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分析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初探
1
作者 梁洁 陆春莲 +5 位作者 曹玉嫔 潘小姣 王维生 李耀华 陈奎奎 柳贤福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9-80,84,共3页
中药分析作为一种研究中药质量及其规律的分析技术,逐步发展为一门日益成熟的学科,其主要任务包括对药品质量进行常规检验,为新药开发提供方法手段和技术支撑,对药物生产工艺、评价等流程进行分析和监控,研究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中药分析作为一种研究中药质量及其规律的分析技术,逐步发展为一门日益成熟的学科,其主要任务包括对药品质量进行常规检验,为新药开发提供方法手段和技术支撑,对药物生产工艺、评价等流程进行分析和监控,研究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体系等,是中药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我校已明确中药分析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较扎实的中药学和中药分析学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最新科学技术;学位获得者能在高等院校、药物科研机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分析学 硕士研究生 科研能力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融合“双创”教育理念的中药新产品设计与标准课程改革研究
2
作者 梁洁 马玉明 +5 位作者 柳贤福 曹玉嫔 陈奎奎 潘小姣 王维生 李耀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22期33-36,共4页
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简要概述中药新产品设计与标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不足,探索适合中药新产品设计与标准课程的改革路径,从改革教学思维与方法、完善创新创业平台、设置综合实践学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助各大学习平台、提... 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简要概述中药新产品设计与标准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不足,探索适合中药新产品设计与标准课程的改革路径,从改革教学思维与方法、完善创新创业平台、设置综合实践学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助各大学习平台、提高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贴合度等方面入手,注重多学科融合,以及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中药学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创新创业教育 中药新产品设计与标准 课程改革
下载PDF
鸡骨草水提物灌胃大鼠后的体内成分及代谢途径分析
3
作者 陈奎奎 农雨欣 +6 位作者 郭忠会 谭勇 黄宏婷 黎金满 韦金锐 韦志英 梁洁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76-1581,共6页
目的 分析鸡骨草水提物灌胃大鼠后的入血和入肝成分,并推测其可能的代谢途径,为鸡骨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鸡骨草给药组(0.63 g/kg,以生药量计)、空白组,分别单次灌胃相应药液/超纯水,收集各组大鼠... 目的 分析鸡骨草水提物灌胃大鼠后的入血和入肝成分,并推测其可能的代谢途径,为鸡骨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鸡骨草给药组(0.63 g/kg,以生药量计)、空白组,分别单次灌胃相应药液/超纯水,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浆和肝脏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鸡骨草水提物化学成分及入血、入肝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鸡骨草水提物中共鉴定了30个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和环烯醚萜类(如相思子碱、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等)等。从血浆样品中鉴定了10个原型成分和9个代谢产物(如原儿茶酸脱羧化硫酸化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酸还原化硫酸化代谢产物等),从肝脏样品中鉴定了6个原型成分和5个代谢产物(如对羟基苯甲酸硫酸化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酸脱羧化硫酸化代谢产物等)。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羟基化、去甲基化、甲基化、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 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是鸡骨草水提物入血和入肝的主要成分,主要涉及羟基化、去甲基化、硫酸化等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草 血浆 肝脏 UPLC-Q-TOF/MS 药源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四个创新”的高职《药物检测技术》活页教材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洁 郑飘雪 +3 位作者 李耀华 陈奎奎 韦志英 曹玉嫔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7期17-20,共4页
立足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针对高职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物检测技术,从课程分析、学生现状分析、传统教材分析入手,提出基于内容创新、体系创新、编写团队创新、呈现方式创新的“四个创新”教材开发思路。立足以德树人理念,以证课贯通为抓... 立足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针对高职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物检测技术,从课程分析、学生现状分析、传统教材分析入手,提出基于内容创新、体系创新、编写团队创新、呈现方式创新的“四个创新”教材开发思路。立足以德树人理念,以证课贯通为抓手,通过多元评价和编排组织模块化,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建设立体化教材学习资源,探索开发符合高职药物检测技术课程特点的活页教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检测技术 活页教材 教材开发
下载PDF
基于药学专业认证的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与探究
5
作者 梁洁 梁炎丽 +2 位作者 曹玉嫔 梁臣艳 陈奎奎 《科教文汇》 2023年第9期105-109,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和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要紧跟医药市场步伐,培养综合性高质量药学人才。为提高药学专业办学水平,在药学专业认证背景下进行教学质量现状分析,立足于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课... 随着社会经济和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要紧跟医药市场步伐,培养综合性高质量药学人才。为提高药学专业办学水平,在药学专业认证背景下进行教学质量现状分析,立足于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毕业论文、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究和改革,培养高质量的药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专业认证 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奎奎 梁洁 +5 位作者 曹玉嫔 潘小姣 丘琴 王维生 韦志英 郭忠会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221-223,共3页
