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小型公园绿地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供需匹配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庄思冰 龚建周 +1 位作者 陈康林 李江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714-5725,共12页
小型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这类型公园绿地更是成为提供重要文化服务的场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从潜在供给和潜在需求两个方面量化小型公园绿地文化服务,利用空间自相关与耦合协调度模... 小型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这类型公园绿地更是成为提供重要文化服务的场所。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从潜在供给和潜在需求两个方面量化小型公园绿地文化服务,利用空间自相关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服务供需的空间分布及匹配特征。结果如下:①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给具有明显的梯度分布,大致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文化服务需求在城市中心区域呈连片分布。②文化服务供给在城市之间连片、以高⁃高聚集区域为主,需求则以低⁃低聚集为主、连片集中于城市中心,供需双变量则以高供给⁃低需求的聚集态为主、集中于研究区四周。③52.2%的区域属于文化服务需求不足,5.2%的区域供给不足。从小型公园绿地文化服务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一定比例的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供需错配现象,为提升人类在抵御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可分区管理自然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小型公园绿地 供需匹配 空间分布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基于地域区划的广东省陆域生态系统服务簇与模式识别
2
作者 袁海威 龚建周 +3 位作者 陈雅婷 陈康林 吴卓 邱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384-9401,共18页
识别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簇及其结构模式,是揭示人地系统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中国气候区划、农业自然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成果和三级流域单元,并遵循统一性、一致性、区域共轭性等规律,坚持尽可能保持自然与行政边界完整性的原则,对... 识别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簇及其结构模式,是揭示人地系统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中国气候区划、农业自然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成果和三级流域单元,并遵循统一性、一致性、区域共轭性等规律,坚持尽可能保持自然与行政边界完整性的原则,对广东省陆域进行自上而下为主的地域区划,以最大化保持流域单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按照区划单元测算粮食供给、原料生产、水资源供给等12项区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和z-score分值,最后运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簇与模式识别。得到以下结果:广东省陆域涵盖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边缘热带3个自然地带,可划分为9个经济片区共34个自然的流域单元,形成了“3+9+34”的三级地域区划方案;识别出水文调节保护型、水土保持调节型、生态保育公园型、生态宜居和谐型、综合协调供给型共5类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结构模式,展示出广东省陆域生态系统服务簇以珠三角为核心的空间对称分布模式;受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簇各具独特的地形和地理特征,承担着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异。基于这些结果,研究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簇模式的差异化生态系统管控措施,为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提供研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簇 结构模式 综合区划 K-均值聚类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GEE云平台的珠江口沿岸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探测
3
作者 陈康林 陈思凯 龚建周 《华南地理学报》 2023年第3期10-24,共15页
珠江口沿岸是我国乃至全球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资源消耗最庞大的大型河口海岸带地区之一,面临着过度围垦、功能退化以及资源衰减等诸多问题,给区域生态平衡和高质量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传统遥感处理平台载荷有限导致中、大尺度地区... 珠江口沿岸是我国乃至全球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资源消耗最庞大的大型河口海岸带地区之一,面临着过度围垦、功能退化以及资源衰减等诸多问题,给区域生态平衡和高质量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传统遥感处理平台载荷有限导致中、大尺度地区影像处理的一致性较差引致地物分类结果精度不高。文章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解译形成2000—2020年共5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总体精度介于86.27%~90.15%;其次,综合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动态度定量分析珠江口沿岸土地利用转变的时空特征;最后,基于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定量揭示珠江口沿岸景观演变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珠江口沿岸景观格局频繁转变,其综合动态度介于2.66%~3.62%。珠江口西翼区域林地和耕地类型间发生剧烈转变,而珠江口东翼区域建设用地保持强劲增长;(2)珠江口沿岸景观演变地理探测的最优参数等级划分为9~15类,且影响因子地理探测的最佳空间尺度阈值为90 m×90 m;(3)不同阶段珠江口沿岸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均受自然、人为双重因素影响,双因子交互作用的驱动力明显高于单因子驱动力,且以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关系为主,其中GDP变化与气温变化的交互作用对2000—2005年红树林变化的贡献最大,q值为0.345。研究揭示珠江口沿岸未来资源规划利用与综合治理必须足够重视景观斑块的尺度效应,量化探测GDP与其它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权衡湾区经济快速增长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尺度阈值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驱动机制 珠江口沿岸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光释光测年中环境剂量率测量方法对比分析
4
作者 周从艳 姜涛 +5 位作者 胡亦潘 陈康林 陈泓君 李亚琳 梁晨 贺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32,共12页
