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浆纱棉织物中聚乙烯醇的Py-GC/MS快速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莲 郑海玲 +3 位作者 陈海相 郎巧文 冯敏 李楠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通过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裂解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鉴别浆纱棉织物低含量PVA的方法,研究该方法的干扰因素和检出低限。结果表明:PVA在400℃下的裂解特征性较为显著,裂解产... 通过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裂解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鉴别浆纱棉织物低含量PVA的方法,研究该方法的干扰因素和检出低限。结果表明:PVA在400℃下的裂解特征性较为显著,裂解产物含有乙醛、2,5-二氢呋喃、丁烯醛、3-戊-2-酮、2,4-己二烯醛、苯甲醛、苯乙酮、甲基苯甲醛和辛-2,4,6-三烯醛;结合质谱特征可从PVA浆纱棉织物的裂解总离子流图(TIC图)中鉴定乙醛、丁烯醛、2,4-己二烯醛和苯甲醛,以这4种产物为PVA的裂解特征即可快速鉴别PVA;而纯棉织物、淀粉、聚丙烯酸浆料、CMC和海藻酸钠的裂解TIC图中均未检测到上述4种产物,不会干扰该方法的结果。该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Py-GC/MS 浆料 快速鉴别 裂解特征 棉织物
下载PDF
基于三维显微镜成像的墨西哥红酸枝内部纤维分布及结构形态表征
2
作者 周领辉 祝成炎 +3 位作者 金肖克 马雷雷 陈海相 田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2,共7页
为研究设计出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仿木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三维显微镜分析墨西哥红酸枝(MRAB)孔隙结构的形态与分布,测量了孔隙结构的尺寸和面积,并根据孔隙面积计算孔隙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木纤维的结构形态,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 为研究设计出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仿木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三维显微镜分析墨西哥红酸枝(MRAB)孔隙结构的形态与分布,测量了孔隙结构的尺寸和面积,并根据孔隙面积计算孔隙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木纤维的结构形态,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量出微纤丝角来表征木纤维的取向度。研究结果表明:MRAB内部孔隙主要分布在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和微孔等结构中,在横切面上孔隙主要呈线状和类圆形,在径切面上主要呈线状和纺锤状,在弦切面上主要呈类圆形和纺锤状;MRAB内部的孔隙率为31.27%,孔隙率由髓心到树皮逐渐变大,木纤维沿轴向紧密平行排列,微纤丝角为3.27°;可将MRAB微观结构作为仿生依据,通过控制织物种类、树脂、产生孔隙的方法和铺层方向等因素来实现全新高性能仿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三维显微镜 墨西哥红酸枝 仿木复合材料 孔隙 木纤维
下载PDF
地震诱发储罐火灾多米诺效应的动态定量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海翔 唐珑枰 方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59-2166,共8页
为评估地震对化工储罐区可能造成的火灾多米诺效应的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矩阵计算的动态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时空演化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协同效应,可用于多个储罐着火的主要事件场景和高级别多米诺传播的复杂情况,... 为评估地震对化工储罐区可能造成的火灾多米诺效应的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矩阵计算的动态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时空演化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协同效应,可用于多个储罐着火的主要事件场景和高级别多米诺传播的复杂情况,能够得到可能发生的主要事件场景及其发生概率、储罐群全过程失效概率、特定主要事件场景演化细节,进而指导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通过案例分析了不同地震和储罐条件,以及多米诺级别对储罐群多米诺失效概率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多米诺效应的风险应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化学工业安全 Natech事件 多米诺效应 不确定性 风险分析 蒙特卡洛模拟
下载PDF
栀子黄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真丝面料的鉴别 被引量:2
4
作者 桂祖文 徐昊宁 +2 位作者 陈海相 余志成 王磊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栀子黄植物染料因色光靓丽、性能优良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印花,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规范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对其进行鉴别;为填补植物染标准体系的缺失,现需要建立对栀子黄植物染系列产品的鉴别方法和标准。文章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 栀子黄植物染料因色光靓丽、性能优良而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印花,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规范的检测方法及标准对其进行鉴别;为填补植物染标准体系的缺失,现需要建立对栀子黄植物染系列产品的鉴别方法和标准。文章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鉴别栀子黄植物染料的标志物进行了确定,并采用液质联用仪对栀子黄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真丝面料上萃取的染料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藏红花素Ⅰ、藏红花酸可以作为鉴别栀子黄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真丝面料的标志物。栀子黄植物染料的质谱中检测到分子离子峰m z=975.3472和m z=327.1553,保留时间分别为0.61 min和1.38 min;染色真丝面料萃取液的质谱中检测到分子离子峰m z=975.396和m z=327.1489,保留时间分别为0.61 min和1.38 min;两者均与藏红花素Ⅰ标准品0.61 min和藏红花酸标准品1.36 min的出峰时间相近,在标准允许的±2.5%偏差范围内,由此可确定该染料和染色真丝面料为栀子黄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真丝面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黄植物染料 真丝 藏红花素Ⅰ 藏红花酸 鉴别
