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认知视角下盲聋多重障碍儿童的教育——读《我怎样理解和想象周围世界》
1
作者 陈玲恩 彭兴蓬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奥·伊·斯柯罗霍道娃是俄国著名的盲聋学者,也是一名盲聋多重障碍者。她著有《我怎样理解和想想周围世界》一书,以自身的认知视角介绍盲聋多重障碍者是如何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她注重基于心智、身体、环境的相互统一来获得世... 奥·伊·斯柯罗霍道娃是俄国著名的盲聋学者,也是一名盲聋多重障碍者。她著有《我怎样理解和想想周围世界》一书,以自身的认知视角介绍盲聋多重障碍者是如何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她注重基于心智、身体、环境的相互统一来获得世界的信息,特别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充分体现了具身认知在盲聋多重障碍教育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最后,结合具身认知理论阐述该案例对未来开展盲聋多重障碍教育的启示,如利用残余视力、听力以及多重感官功能获得更多体验;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发更多资源;引导形成健康的情感心理状态;构建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希望能为盲聋多重障碍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聋多重障碍教育 奥·伊·斯柯罗霍道娃 具身认知
下载PDF
变温热源内可逆Braysson循环性能分析与优化
2
作者 刘旭 戈延林 +1 位作者 陈林根 冯辉君 《热力透平》 2024年第1期26-31,57,共7页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变温热源内可逆Braysson循环模型,导出了功率和效率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循环参数对二者的影响,并通过优化热导率分配和热容率匹配来进一步优化循环功率和效率。结果表明:优化高、低温侧换热器热导率分配过程...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变温热源内可逆Braysson循环模型,导出了功率和效率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循环参数对二者的影响,并通过优化热导率分配和热容率匹配来进一步优化循环功率和效率。结果表明:优化高、低温侧换热器热导率分配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佳工质对数温比,使得效率达到最大值;存在一组最佳热导率分配和最佳工质对数温比,使得功率和效率达到双重最大值;优化工质与热源间热容率匹配过程中,存在一组最佳热容率匹配、最佳工质对数温比和最佳热导率分配,使得功率达到三重最大值。因此通过同时优化热导率分配和热容率匹配得到的循环性能更接近实际情况,且此时循环功率存在三重最大值。研究成果可为Braysson循环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可逆Braysson循环 工质对数温比 热导率分配 热容率匹配 性能优化
下载PDF
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2)多目标优化
3
作者 危思 戈延林 +1 位作者 陈林根 冯辉君 《热力透平》 2024年第1期6-10,25,共6页
基于第1部分对循环功率和效率特性的研究,进一步以效率、生态学函数、功率和功率密度为优化目标,以压缩比为优化变量,利用NSGA-Ⅱ算法对内可逆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进行不同目标组合的单、双、三和四目标优化,并利用偏差指数... 基于第1部分对循环功率和效率特性的研究,进一步以效率、生态学函数、功率和功率密度为优化目标,以压缩比为优化变量,利用NSGA-Ⅱ算法对内可逆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进行不同目标组合的单、双、三和四目标优化,并利用偏差指数对3种决策方式的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寻找最优解集。结果表明三目标优化中偏差指数最小,为0.129 2。故多目标优化能更有效地找到最优解集。研究成果可为Brayton热机循环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可逆循环 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决策方法
下载PDF
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1)功率效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危思 戈延林 +1 位作者 陈林根 冯辉君 《热力透平》 2023年第4期245-249,275,共6页
在已有文献建立的闭式等温加热修正定常流式Brayton循环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五分支Brayton循环,即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并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内可逆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模型,导出了其功率效率... 在已有文献建立的闭式等温加热修正定常流式Brayton循环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五分支Brayton循环,即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并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内可逆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模型,导出了其功率效率表达式,分析了最大温比和预胀比对功率与效率、功率与压缩比和效率与压缩比特性关系的影响,以及传热损失对功率与效率特性关系的影响,并将修正后的Brayton循环性能与传统的Brayton循环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循环功率与效率的关系曲线呈扭叶形,而功率与压缩比和效率与压缩比的关系曲线均呈类抛物线形;随着预胀比和循环温比的增加,循环性能明显提升;与传统的Brayton循环相比,修正后的循环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可逆循环 空气标准等温加热修正Brayton循环 功率 效率 性能分析 有限时间热力学
