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溧阳−南渡断裂活动性研究
1
作者 张硕 张平 +6 位作者 陈火根 许书刚 龚绪龙 许汉刚 李丽梅 冯文立 何宗南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56,共10页
溧阳−南渡断裂是中国东部长三角地区一条重要的近EW向隐伏断裂,位于中国人口、经济和城镇密度最高区域之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中部,是一条重要的区域地貌和新构造分区界线。溧阳−南渡断裂尚未见系统研究,其最新活动时代尚不明确。为此... 溧阳−南渡断裂是中国东部长三角地区一条重要的近EW向隐伏断裂,位于中国人口、经济和城镇密度最高区域之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中部,是一条重要的区域地貌和新构造分区界线。溧阳−南渡断裂尚未见系统研究,其最新活动时代尚不明确。为此,采用纵横波联合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等方法研究溧阳−南渡断裂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并对其构造多期活动及地震活动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断裂西段倾向向北;中东段倾向向南,具正断性质,倾角为64°~84°;断裂向上明显切错地表以下约70 m层位,垂直差异活动影响至地表以下36~45 m,综合分析认为应属第四纪早−中更新世断裂,最新活动时间在距今(310±54)ka之后、晚更新世之前。断裂具多期活动:印支期到燕山早期为逆断裂,燕山晚期以来为正断裂控制新生代盆地和火山岩发育。研究成果为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防震减灾、重大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溧阳−南渡断裂 第四纪活动性 隐伏断裂 活动性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下载PDF
基于空间管制下的地质环境要素在矿地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立 陈火根 +3 位作者 杨露梅 瞿晶晶 陆燕 许书刚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2期334-340,共7页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研究不够,导致不合理的规划问题频现,如土地规划中时常出现新划入的基本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高,建设用地存在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安全隐患,影响城市安全、资源节约、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研究不够,导致不合理的规划问题频现,如土地规划中时常出现新划入的基本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高,建设用地存在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安全隐患,影响城市安全、资源节约、生态文明建设,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苏州城市规划区为典型区域,以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依据国家及行业标准,结合苏州实际地质条件,开展耕地适宜性及建设用地限制性评价,将评价成果作为空间管制依据,服务于国土规划及“三线”划定,引导地质环境与土地开发利用协调发展,为探索矿地融合的机制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要素 空间管制 耕地适宜性 建设用地限制性 矿地融合 苏州城市规划区
下载PDF
基于矿地融合视角的空间规划管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晨 朱晨曦 +3 位作者 陈火根 晏王波 吴江国 陈静欣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4期665-671,共7页
将地质资源环境调查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是规范土地开发行为、规避地质环境风险、有效利用地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统筹考虑地质调查成果内容和空间管制分区评价需求,应用Meta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一套以空间规划管制分区为切入点... 将地质资源环境调查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是规范土地开发行为、规避地质环境风险、有效利用地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统筹考虑地质调查成果内容和空间管制分区评价需求,应用Meta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一套以空间规划管制分区为切入点的矿地融合空间规划管制方案,并选取苏州中心城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较好,较适宜建设区域面积较大,主要分区在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吴江区,基本能满足近期规划的需求,从城镇扩展、生态用地保护、中心城区开发边界3个方面提出空间规划管制发展方向,证明未来城市建设应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地融合 空间规划管制 限制性 江苏苏州
下载PDF
江苏常州横林地裂缝成因机理分析
4
作者 许书刚 陈火根 +4 位作者 王光亚 黄敬军 车增光 龚亚兵 顾春生 《华东地质》 2021年第1期93-99,共7页
江苏常州横林地裂缝1989年始发,是苏锡常地区最早被发现的地裂缝,整体沿NE向走向,落差100~500 mm,裂缝带宽度50~350 m,局部地裂缝分布和走向受古潜山控制。地裂缝空间上主要发育于古潜山的边缘及砂层与岩溶接触带,时间上其发展与地下水... 江苏常州横林地裂缝1989年始发,是苏锡常地区最早被发现的地裂缝,整体沿NE向走向,落差100~500 mm,裂缝带宽度50~350 m,局部地裂缝分布和走向受古潜山控制。地裂缝空间上主要发育于古潜山的边缘及砂层与岩溶接触带,时间上其发展与地下水主采层水位下降速度加快、岩溶水水位低于第Ⅱ承压水水位的阶段相对应。综合分析推断,横林地裂缝是由地下水过度开采、基岩起伏导致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岩溶土洞等因素共同诱发的,兼具岩溶塌陷型与基岩潜山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岩溶塌陷 地下水开采 常州横林
下载PDF
Multi-mechanism Orogenic Model of the Su-Jiao Orogenic Belt
5
作者 FAN Jintao chen Jiongda chen huog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01-206,共6页
The Su-Jiao orogenic belt is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System of China. Recent studies on its orogenic system indicate that the Su-Jiao orogenic belt is a complex orogenic belt which suffered at least 3... The Su-Jiao orogenic belt is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System of China. Recent studies on its orogenic system indicate that the Su-Jiao orogenic belt is a complex orogenic belt which suffered at least 3 orogenies of different mechanisms in the Mesoproterozoic, Neoproterozoic and Triassic respectively. The Meso-Neoproterozoic orogenies belong to the Wilson cycle on the plate margins. The belt is a part of the Late Mesoproterozoic supercontinent Rodinia. The Triassic orogeny belongs to the re-orogeny of the non-Wilson cycle. Delamination of mountain roots occurred after both the Wilson and non-Wilson cycles in the Su-Jiao orogenic belt. The large-amplitude isostatic uplift of mountains, magmatic activities and basin-forming and mountain-making in the upper crust, all indicate the general significance of delami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ogenic be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ogenic system multi-mechanism re-orogeny Su-Jiao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