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研究进展
1
作者 白洁 郑栋宇 +2 位作者 侯明才 陈安清 马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0-474,共15页
硅酸盐岩通过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去除大气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风化产物或海洋碳酸盐岩中,是影响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要素之一。定量计算全球硅酸盐岩通过风化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是了解地球现今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关键。作者... 硅酸盐岩通过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去除大气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风化产物或海洋碳酸盐岩中,是影响全球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的要素之一。定量计算全球硅酸盐岩通过风化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是了解地球现今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关键。作者系统调研了5个硅酸盐岩化学风化—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的数据来源、研究方法、计算公式以及各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以最新的Celine模型所计算得出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为参考标准,对比了各模型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现有模型估计全球硅酸盐岩化学风化的二氧化碳消耗量为69~169 Tg/yr,其中各模型的主要参数包括气候(温度、径流)与岩性,次要参数包括构造隆升、火山与植物作用等。在未来探索硅酸盐岩化学风化所消耗二氧化碳的定量计算中,应考虑更多控制作用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将这些定量模型推广应用于深时地球古气候重建可能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岩化学风化 二氧化碳消耗定量模型 全球碳循环 气候变化 古气候重建
下载PDF
PBDB数据库在古地理重建中的重要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晓楠 任强 +5 位作者 侯明才 董俊玲 陈安清 马超 钟瀚霆 郑栋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科学研究的数字化变革,作为地球科学领域开展数字化科研重要里程碑的古生物数据库Paleobiology Database(PBDB),为古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通过调研PBDB数据库平台内容及其在古地理重建中的应...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科学研究的数字化变革,作为地球科学领域开展数字化科研重要里程碑的古生物数据库Paleobiology Database(PBDB),为古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通过调研PBDB数据库平台内容及其在古地理重建中的应用实例,总结PBDB数据库目前在古地理重建中存在的问题,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1)古生物数据库包含大量的可溯源数据,是古生物领域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成果交流平台,其中PBDB数据库具有可视化特点,能提供多种数据检索和下载方式,是古地理重建工作的首选古生物数据库;(2)PBDB数据库的分类学和采集记录数据,在约束古地理位置、修订古气候带划分方案、定量古高程古水深、校正古海岸线等古地理重建领域具有明显优势;(3)古生物数据库偏向于古生物研究领域,且古生物记录的历史可能存在偏差和不完整性,其在古地理重建中起辅助约束作用,而非绝对途径;(4)如何实现古生物数据库中数据的自动分类、筛选,如何精确约束古板块位置的相对经度,如何提升古气候、古高程、古水深等研究的精确性,是应用PBDB数据库进行古地理重建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DB数据库 古生物化石 古地理重建 现存问题 应用展望
下载PDF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能源电力碳排放监测诊断服务系统研究
3
作者 陈建 何东 +4 位作者 周春雷 宋继勐 陈岸青 李金湖 沈子奇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2期62-65,68,共5页
针对我国碳排放工业类型多、碳排放监测数据源多样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能源电力碳排放监测诊断服务系统。系统由非分光红外探测技术、改进型微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云计算、对象链接与嵌入... 针对我国碳排放工业类型多、碳排放监测数据源多样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能源电力碳排放监测诊断服务系统。系统由非分光红外探测技术、改进型微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云计算、对象链接与嵌入统一架构(OLE for process control-unified architecture,OPC-UA)技术等构成。通过改进PSO算法来提高收敛速度,进一步提高数据监测和处理效率。采取OPC-UA技术实现对碳排放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统一传输和反馈,极大地缓解了系统主机的计算压力。试验结果表明,经系统技术核算的数据误差率在可接受范围内,为其他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D技术 PSO算法 OPC-UA技术 碳排放监测
下载PDF
