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虎清肝颗粒中4种成分在大鼠血浆中体内药动学研究
1
作者 余上海 方勤勤 +4 位作者 戚胜兰 陈佳美 刘平 张华 刘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0-1765,共6页
目的考察双虎清肝颗粒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苷、虎杖苷、甘草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体内药动学。方法1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10.5、21.0 g生药/kg药物溶液,于0、5、15、30、45、60、120、240、360、480、600、1440 min采血,UHPLC-Q-E... 目的考察双虎清肝颗粒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苷、虎杖苷、甘草苷在大鼠血浆中的体内药动学。方法1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10.5、21.0 g生药/kg药物溶液,于0、5、15、30、45、60、120、240、360、480、600、1440 min采血,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法测定4种成分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双虎清肝颗粒不同剂量组中各成分C max依次为獐牙菜苷>甘草苷>马钱苷酸>虎杖苷,T max依次为獐牙菜苷>马钱苷酸>甘草苷>虎杖苷,AUC 0~t、AUC 0~∞依次为獐牙菜苷>马钱苷酸>甘草苷>虎杖苷。结论本实验可为双虎清肝颗粒临床应用和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虎清肝颗粒 马钱苷酸 獐牙菜苷 虎杖苷 甘草苷 体内药动学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
下载PDF
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获得率及纯度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莹 张定棋 +5 位作者 慕永平 陈佳美 王清兰 平键 刘伟 刘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376-3380,共5页
背景:由于小鼠肝脏小、血管较细,其原代肝星状细胞分离的难度相对较大,且得率有限,难以满足体外实验需求。目的:建立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高效稳定的分离方法,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得率与纯度,为研究肝纤维化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背景:由于小鼠肝脏小、血管较细,其原代肝星状细胞分离的难度相对较大,且得率有限,难以满足体外实验需求。目的:建立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高效稳定的分离方法,提高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得率与纯度,为研究肝纤维化的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以无钙镁离子的前灌流液经门静脉充分灌注肝脏,再先后以1 g/L链霉蛋白酶和0.7 g/LⅣ型胶原酶灌注,使用Nycodenz进行梯度密度离心,获取中间层原代肝星状细胞,锥虫蓝染法观察肝星状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纯度,免疫荧光法检测Desmin表达,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3,5,7 d后的形态变化,PCR法检测培养3,5,7 d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每只小鼠肝脏可获得肝星状细胞(5.5±0.4)×10~6个,锥虫蓝检测细胞活力均大于95%,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纯度为94%,免疫荧光检测细胞高表达Desmin;(2)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可见原代肝星状细胞逐渐由圆形向星型发展;(3)随培养天数增长,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逐渐升高;(4)结果提示,实验成功建立了高效分离小鼠肝星状细胞的方法,可为获得高纯度、高细胞活力的小鼠原代肝星状细胞提供技术方案,也为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细胞分离技术 原代细胞 细胞外基质 荧光鉴定 肝纤维化 细胞得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肝细胞 细胞分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文献挖掘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佳美 朱青 +1 位作者 朴胜华 郭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99-1404,共6页
目的:湿热证动物模型是临床常见基本证候,为了更好地开展湿热证相关研究,常需要借助于湿热证动物模型。目前湿热证的造模方法众多、特点各异,通过文献挖掘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分析,为建立公认可行的湿热证动物模型提供数据... 目的:湿热证动物模型是临床常见基本证候,为了更好地开展湿热证相关研究,常需要借助于湿热证动物模型。目前湿热证的造模方法众多、特点各异,通过文献挖掘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进行分析,为建立公认可行的湿热证动物模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近20年的文献,提取其中有关动物种类、干预因素、相关疾病、评价指标等文本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在筛选出的127篇文献中,湿热证动物模型涉及到SD大鼠、豚鼠、新西兰兔等8种动物,干预因素包括湿热环境、高脂高糖饮食、中药干预、生物因子(菌、病毒、内毒素)、化学药物等,其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脂高糖饮食92.1%、湿热环境91.3%、病毒/细菌66.1%、酒精22.8%和中药干预9.4%,涉及疾病主要为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代谢病6大类,评价方法以宏观症状、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多维度进行判断。结论:湿热证动物模型是由复杂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模型,其疾病谱广,造模方法和评价方法多样且各有其优缺点,亟需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建立统一和公认的造模方法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文献挖掘
