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组黏土矿物异常转化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郇金来 孟元林 +3 位作者 吴其林 陈国松 马帅 林水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1-722,共12页
为寻找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优质储层发育区带,指明后期油气勘探开发方向,本文基于实验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涠西南凹陷渐新统涠洲组储层中黏土矿物异常转化层段及类型,明确了异常高孔高渗带成因。结果表明:受热流... 为寻找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优质储层发育区带,指明后期油气勘探开发方向,本文基于实验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涠西南凹陷渐新统涠洲组储层中黏土矿物异常转化层段及类型,明确了异常高孔高渗带成因。结果表明:受热流体活动影响,研究区在埋深2300~2900 m存在明显的黏土矿物异常转化现象,且可分为绿泥石化和高岭石化两种类型,热力学计算结果也证实高岭石绿泥石化和伊利石高岭石化在涠西南凹陷具有热力学优先性,是涠西南凹陷涠洲组优质储层的重要成因。异常高孔高渗带集中分布于绿泥石含量(质量分数)大于35%(高岭石含量在30%~35%之间)和高岭石含量大于45%(绿泥石含量在10%~20%之间)两个层段。其中,在2300~2400 m和2500~2700 m深度范围内储层主要发育异常高岭石化;在2400~2500 m和2700~2900 m深度范围内储层主要发育异常绿泥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异常转化 储层质量 渐新统涠洲组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The PcERF5 promotes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red-fleshed pear(Pyrus communis)through both activa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PcMYB transcription factors
2
作者 CHANG Yao-jun chen guo-song +4 位作者 YANG Guang-yan SUN Cong-rui WEI Wei-lin Schuyler S.KORBAN WU J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687-2704,共18页
As there is a strong interest in red-skinned pears,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 regulation in red-skinned pears 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ocyan... As there is a strong interest in red-skinned pears,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 regulation in red-skinned pears 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 regulation in red-fleshed pears due to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such germplasm,primarily found in European pears(Pyrus communis).In this study,based on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in red-fleshed and white-fleshed pears,we identified an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from P.communis,PcERF5,of which expression level in fruit flesh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nthocyanin content.We then verified the function of PcERF5 in regulating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by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both pear skin and apple calli.PcERF5 regulate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by different regulatory pathways.On the one hand,PcERF5 can activate the transcription of flavonoid biosynthetic genes(PcDFR,PcANS and PcUFGT)and two key transcription factors encoding genes PcMYB10 and PcMYB114.On the other hand,PcERF5 interacted with PcMYB10 to form the ERF5-MYB10 protein complex that enhanced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PcERF5 on its target genes.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cERF5 functioned as a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in regulating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which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This new knowledge will provide guidance for molecular breeding of red-fleshed p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us communis red-fleshe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PcERF5 PcMYB10/PcMYB114
下载PDF
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质量影响的定量评价: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组三段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国松 孟元林 +3 位作者 郇金来 戴天骄 肖丽华 周武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9-650,共12页
为了定量研究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在限定控储因素前提下,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扫描电镜、薄片鉴定、激光粒度分析和黏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2-X油田古近系涠洲组三段碎屑岩储集层为例,探讨了自生绿泥... 为了定量研究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质量的影响,在限定控储因素前提下,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扫描电镜、薄片鉴定、激光粒度分析和黏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12-X油田古近系涠洲组三段碎屑岩储集层为例,探讨了自生绿泥石对石英次生加大、孔隙结构及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综合得分评价法,定量评价自生绿泥石对储集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蚀作用积极意义大于绿泥石沉淀的消极影响时,石英加大和方解石含量较高(7.3%)及自生绿泥石相对含量较低(20%~30%)的细砂"控孔喉"作用,等同于石英加大和方解石含量较低(2.4%)及自生绿泥石含量较高(30%~40%)的细砂,二者的"控孔喉"作用具有互补性。自生绿泥石的"控孔、控渗"作用与碎屑颗粒粒度、分选、胶结物及泥质含量等因素的"控孔、控渗"作用相互制约,存在互补性和差异性,绿泥石相对含量较低的中砂"控孔、控渗"作用等同于绿泥石相对含量较高的细砂(互补性);泥质含量较低的细砂岩中绿泥石"控孔、控渗"作用弱于泥质含量较高的细砂岩(差异性)。总之,在岩相一定的情况下,包膜或衬里状绿泥石与孔渗呈正相关关系,孔隙充填状绿泥石与孔渗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盆地 古近系 涠洲组 自生绿泥石 石英加大 孔隙度 渗透率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污水和污泥基质中的20种全氟及多氟化合物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勇杰 张蓓蓓 +2 位作者 陈国松 赵永刚 王济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40,共8页