综合古地理重建的数字智能化趋势与方法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明才 陈安清 +16 位作者 任强 钟瀚霆 李志林 刘少峰 肖倚天 李海鹏 伍新明 姜莉莉 马超 林成发 郑栋宇 尤加春 孙晓明 遆鹏 王瀚 张蕾 程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56-2974,共19页
古地理重建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表构造过程、海陆格局和地貌环境特征的一项综合研究,并通过绘制表达海洋和大陆的古代轮廓以及重要的地形和地表环境的地图来呈现,是还原地球演化历史、预测能源矿产分布、认识生命和气候演变的基础性工... 古地理重建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表构造过程、海陆格局和地貌环境特征的一项综合研究,并通过绘制表达海洋和大陆的古代轮廓以及重要的地形和地表环境的地图来呈现,是还原地球演化历史、预测能源矿产分布、认识生命和气候演变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方法的应用为古地理图快速更新和友好呈现提供了方便。目前,全球有多个团队发布了数字化的全球古地理重建模型以及相关的数据和方法,如EarthByte、PaleoMap、UNIL、Deep Time Maps等团队。笔者研究团队基于“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DDE)”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出的数据-知识-模型驱动的古地理重建思想,提出基于数字化方法驱动的升级更新全球古地理图的新流程,并通过不断尝试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从知识图谱、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等方面开发了多项古地理重建应用技术。以东特提斯域中二叠世—中三叠世的古地理重建为例,首先在GPlates软件平台上重建了板块构造框架,再利用岩相古地理图自动生成地形地貌图并结合人工校正,最后在GPlates软件通过图层叠加实现了中二叠世—中三叠世东特提斯域的动态数字综合古地理重建。本用例与广泛使用的Scotese(2021)的古地理图对比,在成图效率、数据丰富性和可追溯性、模型准确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并为该时期板块运动、冰期消亡、大洋缺氧和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的研究提供新的约束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时数字地球 古地理 大数据 机器学习 重建模型
下载PDF
新时代沉积地质学高质量研究生教材知识体系构建及意义
5
作者 田景春 文华国 +5 位作者 梁庆韶 张翔 李凤杰 林小兵 陈安清 胡作维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1期68-71,共4页
沉积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以蕴藏有大量资源、承载着生命演化史的沉积圈为研究对象,在服务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构建适应时代新需要、满足社会新发展需求... 沉积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以蕴藏有大量资源、承载着生命演化史的沉积圈为研究对象,在服务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构建适应时代新需要、满足社会新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沉积地质学研究生教材知识体系,是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在现有沉积地质学研究生系列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探讨构建新时代沉积地质学研究生高质量教材知识体系的方法,使其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知识创新和应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沉积地质学 研究生教材 知识体系构建
下载PDF
胜北洼陷三间房组致密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港 程甜 +4 位作者 李杰 陈安清 李富祥 徐慧 徐胜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洼陷中侏罗统三间房组油气资源丰富,但该组储集砂体致密,非均质性较强,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开发。以胜北洼陷中侏统三间房组砂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薄片观察、电镜扫描、高压压汞测试等,研究致...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洼陷中侏罗统三间房组油气资源丰富,但该组储集砂体致密,非均质性较强,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开发。以胜北洼陷中侏统三间房组砂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薄片观察、电镜扫描、高压压汞测试等,研究致密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胜北洼陷三间房组储集层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平均孔隙度为6.44%,平均渗透率为0.18 mD,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成岩演化过程为压实—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绿泥石环边胶结—石英Ⅰ期次生加大、长石溶解—钠长石化—绿泥石环边胶结—碳酸盐岩胶结—长石溶解—高岭石伊利石化,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胜北洼陷三间房组储集砂岩平均初始孔隙度为34.66%,早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平均减孔14.05%,胶结作用平均减孔0.50%;早成岩阶段B期压实作用平均减孔3.21%,胶结作用平均减孔0.75%;中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平均减孔7.02%,胶结作用平均减孔4.26%;中成岩阶段B期压实作用平均减孔1.08%,胶结作用平均减孔0.75%。中成岩阶段A期溶蚀作用是研究区增孔的关键,平均增孔量为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胜北洼陷 三间房组 中侏罗统 致密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佳佳 张蕾 +7 位作者 钟瀚霆 王瀚 陈安清 李凤杰 任强 郑栋宇 赵洪祎 侯明才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5-358,共14页