下载PDF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法同时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及其溶出规律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聪聪 刘瀚泽 +5 位作者 王永丽 张定棋 陈佳美 刘伟 刘平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7-1183,共7页
目的建立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法同时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的含量,并探讨不同配比药对中其溶出规律。方法分析采用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目的建立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法同时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的含量,并探讨不同配比药对中其溶出规律。方法分析采用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一级负离子全扫模式。测定单煎液、大黄-桃仁药对不同配比合煎液中,以及单药组、药对组温浸不同时间1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1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加样回收率95.39%~104.90%,RSD≤4.14%,单煎液和不同配比大黄桃仁药对煎液中16种成分的溶出量差异明显。大黄总蒽醌苷类和桃仁氰苷类成分的含量随着大黄占比减少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温浸试验中,除没食子酸、番泻苷B、番泻苷A、大黄素外,其他12种成分含量在单药组与药对组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测定大黄-桃仁药对中16种成分的含量。大黄-桃仁药对中的糖苷及相对应苷元含量受到大黄占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桃仁药对 化学成分 蒽醌 苦杏仁苷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加梅 李玉婷 《罕少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原发性高血压分级标准将其分为1级组(n=45)、2级组(n=50)和3级组(n=55),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原发性高血压分级标准将其分为1级组(n=45)、2级组(n=50)和3级组(n=55),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正常者(n=40)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3组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级组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显著高于1级组和2级组,2级组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显著高于1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紧张素Ⅱ(r=0.901,P<0.05)和醛固酮水平(r=0.833,P<0.05)正相关。结论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原发性高血压 相关性
下载PDF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光提取性能增强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佳楣 苏杭 +5 位作者 李婉 张立来 索鑫磊 钦敬 朱坤 李国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54-364,共11页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具有色纯度高,发光层材料带隙可调等优点,目前其外量子效率已经超过20%,在平板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很好的商业化前景.然而,同有机发光二极管类似,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同样存在衬底模式、表面等离子体模式、波导模式引起的内...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具有色纯度高,发光层材料带隙可调等优点,目前其外量子效率已经超过20%,在平板显示和照明领域有很好的商业化前景.然而,同有机发光二极管类似,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同样存在衬底模式、表面等离子体模式、波导模式引起的内部损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性能提升.因此,需要优化器件的材料和几何结构以获得更好的膜间光学导纳匹配,改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光提取效率以增强器件的发光性能.当前,通过改变电极材料、增加等离子体激元、引入微纳结构以及优化钙钛矿薄膜和器件结构,可以增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光提取效率,通过增强光提取效率后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外量子效率可达28.2%,电流效率可达88.7 cd/A.本文针对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材料与结构的改变,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此外,进一步分析了这四种方法在提升器件光提取效率方面存在的优点和面临的问题,从而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发光二极管 光提取 效率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本科高校“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7
作者 陈佳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45-148,共4页
传统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考核方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把基于学习产出的OBE教育模式运用到该课程教学中,构建以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操作教学、考核方式多样... 传统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考核方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把基于学习产出的OBE教育模式运用到该课程教学中,构建以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操作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化为主的全新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本科高校 基础会计学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基于特征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葛根芩连汤树脂醇提物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琴 吴淑洋 +5 位作者 李敏 陈佳美 成颜芬 王一涛 吴亿晗 章津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993-5002,共10页