下载PDF
热颗粒和热辐射共同作用阴燃点燃松针燃料床:数值研究
5
作者 方伟 张宏民 +1 位作者 陈海翔 彭志红 《火灾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建立了热颗粒和热辐射共同作用下阴燃点燃松针燃料床的二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到了热颗粒和热辐射单独点燃以及共同作用点燃的临界条件,分析了燃料床的点燃过程。与前人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数值模型能够较好预测临界点燃条件。金属热颗粒单独... 建立了热颗粒和热辐射共同作用下阴燃点燃松针燃料床的二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到了热颗粒和热辐射单独点燃以及共同作用点燃的临界条件,分析了燃料床的点燃过程。与前人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数值模型能够较好预测临界点燃条件。金属热颗粒单独作用时点火所需的临界温度与颗粒直径呈双曲线关系。金属热颗粒与热辐射共同作用时,临界辐射热通量呈现出随颗粒温度和直径的增加而显著减小的趋势。热辐射持续供热能有效维持表层炭氧化反应,两者共同作用下点燃危险性增加。研究同时发现,燃料含水率对共同作用下的临界辐射热通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热颗粒 热辐射 共同作用 阴燃点燃 数值研究
下载PDF
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陈海香 吴敏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7期49-53,共5页
本文总结1例急性脑梗并发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首先积极开展止血、补液、输血治疗,以补充血容量和抗休克。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做好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遵循中医辨证施护原则,给予穴位刮痧、经络按摩、情... 本文总结1例急性脑梗并发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首先积极开展止血、补液、输血治疗,以补充血容量和抗休克。在此基础上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做好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遵循中医辨证施护原则,给予穴位刮痧、经络按摩、情志护理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干预,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下消化道出血 辨证施护 刮痧 按摩 中医护理
下载PDF
苯二甲酸异构体的RPLC保留行为和热力学性质
7
作者 张玉堂 陈海相 +2 位作者 李晓莲 李冲 郎巧文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中以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用15%~4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研究了苯二甲酸异构体在10~50℃范围内的色谱保留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PA)、对苯二甲酸(TPA)和间苯二甲酸(IPA)分子结构上的细微差异能在... 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中以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用15%~4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研究了苯二甲酸异构体在10~50℃范围内的色谱保留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PA)、对苯二甲酸(TPA)和间苯二甲酸(IPA)分子结构上的细微差异能在RPLC中清晰地体现出来。同时,根据苯二甲酸异构体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ΔH^(0)和ΔS^(0)的热力学参数变化。这些ΔH^(0)和ΔS^(0)的测定能为苯二甲酸异构体与疏水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为聚酯降解回收、生态环保、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质等分析任务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甲酸异构体 反相液相色谱 保留行为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运载火箭数字化柔性移动装配生产线关键技术及应用
8
作者 余子开 于文凯 +3 位作者 潘明敏 陈海翔 张平平 张晓东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S01期246-251,共6页
数字化柔性移动装配生产线是一种先进的装配生产组织模式,通过对国内外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构建运载火箭数字化柔性移动装配生产线的6项关键技术。最后通过构建某型号火箭数字化柔性移动装配生产线,验证该装配生... 数字化柔性移动装配生产线是一种先进的装配生产组织模式,通过对国内外数字化柔性装配生产线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构建运载火箭数字化柔性移动装配生产线的6项关键技术。最后通过构建某型号火箭数字化柔性移动装配生产线,验证该装配生产组织模式的可行性,在提高装配质量及效率上发挥出了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装配 移动生产线 数字化 柔性装配
下载PDF
新型单轴柔性铰链拓扑结构设计与柔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邱丽芳 陈海翔 吴友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3-1140,共8页
采用基于三维连续体拓扑优化理论的变密度法,以柔性铰链柔度比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单轴柔性铰链的拓扑优化模型。首先,借助Opti Struct软件设计出一种具有全新三维拓扑结构的单轴柔性铰链;其次,结合卡氏第二定理和能量法对该新型柔性铰链... 采用基于三维连续体拓扑优化理论的变密度法,以柔性铰链柔度比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单轴柔性铰链的拓扑优化模型。首先,借助Opti Struct软件设计出一种具有全新三维拓扑结构的单轴柔性铰链;其次,结合卡氏第二定理和能量法对该新型柔性铰链的转动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该新型柔性铰链的柔度矩阵,通过16组实例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其相对误差在6.35%以内,验证了该新型柔性铰链柔度矩阵理论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具有相同切口轮廓的圆弧型柔性铰链和新型柔性铰链的柔度差异。结果表明:新型柔性铰链具有更大的柔度,其柔度性能提升300%。使用三维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可为单轴柔性铰链的设计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型柔性铰链 三维连续体拓扑优化 变密度法 柔度比 柔度分析
