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结构类型的走滑相关剪断裂带
1
作者 陈书平 田作基 +3 位作者 徐世东 马中振 常少英 赵怀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里德尔剪切是走滑带的典型构造样式,但近年来发现的很多剪断裂带中的剪断裂组合样式与经典里德尔剪切不同。在这些剪断裂带中,剪断裂的排列方式与两盘位移方向性质相同,即左阶左行或右阶右行,被称为同阶行剪断裂,其叠合部位具有离散性... 里德尔剪切是走滑带的典型构造样式,但近年来发现的很多剪断裂带中的剪断裂组合样式与经典里德尔剪切不同。在这些剪断裂带中,剪断裂的排列方式与两盘位移方向性质相同,即左阶左行或右阶右行,被称为同阶行剪断裂,其叠合部位具有离散性质。基于库伦破裂准则,认为这些剪断裂带是在双剪切带夹持的断夹块上发育的。在双剪切作用下,最大主应力迹线方向上将产生2组共轭势剪破裂,在递进变形过程中,与最大剪应力(主走滑方向)成小锐夹角的剪破裂将优先得到发展,而与最大剪应力成大锐夹角的剪破裂将受到抑制而被限制在前者之间,形成一种不同于经典里德尔剪切组合样式的新型剪断裂带。这种类型的剪断裂带发育离散型叠合带,对成藏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带 剪断裂 里德尔剪切 同阶行 异阶行 双扭动 库伦破裂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短期旋回内薄层砂体的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长永 陈希光 +5 位作者 李俊飞 宋志华 常少英 单祥 郭华军 厚刚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7,共8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广泛发育薄层砂体,储层厚度约为10~20 m,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薄层砂体预测难度较大。为此,通过测井曲线、钻井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将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2...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广泛发育薄层砂体,储层厚度约为10~20 m,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薄层砂体预测难度较大。为此,通过测井曲线、钻井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将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2个中期旋回、6个短期旋回。在每个短期旋回内,利用地震切片技术优选了6个地震反演切片,通过此方法识别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厚度约为140 m)内低位期、湖侵期、高位期、湖退期、湖侵期、湖泛期6个不同时期砂体的沉积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腹部地区地震资料可识别精度为中期旋回,在地震等时界面内提取多张地震反演切片,选取与井的短期旋回相对应的反演切片,6张反演切片有效地识别了短期旋回内薄层砂体的空间展布和叠置关系,把井的高频信息充分扩展到整个空间上。该方法既发挥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率,又发挥了井的高分辨率的作用,克服了地震分辨率的不足,深化了对短期旋回内薄层砂体沉积规律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 砂体预测 短期旋回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地震切片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630 MW煤粉锅炉协同处理污泥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文亮 李晓金 +2 位作者 侯波 常少英 何璐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45-253,共9页
为了解污泥干化掺烧对大型煤粉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对比了国内多种污泥的燃烧特性参数,定量研究了污泥掺混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以某63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Fluent仿真软件对该锅炉掺烧污泥后的温度场分... 为了解污泥干化掺烧对大型煤粉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对比了国内多种污泥的燃烧特性参数,定量研究了污泥掺混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以某630 MW超临界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Fluent仿真软件对该锅炉掺烧污泥后的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工程实践实炉运行数据分析污泥掺烧对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含水率40%污泥(干化污泥)以不高于10%的比例与煤粉掺烧可改善混合燃料的着火性能和燃尽性能,提高混合燃料燃烧强度,混合燃料可燃性指数、稳燃性指数及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仅降低2%~7%。Fluent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干化污泥掺烧比不高于10%时,锅炉各受热面出口温度仅升高10℃左右,炉膛内燃料燃烧充分、燃烧过程稳定,温度场分布未受明显影响;干化污泥掺烧比10%条件下,当锅炉负荷由100%降至30%时,各受热面出口温度降低,排烟热损失降低,锅炉热效率仍高于满负荷运行工况下数值。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实测结果显示,630 MW煤粉锅炉掺烧污泥后炉膛温度呈下降趋势,但降幅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污泥掺烧 燃烧特性 Fluent数值模拟 工程实践
下载PDF