光释光测年作为一种沉积物绝对测年方法已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光释光测年精度和准确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人们对等效剂量测量程序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十分丰富,而对环境剂量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琼... 光释光测年作为一种沉积物绝对测年方法已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光释光测年精度和准确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人们对等效剂量测量程序和计算方法的研究十分丰富,而对环境剂量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琼西南海域ZBW钻孔岩心样品为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发射光谱法(ICP-MS/OES)、中子活化分析(NAA)、γ谱仪法对海洋沉积物环境剂量率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表明,在部分层段3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存在差异,其原因为:(1)ICP-MS/OES前处理过程中重矿物中的U不完全溶解;(2)ICP-MS/OES测量结果为U、Th、K元素含量,包含了部分非放射性核素含量;(3)NAA测量用的样品量小,存在偶然性误差,样品中非放射性物质的稀释作用影响测量结果;(4)样品中存在铀系不平衡现象,结合研究区沉积环境和高纯锗γ谱仪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铀系不平衡主要来源于自生铀吸收,对环境剂量率的影响约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 海洋沉积物 环境剂量率 高纯锗Γ谱仪 铀系不平衡
下载PDF
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内涵及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耀华 陈康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16,共4页
国家公园的设立源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公民游憩思想的发展,保护和服务是国家公园的2个重要功能。在国家公园公益性的理论溯源、特征总结基础上,将其内涵定义为:在资源保护和公民游憩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国家公园产生的所有正向外部... 国家公园的设立源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公民游憩思想的发展,保护和服务是国家公园的2个重要功能。在国家公园公益性的理论溯源、特征总结基础上,将其内涵定义为:在资源保护和公民游憩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国家公园产生的所有正向外部性均属于公益性范畴。而后对比美国国家公园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体制差异性,包括管理机构、申报方式、立法保障、土地权属、经费预算5个方面,再基于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发展状况,对其中较为突出的门票价格规制、公益教育服务两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旨在通过借鉴别国经验,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益性 国家公园 风景名胜区 内涵 体制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释光测年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姜涛 胡亦潘 +3 位作者 周从艳 陈康林 梁晨 宋霖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54,共24页
自释光现象被用于沉积物测年的半个多世纪以来,释光测年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海洋沉积物的年代测定,为古环境古气候和构造活动及地形地貌演变等研究提供了高精度年代学约束的同时,释光测年技术的精度和准确性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系... 自释光现象被用于沉积物测年的半个多世纪以来,释光测年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海洋沉积物的年代测定,为古环境古气候和构造活动及地形地貌演变等研究提供了高精度年代学约束的同时,释光测年技术的精度和准确性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系统回顾和总结海洋沉积物释光测年的发展历史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释光测年技术在海洋沉积物测年中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全球海洋沉积物释光测年研究的特点。海洋沉积物的沉积埋藏过程相对复杂,部分晒退现象普遍存在,饱和含水的沉积环境导致环境剂量精确测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海洋沉积物年代测定和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样品的释光性质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等效剂量测试方法,并使用合适的环境剂量校正方法进行年代计算。释光测年方法在晚更新世以来海洋沉积物测年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释光测年目标矿物在海洋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并且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测年精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以为晚更新世以来的海洋沉积物研究提供高精度的绝对年代地层格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释光测年 第四纪 现状与展望
下载PDF
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对生长育肥猪肉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康林 桂国弘 +2 位作者 申露露 任敏敏 徐娥 《贵州畜牧兽医》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金荞麦在猪饲料方面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将日龄、体重相近的生长育肥猪20头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3%、5%的金荞麦茎叶粉替...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金荞麦在猪饲料方面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将日龄、体重相近的生长育肥猪20头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3%、5%的金荞麦茎叶粉替代麦麸,饲养30 d后称重、屠宰并测定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5%试验组肌肉剪切力增加8.91%(P<0.05),1%、3%试验组分别降低1.98(P>0.05)、17.16%(P<0.05);1%、3%、5%试验组肌肉滴水损失分别降低22.22%(P<0.05)、36.11%(P<0.05)、41.67%(P<0.05);1%试验组肉色L值提高6.31%(P<0.05),1%、3%试验组肉色a值分别提高61.49%(P<0.05)、73.06%(P<0.05).(2)血液各生化指标正常.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白蛋白降低14.01%(P<0.05),3%试验组乳酸脱氢酶增加35.11%(P<0.05),其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利用金荞麦茎叶粉替代3%麦麸,不仅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肉质,而且猪健康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生长育肥猪 肉质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松滋刘家场早奥陶世叠层石发育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兰军 肖传桃 +3 位作者 程忠贞 鲍怡晨 陈康林 黄立 《科技通报》 2019年第11期10-17,共8页