药物分析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课程组从药物分析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出发,就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雨课堂+BOPPPS”教学方法的构建、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以及多元化考核方式设置等方面对混合... 药物分析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课程组从药物分析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出发,就网络课程资源建设、“雨课堂+BOPPPS”教学方法的构建、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以及多元化考核方式设置等方面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目的是为了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学生药品质量控制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课程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BOPPPS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分析止得咳颗粒治疗咳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辉华 祁金丽 +7 位作者 梁洁 陈奎奎 胡珏 孙正伊 安施佳 梁晶春 刘星晨 陈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43,共1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止得咳颗粒治疗咳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与相关文献获取止得咳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CT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止得咳颗粒治疗咳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与相关文献获取止得咳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CTD)搜索咳嗽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止得咳颗粒与咳嗽交集靶点的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止得咳颗粒的“成分-靶点”网络和“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运用SYBYL-X 2.0和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止得咳颗粒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其生物活性;验证实验通过构建LPS致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及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建立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ELISA法检测棉球肉芽肿小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共筛选出止得咳颗粒的活性成分59个,关键靶点11个,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等靶点;功能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止得咳颗粒主要涉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氧化还原过程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百日咳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产生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鸢尾甲黄素A和PTGS2、异鼠李素和EGFR、柚皮素和MAPK3有比较高的结合活性。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止得咳颗粒浓度为12.5μg·mL^(-1)、25μg·mL^(-1)、50μg·mL^(-1)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没有毒性,不同浓度的止得咳颗粒可降低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释放,对环氧化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蛋白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止得咳颗粒能够减轻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表达。结论本研究创新性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实验验证初步探究止得咳颗粒治疗咳嗽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具体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得咳颗粒 咳嗽 网络药理学 体外细胞实验 体内实验
下载PDF
基于UHPLC-Q-Orbitrap MS技术的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珏 梁洁 +6 位作者 李萍 陈奎奎 曹玉嫔 刘振杰 梁晶春 安施佳 柳贤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3-180,共8页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MS)技术研究龙眼叶乙酸乙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后,收集其尿液、血浆以及粪便样品。样品前处理后,采用Waters HSS T3...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MS)技术研究龙眼叶乙酸乙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方法 大鼠灌胃给予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后,收集其尿液、血浆以及粪便样品。样品前处理后,采用Waters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和含0.1%甲酸的100%甲醇(B),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样品数据分析。结果 从大鼠尿液、血清及粪便样品中共鉴定出包括原型成分在内的44个代谢产物,其中分别从尿液、血清及粪便样品中检测到10、20、26个。主要代谢途径有硫酸化、氧化、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 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分析了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龙眼叶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 UHPLC-Q-Orbitrap MS 代谢产物
下载PDF
中药莪术本草考证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敬祯 黄鼎 +3 位作者 谭勇 吴霞 陈奎奎 姚绍嫦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3期189-192,共4页
中药莪术在中医临床中为常用药,其基原之一的广西莪术被遴选为广西“桂十味”道地药材种类。中药莪术为多基原植物,在古代曾与其他姜黄属植物发生混淆,其基源植物出现混乱,以及产地发生变化。为追本溯源,便于临床应用,因此经查阅各代本... 中药莪术在中医临床中为常用药,其基原之一的广西莪术被遴选为广西“桂十味”道地药材种类。中药莪术为多基原植物,在古代曾与其他姜黄属植物发生混淆,其基源植物出现混乱,以及产地发生变化。为追本溯源,便于临床应用,因此经查阅各代本草及结合近代相关资料,证明中药莪术在古代主流产品为蓬莪荗;莪术道地产区于唐起源于西戎,清后形成为川、广(桂)、温三大道地产区;古代广西莪术的药用部位为根茎,功效主治基本相同。该考证为中药莪术正本清源,为进一步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名称 基原 产地变迁 药用功效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BOPPPS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奎奎 郭忠会 +3 位作者 谭勇 郭家成 扶涛 梁洁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7期233-234,共2页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药物分析学课堂教学要求的现状,本文以药物分析学为对象,探索基于雨课堂的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各模块层次清晰、互动性强,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及时反馈学习效...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药物分析学课堂教学要求的现状,本文以药物分析学为对象,探索基于雨课堂的BOPPPS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各模块层次清晰、互动性强,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教学模式 雨课堂 药物分析学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龙眼叶提取工艺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光强 郑飘雪 +7 位作者 梁洁 陈奎奎 曹玉嫔 胡珏 安施佳 梁晶春 刘星晨 朱晓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88-1693,共6页
