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草清理装置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1
作者 胡庆松 杨尚青 +2 位作者 陈光荣 王慧芝 陈雷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3-5,共3页
经过对水草清理装置相关产品及研究文献的深入调查,分析当前水草清理装置的主要类型及其结构特点,总结水草切割机构的研究现状及水草清理装置控制系统的发展水平。探讨当前水草清理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草清理装置 应用现状 切割机构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R语言的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在大豆区试中的应用评价
2
作者 张恺东 张凡巧 +4 位作者 董博 段佳霖 陈光荣 王立明 杨如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140-145,共6页
为提高甘肃省大豆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效率,利用大豆区域试验数据,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分析出发,对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进行全面评估。本研究采用AMMI模型与GGE双标图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9个大豆品种在5... 为提高甘肃省大豆品种的选育和应用效率,利用大豆区域试验数据,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分析出发,对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进行全面评估。本研究采用AMMI模型与GGE双标图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9个大豆品种在5个试验点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中主成分值(IPCA1、IPCA2)占总变异平方和的95%;其中‘中黄318’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而‘陇黄3号’和‘铁丰31’虽然产量较高,但其稳定性中等,适合在特定区域栽培。在5个试验点中,凉州分辨力最强,镇原分辨力较弱。综合运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法,能够更准确直观地反映各品种生产力、稳定性和适应能力,以及在不同试验区域的分辨能力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大豆 稳定性 适应性
下载PDF
高职院校商科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优化探讨
3
作者 陈光荣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商科专业顶岗实习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校企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商科专业顶岗实习在角色定位、实习安排、激励政策、监管考评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建议采取丰富实习工作... 商科专业顶岗实习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校企合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商科专业顶岗实习在角色定位、实习安排、激励政策、监管考评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建议采取丰富实习工作内容、加大资源建设力度、优化过程管理策略等实习管理举措,促推高职商科专业顶岗实习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科专业 顶岗实习 实习管理 优化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大豆光合、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兴荣 张彦军 +3 位作者 陈光荣 李玥 李永生 祁旭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以大豆品种陇中黄601、陇中黄602、中品661、晋豆21为材料,设置正常灌水(CK)、中度干旱(D_(1))、重度干旱(D_(2))3个水平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采用2 a试验分析大豆苗期、开花期和鼓粒期光合生理生态指标以及成熟后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 以大豆品种陇中黄601、陇中黄602、中品661、晋豆21为材料,设置正常灌水(CK)、中度干旱(D_(1))、重度干旱(D_(2))3个水平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采用2 a试验分析大豆苗期、开花期和鼓粒期光合生理生态指标以及成熟后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大豆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产量均呈递减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D_(2))下,大豆产量降幅最大达到56.7%。D_(2)处理开花期的P n降幅最大,达45.15%,苗期的叶绿素SPAD值升高幅度最大,为21.92%。各品质指标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D_(2)处理下,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比CK分别增加4.51%和1.77%。不同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果糖、亚油酸、亚麻酸、油酸、硬脂酸、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蔗糖、淀粉多糖和棕榈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说明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仍存在矛盾。早熟品种陇中黄601丰产抗旱,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大豆 品种 光合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立明 陈光荣 +2 位作者 杨如萍 张国宏 杨封科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1期8-14,共7页
