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材料的“化学剪刀”结构编辑策略
1
作者 丁浩明 陈科 +3 位作者 李勉 李友兵 柴之芳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受到生物基因工程中“基因剪刀”的启发,“化学剪刀”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化学剪刀”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首先,介绍了“化学剪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受到生物基因工程中“基因剪刀”的启发,“化学剪刀”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化学剪刀”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首先,介绍了“化学剪刀”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即指在保持初始材料主结构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敲除、置换、修复或重构目标原子或结构单元,从而定制化编辑材料晶格中的组成元素、晶体结构以及微观形貌,最终实现特定的材料结构与功能。随后,详细回顾了“化学剪刀”在材料结构编辑中的具体应用,即如何利用化学剪切、化学修饰、化学合成和化学刻蚀与化学插层等结构编辑方法对材料结构进行精确调控和功能设计。最后,对“化学剪刀”未来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评述详细介绍了“化学剪刀”在材料结构编辑及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巨大潜力,为探索和开发“化学剪刀”在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验支撑,并有望推动相关材料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剪刀 无机材料 结构编辑 专题评述
下载PDF
洗油含芴馏分段反应-分离制9-芴酮工艺研究
2
作者 柴志方 桂欢欢 +2 位作者 梁嘉欣 徐婕 韩信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8-11,共4页
为了提高洗油中芴的利用率,分别以模拟和真实含芴馏分段为原料,采用反应-分离的新工艺进行了直接氧化制9-芴酮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原料与溶剂质量比1∶7,进气速率250 mL/min,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40℃),15 min内即... 为了提高洗油中芴的利用率,分别以模拟和真实含芴馏分段为原料,采用反应-分离的新工艺进行了直接氧化制9-芴酮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原料与溶剂质量比1∶7,进气速率250 mL/min,催化剂用量5%,反应温度40℃),15 min内即可实现模拟原料中芴的完全转化;而对于真实原料,在相同工况下,反应速率明显变慢,通过增加催化剂用量可明显缩短反应时间。反应后9-芴酮混合物通过精馏即可得到纯度>95%的9-芴酮粗品,再结合重结晶工艺可得到纯度>99%的9-芴酮产品。与传统分离-反应工艺相比,本工艺9-芴酮产品总收率可提高近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油 含芴馏分段 9-芴酮 反应-分离
下载PDF
Ni、Fe杂质在LBE中的化学行为的深度势能分子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梁汝婷 薄涛 +3 位作者 聂长明 张蕾 柴之芳 石伟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76-2387,共12页
液态铅铋共晶(LBE)与结构材料的相容性,是其在先进反应堆中应用的难题之一。实验方法研究材料腐蚀产生的杂质原子在LBE中的扩散性质等化学行为较为困难,而传统的理论计算包括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经典分子动力学(MD)方法分别存在模拟尺... 液态铅铋共晶(LBE)与结构材料的相容性,是其在先进反应堆中应用的难题之一。实验方法研究材料腐蚀产生的杂质原子在LBE中的扩散性质等化学行为较为困难,而传统的理论计算包括密度泛函理论(DFT)和经典分子动力学(MD)方法分别存在模拟尺度与模拟精度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近年提出的基于DFT计算、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势能(DP)力场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DFT计算生成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得到能准确描述原子间作用力的DP模型。使用DP模型进行MD模拟,既能具有DFT的精度也能进行大体系和长时间尺度的模拟。本文研究了杂质原子Ni、Fe在LBE中的微观结构和扩散系数,同时计算了LBE的密度、热容、黏度等热物理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杂质原子与Bi原子有更强的作用力,温度升高,原子间的作用力减小,两种杂质原子有着相似的配位情况,但Ni原子的配位数(CN)分布较为分散,Fe的CN较为集中,Ni相对于Fe在LBE中有更快的扩散速度。预测的密度、热容、黏度等热物理性能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并且优于经典力场MD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E 热物理性质 扩散系数 第一性原理 分子动力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核用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欧阳琴 王艳菲 +14 位作者 徐剑 李寅生 裴学良 莫高明 李勉 李朋 周小兵 葛芳芳 张崇宏 何流 杨磊 黄政仁 柴之芳 詹文龙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1-840,共20页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低中子毒性、耐中子辐照和耐高温氧化等特性,成为先进核能系统重要的候选结构材料。