目的根据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优化龙眼叶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眼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 目的根据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优化龙眼叶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眼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乙酯、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上述6种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龙眼叶的提取工艺。结果龙眼叶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100%,料液比1∶7(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80℃。经3次实验验证,所得平均综合评分为97.54分(RSD=0.33%,n=3),与预测综合评分(99.05分)的相对误差为1.55%。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用于龙眼叶的提取工艺优化,且所得最优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叶 Box-Behnken响应面法 综合评分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龙眼叶治疗2型糖尿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金玉 胡珏 +5 位作者 梁洁 陈奎奎 黄冬芳 陈辉华 祁金丽 赵立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9-581,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龙眼叶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并结合化源网数据库和相关药理活性文献筛选出龙眼叶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Pr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龙眼叶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并结合化源网数据库和相关药理活性文献筛选出龙眼叶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Prediction网站在线分析筛选活性成分的靶点。利用OMIM、GeneCards、DrugBank三个数据库获取T2DM的相关靶点,进而利用韦恩(VENNY)2.1筛选出活性成分与T2DM的交集靶点;然后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以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网络构建;采用Cytoscape v3.8.0软件构建“中药-化学成分-关键靶基因-疾病”网络图;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GraphPad Prism 8.3软件将其可视化;运用SYBYL-X 2.0和Discovery Studio4.5软件对龙眼叶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其生物活性。验证实验以人肝癌细胞(HepG2)作为研究对象,高糖诱导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筛选出龙眼叶有16个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共96个,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16个。生物学过程包括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质膜、酶结合等。龙眼叶在改善T2DM主要作用于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山柰酚和EGFR、槲皮素和PTGS2、木犀草素和PIK3R1有比较强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龙眼叶提取物可以上调IR模型HepG2细胞AKT-1、pAKT-1、p-PI3Kp85蛋白表达。结论龙眼叶抗T2DM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HIF-1、胰岛素抵抗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叶 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龙眼叶乙醇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初步研究
13
作者 胡珏 黄光强 +6 位作者 梁洁 柳贤福 曹玉嫔 陈奎奎 李耀华 安施佳 梁晶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72-2577,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龙眼叶乙醇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阐明龙眼叶降血糖的可能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龙眼叶乙醇提取物、大鼠灌胃龙眼叶乙醇提取物33.8 g/kg(以提取物计)后0~72 h的粪便和0~48 h的尿液,以及大鼠灌胃生理盐水(空白对... 目的初步研究龙眼叶乙醇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阐明龙眼叶降血糖的可能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龙眼叶乙醇提取物、大鼠灌胃龙眼叶乙醇提取物33.8 g/kg(以提取物计)后0~72 h的粪便和0~48 h的尿液,以及大鼠灌胃生理盐水(空白对照)后对应时段的粪便和尿液作为检测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分析。收集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量、分子式及碎片信息,通过与仪器自带数据库、谱库进行匹配,以及与对照品和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对化合物进行推测和鉴定。结果在大鼠粪便和尿液样品中共鉴定出了8个化合物,包括2个原型成分和6个代谢产物。从大鼠粪便样品中鉴定出了3个化合物,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2个原型成分以及木犀草素或山柰酚的1个代谢产物;从大鼠尿液样品中鉴定出了5个化合物(均为代谢产物),涉及槲皮素、木犀草素或山柰酚的代谢产物。代谢产物的类型主要为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及氧化产物。结论龙眼叶乙醇提取物灌胃后在大鼠体内主要经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等途径代谢,鉴定出的化合物多为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叶 乙醇提取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粪便 尿液 代谢产物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GC-MS陈皮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治疗“痰、咳、喘”网络药理学研究
14