葛根芩连汤树脂醇提物可显著缓解伊立替康所致的肠毒性,但其整体质量和临床用药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旨在建立葛根芩连汤树脂醇提物HPLC特征图谱,联合网络药理学预测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的方法,预测出药效相关性的核心化合物,分析预... 葛根芩连汤树脂醇提物可显著缓解伊立替康所致的肠毒性,但其整体质量和临床用药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该文旨在建立葛根芩连汤树脂醇提物HPLC特征图谱,联合网络药理学预测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的方法,预测出药效相关性的核心化合物,分析预测葛根芩连汤树脂洗脱物缓解伊立替康的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根据质量标志物“五原则”的特有性、可测性和溯源性,结合网络药理学技术可表征葛根芩连汤树脂醇提物的整体功效,初步预测葛根素、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4个成分为葛根芩连汤树脂醇提物潜在的Q-marker,为葛根芩连汤树脂醇提物的质量控制和临床作用机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大孔树脂醇提物 特征图谱 网络药理学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甘草酸替代胆固醇构建载雷公藤甲素的脂质纳米粒的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资怡 陈佳美 +2 位作者 钟雪梅 吴亿晗 章津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2-733,共12页
目的鉴于胆固醇潜在的健康危害,探索利用甘草酸替代胆固醇,制备用以替代胆固醇脂质纳米粒(cholesterol lipid nanoparticles,CLN)的甘草酸脂质纳米粒(glycyrrhizic acid lipid nanoparticles,GLN),通过包载抗肿瘤药物雷公藤甲素(triptol... 目的鉴于胆固醇潜在的健康危害,探索利用甘草酸替代胆固醇,制备用以替代胆固醇脂质纳米粒(cholesterol lipid nanoparticles,CLN)的甘草酸脂质纳米粒(glycyrrhizic acid lipid nanoparticles,GLN),通过包载抗肿瘤药物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r)制备载雷公藤甲素的甘草酸脂质纳米粒(GLN loaded with triptolide,Tr@GLN),探讨甘草酸替代胆固醇制备抗肿瘤纳米载体的适宜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分别制备Tr@GLN和载雷公藤甲素的胆固醇脂质纳米粒(CLN loaded with triptolide,Tr@CLN),分别测定两者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ζ电位、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拍摄其形态;共聚焦显微镜拍摄人肝癌HepG2细胞对两者摄取情况;建立皮下荷瘤肝癌小鼠模型,对比研究Tr@GLN与Tr@CLN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与Tr@CLN相比,Tr@GLN在粒径、PDI、ζ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等理化性质均无显著性差异。Tr@GLN和Tr@CLN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15.59±1.23)、(97.28±0.95)nm;ζ电位分别为(-19.63±3.14)、(-7.77±0.12)mV;Tr包封率分别为(89.70±0.39)%、(87.39±0.37)%;Tr载药量分别为(2.25±0.01)%、(2.31±0.01)%;甘草酸包封率为(87.46±0.65)%;甘草酸载药量为(13.41±0.09)%。TEM观察到,相比Tr@CLN,Tr@GLN呈更加均匀圆整的球状。GLN增加了HepG2细胞对药物的摄取。给药12 d后,Tr@GLN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抑制率达到78.9%,显著高于Tr@CLN组抑制率(42.4%)和Tr组抑制率(18.3%)(P<0.05),Tr@GLN治疗后肿瘤中重组Ki-67蛋白(recombinant Ki-67 protein,Ki-67)表达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减少,并将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从肿瘤M2表型重新诱导为M1表型。结论制备的Tr@GLN与Tr@CLN具有相似理化性质,但GLN包载更有利于增加肿瘤细胞的摄取,Tr@GLN表现出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分化、减少肿瘤新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极化调节相关,说明所构建的GLN适宜于作为纳米载体,为抗肿瘤药物的高效传递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雷公藤甲素 胆固醇 脂质体 抗肿瘤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联合血清Cys-C、Hcy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加梅 刘融 +1 位作者 徐伟伟 邢庆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UCr)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半胱氨酸(Hcy)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13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UCr)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半胱氨酸(Hcy)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13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1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有无肾损伤分为肾功能损伤组(56例)和肾功能正常组(74例),肾功能损伤组根据24 h尿蛋白排泄量分为轻度肾损伤组(22例)、中度肾损伤组(18例)、重度肾损伤组(16例)。比较各组间UmALB/UCr、Cys-C、Hcy、尿酸(UA)以及尿氮素(BUN)水平,分析各指标预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价值。结果观察组UmALB/UCr、血清Cys-C、Hcy、BUN、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损伤组UmALB/UCr、血清Cys-C、Hcy、BUN、UA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UmALB/UCr、血清Cys-C、Hcy、BUN、UA均具有预测妊娠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价值(P<0.05)。UmALB/UCr、血清Cys-C、Hcy、BUN、UA水平随肾损伤程度恶化而升高,与肾损伤程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UmALB/UCr、血清Cys-C、Hcy、BUN、UA均具有预测妊娠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价值,临床可根据其水平变化评估肾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血清胱抑素 同型半胱氨酸 妊娠期高血压 肾功能损害