针对甘肃东部旱作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及大豆生产春季干旱严重等问题造成大豆产量不高、水分利用率低等生产实际,以露地平播为对照,研究全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平播、膜侧播种等4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 针对甘肃东部旱作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及大豆生产春季干旱严重等问题造成大豆产量不高、水分利用率低等生产实际,以露地平播为对照,研究全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平播、膜侧播种等4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沟播使大豆提前出苗5天,生育期缩短12天,促进了大豆生长发育进程;大豆各生育阶段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全膜覆盖沟播能够有效协调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地上部分生物量,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有利于灌浆和高产,连续4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680.8 kg/hm^(2)和7.30 kg/(mm·hm^(2)),较露地平播提高40.9%和53.4%。因此、全膜覆盖沟播可作为甘肃东部旱作区大豆生产的高产栽培模式,对提高旱作区大豆降水利用效率和高产田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大豆 覆膜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GA-VMD-ESN的光伏功率组合预测模型
6
作者 杨东升 陈光荣 +5 位作者 唐世友 罗毅 匡邵峰 李光勇 王顺艳 吴姿慰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9期103-105,118,共4页
为了降低光伏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调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伏功率预测的组合模型。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变模态分解(VMD)的关键参数,该模型首先将光伏功率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VMD分解,并通过GA优化模态数量... 为了降低光伏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网调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光伏功率预测的组合模型。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变模态分解(VMD)的关键参数,该模型首先将光伏功率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VMD分解,并通过GA优化模态数量和惩罚系数,以确保分解效果最佳。针对每个模态的波动特性,应用回声状态网络(ESN)进行建模。最终,将各模态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重构,得到光伏功率的最终预测值。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该组合预测模型在精度和性能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状态网络 变分模态分解 遗传算法 光伏功率预测
下载PDF
风电机组叶片结冰的光纤感知及厚度分布估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 文飞 +3 位作者 陈光荣 舒禹 王昭力 周志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分析光纤感知叶片结冰厚度的检测原理并设计四通道双窗口专用结冰探测器,采用模拟计算并分析不同攻角和水滴粒径下叶片水滴收集率分布,借助风电机组所在空气流场构建风电机组机舱顶部结冰探测器与叶片间运行环境结冰信息的内在关联,进... 分析光纤感知叶片结冰厚度的检测原理并设计四通道双窗口专用结冰探测器,采用模拟计算并分析不同攻角和水滴粒径下叶片水滴收集率分布,借助风电机组所在空气流场构建风电机组机舱顶部结冰探测器与叶片间运行环境结冰信息的内在关联,进而实现叶片表面结冰厚度检测及分布估计并在风场风电机组进行结冰实测验证,结果表明叶片表面结冰状态呈现前缘结冰最厚且沿叶尖方向逐渐增加的分布特征,探测器检测值与实测值偏差在8%内,可满足风电机组叶片防除冰的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风电机组 结冰探测器 厚度检测 防除冰
下载PDF
不同大豆品系多点鉴定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彦军 王兴荣 +4 位作者 李玥 陈光荣 苟作旺 杨如萍 祁旭升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50-56,共7页
为了评价大豆新品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旱性,2021年对20个大豆新品系在银川、张掖和庆阳3个生态区进行多点联合鉴定,分析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及抗旱性。结果表明,20个大豆新品系在庆阳试点均表现早熟,而在银川试点相... 为了评价大豆新品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旱性,2021年对20个大豆新品系在银川、张掖和庆阳3个生态区进行多点联合鉴定,分析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及抗旱性。结果表明,20个大豆新品系在庆阳试点均表现早熟,而在银川试点相对晚熟。折合产量在银川试点最高(4284.69 kg/hm2),在庆阳试点最低(1871.01 kg/hm2)。庆阳试点的蛋白质含量最高(405.0 g/kg),张掖试点的粗脂肪含量最高(208.3 g/kg)。其中,6个品系在成株期表现为极强或强抗旱性,加权抗旱系数与籽粒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γ=0.6129,P=0.0031),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陇豆655-2和陇豆609在不同生态区适应性和丰产性均好,但抗旱性较差,适合在灌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系 适应性 丰产性 抗旱性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如萍 陈光荣 +3 位作者 林汉明 刘学义 王立明 张国宏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1-3,共3页