大数据为岩相古地理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挑战,但由于存在数据类型复杂、语义关系丰富、共享机制不明等问题,难以对岩相古地理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及有效利用,使得大数据的众多优势在该领域得不到充分发挥。知识图谱强大的语义处... 大数据为岩相古地理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挑战,但由于存在数据类型复杂、语义关系丰富、共享机制不明等问题,难以对岩相古地理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及有效利用,使得大数据的众多优势在该领域得不到充分发挥。知识图谱强大的语义处理能力与开放互联能力,对于解决大数据中文本分析和图像理解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角度,综述了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的研究背景;系统归纳了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的构建思路、技术与流程,同时列举出知识图谱在岩相古地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指出了岩相古地理知识图谱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古地理 岩相古地理 知识图谱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晚侏罗世中基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来自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约束
8
作者 刘杰 侯明才 +6 位作者 王菲 牛胜利 梁杰 熊富浩 陈安清 钟灵 冷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375,共12页
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发育中生代岩浆岩,记录了古太平洋板片俯冲消亡的动力学过程。本项研究以钻井揭露的晚侏罗世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岩石学及地... 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发育中生代岩浆岩,记录了古太平洋板片俯冲消亡的动力学过程。本项研究以钻井揭露的晚侏罗世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成因机制和动力学背景。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这套火山岩由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和粗面安山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玄武安山岩的结晶年龄为154.0±3.2 Ma。岩石的SiO2含量为49.54%~58.22%,K2O含量为0.71%~3.00%,MgO含量为5.29%~11.05%,Mg#值介于52~66之间,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中基性火山岩。岩石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比值为5.00~6.93,且具有轻微的铕负异常,δEu值为0.73~1.04。样品显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和U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等。岩石成因分析表明,晚侏罗世中基性火山岩主要起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熔融,且岩浆经历了辉石、角闪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综合区域资料,本文认为珠江口盆地于晚侏罗世时期处于古太平洋板片向华南板块持续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晚侏罗世 火山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渤中西洼新近系馆陶组断裂控藏作用定量评价
9
作者 于喜通 杨海风 +5 位作者 揣媛媛 王志萍 王改卫 曹海洋 陈安清 侯明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323,共11页
为厘清断裂对渤中西洼渤中8-D油田新近系馆陶组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断裂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开展定量研究,并对渤中西洼馆陶组未钻圈闭进行钻探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油源断裂控制了油气... 为厘清断裂对渤中西洼渤中8-D油田新近系馆陶组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断裂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开展定量研究,并对渤中西洼馆陶组未钻圈闭进行钻探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油源断裂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新近系明化镇组盖层断接厚度控制了油气分布层位,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控制了断裂圈闭油柱高度。