原文传递
Amygdalin Ameliorates Liver Fibrosis through Inhibiting Activation of TGF-β/Smad Signaling 被引量:4
11
作者 XIAO Zhun JI Qiang +7 位作者 FU Ya-dong GAO Si-qi HU Yong-hong LIU Wei chen Gao-feng MU Yong-ping chen jia-mei LIU Pi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16-324,共9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mygdalin on liver fibrosis in a liver fibrosis mouse model,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re partly dissected in vivo and in vitro.Methods:Thirty-two mal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mygdalin on liver fibrosis in a liver fibrosis mouse model,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re partly dissected in vivo and in vitro.Methods:Thirty-two mal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including control,model,low-and high-dose amygdalin-treated groups,8 mice in each group.Except the control group,mice in the other groups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10%carbon tetrachloride(CCl4)-olive oil solution 3 times a week for 6 weeks to induce liver fibrosis.At the first 3 weeks,amygdalin(1.35 and 2.7 mg/kg body weight)were administered by gavage once a day.Mice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qual quantities of subcutaneous olive oil and intragastric water from the fourth week.At the end of 6 weeks,liver tissue samples were harvested to detect the content of hydroxyproline(Hyp).Hematoxylin and eosin and Sirius red staining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of liver tissue.The expressions of collagenⅠ(Col-Ⅰ),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CD31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respectively.The activation models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JS-1and LX-2 cells induced by TGF-β1 were used in vitro with or withou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mygdalin(0.1,1,10μmol/L).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mygdalin on the expressions of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dedifferentiation markers CD31 and CD44 were observed.Results:High-dose of amygdal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Hyp content and percentage of collagen positive area,and decrease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ol-Ι,α-SMA,CD31 and p-Smad2/3 in liver tissues of mice compared to the model group(P<0.01).Amygdalin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s of Col-Ⅰandα-SMA in JS-1 and LX-2 cells,and TGFβR1,TGFβR2 and p-Smad2/3 in LX-2 cells compared to the model group(P<0.05 or P<0.01).Moreover,1 and 10μmol/L amygdalin inhibite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D31 in LSECs and increased CD44 expression compared to the model group(P<0.05 or P<0.01).Conclusions:Amygdalin can dramatically alleviate liver fibrosis induced by CCl4 in mice and inhibit TGF-β/Smad signaling pathway,consequently suppressing HSCs activation and LSECs dedifferentiation to improve angi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YGDALIN liver fibrosis hepatic stellate cells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TGF-β/Smad