陇黄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的以晋豆23为母本、鲁豆4号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3代群体中,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 陇黄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的以晋豆23为母本、鲁豆4号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3代群体中,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2014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572.28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平均增产9.17%。2015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系)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501.7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6.09%。陇黄2号田间表现高抗花叶病毒病和大豆黑斑病。籽粒含粗蛋白(干基)385.3 g/kg、粗脂肪(干基)204.2 g/kg,品质优良。陇黄2号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间套作带状复合种植。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陇黄2号 选育 间套作复合种植 机械化
下载PDF
陇黄系列大豆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立明 杨如萍 +1 位作者 陈光荣 张国宏 《中国种业》 2020年第9期42-45,共4页
在甘肃东部旱作区开展陇黄1号、陇黄2号和陇黄3号大豆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3个大豆新品种株高、底荚高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有效分枝、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呈现下降趋势,荚粒数和百粒重变化不大... 在甘肃东部旱作区开展陇黄1号、陇黄2号和陇黄3号大豆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3个大豆新品种株高、底荚高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有效分枝、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呈现下降趋势,荚粒数和百粒重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在种植密度12万~27万株/hm^2的范围内,大豆产量随种植密度变化可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表达,陇黄1号、陇黄2号和陇黄3号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4.5万株/hm^2、20.8万株/hm^2和18.1万株/hm^2;种植密度对大豆田间耗水量无明显影响,适宜种植密度能显著提高旱作区大豆产量和田间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黄大豆 种植密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播期对旱作区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立明 杨如萍 +1 位作者 陈光荣 张国宏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59-64,共6页
在甘肃东部旱作区选择不同熟期3个大豆品种进行播期试验,对大豆生长发育时期、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分析表明,随播期的推迟,大豆生育期逐渐缩短,从早熟品种到晚熟品种生育期缩短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播期推迟10 d,... 在甘肃东部旱作区选择不同熟期3个大豆品种进行播期试验,对大豆生长发育时期、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综合分析表明,随播期的推迟,大豆生育期逐渐缩短,从早熟品种到晚熟品种生育期缩短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播期推迟10 d,生育期缩短5~8 d;播期推迟,大豆植株高度逐渐增加,主茎节数依次减少,百粒重逐渐下降;早熟品种中黄30适宜播期为5月20日,中熟品种晋豆23为5月10日,晚熟品种冀豆12为4月30日,适期播种能够显著提高大豆单株荚数、荚粒数、单株粒数等经济性状,有利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播种期 农艺性状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如萍 王立明 +3 位作者 陈光荣 林汉明 刘学义 张国宏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25-27,共3页
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初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引进的,以汾豆56为母本、汾豆62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_3代群体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陇黄1号2013—201... 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初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引进的,以汾豆56为母本、汾豆62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_3代群体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陇黄1号2013—2014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产量2 442.00kg/hm^2,比对照陇豆2号平均增产3.75%;2015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71.30 kg/hm^2,比对照陇豆2号增产9.04%。籽粒粗蛋白质含量39.40%,粗脂肪含量20.52%。其突出特点是抗病性强、稳产、商品性优且适宜间套作。该品种于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及等生态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陇黄1号 稳产
下载PDF