当综合评价指数Q值≥0.8时,馆陶组油气富集,探明储量丰度超过300×10^(4)t/km^(2);当0.5<Q<0.8时,馆陶组油气较为富集,探明储量丰度为(100~300)×10^(4)t/km^(2);当Q≤0.5时,油气丰度较低,探明储量丰度低于100×10^(4)t/km^(2)。定量评价方法应用于该区未钻圈闭,显示渤中8-D油田东南部两个馆陶组未钻圈闭油气富集概率大,钻探风险小,是下一步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控藏 评价指标 灰色关联分析 馆陶组 渤中洼陷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纪栖霞—茅口期古地理格局转换及勘探启示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杨帅 陈安清 +8 位作者 张玺华 李乾 徐胜林 陈聪 孙诗 李富祥 罗倩 文龙 陈洪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66-1477,共12页
层序岩相古地理的重建工作对认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沉积建造时空分布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特殊的构造位置和演化历史造就了四川盆地二叠纪的构造—沉积分异的复杂性。前人对四川盆地二叠纪的原始地理格局认识差异较大,一定程... 层序岩相古地理的重建工作对认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沉积建造时空分布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特殊的构造位置和演化历史造就了四川盆地二叠纪的构造—沉积分异的复杂性。前人对四川盆地二叠纪的原始地理格局认识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栖霞—茅口组有利勘探相带的预测。在综合油气勘探地震、钻井及盆地周缘的露头剖面资料上,通过沉积旋回和层序界面的识别,将栖霞组划分为SQ1和SQ2两个三级层序,茅口组划分为SQ3—SQ5三个三级层序;基于沉积相标志和地层层序的宏观分布特征,重建了四川盆地栖霞—茅口期各层序的岩相古地理。结果表明:岩相古地理相带宏观展布揭示了盆地构造形迹由栖霞期的北东向转变为茅口期的北西向;构造—沉积格局由栖霞期准稳定背景的“隆—坳”分异向茅口期非稳定背景的“台—槽”分异转换;准稳定期的栖霞组有利勘探相带以相对平坦地貌的水下微幅隆起控制为主,呈现出“一带一环”的白云岩浅滩分布,非稳定期的茅口组则在区域张裂构造背景及同沉积正断裂活动的影响下,有利勘探相带受“一槽一半岛”的控制;栖霞—茅口期的台地边缘性质是先成浅水地貌成因的边缘,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边缘内侧的岸后云质浅滩相带,不同于礁滩沉积铸造的有利勘探相带为滨岸高能礁滩体的镶边台地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栖霞组 茅口组 层序地层学 岩相古地理 构造—沉积分异
下载PDF
渤海海域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92
11
作者 侯明才 曹海洋 +6 位作者 李慧勇 陈安清 韦阿娟 陈扬 王粤川 周雪威 叶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4,共12页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是新近勘探发现的特大型含油气区,该区的储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基于对钻井岩心、井壁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描述,结合区域构造...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是新近勘探发现的特大型含油气区,该区的储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基于对钻井岩心、井壁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描述,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录井及测井等资料,对该区潜山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内在因素,研究储层展布规律。结果表明:(1)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是由太古界潜山变质花岗岩主体及上覆的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孔店组砂砾岩组成的泛潜山储集系统,形成砂砾岩孔隙带+风化壳溶蚀裂缝带+内幕裂缝带的多层次储层结构,储层成因复杂、类型多样;(2)太古界变质花岗岩潜山储集体内部在垂向上可划分为风化壳、内幕裂缝带和致密带,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型的双重特性;(3)潜山风化壳主要受到强烈的溶蚀淋滤作用叠加断裂作用的影响,形成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内幕裂缝带储层的发育规模与分布受控于3期裂缝的叠加作用,燕山期以来是潜山裂缝的主要发育时期;(4)孔店组砂砾岩为典型的筛积沉积,后期溶蚀作用为其主要的控制因素;(5)混合岩化作用及超临界流体隐爆作用对储层发育起到了建设性作用。结论认为,渤中19-6构造带发育砂砾岩+变质岩潜山储集系统的认识,有助于确定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目标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渤中19-6潜山构造带 太古代 深层变质花岗岩储层 古近纪 砂砾岩储层 溶蚀作用 构造裂缝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对中国小陆块海相盆地演化特点及其控藏效应的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安清 侯明才 +8 位作者 林良彪 邢凤存 徐胜林 钟怡江 杨帅 熊晨 张玺华 文龙 陈洪德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8-47,共10页