岩溶洞穴型油藏描述中的几种方法——以塔北轮古西油田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常少英 邓兴梁 +5 位作者 戴传瑞 曹鹏 罗宪婴 闫晓芳 余异志 刘江丽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1,共7页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洞穴型油藏为例,针对几个制约油田高效开发的重要问题,采用了相应的油藏描述技术对策:(1)在分析岩溶成因的基础上,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岩溶洞穴分层解释,描述不同洞穴层发育特征;(2)采用岩溶沟...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洞穴型油藏为例,针对几个制约油田高效开发的重要问题,采用了相应的油藏描述技术对策:(1)在分析岩溶成因的基础上,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岩溶洞穴分层解释,描述不同洞穴层发育特征;(2)采用岩溶沟谷趋势面法确定油水界面,指导避水开发;(3)通过岩石物理分析,确定了用于识别泥质充填洞穴的泥质指示因子,然后运用地震反演技术,筛选出未被泥质充填的有效储层。通过这三项技术方法的实施,弄清了四层洞穴储层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与供油的关系;厘清了油水在洞穴储层中的赋存特征;发现岩溶斜坡的充填程度高于岩溶台地;最后评价出三类残丘含油单元。三项技术对策在岩溶洞穴型油藏描述方面具有较强适用性,可为相同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油藏特征 油藏描述 轮古西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机器学习法在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中应用及对比——以四川盆地MX地区龙王庙组地层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昌 沈安江 +3 位作者 常少英 梁正中 李振林 孟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4期586-596,共11页
机器学习法是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地质情况和资料,选择适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是高精度识别岩相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针对机器学习识别岩相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较少,为此列举了4种最常用的机器学习识别岩相方法:自组织... 机器学习法是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不同地质情况和资料,选择适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是高精度识别岩相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针对机器学习识别岩相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较少,为此列举了4种最常用的机器学习识别岩相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法(SOM)、基于图像多分辨率聚类分析法(MRGC)、K最近邻分类算法(KNN)和神经网络法(ANN)。通过对比方法的原理及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总结出这4种机器学习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少量岩心样本情况下,优选MRGC法;在较多数量岩心资料情况下,优选KNN或MRGC法。其在四川盆地MX地区龙王庙组地层岩相识别应用中表明:MRGC和KNN法效果最好,其次为SOM法,ANN法效果最差。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实际应用及对比分析成果,对于碳酸盐岩岩相测井识别方法在其他层组或其他工区的应用起到借鉴作用,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岩相 测井识别 机器学习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英买X1白云岩油藏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及建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鹏 戴传瑞 +2 位作者 张超 常少英 刘江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2,共15页
英买X1白云岩油藏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因此,对储层进行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并寻找剩余油分布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从野外地质露头研究着手,结合单井实钻以及井间特征,明确了英买X1白云岩油藏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旋回和岩性特征控制... 英买X1白云岩油藏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因此,对储层进行非均质性定量表征并寻找剩余油分布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从野外地质露头研究着手,结合单井实钻以及井间特征,明确了英买X1白云岩油藏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旋回和岩性特征控制,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细—中晶白云岩,泥晶和泥—粉晶白云岩形成的低渗透条带影响了流体渗流特征储层发育的6套低渗透格架层主要控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地层真厚度计算方法和薄层反演技术,搭建地层格架,并约束油藏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预计白云岩区剩余油储量133.33×10~4 t,措施增油量可达22.9×10~4 t,技术思路对同类型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油藏 非均质性 低渗透条带 地质建模 剩余油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表征技术——以准噶尔盆地芳草湖地区清水河组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常少英 刘玲利 +3 位作者 崔钰瑶 王锋 宋明星 穆晓亮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9-147,共9页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结构特征难以识别,制约了该类沉积体的勘探开发。