玉米或小麦型日粮添加菜籽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中菌群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国 雒会平 +5 位作者 赵得莲 陈光荣 王立明 李海霞 金世启 李生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4,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玉米和小麦与豆粕和菜籽粕营养成分的研究,分析研究玉米或小麦型日粮中添加菜籽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中菌群数量的影响。选取(21±1)d杜×长×大断奶仔猪480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 试验旨在通过玉米和小麦与豆粕和菜籽粕营养成分的研究,分析研究玉米或小麦型日粮中添加菜籽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中菌群数量的影响。选取(21±1)d杜×长×大断奶仔猪480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各组分别饲喂以玉米-豆粕、玉米-菜籽粕(20%菜籽粕替代豆粕)、小麦-豆粕和小麦-菜籽粕(20%菜籽粕替代豆粕)的日粮,试验共进行4周。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对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仔猪断奶后1~14 d,小麦-菜籽粕型日粮组耗料增重比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组(P<0.05);仔猪断奶后15~28 d,玉米-豆粕型日粮组能量和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小麦型日粮组相比,玉米型日粮组显著提高了粪中乳酸杆菌和粪肠球菌含量(P<0.05),但小麦型日粮组粪中梭状芽胞杆菌含量表现为最高(P<0.05)。结果表明:玉米或小麦型日粮中添加20%菜籽粕替代豆粕可提高断奶仔猪饲料利用率,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及粪中微生物菌群的表达量,对仔猪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玉米小麦饲料 菜籽粕 生长性能 消化率 粪便细菌
下载PDF
2 MW风机叶片气热法防除冰的传热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昭力 刘小春 +3 位作者 文飞 陈光荣 舒禹 李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61,共6页
在凝冻地区风电场采用气热法进行风机叶片防除冰工程应用时,叶片传热试验至关重要。文章针对现场2 MW风机叶片,结合叶片重点结冰区域分布,设计研发叶片传热试验系统并实施9 h传热试验。试验采用12支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记录... 在凝冻地区风电场采用气热法进行风机叶片防除冰工程应用时,叶片传热试验至关重要。文章针对现场2 MW风机叶片,结合叶片重点结冰区域分布,设计研发叶片传热试验系统并实施9 h传热试验。试验采用12支温度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记录叶片温度,并分析叶片传热过程及传热效果。传热试验结果表明,在叶片前缘通道内施加30 kW加热器持续加热叶片本体,无日照时叶片前缘外表面15 m处温度为39.4℃,40 m处温度为25.3℃,温升在10℃以上,且分别沿叶尖和后缘两侧方向呈现递减分布。验证了利用气热法对该复合材料叶片进行防除冰,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防除冰 传热试验 前缘通道 红外热成像
下载PDF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光荣 陈亚琼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9-164,共6页
以“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为例,从微观层面介绍了以项目为导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与探索。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了“一个体系、两大特点、三个结合、四大特色、五个步骤、六大... 以“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为例,从微观层面介绍了以项目为导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与探索。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提出了“一个体系、两大特点、三个结合、四大特色、五个步骤、六大专业”的建设理念;并以点到线、线到面进行建设成效分析与达成度评价,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普及推广和深化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项目导向 一流本科专业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Matlab和Madagascar的地震三维图形显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志鹏 陈秀清 +2 位作者 陈光容 王登伟 王松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0年第4期426-431,共6页
地震三维图形显示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可视化手段,在勘探地震学的科研和生产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已有众多商业地球物理三维可视化软件应用,但在部分科研实验中,往往需将小块地震数据从segy格式转换为mat格式或rsf格式,... 地震三维图形显示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可视化手段,在勘探地震学的科研和生产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已有众多商业地球物理三维可视化软件应用,但在部分科研实验中,往往需将小块地震数据从segy格式转换为mat格式或rsf格式,从而在Matlab或Madagascar计算环境下进行理论及算法的验证与开发。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庞大的商业软件对小样本数据进行显示会产生内存占用过度或格式频繁转换等问题。为更高效便捷地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综合显示,研究了在Matlab和Madagascar两种科研软件下实现地震三维图形显示的技术方法,给出了常用的立体图、切片图、层位图、连井剖面图、展开图等显示方式的核心程序代码。通过示例分析对比证明了本次研究开发的地震三维图形显示技术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示地震数据内部信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Madagascar 地震数据 三维图形显示
下载PDF
一种多级耦合双桥移相倍频DC-DC变换器
17
作者 陈龙 胡国伟 +1 位作者 陈光绒 宋孙浩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2-5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多级耦合双桥移相倍频DC-DC变换器。变换器将2路传统的全桥变换电路通过2组多级耦合电感(带中心抽头)桥联至负载两端,通过移相控制方法负载端可实现倍频效果,克服IGBT工作频率受限的弊端。同时,电感多级耦合特性在拓扑桥联电... 提出了一种多级耦合双桥移相倍频DC-DC变换器。变换器将2路传统的全桥变换电路通过2组多级耦合电感(带中心抽头)桥联至负载两端,通过移相控制方法负载端可实现倍频效果,克服IGBT工作频率受限的弊端。同时,电感多级耦合特性在拓扑桥联电路中既能有效地抑制各桥臂电压尖峰也能降低输出电流纹波。建立了新型变换器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最后,搭建10 kW空气式逆变等离子切割电源实验平台,验证了新型拓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耦合 移相倍频 拓扑桥联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饲用大豆全株蛋白含量关联SSR标记筛选
