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拟合一致性较好,验证了多级带间级联探测器中基于内增益机制的光电流平均效应。但在高温条件下,实际的光电流低于“平均效应”的理论计算结果,这可能是由于高温下少数载流子寿命变短,在吸收区和弛豫区界面处存在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GaSb II类超晶格 带间级联探测器 电子增益 量子效率
下载PDF
谐振腔增强带间级联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3
作者 张旺霖 柴旭良 +1 位作者 周易 裴金狄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4-730,共7页
本文对基于带间级联结构和谐振腔结构的中红外发光二极管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在传统带间级联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从器件外部引入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谐振腔结构,形成谐振腔带间级联发光二极管。对谐振腔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包括DBR周期... 本文对基于带间级联结构和谐振腔结构的中红外发光二极管进行了仿真和设计。在传统带间级联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从器件外部引入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谐振腔结构,形成谐振腔带间级联发光二极管。对谐振腔参数进行仿真优化,包括DBR周期数、谐振腔的腔长、有源区在谐振腔中的位置等。结果表明,使用单周期ZnS/Ge DBR作为谐振腔上反射镜的器件输出功率最大,有源区置于谐振腔内部电场强度波峰处时,器件的输出功率最大,三级谐振腔带间级联LED器件的输出功率与55级无谐振腔器件输出功率相当,其光束发散角的半峰全宽可以从92度减小到52度。结合已生长的5级带间级联LED器件的测试结果,增加谐振腔结构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峰值波长的辐射强度增强11.7倍,积分辐射强度增强5.43倍,光谱的半峰宽变窄6.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谐振腔 带间级联 辐射增强
下载PDF
InAs/GaAsSb带间级联中波红外焦平面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易 柴旭良 +9 位作者 田源 徐志成 黄敏 许佳佳 黄爱波 白治中 陈红雷 丁瑞军 陈建新 何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5-750,共6页
针对高工作温度红外探测器的迫切需求,设计并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了高晶格质量的2级带间级联中波红外探测材料,带间级联单元器件在最高323 K下可以测试到清晰的响应光谱,140 K下暗电流密度达到4×10^-5A/cm^-2.并在此基础上利用... 针对高工作温度红外探测器的迫切需求,设计并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了高晶格质量的2级带间级联中波红外探测材料,带间级联单元器件在最高323 K下可以测试到清晰的响应光谱,140 K下暗电流密度达到4×10^-5A/cm^-2.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干法刻蚀技术实现了320×256规模的台面型带间级联红外焦平面原型器件.焦平面测试结果表明其在80-120K范围内量子效率达到30%,127 K下噪声等效温差为55.1 mK,盲元率为2.3%.采用该焦平面器件在127 K下获得了较为清晰的演示性室温目标红外热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红外焦平面 带间级联结构 高工作温度
下载PDF
面向高工作温度应用的带间级联红外光电器件 被引量:1
5
作者 柴旭良 周易 +11 位作者 王芳芳 徐志成 梁钊铭 朱艺红 周建 郑露露 黄敏 白治中 黄爱波 陈红雷 丁瑞军 陈建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高温工作探测器是第三代红外焦平面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带间级联探测器结合了势垒结构与多级吸收区结构的特点,通过多量子阱弛豫和隧穿实现光生载流子单方向输运,可以有效降低来自PN结耗尽区的产生-复合暗电流;利用多级短吸收区结构,... 高温工作探测器是第三代红外焦平面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带间级联探测器结合了势垒结构与多级吸收区结构的特点,通过多量子阱弛豫和隧穿实现光生载流子单方向输运,可以有效降低来自PN结耗尽区的产生-复合暗电流;利用多级短吸收区结构,在扩散长度很短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效地收集光生载流子,从而可以提高探测器在高工作温度下的探测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在带间级联红外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高工作温度带间级联探测器、高带宽带间级联探测器以及带间级联发光器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间级联探测器 高工作温度 红外焦平面 发光二极管
下载PDF
长波带间级联探测器结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源 周易 +3 位作者 柴旭良 徐志成 陈建新 何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4-739,745,共7页
针对带间级联结构在长波探测上的设计应用,采用包络函数近似下的二带模型和传输矩阵方法,考虑电子和轻空穴耦合,计算了带间级联结构多量子阱弛豫区的E-k关系和详细能带信息.特别优化了弛豫区结构,在保证光生载流子在弛豫区中隧穿几率的... 针对带间级联结构在长波探测上的设计应用,采用包络函数近似下的二带模型和传输矩阵方法,考虑电子和轻空穴耦合,计算了带间级联结构多量子阱弛豫区的E-k关系和详细能带信息.特别优化了弛豫区结构,在保证光生载流子在弛豫区中隧穿几率的前提下首次利用周期性量子阱结构拓展弛豫区厚度,降低吸收区中电场强度,抑制产生复合电流和隧穿电流,提高器件电学性能.制备的该两级结构长波带间级联探测器10. 5μm处量子效率达到了20%,证实了弛豫区与隧穿区具有良好的光生载流子输运.器件在80 K下50%截止波长为11. 5μm,是目前所见报道中带间级联结构在80 K工作温度下所获得最长波长的红外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带间级联探测器 传输矩阵方法 能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