下载PDF
柱前衍生GC-MS法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 被引量:4
10
作者 茅文良 卢坤 +3 位作者 于立莹 高晨炜 陈海相 孙岩峰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74,共4页
建立了柱前溴化衍生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胺(MAM)的方法。从纺织品中提取的AM、MAM,在溴化钾-溴酸钾-硫酸体系中与新生成的单质溴进行衍生反应,溴化衍生物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用含三乙胺的正己烷... 建立了柱前溴化衍生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胺(MAM)的方法。从纺织品中提取的AM、MAM,在溴化钾-溴酸钾-硫酸体系中与新生成的单质溴进行衍生反应,溴化衍生物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用含三乙胺的正己烷定容,然后在GC-MS上测定。结果表明:1%乙酸溶液可有效提取纺织品中AM和MAM;AM衍生为α-溴丙烯酰胺,而MAM衍生为α,β-二溴甲基丙酰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7.07%~105.68%,RSD均小于3.5%,重现性好;AM、MAM检出限分别为40μg/kg、50μg/kg,可满足纺织品中AM和MAM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胺 溴化衍生 气质联用 纺织品
下载PDF
氨基三甲叉膦酸铜螯合物的结构表征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丹丹 李楠 +3 位作者 陈海相 陈冬芝 魏凯佳 陈麟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13-418,共6页
为分析氨基三甲叉膦酸铜螯合物(ATMP-Cu^2+)的结构,以氯化铜(CuCl2)、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制备ATMP-Cu^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电喷雾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ESI TOF-HRMS)对A... 为分析氨基三甲叉膦酸铜螯合物(ATMP-Cu^2+)的结构,以氯化铜(CuCl2)、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制备ATMP-Cu^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电喷雾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ESI TOF-HRMS)对ATMP-Cu^2+的部分结构进行表征,利用ESI TOF-HRMS和UV-Vis分析ATMP-Cu^2+的配位比,并用UV-Vis测定ATMP-Cu^2+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ATMP中的氮原子和磷酸根上的羟基氧原子与Cu^2+进行配位,配位比为1∶1;ATMP-Cu^2+的螯合稳定常数为3.15×10^7。研究结果可为ATMP螯合铜离子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三甲叉膦酸 铜离子 高分辨质谱 螯合配位
下载PDF
基于裂解气质联用技术研究氯化石蜡的热裂解行为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凯佳 姚若兰 +2 位作者 李楠 陈海相 戴宏翔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4-69,共6页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研究了氯化石蜡的热裂解行为。首先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氯化石蜡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再用微炉式裂解器对氯化石蜡进行在线热裂解,通过气质联用仪对裂解产物进行组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探讨... 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研究了氯化石蜡的热裂解行为。首先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氯化石蜡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再用微炉式裂解器对氯化石蜡进行在线热裂解,通过气质联用仪对裂解产物进行组分分离和结构鉴定,并探讨了氯化石蜡的裂解机理。结果表明:氯化石蜡的热失重发生在300~400℃区间,最大失重速率温度为340℃,在750℃下裂解的产物中至少鉴定出49种组分;氯化石蜡在400~500℃时的裂解产物主要为氯化氢、二氧化碳和石蜡烯,600~900℃时的裂解产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变大;氯化石蜡裂解机理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消去反应,第二阶段为芳构化过程。该研究为废旧塑料和纺织品在裂解回收时裂解温度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石蜡 在线热裂解 气质联用 裂解行为 芳构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型跑 陈海相 +2 位作者 孙岩峰 谢甲增 蒋丹丹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1期80-86,共7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水(1:99,V/V),检测波长为202nm,流速为0.5mL/min。用水提取纺织样品中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水(1:99,V/V),检测波长为202nm,流速为0.5mL/min。用水提取纺织样品中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提取液经C_(18)柱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在0.05~1.00μg/mL范围内均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低限分别为0.8、0.5、1.5mg/kg,加标回收率在85.81%~107.3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3%~4.3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纺织品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胺 N-羟甲基丙烯酰胺
下载PDF