signalingpathway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五味子和醋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成分含量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亚涛 刘芳 +6 位作者 贺晓立 张聪聪 张定棋 杨海琳 陈佳美 刘平 刘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421-1427,1446,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分析醋制对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完善五味子及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分析醋制对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完善五味子及醋五味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以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质谱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利用其高分辨的特点采用一级正离子Full mass扫描方式,对不同批次五味子、醋五味子及自制醋五味子中8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仅为4 min。通过Xcalibur数据处理软件加权处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丙素在0.062 5~2.00μg·mL-1,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0.015 6~0.50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1 3);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良好(RSD≤3%);加样回收率在98.74%~102.34%,RSD均小于3%;所测成分含量在五味子和醋五味子之间无显著差异;自制醋五味子与市面上醋五味子之间木脂素类成分含量也无明显差异;自制醋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含量炮制前后同一成分含量均有一定变化,但变化均不一致,有升有降,但多批次平均含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的定量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且准确性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测定要求,可用于五味子及醋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快速测定,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醋五味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木脂素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研究清肺排毒汤化学成分及小鼠组织分布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伟 葛广波 +4 位作者 王永丽 黄恺 陈佳美 王长虹 刘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35-2045,共11页
目的旨在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协定通用处方清肺排毒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小鼠组织分布研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对清肺排毒汤的主要... 目的旨在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协定通用处方清肺排毒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小鼠组织分布研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对清肺排毒汤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mL/min。基于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结合对照品比对确认,实现复方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对小鼠ig清肺排毒汤后血及组织中的移行成分进行了鉴定,并建立了同步测定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野黑樱苷、甘草苷、金丝桃苷、橙皮苷、黄芩苷、次野鸢尾黄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小鼠ig清肺排毒汤后上述9种入血成分的组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从清肺排毒汤中共鉴定出39种化学成分,ig给药后,在小鼠血清、心、肝、脾、肺、肾中分别鉴定出12、9、9、8、10、10种化学成分。发现9种化学成分可快速吸收并分布到多个组织,在0.5 h时血清及各组织中除黄芩苷之外的8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达到峰值,黄芩苷含量峰值出现在2 h或4 h。重点关注的肺组织中0.5 h时各成分的暴露量依次为麻黄碱(2759.11±784.39)ng/g>野黑樱苷(1819.7±427.28)ng/g>伪麻黄碱(880.60±287.97)ng/g>苦杏仁苷(304.43±234.70)ng/g>橙皮苷(78.33±38.38)ng/g>次野鸢尾黄素(8.62±4.66)ng/g>黄芩苷(8.53±1.91)ng/g>金丝桃苷(7.72±1.63)ng/g>甘草苷(7.68±5.19)ng/g;2h时成分含量为麻黄碱(776.61±148.40)ng/g>野黑樱苷(325.20±104.17)ng/g>伪麻黄碱(212.21±44.63)ng/g>黄芩苷(71.72±23.96)ng/g>苦杏仁苷(46.39±36.45)ng/g>橙皮苷(13.39±10.99)ng/g>金丝桃苷(3.11±0.75)ng/g>甘草苷(2.86±0.46)ng/g;4 h时各成分质量分数为麻黄碱(327.61±212.59)ng/g>野黑樱苷(173.77±58.21)ng/g>伪麻黄碱(84.68±59.04)ng/g>黄芩苷(49.33±17.06)ng/g>苦杏仁苷(1.26±0.26)ng/g。结论研究建立的UHPLC-Q-Orbitrap HRMS方法可实现清肺排毒汤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快速、准确分析,并明确了ig给药后清肺排毒汤主要成分在小鼠的组织分布情况,为后续清肺排毒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药动学信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Q-Orbitrap HRMS 清肺排毒汤 组织分布 麻黄碱 野黑樱苷 伪麻黄碱 苦杏仁苷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肾阴虚证和湿热蕴结证血清胆汁酸谱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贺晓立 王毅兴 +6 位作者 王晓柠 张华 慕永平 陈佳美 刘伟 蔡虹 刘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索血清胆汁酸谱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及湿热蕴结证中的辨识意义。