研究区早奥陶世叠层石主要出露在南津关组二段底部、中下部,南津关组四段顶部,分乡组二段中部,红花园组一段底部。通过对研究区样品碳氧同位素、常量与微量数据分析结合其变化特征及资料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叠层石形成的... 研究区早奥陶世叠层石主要出露在南津关组二段底部、中下部,南津关组四段顶部,分乡组二段中部,红花园组一段底部。通过对研究区样品碳氧同位素、常量与微量数据分析结合其变化特征及资料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叠层石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早奥陶世存在5个海平面变化旋回;沉积环境因素的影响还表现在水体盐度、温度、陆源碎屑物质供给三个方面,通过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叠层石的生长发育。此外,宏体生物生长捕食作用对形成叠层石的微体生物蓝绿藻的发育起着制约作用。结合研究区的叠层石发育实际情况,对比论述了后生动物的演化和环境因素在叠层石的形成与衰减的过程中谁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主控因素 早奥陶世 松滋刘家场
下载PDF
长庆油田某采油厂集输管道内腐蚀原因及腐蚀机理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玲杰 杜宁波 +4 位作者 崔健军 陈康林 龙雄云 张彦军 林竹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3,77,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长庆油田6个典型区块管道腐蚀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6个典型区失效管道的组织为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元素分布均匀,化学成分符合...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长庆油田6个典型区块管道腐蚀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6个典型区失效管道的组织为铁素体和少量的珠光体,元素分布均匀,化学成分符合20#钢的标准规定。1号、3号、4号、5号、6号典型区块腐蚀穿孔管节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2O3、Fe3O4)。2号典型区块腐蚀穿孔管节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2O3、Fe3O4)和铁的硫化物(FeS)。1号、4号、5号、6号典型区块管道主要发生了二氧化碳腐蚀。2号典型区块管道发生了二氧化碳和硫化氢腐蚀。3号典型区块管道发生了二氧化碳和氧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腐蚀 腐蚀机理 表面分析
下载PDF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嘉艺 陈康林 王俊荣 《现代医院》 2019年第2期278-280,283,共4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在原发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奥氮平组给予奥氮平片口服,利培酮组则给予利培酮片口服,两组达...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在原发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奥氮平组给予奥氮平片口服,利培酮组则给予利培酮片口服,两组达到维持剂量后持续进行维持治疗至少48周以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改善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奥氮平组嗜睡发生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 <0. 01),但失眠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 <0. 05)。奥氮平组治疗48周后体质量、FPG和Hb 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 <0. 05,P <0. 01)。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奥氮平的嗜睡发生率较高,利培酮的失眠发生率较高,且奥氮平对体质量和血糖指标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奥氮平 利培酮 糖脂代谢 体质量
下载PDF
台湾蓝玉髓宝石矿物学特征及颜色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欣茹 何雪梅 +2 位作者 陈康琳 汪心怡 申南玉 《中国宝玉石》 2020年第5期20-25,共6页
本文以台湾蓝玉髓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测试、拉曼光谱测试、紫外一可见光光谱以及XRF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的宝石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其颜色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台湾蓝玉髓为蓝绿色,... 本文以台湾蓝玉髓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红外光谱测试、拉曼光谱测试、紫外一可见光光谱以及XRF荧光光谱分析,对样品的宝石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其颜色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台湾蓝玉髓为蓝绿色,块状构造,隐晶质结构,半透明到微透明,点测折射率1.51~1.53,紫外荧光下呈惰性。其主要矿物为石英,次要矿物为硅孔雀石、褐铁矿等。红外光谱显示典型石英质玉石的振动峰。拉曼光谱除了显示石英振动峰外,还出现了680cm^-1、800cm^-1、1055cm^-1、1600cm^-1附近的硅孔雀石特征峰以及502cm^-1处的斜硅石的拉曼位移,说明蓝玉髓中还含有硅孔雀石和斜硅石。紫外一可见光光谱显示样品在210~350nm、650〜900nm具有吸收,匹配为Cu^2+的吸收带,XRF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u^2+的含量与玉髓蓝色的浓度有关,推测Cu^2+是台湾蓝玉髓的主要致色元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蓝玉髓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硅孔雀石 XRF
下载PDF