PA6纤维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武 戴宏翔 +3 位作者 孙岩峰 陈海相 林型跑 谢甲增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3期13-17,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TG)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研究了PA6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热裂解机理。通过热重实验中PA6纤维的质量保留率和温度的关系,得到热降解温度及热降解活化能,进一步通过热裂解实验对PA6纤维的热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热重分析(TG)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研究了PA6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热裂解机理。通过热重实验中PA6纤维的质量保留率和温度的关系,得到热降解温度及热降解活化能,进一步通过热裂解实验对PA6纤维的热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A6纤维在氮气中的热降解过程为一步反应,特征起始降解温度和特征终止降解温度分别为409.2℃和448.6℃,热降解活化能为199.4kJ/mol,热稳定性良好。PA6纤维的热裂解产物主要是己内酰胺,含量达58.76%,属拉链式开裂解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纤维 热稳定性 裂解机理
下载PDF
Effect of Extrusion Temperatures on Friction-wear Behavior of Chain-wheel Fabricated by 40Cr Steel under Oil-lubrication Condition 被引量:3
15
作者 chen haixiang KONG Deju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9年第3期684-691,共8页
A 40 Cr steel was formed into a chain-wheel using a warm extrusion technology.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and phases of the extruded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analyzed using... A 40 Cr steel was formed into a chain-wheel using a warm extrusion technology.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and phases of the extruded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analyz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microscope(OM), micro-hardness tester,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respectively. The morphologies, chemical element distributions and phases of worn tracks at the extrusion temperatures of 550, 650 and 750 ℃ were analyzed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EDS), and XRD, respectively. The friction-wear behaviors of extruded samples under oil-lubrication condition were observed using a wear test. And the effects of extrusion temperatures on the wear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idual austenite and pearlite exist on the sample at the extrusion temperature of 550 ℃ with the corresponding grain size and surface micro-hardness of 32.7 nm and 370.33 HV,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COF) of extruded sample at the temperature of 550 ℃ is 0.196 5, and the wear mechanism is fatigue and abrasive wear. While the acicular martensite exists on the extruded samples at the extrusion temperatures of 650 and 750 ℃, the corresponding grain sizes are 30.0 and 29.1 nm,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F(coefficient of friction) of extruded sample at the temperatures of 650 and 750 ℃ are 0.187 4 and 0.163 6, respectively, and the wear mechanism is abrasive wear. As a result, the friction performance of extruded sample at the temperatures of 650 and 750 ℃ is better than that at the temperature of 5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M EXTRUSION 40Cr steel EXTRUSION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COF) wear mechanism
下载PDF
国外长输管道失效事故调查标准及推荐做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晓航 孙亮 +2 位作者 陈海翔 刘翔 刘海龙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2年第10期1-6,共6页
随着长输管道的快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管道事故调查工作,但目前还未制定管道事故调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鉴于国内将长输管道按照承压设备进行安全监管,根据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RP 585—2014《承压设备完整性事件调查》,提出管道行业借... 随着长输管道的快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管道事故调查工作,但目前还未制定管道事故调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鉴于国内将长输管道按照承压设备进行安全监管,根据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RP 585—2014《承压设备完整性事件调查》,提出管道行业借鉴承压设备完整性事故调查的理念,分别从事故分级、调查小组、原因分析方法、调查取证和调查员培训等方面研究中美标准的重要差异。总结美国标准先进经验和实践做法,包括按照递增原则规定事故特征,根据事故根本原因改进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优先调查易变性证据,人员采访技巧,系统性及专业性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和事故调查员专业培训等。借鉴美标先进对标成果对于提升管道安全管理水平及制定管道事故调查标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美标 国标 分级 事故调查