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芳草湖地区为例,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深化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采用"准层...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结构特征难以识别,制约了该类沉积体的勘探开发。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芳草湖地区为例,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深化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采用"准层序组内高低频旋回波形分离技术""、去除地层切片干涉效应技术"和"地质体与沉积背景属性融合技术"等3项技术,开展了浅水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研究,并总结了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发育多个四级层序,反映湖平面周期性变化;(2)下切水道、扇状砂体广泛发育;(3)白垩系清水河一段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3套储盖组合,是潜力较大的勘探层系。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助推了风险井位上钻,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为该区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对其他类似地区的薄砂层识别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下切水道 波形分离 去干涉效应 属性融合 清水河组 莫索湾凸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碳酸盐岩断溶体内部结构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常少英 曾溅辉 +3 位作者 徐旭辉 曹鹏 崔钰瑶 李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422,I0007,共10页
碳酸盐岩断溶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新型碳酸盐岩圈闭类型。断溶体内部结构复杂、识别难度大,一直制约着储量潜力的充分挖掘、油藏的高效开发以及新井投产成功率的提高。常规断裂检测方法如相干、曲率、蚂蚁追踪等以表征断裂分布... 碳酸盐岩断溶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新型碳酸盐岩圈闭类型。断溶体内部结构复杂、识别难度大,一直制约着储量潜力的充分挖掘、油藏的高效开发以及新井投产成功率的提高。常规断裂检测方法如相干、曲率、蚂蚁追踪等以表征断裂分布特征为主,不能很好地刻画断溶体圈闭的外部轮廓及内部结构特征。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是识别断溶体及其内部结构特征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实际地震资料,首先构建了断溶体“围岩—破碎带—油源主断裂区—破碎带—围岩”地质模型并分析其地震响应特征,利用断溶体顶部地震反射相位一致性特征去除上覆地层反射波形的影响,突出断溶体的弱反射振幅特征;然后利用正交合成张量梯度属性识别断溶体系统外部轮廓;最后利用去除上覆地层波形影响的数据进行波形指示反演,以张量梯度属性作为波形指示反演初始地质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而得到既能表征断溶体轮廓特征又能刻画断溶体内部结构特征的反演数据体。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为高效井优选、剩余油挖潜、提高油藏采收率以及对断溶体实施措施井建议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实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油藏 缝洞结构 张量梯度 波形指示反演 小断距断裂识别
下载PDF
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地震弱振幅储层识别技术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TZ62井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常少英 李世银 +2 位作者 乔占峰 林正良 赵昭阳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6,共6页
塔里木盆地TZ62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地层与上覆桑塔木组泥岩地层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致使风 化壳下部呈现弱反射特征的裂缝孔洞型储层被地层界面的强反射所遮挡,造成常规振幅对该类储层的预测能力差。通 过构建地层框架模型、... 塔里木盆地TZ62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地层与上覆桑塔木组泥岩地层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致使风 化壳下部呈现弱反射特征的裂缝孔洞型储层被地层界面的强反射所遮挡,造成常规振幅对该类储层的预测能力差。通 过构建地层框架模型、地层框架镶嵌储层模型、去除岩性顶界面后的镶嵌储层模型等3种情况的地质模型,对不同地层 结构类型、不同发育位置的储层进行正演模拟,采用基于波形分解的岩溶储层预测技术,将正演地震数据分解成若干个 分量,每一分量反映具有相似物性的地层,进而通过对目标分量的提取,达到预测弱振幅储层的效果。将基于波形分解 的岩溶储层弱振幅提取技术应用于TZ62工区实际资料,依据油田实际生产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解决了弱振幅孔洞型储层难以预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碳酸盐岩 岩溶储层 波形分解 储层预测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碳酸盐岩断溶体构型地震表征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少英 崔仕提 +2 位作者 曹鹏 王孟修 崔钰瑶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200,共9页