作者 郭忠会 罗鑫 +3 位作者 冯玉燕 韦志英 陈奎奎 梁洁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15-1734,共20页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陈皮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痰、咳、喘”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UHPLC-Q-TOF/MS和GC-MS结合诊断特征滤过和... 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陈皮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痰、咳、喘”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UHPLC-Q-TOF/MS和GC-MS结合诊断特征滤过和标准谱库比较的分析方法,表征陈皮的化学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陈皮主要成分的作用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痰、咳、喘”相关的靶点;将陈皮主要成分对应靶点与“痰、咳、喘”相关靶点取交集,借助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10.0软件绘制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微生信云平台对富集结果可视化。结果共鉴定了108个非挥发性成分和28个挥发性成分;陈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乙酸香茅酯、乙酸香叶酯、(-)-紫苏醛、(1R,5S)-香芹醇、癸醛、(+)-α-松油醇、(-)-4-萜品醇、芳樟醇、壬醛、桔皮素、甜橙黄酮、异橙黄酮、香叶木素、枸橘苷、日当药黄素;陈皮可能通过热休克蛋白(HSP90AA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CR蛋白激酶(SRC)、磷酸化蛋白激酶(AKT1)、磷酸肌醇激酶(PIK3CA)、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STAT1)等关键靶点,协同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等信号通路发挥止咳平喘祛痰的治疗作用。结论分析获得了陈皮发挥止咳平喘祛痰功效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可为其质量标志物和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非挥发性成分 挥发油 网络药理学 止咳 平喘 祛痰
原文传递
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泽祺 胡斌 +3 位作者 李京 陈魁奎 魏二剑 马利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9-3242,共14页
动力扰动效应严重影响着边坡工程和地下岩土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为描述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变形的演化规律,基于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过程中黏度系数的演化规律,采用新型协同损伤计算方法,实现蠕变损伤各阶段黏度系... 动力扰动效应严重影响着边坡工程和地下岩土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为描述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变形的演化规律,基于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损伤过程中黏度系数的演化规律,采用新型协同损伤计算方法,实现蠕变损伤各阶段黏度系数演化的定量化表达。基于协同损伤效应影响下软岩蠕变各阶段黏度系数的新型演化方程和改进的牛顿体元件,采用元件模型的方法,建立软岩一维蠕变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塑性流动法则,建立协同损伤效应影响下软岩的三维蠕变损伤模型。依据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的蠕变试验数据,采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验证所建一维和三维蠕变损伤模型的正确性,并确定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所建一维和三维蠕变损伤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动力扰动效应影响下软岩的时变变形,尤其是加速蠕变阶段。并对蠕变损伤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详细分析所建蠕变损伤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动力扰动 协同损伤 本构模型 蠕变损伤 黏弹塑性
原文传递
Failure mechanism of directional roof cutting and design method optimization
16
作者 HOU Shilin YANG Jun +5 位作者 WANG Yajun chen kuikui ZHANG Jun HE Manchao YANG Gang chen Gonghu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2024年第11期3898-3912,共15页
Directional roof cutting(DRC)is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in non-pillar coal mining with self-formed entries(NCMSE)mining method.Due to the inability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the goaf rock ma... Directional roof cutting(DRC)is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in non-pillar coal mining with self-formed entries(NCMSE)mining method.Due to the inability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the goaf rock mas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often encounters design challenges,leading to suboptimal results and increased costs.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tructural analysis model of the goaf working face roof,revealing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DRC,and clarifies the positive role of DRC in improving the stress of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and reducing the subsidence of the roof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On this basis,the paper further analyses the roadway pressure and roof settlement under different DRC design heights,and ultimately proposes an optimized design method for the DRC heigh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C can significantly optimize the stress environment of the working fac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At the same time,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DRC,three scenarios may arise:insufficient,reasonable,and excessive DRC height.Insufficient height will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ology,while excessive height has little impa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but will greatly increase construction costs and difficulty.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optimized DRC desig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reduces the peak stress of the protective coal pillar in the roadway by 27.2%and the central subsidence of the roof by 41.8%,demonstrating excellent application results.This method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NCMSE min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al roof cutting Roof structure Failure mechanism Numerical simulation Optimized design method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