下载PDF
基于[火积]理论的有机工质管壳式冷凝器构形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冯辉君 陈林根 +2 位作者 吴志祥 唐威 石俊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8-103,共6页
建立考虑传热耗散率和总泵功率的线性加权复合函数,在总冷凝率和总传热面积一定的条件下以复合函数最小为目标,对有机工质的管壳式冷凝器进行构形优化,得到最小复合函数和冷凝管最佳外径。结果表明:冷凝器最优构形与初始设计结构相比,... 建立考虑传热耗散率和总泵功率的线性加权复合函数,在总冷凝率和总传热面积一定的条件下以复合函数最小为目标,对有机工质的管壳式冷凝器进行构形优化,得到最小复合函数和冷凝管最佳外径。结果表明:冷凝器最优构形与初始设计结构相比,总耗散率提高了10.70%,而总泵功率和复合函数分别降低了54.94%和6.46%。这说明复合函数牺牲了一定的传热性能,使得冷凝器流动性能显著提高,最终使得其综合性能得到提高。选择合适的冷凝管数目可实现复合函数二次最小化。将理论应用到有机工质管壳式冷凝器的构形优化中,为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指导,这一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到有机工质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形理论 管壳式冷凝器 相变 传热 流动 [火积]耗散 广义热力学优化
下载PDF
具有非理想气体工质的往复式Brayton循环多目标优化
6
作者 吴迪 戈延林 +1 位作者 陈林根 冯辉君 《电力与能源》 2023年第6期625-634,共10页
基于前人建立的不可逆往复式Brayton循环模型,在考虑多种不可逆损失项和非理想气体比热模型的情况下,以压缩比为优化变量,对无因次功率、效率、无因次生态学函数和无因次功率密度进行性能分析与多目标优化,并通过比较3种决策方式得到的... 基于前人建立的不可逆往复式Brayton循环模型,在考虑多种不可逆损失项和非理想气体比热模型的情况下,以压缩比为优化变量,对无因次功率、效率、无因次生态学函数和无因次功率密度进行性能分析与多目标优化,并通过比较3种决策方式得到的的偏差指数,获得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进行单目标分析时,四个目标函数性能指数会随着不可逆损失项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多目标优化结果相比单目标优化更优,其设计方案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Brayton循环 往复式循环 有限时间热力学 非理想气体 多目标优化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基于熔融盐加热的甲烷蒸汽重整制氢反应器的熵产生率和氢气产率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鹏蕾 陈林根 +3 位作者 夏少军 张磊 王超 冯辉君 《发电技术》 2020年第4期415-428,共14页
太阳能热化学储能能够有效解决太阳能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工业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熔融盐加热的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steam methane reforming reactor heated by molten salt,MS-... 太阳能热化学储能能够有效解决太阳能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工业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熔融盐加热的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steam methane reforming reactor heated by molten salt,MS-SMRR)模型,得到了MS-SMRR的设计参数,并分析了MS-SMRR的几何参数和操作参数对氢气产率和总熵产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氢气产率一定时,逆流参考反应器比顺流参考反应器的总熵产生率低,且消耗的熔融盐少;增大熔融盐进口温度和减小反应混合物进口压力能够显著提高MS-SMRR的氢气产率。研究结果对实际MS-SMRR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储能 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 熔融盐 熵产生率 氢气产率 有限时间热力学
下载PDF
内可逆有机朗肯循环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炜健 秦晓勇 +1 位作者 陈林根 夏少军 《热力透平》 201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循环总换热面积一定时,考虑热源与循环工质的传热损失的亚临界简单内可逆有机朗肯循环模型。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分析了总换热面积、蒸发器面积比和循环工质的质量流率对循环净输出功率、热效率和热源... 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循环总换热面积一定时,考虑热源与循环工质的传热损失的亚临界简单内可逆有机朗肯循环模型。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分析了总换热面积、蒸发器面积比和循环工质的质量流率对循环净输出功率、热效率和热源出口温度的影响,发现合理选择上述参数可使循环的性能参数较优。所得结果对亚临界有机朗肯循环装置的设计和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简单内可逆有机朗肯循环 有限时间热力学 净输出功率 热效率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的性能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唐晨琪 陈林根 +2 位作者 王文华 冯辉君 夏少军 《发电技术》 2020年第3期301-316,共16页