针对弱能量断溶体不易识别、断溶体连通性不清晰,以及“小串珠”产量高、“大串珠”产量低,“低串珠”产油、“高串珠”产水等生产问题,在断溶体构型地质模式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动态、静态生产资料,进行断溶体几何外形特征、规模及内部... 针对弱能量断溶体不易识别、断溶体连通性不清晰,以及“小串珠”产量高、“大串珠”产量低,“低串珠”产油、“高串珠”产水等生产问题,在断溶体构型地质模式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动态、静态生产资料,进行断溶体几何外形特征、规模及内部岩相的表征,进而探究断溶体轮廓及内部结构刻画的可行性。介绍了3项断溶体内部结构量化描述技术:①应用地震波形分解技术去除上覆地层强反射特征,凸显弱能量断溶体;②应用频率域多尺度断裂检测技术描述断溶体边界;③应用断溶体缝洞岩相反演技术识别断溶体内部岩相分布。碳酸盐岩断溶体构型地震表征关键技术为断溶体油藏高效井位优选提供了新的思路,支撑了断溶体油藏由点状溶洞向三维立体断溶体的开发思路转变,钻井成功率由75%左右提升到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断溶体 缝洞结构 波形分解 多尺度断裂检测 岩相反演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建模和表征技术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乔占峰 郑剑锋 +4 位作者 张杰 陈薇 李昌 常少英 沈安江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6,共12页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中面临的储层非均质性表征和评价的难题,开展了多尺度储层地质建模和表征技术研发。分别以川东—鄂西三叠系飞仙关组、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一间房组、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组为例,阐述了宏观尺度、油藏尺度和...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中面临的储层非均质性表征和评价的难题,开展了多尺度储层地质建模和表征技术研发。分别以川东—鄂西三叠系飞仙关组、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一间房组、四川盆地寒武系龙王庙组为例,阐述了宏观尺度、油藏尺度和微观尺度的储层地质建模、非均质性表征和评价技术的内涵和研究进展。宏观尺度储层地质建模和表征技术,解决储层地质体与非储层地质体的分布规律问题,揭示层序格架中储层的分布规律,并为地震储层预测提供储层地质模型的约束,其新进展是攻克了平躺露头数字采集的难题,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勘探早期的储层预测和区带评价。油藏尺度储层地质建模和表征技术,解决单个储层地质体非均质性及主控因素问题,揭示流动单元和隔挡层的分布样式,其新进展是通过数字露头建模技术的引入,使储层地质模型由二维向三维延伸,该技术应用于有效储层预测、油气分布特征分析、探井和开发井部署。微观尺度储层孔喉结构表征技术,解决储层孔喉结构表征与评价问题,揭示孔喉结构的差异和对储层流动单元渗流机制的控制,其新进展是建立了渗透层和隔挡层的测井-地震识别图版,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产能预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模 储层表征 储层评价 储层非均质性 孔喉结构 露头数字化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岩溶洞穴型储层发育期次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常少英 邓兴梁 +2 位作者 常中英 曹鹏 曹小初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岩溶洞穴型储层连通性识别难,影响高效开发,其根本的问题在于对岩溶洞穴型储层发育期次的识别及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采用岩溶洞穴型储层分层解释的方法对不同发育期次岩溶洞穴型储层分布进行预测,首先,在洞穴层主要受潜流面控制这一认... 岩溶洞穴型储层连通性识别难,影响高效开发,其根本的问题在于对岩溶洞穴型储层发育期次的识别及其分布规律认识不清。采用岩溶洞穴型储层分层解释的方法对不同发育期次岩溶洞穴型储层分布进行预测,首先,在洞穴层主要受潜流面控制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恢复古地貌,按古地貌由高到低顺序选取代表井,确定岩溶排泄基准面,划分单井洞穴层;其次,选取等时沉积界面,拉平地震数据体,将单井洞穴层标定在地震剖面上;最后,精细解释出洞穴层,提取振幅均方根属性,预测每一层储层的平面分布。在分析单层洞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岩溶洞穴型储层的连通性,在塔里木盆地LGX地区奥陶系识别出22个缝洞单元,为油藏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 潜流面 洞穴分层 地震解释
下载PDF
深层隐伏型岩溶储集体地震预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少英 穆晓亮 +2 位作者 曾溅辉 陈见伟 高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0-86,122,227-228,共10页