18
作者 李忠旺 陈光荣 +5 位作者 刘新星 杨如萍 朱天地 陈琛 陈子萱 陈玉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72-2081,共10页
提高全株蛋白含量是饲用大豆(Glycine max)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为筛选可用于饲用大豆全株高蛋白含量育种实践的有效分子标记,本研究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课题组前期筛选的55份饲用大豆核心种质资源作为供试群体材料,以大豆鼓粒期... 提高全株蛋白含量是饲用大豆(Glycine max)最重要的育种目标。为筛选可用于饲用大豆全株高蛋白含量育种实践的有效分子标记,本研究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课题组前期筛选的55份饲用大豆核心种质资源作为供试群体材料,以大豆鼓粒期全株蛋白含量为目标性状,利用国内外文献报道的40个蛋白含量相关SSR标记对受试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进行分析,通过一般混合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两种模型对大豆全株蛋白含量与标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从40个SSR标记中筛选出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标记21个,利用这21个SSR标记在群体中共检测出118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3~10个,平均为5.6个;利用遗传相似度UPGMA聚类分析可将55份材料分成I、II、III 3类,遗传结构分析可分成POP1、POP2、POP3、POP4共4个亚群,两种方法分类结果不尽相同但基本相似;两种模型同时检测到6个SSR标记与全株蛋白含量显著相关(P<0.05),可用于全株高蛋白含量饲草大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鼓粒期 蛋白质含量 关联分析 群体结构 遗传相似度
下载PDF
蒙药材蓝盆花属植物资源及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宏昕 白音夫 +3 位作者 常亮 陈广荣 郭小彬 郭浩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779-784,共6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蒙药材蓝盆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与万方数据库(Wanfang),检索数据库至2019年录入的蓝盆花属植物研究的有关资料。结果1.蓝... 目的分析并总结蒙药材蓝盆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与万方数据库(Wanfang),检索数据库至2019年录入的蓝盆花属植物研究的有关资料。结果1.蓝盆花属植物药为野生花卉,根茎发达、耐干旱盐碱,具有维护草地生态平衡、防止荒漠化和美化环境的生态作用,同时也是蒙医药使用的传统特色药材,中亚地区民间也有使用。2.有15种及变种,化学成分:黄酮类22个、酚酸类11个及环烯醚萜类等,6个成分可作为质量评价,10个成分可作为指纹图谱主要峰值,29个成分可移行血液。3.主要成分绿原酸体内积累随季节变化,人工种植蓝盆花与野生品种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差异。4.蓝盆花属植物药不能自花传粉,自然条件下依赖昆虫传粉生殖。5.总结蓝盆花注射液与滴丸剂的制备工艺。6.蓝盆花注射液与提取物具有解热与抗炎作用,能提高巨噬细胞溶菌酶活性,具有抗氧化、抗肝损伤及纤维化作用,可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ATP、K+-ATP与Ca+-ATP酶系统活性。7.蓝盆花属植物的根具有一定毒性。结论蓝盆花属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有解热、抗氧化和保肝等药理作用,黄酮与酚酸类是其当前研究最多的成分;该文可为深入研究和开发该类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盆花属植物药 蒙古山萝卜 成分与质量标准 药理与毒性 适用性与综合利用
下载PDF
蒙古山萝卜酸对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大鼠超微结构及抗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常亮 白音夫 +4 位作者 杨宏昕 陈广荣 董珉翔 米裕青 刘静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13-518,共6页
目的探讨蒙古山萝卜酸(SCA)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酶(TIMP1)的活性,细胞外基质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的合成以及纤维化肝组织细胞外基质(ECM)与HSC体密度、HSC的凋亡及抗氧化作用。... 目的探讨蒙古山萝卜酸(SCA)对肝星状细胞(HSC)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酶(TIMP1)的活性,细胞外基质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的合成以及纤维化肝组织细胞外基质(ECM)与HSC体密度、HSC的凋亡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HSC初次传代后,将HSC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SCA高剂量组(15.6μg·mL^-1)、SCA中剂量组(7.81μg·mL^-1)和SCA低剂量组(3.9μg·mL^-1)。加药孵育48h后,采用Elisa法测定HSC中PC-Ⅲ、MMP1与TIMP1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C-Ⅳ表达,透射电镜扫描SCA对纤维化肝组织ECM与HSC体密度、HSC的凋亡形态及抗氧化测定。结果SCA可抑制HSC中TIMP1活性与细胞外基质PC-Ⅲ和C-Ⅳ合成,对MMP1活性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呈抑制趋势。SCA质量浓度在3.9~15.6μg·mL^-1范围内呈量效关系;SCA可明显减少大鼠肝脏汇管区纤维化肝组织ECM与HSC体密度、诱导HSC结构转变呈凋亡形态及抑制肝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结论SCA对体外培养的HSC分泌合成TIMP1活性及PC-Ⅲ、C-Ⅳ合成有抑制作用,可减少纤维化肝组织ECM与HSC体密度、促进HSC的凋亡,抑制丙二醛(MDA)合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氧化酶(GSH)活性,其作用机制与SCA抑制肝组织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山萝卜酸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