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口快速增长的韧性土地利用规划——以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坦萨斯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祝明建 管少平 +1 位作者 陈康琳 余鸿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0期95-100,共6页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以及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为新时期全球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方法,引入韧性城市的概念,以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坦萨斯河入海口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以及人口快速增长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为新时期全球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别于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方法,引入韧性城市的概念,以美国佛罗里达州马坦萨斯河入海口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和人口快速增长的韧性土地利用规划为例,通过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模型,整合海平面上升影响模型、物种栖息地模型和土地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适应海平面上升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研究的结果可为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三角洲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平面上升 人口增长 韧性土地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佛罗里达州
下载PDF
Exploring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ies in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13
作者 XU Xianjiong WU Yaowei +2 位作者 LIN Gangte GONG Jianzhou chen kangl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2024年第8期1472-1492,共21页
The urban heat island(UHI) is an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wide concern because it poses a threat to both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Knowledge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 The urban heat island(UHI) is an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wide concern because it poses a threat to both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Knowledge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UHI is essential for mitigating their impact. Howeve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UHI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BA) is inadequate. Combined with data(e.g.,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land use.) acquired from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and other sources for the period 2001–202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ies, spatial heterogeneities, temporal trends, and drivers of surface UHI intensity(SUHII) in the GBA. The SUHII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urban–rural dichotomy, which has been proven an effective method. The average SUHII was generally 0–2°C, and the SUHII in daytime was generally greater than that at night. The maximum(minimum) SUHII was found in summer(winter);similarly, the largest(smallest) diurnal difference in SUHII was during summer(winter). Generally, the Mann–Kendall trend test and the Sen's slope estimator revealed a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upward trend in SUHII on all time scales. The influence of driving factors on SUHII was examined using the Geo-Detector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continuous impervious pixels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and that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in the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had the smallest impact, suggesting that anthropogenic heat emissions and urban size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hus, controlling urban expansion and reducing anthropogenic heat generation are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alleviating surface U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spatiotemporal pattern driving forces urban size anthropogenic heat emissions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原文传递
晚更新世以来海南岛西部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成因机制
14
作者 陈康林 姜涛 +3 位作者 胡亦潘 周从艳 梁晨 宋霖 《地球科学》 EI CAS 2024年第8期3043-3055,共13页
晚更新世以来,海南岛构造活动活跃且差异性构造升降特征明显.受这些构造活动影响,海南岛上各条主要河流发育了一系列河流阶地,深刻理解这些阶地的形成演化过程无疑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海南岛不同部位的构造差异活动特征.运用光释光测年... 晚更新世以来,海南岛构造活动活跃且差异性构造升降特征明显.受这些构造活动影响,海南岛上各条主要河流发育了一系列河流阶地,深刻理解这些阶地的形成演化过程无疑将有助于更好地揭示海南岛不同部位的构造差异活动特征.运用光释光测年技术对海南岛西部6条河流的河流阶地沉积物进行定年,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地貌学研究,系统建立了4级河流阶地年代框架:27.3~29.6 ka、2.82~3.92 ka、0.60~0.93 ka、~0.40~0.50 ka,进而结合海南岛构造活动和区域气候演化等探讨了河流阶地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T4阶地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它改变了径流搬运能力和沉积物通量,进而导致了河流产生堆积和侵蚀作用;T3、T2、T1阶地的形成受控于多条断裂活动,间歇性的差异性构造升降运动是这些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驱动力,而且河流下切速率差异性表明0.60~3.92 ka海南岛中西部构造隆升速率高于西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河流阶地 光释光测年 构造活动 气候变化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