深层碳酸盐岩油藏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由于深部地震有效信号衰减大,有效信号较弱,地震分辨率较低,同时地层界面强反射屏蔽造成储层反射特征进一步减弱,储层与围岩间的弹性差异小,特征不易识别,有效储层往往呈隐伏状态,影响... 深层碳酸盐岩油藏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由于深部地震有效信号衰减大,有效信号较弱,地震分辨率较低,同时地层界面强反射屏蔽造成储层反射特征进一步减弱,储层与围岩间的弹性差异小,特征不易识别,有效储层往往呈隐伏状态,影响了油藏的高效勘探开发。针对深部储层的这些特征,基于GeoEast系统平台,形成了Q补偿偏移技术、子波分解去地层界面长波长效应技术、多频段敏感属性融合技术等三项关键技术。研究表明:①Q补偿偏移技术可以较好地补偿深层能量损失,提高地震分辨率;②子波分解去地层界面长波长效应可以去除地层响应特征对小尺度隐伏储层的屏蔽作用,恢复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③多频段敏感属性融合技术对于刻画隐伏型岩溶储层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这三项实用型组合技术是探测深部隐伏储层的重要手段,可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型储层 地震预测 Q补偿偏移 子波分解 敏感属性
下载PDF
Digitized Outcrop Geomodeling of Ramp Shoals and its Reservoirs: as an Example of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of Eastern Sichuan Basin 被引量:8
14
作者 QIAO Zhanfeng SHEN Anjiang +5 位作者 ZHENG Jianfeng Xavier JANSON chang shaoying WANG Xiaofang CHEN Yana LIAO Yish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395-1412,共18页
Numer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are found in ramp crest shoals worldwide and therefore this depositional setting has a high potential of being the hydrocarbon reservoir.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d digital outcrop g... Numer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are found in ramp crest shoals worldwide and therefore this depositional setting has a high potential of being the hydrocarbon reservoir.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d digital outcrop geology and traditional geological mapping to build an outcrop-based geocellular model of the ramp-crest shoal complex of the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The outcrop model serves as an analogue for the subsurface reservoir of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and illustrat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lithofacies types,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and reservoir heterogeneities at a scale below conventional subsurface data resolution. The studied ramp -crest shoal complex consists of thirteen types of lithofacies that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facies-groups corresponding to subtidal intraclastic shoal, sub- to inter-tidal oolitic shoal, and tidal flat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 The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of the shoal complex shows mostly a strong progradation of the high energy facies associated with an overall decrease of accommodation space associated with relative sea level still stand. Two reservoir facies associations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 first one consists of supratidai dolomudstone and upper intertidal partially dolomitized oolitic packstone with anhydrite or nodules. These facies were deposited above the high energy oolitic grainstones and occurs as thin-bedded and laterally continuous layers, characterized by high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The second reservoir facies association is composed of intertidal crystalline dolomite and subtidal intraclastic bindstone that occurs stratigraphically below the oolitic grainstones. These deposits consist of massive laterally discontinuously beds,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porosity and high permeability. Both types of reservoir facies tend to be stacked vertically and migrated laterally with the progradation of the shoal complex.