岩相古地理重建对认识盆地的沉积环境演化、沉积建造时空分布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背景这一先决条件对新发现的安岳巨型气田的控制作用及其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启示,本文综合油气勘探的地震、钻井资... 岩相古地理重建对认识盆地的沉积环境演化、沉积建造时空分布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上扬子地区寒武纪古地理背景这一先决条件对新发现的安岳巨型气田的控制作用及其对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启示,本文综合油气勘探的地震、钻井资料及盆地周缘的露头剖面地质调查成果,重建了寒武纪两个构造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分析了寒武系生储盖组合发育的特征。结果表明:早寒武世早期,伸展背景形成了破碎型克拉通盆地,近南北向的深水槽切割了上扬子克拉通,充填了丰富的富有机质沉积物,成为深层巨型生烃灶;早寒武世晚期—晚寒武世,上扬子板块转变为准稳定的构造背景,盆地性质转换为陆表海型克拉通坳陷盆地,沉积建造以发育潮坪楔及伴生的膏盐为特征,陆表海潮汐作用和古隆起控制了储层宏观分布;构造活跃期的裂陷沉积之上叠加以准稳定期的克拉通内坳陷沉积,形成了类似裂陷盆地的由裂谷层序和后裂谷层序组成的剖面形态像牛头的牛头型沉积建造结构;与大板块若即若离的亲缘过程中,构造活跃期和构造准稳定期交替叠合的盆地古地理特点是我国前晚三叠世小陆块离散演化阶段的一大特色,在沉积建造上形成良好的生-储-盖空间配置,是克拉通油气勘探的两大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重建 碳酸盐岩 深层油气 寒武纪 上扬子板块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在蓝细菌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怡江 文华国 +5 位作者 陈洪德 刘磊 陈安清 王兴龙 王志伟 白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105,共18页
化石记录长达35亿年的蓝细菌在地球历史的生态演化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蓝细菌有关的"前寒武纪之谜"等系统性科学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学者。胞外聚合物在蓝细菌钙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 化石记录长达35亿年的蓝细菌在地球历史的生态演化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蓝细菌有关的"前寒武纪之谜"等系统性科学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学者。胞外聚合物在蓝细菌钙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通过系统介绍蓝细菌及胞外聚合物的主要特征,回顾和总结前人在蓝细菌光合作用有关和降解过程中的钙化过程的研究成果,重点剖析蓝细菌胞外聚合物在其钙化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主要的地质意义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以期为探索与蓝细菌和微生物席钙化方面相关的系统科学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细菌 胞外聚合物 微生物席 钙化作用
下载PDF
中国西部古老海相沉积建造的典型结构样式及勘探指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成弓 陈安清 +5 位作者 侯林君 戚明辉 陈洪德 钟怡江 夏雨晴 周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1-1505,共15页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盆地)的古老海相地层受多期构造改造而变得复杂不一,造成难以准确识别和解析沉积建造并找准油气勘探目标。综合分析了三大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的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和充填序列,建立了典型沉积建造...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盆地)的古老海相地层受多期构造改造而变得复杂不一,造成难以准确识别和解析沉积建造并找准油气勘探目标。综合分析了三大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的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和充填序列,建立了典型沉积建造的地质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沉积于前中生代中国陆块群的构造离散阶段,准稳定的鄂尔多斯盆地在古老碳酸盐岩建造沉积之前几乎没有碎屑岩垫底,次稳定的四川盆地和活动的塔里木盆地都具有碎屑岩垫底;基底和周缘发育古老的下伏裂谷是它们共有的特色,并形成了隐伏于盆地内部的牛头型建造;前印支期,都普遍发育若干不同规模的古隆起,围绕古隆起披覆沉积的似背斜建造是这些盆地又一显著特点;在构造相对稳定的间隙期,三大克拉通内部往往为广阔的浅水陆表海沉积,席状的台地潮坪白云岩建造是以往关注度最小的一类建造。上述古老克拉通盆地的牛头型建造、似背斜建造、席状白云岩建造埋藏深、隐伏性强,是重要的油气勘探指向。如何在被多旋回构造改造的叠合盆地中准确解析地层和岩相,并识别出这些建造的精细结构,是未来古老深层海相油气勘探极具挑战性和非常必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建造 沉积充填序列 海相油气勘探 中国西部
下载PDF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形成与消融及华南板块的记录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灏 李峤昕 +5 位作者 陈安清 肖斌 蒋修未 黄长成 胡成辉 李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3-1058,共16页