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针对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低中子毒性、耐中子辐照和耐高温氧化等特性,成为先进核能系统重要的候选结构材料。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针对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针对SiC_(f)/SiC复合材料面向核用所关注的重点方向,如核用SiC纤维、纤维/基体界面相、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数值仿真、腐蚀行为和表面防护、连接技术以及辐照损伤等方面,本文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针对核用要求指出了SiC_(f)/SiC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思路,希望对该材料的进一步研发和最终应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结构材料 核材料 碳化硅 辐照损伤 综述
下载PDF
水煤浆稳定性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柴志方 曾鸣 +3 位作者 张瑞杰 冯来宏 王帅 姬文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49-255,共7页
目前常用的水煤浆稳定性评价方法均存在测试周期较长、表征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为了缩短水煤浆稳定性的测试周期,选取了温度作为加速试验条件,采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客观、定量地研究了温度30~55℃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目前常用的水煤浆稳定性评价方法均存在测试周期较长、表征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为了缩短水煤浆稳定性的测试周期,选取了温度作为加速试验条件,采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客观、定量地研究了温度30~55℃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时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仪器给出的水煤浆稳定性指数TSI值逐渐增大,说明浆体越来越不稳定。此外,为了解释温度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对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和煤颗粒粒径随温度的变化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煤浆的表观黏度降低,由1194 mPa·s下降到702 mPa·s,由稳定性分析仪软件计算得出的煤颗粒聚结的速率加快,其平均粒径分别增大了2.4和3.6μm。根据斯托克斯定律,这些变化都会加速浆体中煤颗粒的沉降进而破坏浆体的稳定性。据此,以稳定性指数TSI值尝试建立了水煤浆稳定性随温度变化的动力学曲线,相关系数R=0.985,说明其线性相关性较好,即试验所用瘦煤水煤浆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增加近似呈线性下降。利用此模型可以计算得出45,50和55℃的加速比AR分别为1.9,2.3和2.7,这与利用稳定性分析仪从宏观角度所测出的分层厚度和计算得出的相分离指数(PSI)来表征水煤浆稳定性的评价结果相接近。因此,升高温度能够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快速、准确地评价水煤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温度 稳定性 加速失稳 稳定性分析仪
下载PDF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气泡尺寸分布及Sauter直径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冯来宏 柴志方 +2 位作者 王帅 张瑞杰 曾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50-656,共7页
为研究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机内气泡尺寸分布以及影响因素,选取仲辛醇为起泡剂,在自制的实验室规模的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机上利用图像分析法测定了不同起泡剂浓度和充气量下气泡尺寸分布特性及其差异,同时建立了定量描述可变操作参... 为研究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机内气泡尺寸分布以及影响因素,选取仲辛醇为起泡剂,在自制的实验室规模的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机上利用图像分析法测定了不同起泡剂浓度和充气量下气泡尺寸分布特性及其差异,同时建立了定量描述可变操作参数与气泡Sauter直径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分选机内气泡尺寸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充气量增大导致气泡的运动速度加快,气泡的碰撞能量随之增大,气泡之间的兼并行为随之增多,进而导致气泡尺寸随之增大;随着起泡剂的加入以及浓度的增大,最大气泡尺寸降低,气泡尺寸分布范围明显降低,而且气泡分布率直方图从双峰过渡到单峰,同时中间粒径的气泡含量明显增多,大气泡和小气泡的数量在减少,气泡分布越来越集中,当起泡剂浓度超过临界值时,体系的表面张力将基本保持不变,导致气泡之间的兼并行为随之保持不变,气泡尺寸分布基本不变;通过量纲分析法和代入试验数据求解气泡Sauter直径预测方程,从预测方程中可以看出,气泡Sauter直径同起泡剂浓度成负相关性,同充气量成正相关性。此外汇总气泡尺寸测量试验结果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气泡Sauter直径预测方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预测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度较高,其皮尔逊(P-r)相关系数为0.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 气泡尺寸分布 充气量 气泡Sauter直径 起泡剂浓度