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utcrop-based 3D geological model provide a descrip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facies distribution within a robust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the style and amount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ies associated with a ramp-crest shoal complex reservoir such as the one found in Lower Triassic Feixianguan Formation and Cambrian Longwangmiao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or other ramp-crest reservoir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ized outcrop geomodeling ramp shoal RESERVOIR Feixianguan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YM32区块潜山白云岩油藏隔夹层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晓芳 戴传瑞 +3 位作者 陈戈 曹鹏 常少英 罗宪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2-398,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YM32区块潜山白云岩油藏储集层和隔夹层空间结构复杂,地层倾角大,同层井控程度低等特点,对单井隔夹层进行划分,计算地层真厚度来建立地层格架;采用白云岩岩相识别技术和地震属性多元统计回归法分析各种地震属性与不同岩... 针对塔里木盆地YM32区块潜山白云岩油藏储集层和隔夹层空间结构复杂,地层倾角大,同层井控程度低等特点,对单井隔夹层进行划分,计算地层真厚度来建立地层格架;采用白云岩岩相识别技术和地震属性多元统计回归法分析各种地震属性与不同岩性发育带的关系,利用岩石结构数和地震多属性约束,建立了白云岩体的岩相模型;叠加岩心实测孔渗数据、地震孔隙度反演属性,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属性模型。后期的数值模拟对单井生产动态拟合符合率在93.6%以上,为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描述、新井井位部署和老井措施都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YM32区块 潜山 白云岩油藏 隔夹层 岩石结构数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进展及应用实效 被引量:7
16
作者 常少英 李昌 +7 位作者 陈娅娜 熊冉 谷明峰 邵冠铭 朱茂 丁振纯 张豪 王小芳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4,共13页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分布复杂的特点,基于碳酸盐岩储层分布主要受大型不整合面、层间岩溶面、断裂系统、礁滩相带和膏质白云岩相带等地质要素控制的认识,通过储层测井识别和评价图版的标定,开展了地质-测井-地震一体化的...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分布复杂的特点,基于碳酸盐岩储层分布主要受大型不整合面、层间岩溶面、断裂系统、礁滩相带和膏质白云岩相带等地质要素控制的认识,通过储层测井识别和评价图版的标定,开展了地质-测井-地震一体化的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攻关,形成了以储层地质模型为约束、测井储层识别和评价图版标定为基础,以台地类型/岩相、层序界面、岩溶储层、断裂系统、礁滩体、白云岩体识别为核心的6项储层地震预测技术。这些技术在塔北轮古西奥陶系潜山岩溶储层、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潜山内幕断溶体储层,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礁滩储层、中二叠统栖霞组晶粒白云岩储层,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上组合白云岩风化壳储层的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实效,储层预测吻合率提高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地质模型 储层测井识别 地震预测技术
下载PDF
2×660MW燃煤锅炉污泥掺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杨 常少英 +2 位作者 王利 李晓金 侯波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7期84-86,共3页
江苏省某燃煤电厂的污泥协同处置项目采用“低品位蒸汽干化+燃煤掺混入炉焚烧”的技术路线,充分利用电厂内部土地,以及电厂现有余热资源,实现污泥协同处置系统与燃煤电厂系统的有机结合。项目的污泥处置能力决定了项目的厂房大小、处理... 江苏省某燃煤电厂的污泥协同处置项目采用“低品位蒸汽干化+燃煤掺混入炉焚烧”的技术路线,充分利用电厂内部土地,以及电厂现有余热资源,实现污泥协同处置系统与燃煤电厂系统的有机结合。项目的污泥处置能力决定了项目的厂房大小、处理能力。工艺系统的除臭则决定了电厂运行人员的接受程度。文章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碳减排效益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对电厂方及项目投资方国能龙源环保公司均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该项目可有效减少燃煤电厂碳排放约16万吨/年,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干化 协同焚烧 工艺系统除臭 碳减排
下载PDF
污泥干化冷凝废水电化学脱氮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琴 何璐 +1 位作者 常少英 李晓金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2期104-108,114,共6页