方法临床招募3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肝肾阴虚证74例、湿热内蕴证281例,以355名配对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UPLC-TQ... 目的探索血清胆汁酸谱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及湿热蕴结证中的辨识意义。方法临床招募3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肝肾阴虚证74例、湿热内蕴证281例,以355名配对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UPLC-TQ-MS),定量检测血清胆汁酸谱,比较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湿热蕴结证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慢乙肝患者两种证型之间血清胆汁酸谱变化差异。结果与配对的健康人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结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甘氨酸结合型胆汁酸、牛磺酸结合型胆汁酸及未结合型胆汁酸含量,血清初级胆汁酸鹅脱氧胆酸(CD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胆酸(CA)、甘氨胆酸(GCA)、牛磺胆酸(TCA)含量,血清次级胆汁酸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脱氧胆酸(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石胆酸(LCA)、甘氨石胆酸(GLCA)、λ鼠胆酸(λ-MCA)、λ甘氨鼠胆酸(Gλ-MCA)、λ牛磺鼠胆酸(Tλ-MCA)、猪脱氧胆酸(HDCA)、甘氨猪脱氧胆酸(GHDCA)、3-酮胆酸(3-KCA)、7-酮脱氧胆酸(7-KDCA)、7-酮石胆酸(7-KLCA)含量显著升高(P<0.05)。慢乙肝肝肾阴虚证患者的血清初级胆汁酸CDCA、GCDCA、TCDCA、CA、GCA、TCA及血清次级胆汁酸熊脱氧胆酸(UDCA)、GUDCA、TUDCA、λ-MCA、Tλ-MCA、HDCA、GHDCA、3-KCA、原胆酸(ACA)含量显著高于湿热蕴结证患者(P<0.05)。慢乙肝湿热蕴结证患者的血清次级胆汁酸GLCA、牛磺石胆酸(TLCA)含量显著高于肝肾阴虚证患者(P<0.05)。结论血清胆汁酸谱有助于判识慢性乙型肝炎肝肾阴虚证及湿热蕴结证。慢乙肝肝肾阴虚证的胆汁酸代谢障碍较湿热蕴结证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慢性乙型肝炎 肝肾阴虚证 湿热蕴结证 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红细胞膜包被的雷公藤甲素-红素仿生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雪梅 鲜静 +5 位作者 石金凤 吴亿晗 陈佳美 林洁 章津铭 邹亮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52-3260,共9页
药物联合可有效增强抗肿瘤作用,减少药物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采用纳米载体进行药物共载可有效避免不同药物的体内传递行为差异。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是"毒效双重"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两者联合可... 药物联合可有效增强抗肿瘤作用,减少药物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采用纳米载体进行药物共载可有效避免不同药物的体内传递行为差异。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是"毒效双重"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两者联合可显著增强抗肿瘤作用,但受限于水溶解性差、肿瘤组织递送率低等不足。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将雷公藤甲素与红素共载的红细胞膜仿生脂质体,开展形貌、粒径、电位、药物释放、血清稳定性等性质表征,对比考察该仿生脂质体的免疫原性及其在人源肝癌HepG2细胞的摄取行为、抗细胞增殖能力。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成都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制备的雷公藤甲素-红素的红细胞膜仿生共载脂质体(C+T/RBCm@Lip),平均粒径119.12±2.78 nm,呈"核-壳"结构的球形,zeta电位值为-16.9±1.2 mV,体外释药行为缓慢,包膜过程可较好保持红细胞膜蛋白特性,在血清中稳定性较好,可有效躲避巨噬细胞的识别与清除,且不引起体内免疫原性。共载仿生脂质体在HepG2肝癌细胞摄取作用较未包被细胞膜脂质体增强,且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综上,本研究所制备红细胞仿生脂质体有利于雷公藤甲素和红素的抗肿瘤共递送,增强对HepG2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中药雷公藤抗肿瘤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红素 脂质体 红细胞膜 抗肿瘤
原文传递
2018年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燕凤 张英秀 +5 位作者 付朝丽 林梅顺 陈嘉美 张北平 刘添文 张清玲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7-439,共3页
2018年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制定了我国首个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专家共识(简称2018共识),2018共识首次提出局限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概念,为EGPA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根据受累器官不同,2... 2018年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学科专家制定了我国首个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专家共识(简称2018共识),2018共识首次提出局限型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概念,为EGPA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根据受累器官不同,2018共识首次提出局限型EGPA概念,为EGP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EGPA患者的预后与最初治疗方案相关。EGPA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受累的器官、病情是否活动等因素。总体治疗方案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2个阶段。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病情达到缓解后,维持治疗推荐使用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2015年全球EGPA诊治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时间为疾病达到缓解后至少24个月。2018共识结合当今国际最新进展,介绍了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在EGPA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激素 免疫抑制剂