下载PDF
干法后处理含盐废物陶瓷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雅兰 柴之芳 石伟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1-276,共6页
对于未来先进核燃料循环系统,基于熔盐电解的干法后处理技术是一种最具发展前景且可靠性好的后处理技术。对干法后处理各环节产生的含盐废物进行陶瓷固化处理,使之以稳定的废物形式在地质处置库中长期处置,是干法后处理最终实现工业化... 对于未来先进核燃料循环系统,基于熔盐电解的干法后处理技术是一种最具发展前景且可靠性好的后处理技术。对干法后处理各环节产生的含盐废物进行陶瓷固化处理,使之以稳定的废物形式在地质处置库中长期处置,是干法后处理最终实现工业化应用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干法后处理废物陶瓷固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熔盐电解还原和电解精炼过程产生的含盐废物陶瓷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后处理 含盐废物 陶瓷固化 熔盐电解 综述
下载PDF
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来宏 王帅 +2 位作者 张瑞杰 柴志方 曾鸣 《矿业科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了解决选煤厂粗煤泥的分选难题、提高粗粒煤的分选效果,基于重浮耦合原理开发了一种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流态化分选机,利用该分选机在实验室开展了1. 000~0. 125 mm粗煤泥的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上升水流速率、充气... 为了解决选煤厂粗煤泥的分选难题、提高粗粒煤的分选效果,基于重浮耦合原理开发了一种充气式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的流态化分选机,利用该分选机在实验室开展了1. 000~0. 125 mm粗煤泥的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上升水流速率、充气量和药剂用量的增加,精煤灰分、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都随之升高;在上升水流速率30 mm/s、充气量0. 36 m^3/h、起泡剂用量0. 062 85 mmol/L的条件下,分选效果最佳;对比常规液固流化床分选试验,可以看出充气后精煤中各个粒级的产率明显增加,尾煤中各个粒级的产率明显降低,粗颗粒回收率提高了29. 12%,可能偏差Ep达到0. 08,分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液固流化床分选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气泡 粗煤泥 充气量
下载PDF
室温下电子束辐照快速合成共价有机框架
9
作者 张明星 陈俊畅 +16 位作者 张仕通 周小琪 何林玮 Matthew V.Sheridan 袁梦嘉 张茂江 陈龙 代星 马付银 王敬东 胡江涛 吴国忠 孔学谦 周如鸿 Thomas E.Albrecht-Schmitt 柴之芳 王殳凹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5期73-78,共6页
传统的溶剂热或水热反应仍是一种用于合成结晶多孔材料的主流方法,如共价有机框架(COFs)。该过程合成COFs通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密闭体系和较长的反应时间,而采用温和高效的能量输入体系用于快速合成COFs仍具有挑战性。本研究通过电子束... 传统的溶剂热或水热反应仍是一种用于合成结晶多孔材料的主流方法,如共价有机框架(COFs)。该过程合成COFs通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密闭体系和较长的反应时间,而采用温和高效的能量输入体系用于快速合成COFs仍具有挑战性。本研究通过电子束辐照,在室温下快速合成二维亚胺键连接的COFs。该过程中,辐射能作为一种新的能量输入模式替代传统的热能用于COFs合成。电子束辐照制备COFs能在室温下几分钟内实现,且该过程可调控,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吸收剂量对合成COFs的结晶性能、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等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该合成策略具有普适性,不仅成功合成出已知的刚性COFs,而且也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柔性CO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多孔材料 共价有机框架 电子束 辐照合成
下载PDF
熔盐法合成纳米层状Sc_(2)SnC MAX相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友兵 秦彦卿 +8 位作者 陈科 陈露 张霄 丁浩明 李勉 张一鸣 都时禹 柴之芳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3-778,共6页
MAX相是一类兼具金属和陶瓷特性的三元层状材料,也是合成二维MXenes的前驱体材料。理论预测稳定的三元层状MAX相材料约有600余种,目前实验合成的三元层状MAX相材料已有80余种,但M位主要为前过渡族金属,而对M为稀土元素的三元MAX相鲜有... MAX相是一类兼具金属和陶瓷特性的三元层状材料,也是合成二维MXenes的前驱体材料。理论预测稳定的三元层状MAX相材料约有600余种,目前实验合成的三元层状MAX相材料已有80余种,但M位主要为前过渡族金属,而对M为稀土元素的三元MAX相鲜有报道。本研究以Sc、Sn,和C元素粉为原料,通过熔盐法合成了M位为稀土元素Sc的全新Sc_(2)SnC MAX相材料。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等分析手段,确认Sc_(2)SnC MAX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Sc_(2)SnC MAX相的结构稳定性、晶格参数、力学和电子性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Sc_(2)SnC热力学稳定,Sc-3d电子在费米能级上占主导地位,MAX相呈金属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 纳米层状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下载PDF