利用穿透式电化学反应器对污泥蒸汽热干化冷凝废水进行了氨氮脱除处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酸性还是碱性环境下,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很理想,去除效率>99.8%。弱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加速氨氮脱除,反应90 min即可达到出水技术指标;弱碱性环境... 利用穿透式电化学反应器对污泥蒸汽热干化冷凝废水进行了氨氮脱除处理,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酸性还是碱性环境下,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很理想,去除效率>99.8%。弱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加速氨氮脱除,反应90 min即可达到出水技术指标;弱碱性环境下电化学脱除氨氮的能耗是酸性环境下的65%,故推荐在碱性环境下对氨氮进行电化学脱除。由于处理污泥来源及干化参数不同相差较大,污泥干化过程中冷凝废水水质差别也较大,从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来考虑,需要根据水质不同选取合理的废水处理方式使得废水实现达标排放。研究结果可为污泥干化冷凝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干化 冷凝水 电化学 氨氮
下载PDF
重组B亚单位/灭活菌体霍乱疫苗预防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性腹泻专家共识
19
作者 季钗 胡昱 +37 位作者 李明燕 刘艳 许玉洋 俞骅 沈建勇 楼金玕 周伟 胡洁 尹志英 魏晶娇 林君芬 沈振宇 缪梓萍 李保东 吴家兵 李孝远 许红梅 欧剑鸣 李琦 向俊 董琛 易海华 鲍倡俊 郭世 成闫绍宏 刘莉莉 寇增强 常少英 张少白 郭翔 祝小平 张颖 王邦茂 曹曙光 王培生 赵智娴 王达 陈恩富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20-426,共7页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后表现为水样腹泻,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失衡并导致死亡。重组B亚单位/灭活菌体霍乱(rBS/WC)疫苗是预防ETEC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手段。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后表现为水样腹泻,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失衡并导致死亡。重组B亚单位/灭活菌体霍乱(rBS/WC)疫苗是预防ETEC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手段。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国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领域的专家参考有关病原学、流行病学、疫苗效果、安全性,以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最新循证证据,制订了rBS/WC疫苗预防ETEC感染性腹泻的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医师和预防接种专业人员科学、规范接种疫苗,降低ETEC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重组B亚单位/灭活菌体霍乱疫苗 感染性腹泻 共识
原文传递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上市后在≥18岁人群中暴露前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20
作者 肖艳慧 郭雪 +11 位作者 王圣怡 张锐智 常少英 杨渊 孙宏亮 陈霄 管庆虎 姜崴 王慧 顾建阳 罗林云 杨晓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9-1334,共6页
目的评价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简称狂犬病疫苗)上市后在≥18岁人群中暴露前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2022年6—9月选择贵州省和山西省≥18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分别按0、7、28 d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于第1剂疫... 目的评价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简称狂犬病疫苗)上市后在≥18岁人群中暴露前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2022年6—9月选择贵州省和山西省≥18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分别按0、7、28 d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于第1剂疫苗接种前及接种第3剂后14 d静脉采血5.0 mL。采用免疫荧光灶试验进行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收集每剂疫苗接种后0~7 d不良事件。结果共120人完成入组,其中120人完成第1剂狂犬病疫苗接种,119人完成第2剂狂犬病疫苗接种,118人完成第3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局部不良事件症状以疼痛为主,全身不良事件症状以发热、疲劳/乏力、头晕、关节痛、腹泻为主。接种第1剂狂犬病疫苗前抗体阳性率为2.54%,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0.40 IU/mL。完成3剂疫苗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和阳转率均为100%,抗体GMC为9.68 IU/mL,抗体几何平均增长倍数(geometric mean increase,GMI)为23.99。接种第1、2、3剂狂犬病疫苗0~7 d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50%、13.45%和4.24%。结论狂犬病疫苗上市后在≥18岁人群中开展暴露前免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暴露前免疫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