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岁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与体脂率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振亚 王玲 王树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8-526,共9页
目的:探究3~6岁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睡眠,静坐行为,身体活动)是否与体脂率相关,以及24小时动作行为中身体行为的时间改变与体脂率变化的剂量-效应。方法:以373名学龄前儿童(男童195名,女童178名)为被试,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身体活... 目的:探究3~6岁儿童24小时动作行为(睡眠,静坐行为,身体活动)是否与体脂率相关,以及24小时动作行为中身体行为的时间改变与体脂率变化的剂量-效应。方法:以373名学龄前儿童(男童195名,女童178名)为被试,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身体活动和静坐行为,使用睡眠问卷调查睡眠时长,使用儿童型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体脂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成分数据分析对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探究。结果:(1)24小时动作行为的时间分布与体脂率的整体关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相对于其他身体行为,仅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和体脂率相关具有显著性(P<0.01);(3)伴随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时间的增加,体脂率下降,然而一旦其他行为尤其是低强度身体活动(LPA)等时替代MVPA的时间增加,体脂率会迅速上升;(4)MVPA不变时,LPA和睡眠时长(SP)等时替代静坐行为(SB)以及SP等时替代LPA部分时间以后,体脂率也有所下降。结论:不同身体行为所花费时间的相互替代与3~6岁儿童体脂率的关联不同,其中MVPA的时间占比尤为重要。未来教育者改善3~6岁儿童的体脂率时需着眼于行为整体,其中通过增加MVPA和降低LPA是改善3~6岁儿童体脂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静坐行为 身体活动 体脂率 等时替代效益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采样间隔和强度分界值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常振亚 王树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5,共9页
目的:分析7种强度分界值和6种采样间隔(42种组合)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探究适用于我国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的组合测量方案。方法:以36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等探究4... 目的:分析7种强度分界值和6种采样间隔(42种组合)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探究适用于我国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的组合测量方案。方法:以36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等探究42种组合条件下静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和总身体活动(the total of physical activity,TPA)的差异及身体活动推荐量的满足程度。结果:1)同一强度分界值(切点)条件下,以1 s采样间隔为参照,SB、MVPA基本均随着身体活动采样间隔的增加而减少(P<0.001),相反,LPA和TPA基本均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加而增加(P<0.001);2)同一采样间隔条件下,7种切点测量的不同强度PA和SB基本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η^(2)=0.81~0.97);3)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加,不同切点评估的MVPA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极差逐渐变小,而SB、LPA和TPA极差却逐渐变大;4)MVPA推荐量满足情况随着采样间隔变长而下降,TPA推荐量满足情况随着采样间隔变长而上升。结论:不同强度分界值和采样间隔会显著影响基于ActiGraph加速度计测量的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建议当前国内研究选择Buttle切点和15 s的采样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身体活动 采样间隔 强度分界值 适用性
下载PDF
24小时动作行为对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影响的等时替代效益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常振亚 王树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7,共8页
使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系统探究学龄前儿童(共373名,男童195名,女童178名)24 h动作行为是否与体质健康相关,以及24 h动作行为中动作行为时间的改变与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的剂量效应。研究发现:1)学龄前儿童24 h动作行为时间相对分布与体质... 使用成分数据分析方法系统探究学龄前儿童(共373名,男童195名,女童178名)24 h动作行为是否与体质健康相关,以及24 h动作行为中动作行为时间的改变与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的剂量效应。研究发现:1)学龄前儿童24 h动作行为时间相对分布与体质健康关联紧密,其中花费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上时间可能最为稳定,如果发生变化,相较而言与低强度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时间发生转换的概率最高;2)学龄前儿童MVPA对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形态的改善均具有正向的影响力;3)学龄前儿童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时均具有积极的体质健康效益,其中等时替代LPA时效益最佳;4)等时替代效益具有不对称性,伴随MVPA等时替代其他行为时间的增加,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会缓慢提升,反之则会迅速下降;5)MVPA不变时,LPA和睡眠(sleep,SP)等时替代静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以及SP等时替代LPA以后均具有一定的体质健康效益。未来教育者提升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时需着眼于行为整体并持之以恒地维护和促进,其中通过增加MVPA和降低LPA是提升学龄前儿童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静坐行为 身体活动 体质健康 等时替代效益
下载PDF