M位与A位双固溶MAX相的磁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霄 李友兵 +6 位作者 陈科 丁浩明 陈露 李勉 史蓉蓉 柴之芳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7-1255,共9页
三元层状化合物MAX相兼具金属与陶瓷优良的力学性质,通常被认为是一类高安全结构材料。有研究显示,通过熔盐法可以将副族元素插入到MAX相A位层间,获得具有铁磁性能的V_(2)(Sn,A)C(A=Fe、Co、Ni和Mn)材料。因而,如何构建新的MAX相结构并... 三元层状化合物MAX相兼具金属与陶瓷优良的力学性质,通常被认为是一类高安全结构材料。有研究显示,通过熔盐法可以将副族元素插入到MAX相A位层间,获得具有铁磁性能的V_(2)(Sn,A)C(A=Fe、Co、Ni和Mn)材料。因而,如何构建新的MAX相结构并实现其磁性调控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MAX相M位和A位双固溶的方式设计了四种新型MAX相(V,Nb)_(2)(Sn,A)C(A=Fe、Co、Ni和Mn)。XRD、SEM、EDS结合TEM分析证实了上述新相的合成。超导量子磁强计(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magnetometer,SQUID)测试磁学性能发现,M位固溶后的MAX相的居里温度与其四方率(c/a)、元素组成有关。(V,Nb)_(2)(Sn,Fe)C、(V,Nb)_(2)(Sn,Ni)C、(V,Nb)_(2)(Sn,Mn)C相较于M位固溶Nb元素之前的V_(2)(Sn,A)C相,其矫顽力Hc和剩余磁化强度M_(r)减小,饱和磁化强度M_(s)增大。而V_(2)(Sn,Co)C在M位固溶Nb元素之后磁性变化均与前述MAX相相反。通过以上结果,揭示了M/A位双固溶对MAX相磁性的影响规律,为调控MAX相磁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 双固溶 磁性
下载PDF
浅析融入传统文化资源的中学物理教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敏玥 潘佳成 柴志方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第6期3-7,共5页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学科特点,提出了应用于物理教学的传统文化分类方法,分析了新人教版教科书必修部分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特点,并基于教科书的特点,结合具体的示例,提出了搜集传统文化素材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高中物理 传统文化 新教材
下载PDF
中国放射化学领域发展现状和未来挑战
13
作者 柴之芳 王殳凹 《科学观察》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放射化学是一门研究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领域,包括放射性元素化学、核能放射化学、环境放射化学、放射性药物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放射化学为我国的“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发挥了重要作... 放射化学是一门研究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效应的化学分支学科领域,包括放射性元素化学、核能放射化学、环境放射化学、放射性药物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放射化学为我国的“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发挥了重要作用,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为国家安全、核能利用、核技术开发、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放射化学的特点表明,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和不可取代的核科学,而且是一门极具生命力的前沿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化学 放射性物质 辐射化学 放射分析化学 辐射效应 环境保护 前沿科学 放射性元素
原文传递
“先进核裂变能的燃料增殖与嬗变”重大研究计划结题综述
14
作者 李会红 石伟群 +2 位作者 詹文龙 柴之芳 董国轩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1-457,共7页
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先进核裂变能的燃料增殖与嬗变"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总体科学目标、总体布局、实施思路及总体完成情况,并提出了该领域的下一步发展建议。
关键词 重大研究计划 核裂变能 加速器 反应堆 核安全 核材料
原文传递
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中科普阅读题的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敏玥 袁海泉 柴志方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8,共4页
阅读在科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引领科学阅读。我们选取了近六年的北京市中考物理真题,对其中的科普阅读题进行分析,研究其命题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科学阅读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科普阅读 中考 科学阅读素养
原文传递
Geochemic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dinosaur extinction during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K/T) transition in the Nanxiong Basin, South China: Evidence from dinosaur eggshells 被引量:13