下载PDF
冠突过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学分析
17
作者 陈海香 王元银 蒋盼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169-174,共6页
目的分析2例成年冠突过长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例冠突过长患者(冠突过长组)与7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患者的100侧正常关节MRI资料(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3.0T MRI设备的颞下颌关... 目的分析2例成年冠突过长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例冠突过长患者(冠突过长组)与71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疾病患者的100侧正常关节MRI资料(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3.0T MRI设备的颞下颌关节检查,利用pyradiomics软件处理得到肌肉纹理参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例冠突过长患者均表现出低角宽面型的特征,张口度分别为20及22 mm,被动张口度无改善,张口型正常,双侧关节区无弹响或疼痛。口内检查为前牙内倾型深覆,后牙磨耗。MRI表现为颞肌及咬肌的体积增大,关节盘髁关系正常,关节盘变性,髁突骨质光滑连续。冠突过长组的颞肌及咬肌的能源、总能量、灰度不均匀性、网格体积和体素体积等参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然而,冠突过长组翼外肌在这些参数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例成年冠突过长患者MRI影像学表现为颞肌及咬肌体积增大,对于了解冠突过长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过长 颞肌 咬肌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Enhanced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dyes in aqueous solution using cobalt phthalocyanine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node 被引量:2
18
作者 LI Nan DONG SuSu +4 位作者 LV WangYang HUANG SanQing chen haixiang YAO YuYuan chen WenXi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1757-1764,共8页
Cobalt tetra(2,4-dichloro-1,3,5-triazine)aminophthalocyanine (CoPc) was immobilized covalently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 felt to obtain CoPc-modified ACF (CoPc-ACF) catalyst, and an electrocatalytic oxid... Cobalt tetra(2,4-dichloro-1,3,5-triazine)aminophthalocyanine (CoPc) was immobilized covalently 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 felt to obtain CoPc-modified ACF (CoPc-ACF) catalyst, and an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system using CoPc-ACF as the anode was constructed. Th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f Acid Red 1 (ARI) was investigated in aqueous solution by an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and UPLC.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R1 could be eliminated efficiently in this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system.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FTIR, TOC and GC-MS suggested that th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experienced the decoloration achieved by destroying the azo linkage and the further mineralization due to the cleavages of benzene ring and naphthalene ring. The intermediates were mainly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as maleic acid and succinic acid, etc. Re- petitive tests showed that CoPc-ACF can maintain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ver several cycles. The further EPR spin-trap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hydroxyl radicals did not dominate the reaction in this electrocatalytic system, which was com- 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electro-Fenton system. Based on the non-radical reaction mechanism, the CoPc-modified ACF electrocatalyst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reating actual dyestuffs wastewaters, which are accompanied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ers such as chlorine ions and additives in the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ES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cobalt phthalocyani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