客观测量的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静坐行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常振亚 王树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低强度体力活动(LPA)、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静坐行为(SB)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44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BT)测量体力活动和静坐行为,使用儿童执行功能量表父母版(BRIEF...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低强度体力活动(LPA)、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静坐行为(SB)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44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BT)测量体力活动和静坐行为,使用儿童执行功能量表父母版(BRIEF-P)测评执行功能,使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等时替代分析探讨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1)MVPA与执行功能得分显著负相关,而LPA和SB与执行功能无相关性;(2)控制性别、年龄、城乡和佩戴时间等因素后,MVPA对执行功能得分依然保持负向的影响力,而SB开始具有正向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再控制SB或MVPA,仅MVPA和VPA对抑制功能依然具有显著的影响力;(3)MVPA等时替代SB后,学龄前儿童抑制、刷新、抑制自我控制、元认知得分和执行功能总得分均显著下降,反之均显著上升;(4)MVPA等时替代LPA后,抑制功能得分显著下降,但执行功能其他维度得分变化没有显著性。结论:加速度计客观监测的MVPA与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尤其是抑制功能关联紧密,促使SB和LPA,尤其是SB向MVPA适度转化可以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力活动 静坐行为 执行功能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运动作息行为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常振亚 王树明 张晓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9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静坐行为、睡眠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以及学龄前儿童运动作息行为与健康关系的综合研究进行梳理。研究表明:1)体力活动,尤其是MVPA对学龄前儿童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改善均具有积...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静坐行为、睡眠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以及学龄前儿童运动作息行为与健康关系的综合研究进行梳理。研究表明:1)体力活动,尤其是MVPA对学龄前儿童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改善均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与心理健康(例如,生活质量、气质、行为问题和社会情感健康)关联的研究中,大多数报告显示没有关联或反向关联;2)屏幕类SB与负面的健康结果相关,如不太理想的认知行为结果、较低的骨矿物质含量及偏低的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等,但其他SB类型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究;3)较短的睡眠时长对学龄前儿童健康状况具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对于最佳的睡眠时长——睡眠时长与健康的剂量关系探究不同学者之间却并不一致;4)学龄前儿童运动作息行为和健康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晰,相关研究往往仅包含部分身体行为且使用了有缺陷的统计方法,忽视身体行为时间的相互依赖性和成分性,进而导致研究结论基于证据质量较低。由此,未来研究需要从更大的整体视角、运用更加客观的测评工具和越来越完善的统计方法去探究和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运动作息行为 健康
下载PDF
不同季节中幼儿体力活动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常振亚 王树明 +1 位作者 张晓辉 王珽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352,共10页
目的考察我国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PA)和静坐行为(SB)在冬季和春季中的变化。方法基于加速度运动传感器追踪监测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检测体力活动和静坐行为的季节性差异,采用描述性统计来探讨不同季节中... 目的考察我国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PA)和静坐行为(SB)在冬季和春季中的变化。方法基于加速度运动传感器追踪监测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检测体力活动和静坐行为的季节性差异,采用描述性统计来探讨不同季节中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推荐量的满足情况,主要指标有低强度体力活动(LPA)、中等强度体力活动(MPA)、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高强度体力活动(VPA)和总体力活动(TPA)。结果 (1)学龄前儿童LPA时间春季显著小于冬季,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2)在园时间,学龄前儿童VPA和MVPA时间春季均显著高于冬季,离园时间,LPA时间春季显著小于冬季;(3)周内,学龄前儿童VPA时间和MVPA时间春季均显著大于冬季,周末,学龄前儿童LPA、MPA、VPA、MVPA和TPA时间春季均显著小于冬季;(4)无论春季还是冬季,MPA、VPA、MVPA和TPA时间男童均显著大于女童;(5)学龄前儿童的SB时间,从冬季到春季虽然有减小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6)春季,学龄前儿童MVPA为153.01 min/d,TPA为235.13 min/d,冬季,学龄前儿童MVPA为148.76 min/d,TPA为256.98 min/d。结论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的季节性可以通过其他背景因素来调节,如学前教育课程安排和天气阴雨情况,应综合这些因素探究不同季节中幼儿体力活动的干预与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力活动 静坐行为 季节性变化 活动强度
下载PDF
运动作息行为对3~6岁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等时替代效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常振亚 王树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6-372,共7页
运动作息行为由睡眠(SP)、静坐行为(SB)、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4种身体行为组成。使用成分数据分析法,系统探究3~6儿童(共348名,其中男孩170名,女孩178名)运动作息行为时间相对分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整行为整... 运动作息行为由睡眠(SP)、静坐行为(SB)、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4种身体行为组成。使用成分数据分析法,系统探究3~6儿童(共348名,其中男孩170名,女孩178名)运动作息行为时间相对分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整行为整体及单个其他行为所花费的时间后,每种身体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以及一种行为等时替代另一种行为部分时间后心理健康的变化性。发现,运动作息行为的时间分布与多动、外化行为问题和困难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相对于其他身体行为,仅SB与外化行为问题相关具有显著性(P=0.031)。等时替代分析揭示,屏幕观看类SB替代电子游戏类SB、安静学习类SB、SP和LPA时,外化行为问题得分均显著上升(20 min电子游戏类SB除外),而安静学习类SB替代其他类型身体行为时,外化行为问题得分均有所降低(20 min电子游戏SB除外),电子游戏类SB替代屏幕观看类SB时外化行为问题得分均显著下降,而替代MVPA时外化行为问题得分均显著上升。未来教育者改善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时,需着眼于不同类型SB比例的调整,审慎对待睡眠和体力活动时间的调整,其中通过适度增加安静学习类SB,降低屏幕观看类SB和电子游戏类SB以降低学龄前儿童的外化行为问题是当前最为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静坐行为 体力活动 心理健康 等时替代效益