16
作者 ZHAO ZiKui MAO XueYing +3 位作者 chai zhifang YANG GaoChuang ZHANG FuCheng YAN Z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806-815,共10页
The complex patterns of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Ir and isotope distributions in the three K/T sections of the Nanxiong Basin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wo environmental events in the latest Cretaceous and earliest Paleo... The complex patterns of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Ir and isotope distributions in the three K/T sections of the Nanxiong Basin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wo environmental events in the latest Cretaceous and earliest Paleocene. The first geochemical environmental event occurred at about 2 Ma prior to the K/T boundary interval, where the dinosaur diversity was hardly reduced, except that a number of patho-logical eggshells appeared. The second one was larger and occurred just at and near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K/T) boundary. The extinction of the dinosaurs spread out within 250 ka with major extinction beginning at the boundary interval. This is even later than their extinction in Montana, North America and in India. The cause of the dinosaur extinction may be the result of a complex multiple events brought about by the coincidence of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marked by multiple Ir and δ 18O anomalies, and environmental poisoning characterized by other trace elements derived from the local source. Successive short- and long-term conditions of geochemically induced environmental stress negatively affected the reproductive process and thus contributed to the extinction of the dinosa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南雄盆地 恐龙蛋壳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plant protoplasts by MAA 被引量:8
17
作者 ZHANG Zhiyong WANG Yuqi +5 位作者 SUN Jingxin LI Fuliang chai zhifang XU Lei LI Xin CAO Guoy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0年第16期1497-1499,共3页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peci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plant cell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olecular activation analysis (MAA).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 Brassica napus were isolated by enzymatic digestion. A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peci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plant cell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olecular activation analysis (MAA).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 Brassica napus were isolated by enzymatic digestion. After being washed with isosmotic solution containing EDTA for several times, the protoplasts were purified b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T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in the protoplasts was determined by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REEs can enter the cells of the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PLAST molecular ACTIVATION analysis RARE EARTH elements.