原文传递
赖新生“通元针法”在贝尔面瘫分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加妹 郭彤 庄子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960-964,共5页
赖新生教授在治疗贝尔面瘫实践中实行分期论治,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发病时期,辨证施治,将"通元针法"独到地运用于疾病的各个时期,且重视针刺手法的应用。早期治疗以通督解表为治疗核心,辅以培元,面部穴位采用透皮浅刺,手法轻巧... 赖新生教授在治疗贝尔面瘫实践中实行分期论治,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发病时期,辨证施治,将"通元针法"独到地运用于疾病的各个时期,且重视针刺手法的应用。早期治疗以通督解表为治疗核心,辅以培元,面部穴位采用透皮浅刺,手法轻巧,不捻转。恢复期治疗重点在激发脏腑元气,推崇选取五脏背俞穴通督养神以安脏腑,合腹部募穴、任脉穴引气归元以固本原,此期针刺至分肉,施以补法。晚期注重通元调神以畅情志,针刺手法多采用透刺、齐刺手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通元针法 通督解表 透皮浅刺 分期治疗 赖新生
原文传递
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肝窦阻塞综合征模型的病理机制
18
作者 高思琦 肖准 +6 位作者 付亚东 胡永红 陈高峰 王晓柠 刘伟 陈佳美 刘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8-60,共1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病理变化,探讨造模剂量-时间致肝损伤的病理特征,并解析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MC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n=20)。MCT低、中、高剂...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病理变化,探讨造模剂量-时间致肝损伤的病理特征,并解析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2),MC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n=20)。MCT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MCT 80、120、160 mg·kg^(-1)灌胃一次制备模型,各剂量组大鼠于造模48、120 h处死取材。观测各组大鼠的存活率,检测大鼠体质量、肝质量与血清肝功能变化,采用扫描电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天狼星红(SR)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微板法检测肝组织匀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CT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活性随造模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P<0.01);随造模时间增加,MCT低剂量组血清ALT和AST活性均下降(P<0.01),MCT中、高剂量组ALT和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HE染色显示MCT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肝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红细胞淤积,电镜下可见肝窦内皮窗孔扩大,“筛状”结构消失,其损伤程度随剂量提高而加重。与正常组比较,MCT低、中、高剂量组肝窦内皮细胞标志物CD44表达减少(P<0.05,P<0.01)。SR染色显示造模48 h MCT各组未见阳性染色,120 h MCT各组可见汇管区及肝窦胶原沉积。与正常组比较,MCT各剂量组肝组织MDA含量及GST活性增加,T-SOD活性降低,以MCT中、高剂量组变化显著(P<0.01);且造模120 h MCT各组变化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促炎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蛋白表达随剂量升高而增加(P<0.01),抗炎巨噬细胞CD163蛋白及mRNA表达随剂量升高而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MCT中、高剂量组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核转录因子-κB(p-NF-κB/NF-κB)、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B(p-Akt/Akt)明显升高(P<0.05,P<0.01)。MCT造模后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剂量升高增加,α-SMA、Ⅰ型胶原蛋白基因α1(Col 1a1)和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Col 4a1)mRNA表达也随时间延长、剂量升高而明显增加(P<0.05,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造模后凋亡细胞数量随造模剂量升高而增加,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与Bcl-2相关X蛋白(Bax)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不同剂量MCT灌胃诱导的大鼠肝窦阻塞综合征,病变随剂量增加而加重。80 mg·kg^(-1)MCT导致的肝脏损伤可自愈,超过120 mg·kg^(-1)的MCT导致的肝脏损伤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甚至出现纤维化、死亡。MCT导致大鼠HSOS的病理机制可能是MCT引发肝组织内强烈的氧化应激,激活促炎巨噬细胞大量分泌炎症因子,进而激活NF-κB/Akt信号通路,导致严重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肝窦阻塞综合征 氧化应激 巨噬细胞 核转录因子-κB/蛋白激酶B(NF-κB/Akt)信号
原文传递