建立了适用于测定污水和污泥两种基质中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检测方法,用于测定污水和污泥两种介质中20种PFASs:9种全氟羧酸(PFCAs)、3种全氟磺酸(PFSAs)、2种N-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FOSEs)、2种N-烷基全氟... 建立了适用于测定污水和污泥两种基质中全氟-多氟化合物(PFASs)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检测方法,用于测定污水和污泥两种介质中20种PFASs:9种全氟羧酸(PFCAs)、3种全氟磺酸(PFSAs)、2种N-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FOSEs)、2种N-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FOSAs)和4种氟调醇(FTOHs)。对于污水样品,采用WAX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净化及富集,WAX小柱活化上样后,分别用4 mL甲醇和3 mL甲醇(含0.5%(V/V)NH_4OH)依次洗脱非离子型全氟化合物(FOSEs、FOSAs和FTOHs)和离子型全氟化合物(PFCAs和PFSAs),相应的洗脱液定容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进行检测。对于污泥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以乙腈为萃取剂对所有目标物进行萃取,萃取液经氮吹浓缩,过石墨化碳柱净化后检测。结果表明,水样和污泥样品中20种PFAS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2%~130%和71%~126%,相对标准偏差为0.9%~12.7%和0.4%~15.2%,方法定量限分别为0.24~4.32 ng/L和0.04~0.12 ng/g。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工业污水及污泥基质中多种PFASs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N-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 N-烷基全氟辛基磺酰胺 氟调醇 污水 污泥
下载PDF
不同光环境下小粒咖啡的生理生态特征
5
作者 王睿芳 马剑 +5 位作者 黄艳丽 潘耕耘 陶忠 李蒙 陈国松 赵万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9-1634,共6页
【目的】探究小粒咖啡对不同光照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为小粒咖啡的高产和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比100%、36%和4%光环境下小粒咖啡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荧光参数、单位干重氮含量(N)、构建消耗(CC)、单位重... 【目的】探究小粒咖啡对不同光照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为小粒咖啡的高产和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比100%、36%和4%光环境下小粒咖啡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荧光参数、单位干重氮含量(N)、构建消耗(CC)、单位重量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及形态解剖结构特征,分析小粒咖啡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性。【结果】随着光照增强,小粒咖啡叶片的P_(max)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加,正午光化学效率(F_v/F_m)显著降低(P<0.05);100%光环境下小粒咖啡叶片的N和CC投入较多,P_(max)较高,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能量利用效率(PEUE)较高;随着光照增强,Chl/Car、叶片厚度(LT)、组织结构紧密度(MTR)、气孔面积指数(SPI)和小脉密度(VD)增加,但比叶面积(SLA)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MLR)减小。【结论】小粒咖啡是需遮荫栽培的经济作物,对强光较敏感,可通过调整叶片生理生态特征以适应光照环境变化,减少强光对其光合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咖啡 生理生态学特征 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叶片解剖结构 构建消耗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国松 周桂华 朱双华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2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实验组使用异甘草... 目的探讨分析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2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实验组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及TBIL(总胆红素)等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分别为(46.07±4.42)U/L、(51.08±7.28)U/L、(49.26±8.81)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81.05±6.73)U/L、(88.34±3.92)U/L、(117.61±11.85)μmol/L(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59.02%,实验组为86.89%,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3/61),对照组为8.19%(5/6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好,能显著改善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使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板栗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国松 李靖同 +4 位作者 刘阳 曹庆芹 张卿 秦岭 邢宇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8-386,共9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选取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利用该技术准确分析目的基因表达变化的前提。本文以板栗的7种不同组织器官(根、茎、叶、种子、花芽、雌花和雄花)为材料,采用qRT-PCR技术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选取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利用该技术准确分析目的基因表达变化的前提。本文以板栗的7种不同组织器官(根、茎、叶、种子、花芽、雌花和雄花)为材料,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了板栗中6个候选内参基因(EF1α、TUA、TUB、UBQ、18S rRNA和Actin)的表达趋势,运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种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利用目的基因CmSPL9对筛选出的内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ctin和EF1α在板栗不同组织器官中稳定性最佳, Actin、EF1α或Actin+EF1α可作为板栗的内参基因进行后续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内参基因 实时定量PCR CmSPL9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