原文传递
Mesoporous silica SBA-15 functionalized with phosphonate and amino groups for uranium uptake 被引量:6
18
作者 WANG XiaoLiang YUANLiYong +6 位作者 WANG YanFei LI ZiJie LIU YaLan FENG YiXiao ZHAO YuLiang chai zhifang SHI WeiQu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1705-1711,共7页
Mesoporous silicas have a very attractive ability of sorption and enrichment of metal ions due to their huge surface area and facile functionalization by organic ligands. In this work, phosphonate-amino hifunctionaliz... Mesoporous silicas have a very attractive ability of sorption and enrichment of metal ions due to their huge surface area and facile functionalization by organic ligands. In this work, phosphonate-amino hi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SBA-15 (PA-SBA-15) as U(VI) sorbent was fabricated through post-grafting method. The obtained mesoporous silica was character- ized by SEM, XRD, NMR and nitrogen 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which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ordered mesoporous structure with uniform pore diameter and large surface area. The adsorptivity of PA-SBA-15 for U(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using batch sorption technique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U(VI) sorption by PA-SBA-15 is very quick with equilibrium time of less than 1 h, and the U(VI) uptake is as large as 373 mg/g at pH 5.5 under 95℃. The sorption isotherm has been successfully modeled by the Langmuir isotherm, suggesting a monolayer homogeneous sorption of U(VI) in PA-SBA-15. The sorption is pH-dependent due to the pH-dependent charge of sorbent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The thermodynamic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orption is a feasible and endothermic proces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PA-SBA-15 could be a promising solid phase sorbent for highly-efficient removal of U(VI) ions from waste water and enrichment of U(VI) from a solution at a very low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orous silica SBA-15 PHOSPHONATE amino group bifunctionalized SORPTION URANIUM
原文传递
In situ observation of C_(60)(C(COOH)_(2))_(2) interacting with living cells us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被引量:4
19
作者 YE Chang CHEN Chunying +13 位作者 CHEN Zhen MENG Huan XING Li JIANG Yaxin YUAN Hui XING Gengmei ZHAO Feng ZHAO Yuliang chai zhifang FANG Xiaohong HAN Dong CHEN Long WANG Chen WEI Tao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9期1060-1064,共5页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living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by an imaging technique of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or this pur- pose, the C60 derivative C60(C(COOH)2)2, a thera- peutic agent for degenerati...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living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by an imaging technique of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or this pur- pose, the C60 derivative C60(C(COOH)2)2, a thera- peutic agent for degeneration disease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as synthesized, purified and characterize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living cell and penetration of the cellular membrane were in situ studied using the real time imaging technique, and its potential cytotoxicity was also examined by flow cy- tomet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60(C(COOH)2)2 can easily enter cells, and is mainly located in cytoplasm by fluorescein labeling. Furthermore, C60(C(COOH)2)2 can carry the molecule that cannot cross cellular membranes into cells, because fluo- rescein compound itself cannot enter the cell or ad- here to membrane. A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10?2 to 1×102 mg/L, C60(C(COOH)2)2 does not show any detectable cyto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C(COOH)2)2 原位观察 真实时间成象 球壳状碳分子 细胞膜 荧光标记
原文传递
Solvent extraction of U(VI) by trioctylphosphine oxide using a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被引量:4
20
作者 YUAN LiYong SUN Man +3 位作者 LIAO XiangHong ZHAO YuLiang chai zhifang SHI WeiQu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1432-1438,共7页
The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RTILs) have recently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solvent alternatives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industry, parti... The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RTILs) have recently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solvent alternatives for possibl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industry, particularly in liquid-liquid separations of radioactive nuclides. We investigated solvent extraction of U(V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nto a commonly used ionic liquid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C4mim][NTf2]) using trioctylphosphine oxide(TOPO) as an extractant. The effects of contact time, TOPO concentration, acidity, and nitrate ions on the U(VI) extrac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extr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slope analysis and UV-Vis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OPO/[C4mim][NTf2] provides a highly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U(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under near-neutral conditions. When the TOPO concentration was 10 mmol/L, the extraction of 1 mmol/L U(VI) was almost complete(> 97%). Both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were much larger than in conventional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dichloromethane. Slop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ree TOPO molecules in [C4mim][NTf2] bound with one U(VI) ion and one nitrate ion was also involved in the complexation and formed the final extracted species of [UO2(NO3)(TOPO)3]+. Such a complex suggests that extraction occurs by a cation-exchange mode, which was subsequently evidenced by the fact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4mim+ in the aqueous phase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extraction percent of U(VI) recorded by UV-Vis measu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ANIUM solvent extraction ionic liquid trioctylphosphine oxi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