新元古代为距今约1000~540 Ma的地质历史时期,当时地球处于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期,板块运动和岩浆作用强烈,且伴随全球性气温下降以及大范围的几期冰期作用,形成覆盖整个地球的冰雪,形成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就华南板块而言,... 新元古代为距今约1000~540 Ma的地质历史时期,当时地球处于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期,板块运动和岩浆作用强烈,且伴随全球性气温下降以及大范围的几期冰期作用,形成覆盖整个地球的冰雪,形成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就华南板块而言,在新元古代时期存在有几期冰期冰碛物残留,学者们对其的定年工作成果也相当丰富,但对雪球地球的形成和消融因素方面还存在的一定争议,包括形成与消融时间、方式、影响因素等。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从而提出关于华南板块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形成与消融因素,即在当时古地理环境下雪球地球的形成与消融是多因素综合性作用的结果,包括地史早期微生物作用、超大陆裂解以及超级地幔柱、甲烷渗漏、冰期岩浆热液作用。从新元古代以来,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以及在超级地幔柱作用下,海岸线不断增加,大量微生物以及小壳动物繁殖,呈现峰值增加,CO_(2)等温室气体含量迅速下降,从而破坏温室平衡。后期由于冰期岩浆热液作用以及海底温室气体CH_(4)排放,导致温室效应重新加剧,恢复原始地球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雪球地球 华南板块 古地理 全球冰期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盐下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被引量:29
16
作者 付斯一 张成弓 +6 位作者 陈洪德 陈安清 赵俊兴 苏中堂 杨帅 王果 密文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7-1098,共12页
基于岩心、薄片观察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盐下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进行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盐下白云岩主要由微晶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组成,晶间孔和各类溶蚀孔是主要储... 基于岩心、薄片观察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盐下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进行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盐下白云岩主要由微晶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砂屑白云岩组成,晶间孔和各类溶蚀孔是主要储集空间;②研究区内成岩作用复杂,主要为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充填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③多阶段的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发育和原生孔隙保存,包括准同生阶段的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准同生—浅埋藏阶段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以及后期的埋藏白云石化作用;④多期次溶蚀作用对次生孔隙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同生—准同生期多期次次一级的海进-海退旋回导致易溶组分暴露溶蚀,发育次生孔隙;⑤埋藏期的有机酸溶蚀、硫酸盐热化学反应及其产物H2S生成的氢硫酸对储集层溶蚀改造,使储集空间进一步得到改善;⑥盐下层系中高H2S含量的区域可以成为下一步勘探潜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马家沟组 白云岩 膏盐岩 白云石化作用 溶蚀作用
下载PDF
渤海海域前古近系深层潜山类型及其成因 被引量:24
17
作者 徐长贵 侯明才 +5 位作者 王粤川 陈安清 黄志发 罗小平 韩建辉 徐云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2,共12页
锦州南潜山油田和渤中19-6潜山大气田的发现揭示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该区复杂多样的潜山结构导致潜山分类方案繁多,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为此,基于该区已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 锦州南潜山油田和渤中19-6潜山大气田的发现揭示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该区复杂多样的潜山结构导致潜山分类方案繁多,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为此,基于该区已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渤海海域潜山地层结构和断裂分布特征,明确潜山构造特征和潜山演化动力力学机制,讨论潜山分类方案,进而评价潜山带的油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奠定了渤海海域潜山构造的发育基础,侏罗纪—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主导了潜山内幕构造样式和外部形态的形成,新生代以来的晚期断陷走滑活动对潜山具有加强及定型作用;(2)渤海海域前古近系构造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太古界—元古界构造层、古生界构造层和中生界构造层;(3)潜山构造样式可划分为挤压褶皱、伸展断裂、走滑、反转、底辟等5种类型;(4)渤海海域潜山具有多成因、多结构、多岩性、多形态的复杂特征,依据潜山的"成因—结构"分类原则将其划分为2大类7小类,其中侵蚀残丘型潜山和拉张断垒型潜山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结论认为,渤中低凸起PL7-1中生界潜山与辽西凸起SZ36-1潜山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辽西凸起南端、渤海海域西部的沙垒田凸起西侧—歧口凹陷和渤中凹陷西南缓坡带是有利的潜山油气成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深层潜山 构造解析 构造层 断裂分布 成因分类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潮汐-三角洲复合砂体沉积环境 被引量:21