栀子苷对大鼠肝损伤及血清、肝脏、粪便中胆汁酸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毓 张聪聪 +7 位作者 胡永红 陈高峰 杨海琳 张定棋 陈佳美 刘平 刘伟 张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3-75,共1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栀子苷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以及对其血清、肝组织及粪便中胆汁酸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成空白组及栀子苷(50,100,200,400 mg·kg^(-1))组,共5组,每组12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于第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栀子苷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以及对其血清、肝组织及粪便中胆汁酸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成空白组及栀子苷(50,100,200,400 mg·kg^(-1))组,共5组,每组12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于第8天收集大鼠血清、肝组织和盲肠内容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肌酐(Crea),尿素(Urea)含量,肝脏组织切片分别作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19(CK19)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CK7,CK19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胆固醇27α-羟化酶(CYP27A1),胆固醇12α-羟化酶(CYP8B1)mRNA表达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测定血清、肝脏及盲肠内容物中18种胆汁酸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栀子苷组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1);400 mg·kg^(-1)栀子苷组ALT,AST活性和TB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HE染色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栀子苷200,400 mg·kg^(-1)组肝组织的汇管区有胆管反应,胆管周围有炎症细胞的浸润,尤以栀子苷400 mg·kg^(-1)毒性明显。栀子苷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CK7,CK19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甘氨猪去氧胆酸(GHDCA)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猪去氧胆酸(HDCA),胆酸(CA),鹅去氧胆酸(CDCA)含量显著升高(P<0.01),甘氨胆酸(GCA),甘氨鹅去氧胆酸(GC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GUDCA,GHDCA,熊去氧胆酸(UDCA),牛磺石胆酸(TLCA)的含量占比降低,TCDCA,HDCA,CA,CDCA,脱氧胆酸(DCA)的占比增加;血清中GHDCA,石胆酸(LCA)含量显著下降(P<0.01),牛磺猪去氧胆酸(THDCA),牛磺胆酸(TCA),GCA,TCDCA,UDCA,CA,CDCA,DCA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CA/DCA显著升高(P<0.01),且CA与CDCA含量占比分别上升19.60%和4.63%;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盲肠内容物中所有的胆汁酸含量均下降,其中GCA,UDCA,HDCA,GCDCA,GDCA,TLCA,GLCA,CDCA,DCA,LCA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400 mg·kg^(-1)栀子苷组肝组织中CYP7A1,CYP27A1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400 mg·kg^(-1)栀子苷灌胃,可导致大鼠明显的肝损伤,其肝脏、血清与粪便中胆汁酸发生显著改变,且同一种胆汁酸在肝脏、血清与粪便中的变化不尽相同。然而,由栀子苷所导致的肝损伤与体内胆汁酸变化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仍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给予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肝脏毒性 肝组织 血清 粪便 胆汁酸
原文传递
一贯煎干预肝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龙 慕永平 +3 位作者 张华 王晓柠 陈佳美 刘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86-192,共7页
肝硬化是以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作用形成的以肝实质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肝内外血管异常以致门静脉高压为特征的病理阶段,进展至失代偿期以肝功能严重损害为特征,出现腹水、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 肝硬化是以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作用形成的以肝实质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肝内外血管异常以致门静脉高压为特征的病理阶段,进展至失代偿期以肝功能严重损害为特征,出现腹水、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治疗上多为对症治疗,死亡率高,预后差。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示中医药在防治终末期肝病、促进肝硬化组织重构方面具有潜在优势。现代中医名家认为,肝硬化主要由气阴亏虚(肝、脾、肾)而湿热疫毒内侵,脉络瘀阻所致。肝肾阴虚是失代偿期肝硬化常见的主要证候。中医滋肾养肝方剂一贯煎是现代临床治疗慢性肝病肝肾阴虚证的代表方。由清代名医魏玉璞(魏之琇)所创,载于《续名医类案》。临床研究显示一贯煎可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促进腹水消退,减少肝性脑病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实验研究提示一贯煎具有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综合调节的特征,防治肝硬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抗氧化应激,改善肝脏炎症、提高肝细胞生物合成以及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轻胶原沉积、改善肝窦血管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有关。文章就近5年来关于一贯煎治疗肝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一系统综述,为进一步拓展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贯煎 肝肾阴虚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