下载PDF
活动计数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强度诊断中最佳临界值的校准、验证与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常振亚 王树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3,共10页
基于录像观察分析的视角,以儿童体力活动强度等级评价量表为工具校准并验证基于加速度计测量的活动计数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强度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简称切点),然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等研究8种切点和6种采样间隔时间组合... 基于录像观察分析的视角,以儿童体力活动强度等级评价量表为工具校准并验证基于加速度计测量的活动计数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强度诊断中的最佳临界值(简称切点),然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等研究8种切点和6种采样间隔时间组合情况下不同强度体力活动的差异及相关推荐量的满足程度。结果:1)SB的切点为0~116次/15 s,LPA的切点为117~551次/15 s、MPA的切点为552~997次/15 s,VPA的切点为≥998次/15 s;2)SB、MVPA随着体力活动采样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相反,LPA和TPA则随着采样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3)6种采样间隔时间情况下,本研究切点和李堃切点在SB和TPA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其余切点在SB和TPA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6种采样间隔时间情况下,8个切点在LPA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5)采用1 s采样间隔时间时,Cauwenberghe切点和Evenson切点的MVPA未见显著性差异,采用60 s采样间隔时间时,ButtleVM切点和Buttle切点的MVPA未见显著性差异,其他采样间隔时间情况下不同切点之间的MVPA均存在显著性差异;6)MVPA推荐量满足情况随着采样间隔时间变长而下降,TPA推荐量满足情况随着采样间隔时间变长而上升。为此,当使用Actigraph加速度计测量中国学龄前儿童的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时,建议国内学者选择本研究切点和15 s的采样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力活动强度 活动计数 临界值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rain Operation Mode for Vehicle Energy Consumption
9
作者 chang zhenya LIU Zhigang LI Lanpe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4期9-12,共4页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is based on great consump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ergy,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cluding train operation pattern, the t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is based on great consump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ergy,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cluding train operation pattern, the train tr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integrated research ha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by using OPENTRACK software simulation to verify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ine features finall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ways and methods of traction strategy optimiz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rains timing energy saving.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based on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first of all, the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of the train running on the line are analysed, including the time saving mode, the energy saving mode and timing energy saving mod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on vehicl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raction calculation method of energy consumption of train running are studied. Firstl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train are analysed, including the basic facilities and transport organiza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train load and running status of the train are analysed, and the model of the train movemen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re calculated. The OPENTRACK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actual circuit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is verif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able operation mode of the train operation mod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 Operation Mode Timing Energy Saving Mode Energy Consumption Ant Colony Algorithm SIMULATION
下载PDF
两种培养模式下本科生幼儿体育教育能力比较研究——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
10
作者 常振亚 张晓辉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
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比较学前教育专业系统培养模式和体育教育专业针对性培养模式下本科生的幼儿体育教育能力,并据此提出建议:一是要重视实践,二是要不断深化学前教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合作培养模式。
关键词 幼儿体育教育能力 比较研究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