18
作者 侯云东 陈安清 +7 位作者 赵伟波 董国栋 杨帅 徐胜林 高志东 李富祥 刘新昕 张晓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3-401,共9页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本溪组的沉积环境与有利储集砂体发育分布规律,本文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标志判别和砂体宏观分散体系刻画,建立了本溪组的沉积模式。本溪组具有潮汐成因的双向层理和河道牵引...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石炭统本溪组的沉积环境与有利储集砂体发育分布规律,本文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标志判别和砂体宏观分散体系刻画,建立了本溪组的沉积模式。本溪组具有潮汐成因的双向层理和河道牵引流成因的单向层理共存的特征;畔沟期的三角洲沉积作用弱,砂体规模小,强潮汐作用将砂体改造成补丁状,基本失去了原始三角洲的形态;晋祠期南部的三角洲沉积作用较弱,砂体规模中等,以强潮汐作用控制为主,被切割成孤立分布的潮汐砂坝群;晋祠期北部的三角洲沉积作用较强,中潮差背景下的河控砂体呈南北方向的条带状,规模最大,仍然保留了三角洲的形态;本溪期为开敞型陆表海湾环境,潮汐与河流相互作用的时空差异控制着本溪组砂体的发育分布规律。本溪组为潮汐砂坝-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潮汐作用对先存三角洲砂体具有明显的破坏和再分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作用 三角洲 潮汐砂坝 本溪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健 罗小平 +6 位作者 陈安清 徐云龙 徐国盛 孙腾蛟 张志鹏 孙延旭 李俊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0-603,共14页
探讨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牛蹄塘组)海相泥质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在钻井资料及野外剖面调查、对筇竹寺组(牛蹄塘组)沉积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参数进行评价。结... 探讨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牛蹄塘组)海相泥质烃源岩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在钻井资料及野外剖面调查、对筇竹寺组(牛蹄塘组)沉积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参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川南-黔北地区筇竹寺组(牛蹄塘组)发育了一套黑色碳质页岩、黑色-深灰色泥页岩、灰色砂质泥岩与灰质泥岩;沉积相类型为陆棚相,有深水泥质陆棚、深水含磷硅质陆棚及浅水砂质或灰质陆棚3种亚相,其中深水陆棚相发育的碳质页岩、黑色-深灰色泥页岩与深水含磷硅质陆棚相发育的磷块岩、黑色-深灰色碳质含磷页岩及黑色硅质页岩为富烃源岩,浅水陆棚相发育的灰色泥页岩或砂质泥岩、灰质泥岩为一般烃源岩。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绵阳-长宁拉张槽内及黔北地区一般为好-极好烃源岩,槽外浅水陆棚区为中等-差的烃源岩;以腐泥型(Ⅰ型)为主,生烃能力强,为油型有机质;烃源岩成熟度高,整体达到过成熟阶段(Ro>2.0%)。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分布明显受绵阳-长宁拉张槽控制,拉张槽内与黔北地区为烃源岩发育的中心,富烃源岩厚度大;拉张槽外富烃的烃源岩厚度小或没有富烃的烃源岩分布;拉张槽内发育的强生烃区控制了川中—川南海相“下组合”天然气藏的分布,预测宜宾—长宁—筠连—威信一带和内江—资中一带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寒武统 拉张槽 沉积相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川南—黔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构造-沉积分异及成藏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晓星 陈安清 +5 位作者 党牛 张成弓 赵俊兴 高星 兰叶芳 陈洪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是当前的油气勘探热点。当前对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构造区的潜在碳酸盐岩储层及圈闭仍认识不清,阻碍了勘探目标优选。本文通过构造-沉积分异特征分析,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台地的构造-沉积分异演化过程...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是当前的油气勘探热点。当前对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构造区的潜在碳酸盐岩储层及圈闭仍认识不清,阻碍了勘探目标优选。本文通过构造-沉积分异特征分析,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台地的构造-沉积分异演化过程及其后期构造改造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受中央古隆起和陆表海环境的控制,盆地南缘以发育镶边礁滩相储层为特征,西缘以发育层状弱镶边礁滩储层为特征,内克拉通则以局限的台地潮坪白云岩储层为特征;三个不同构造-沉积分异区的碳酸盐岩建造都具备成藏条件,但遭受的构造形变具有显著差异,可分为西缘压性构造区、南缘张性构造区和内克拉通稳定构造区;西缘陆内前陆盆地的破碎褶皱带的有利圈闭包括逆掩断层遮挡圈闭和向斜中的次级背斜圈闭;南缘受渭北地堑影响形成的张性构造带发育基底潜山相关圈闭;内克拉通的伊陕斜坡带为一长期保持构造稳定的弱改造的大型单斜构造,以发育岩性圈闭型为特征,岩性圈闭的沉积相分布主要受陆表海旋转潮汐流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陆表海台地 前陆盆地 潜山构造 岩性圈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