基于前人所建立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等温加热修正的闭式布雷顿循环(modified closed Brayton cycle,MCBC)模型,分析了压气机压比等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无因次功率和无因次生态学函数为优化目标,以压比和各个换热器的热导率分... 基于前人所建立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等温加热修正的闭式布雷顿循环(modified closed Brayton cycle,MCBC)模型,分析了压气机压比等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无因次功率和无因次生态学函数为优化目标,以压比和各个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为优化变量,对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进行单目标优化。最后基于NSGA-Ⅱ算法,以无因次功率、热效率和无因次生态学函数为优化目标,以压比和各个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为优化变量,对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分析了相关参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常规燃烧室(regular combustion chamber,RCC)和收敛型燃烧室(converging combustion chamber,CCC)外侧流体的入口温比对单目标优化结果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与单目标优化得到的结果相比,多目标优化得到的最优解对应的偏差指数更小,其中通过香农熵决策得到的偏差指数最小;优化变量变化±10%对最优无因次功率、最优热效率、最优无因次生态学函数及其对应的等温压降比的影响很小,其变化范围均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修正的布雷顿循环(MCBC) 热效率 生态学函数 等温压降比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内可逆往复式Maisotsenko-Brayton循环生态学性能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佳锋 戈延林 +1 位作者 陈林根 朱富丽 《电力与能源》 2018年第6期733-739,共7页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基于仅考虑传热损失的内可逆往复式Maisotsenko-Brayton循环模型,推导出了循环熵产率和生态学函数等重要参数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与研究了空气饱和器出口温度、循环最高温度和注水流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基于仅考虑传热损失的内可逆往复式Maisotsenko-Brayton循环模型,推导出了循环熵产率和生态学函数等重要参数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与研究了空气饱和器出口温度、循环最高温度和注水流率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将内可逆往复式Maisotsenko-Brayton循环与传统往复式Brayton循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可逆往复式Maisotsenko-Brayton循环性能优于传统往复式Brayton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可逆往复式Maisotsenko-Brayton循环 熵产率 生态学函数
下载PDF
量子狄塞尔热泵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佳 殷勇 +2 位作者 陈林根 戈延林 刘存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分析以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为工质的量子循环性能,建立了一个量子狄塞尔热泵循环模型,该模型以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无相互作用的费米子为工质。导出了以压缩比为控制变量的循环性能系数的表达式,发现热泵的性能系数同时... 为了更好地分析以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的粒子为工质的量子循环性能,建立了一个量子狄塞尔热泵循环模型,该模型以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无相互作用的费米子为工质。导出了以压缩比为控制变量的循环性能系数的表达式,发现热泵的性能系数同时取决于压缩比和截止比。研究了性能系数与截止比之间的函数关系、泵热率与截止比之间的函数关系、无量纲泵热率与热泵循环的性能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了循环性能与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性能系数与无量纲泵热率都是截止比的单调函数,无量纲泵热率是性能系数的单调递增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狄塞尔热泵 循环 性能系数 无量纲泵热率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内可逆闭式Brayton循环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幸付 戈延林 +1 位作者 陈林根 王瑞博 《热力透平》 2021年第4期234-240,共7页
基于已有文献建立了恒温热源内可逆闭式Brayton循环模型,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精英非支配排序遗传(NSGA-Ⅱ)算法,对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和多目标优化。以换热器热导率分配和循环压比为优化变量,同时对循环的无因次功率、热效率、无... 基于已有文献建立了恒温热源内可逆闭式Brayton循环模型,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精英非支配排序遗传(NSGA-Ⅱ)算法,对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和多目标优化。以换热器热导率分配和循环压比为优化变量,同时对循环的无因次功率、热效率、无因次生态学函数和无因次功率密度等四个目标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了四目标优化时,最优热导率分配和循环最优压比对四目标特性的影响。在不同优化目标组合的情况下,通过比较LINMAP、TOPSIS和Shannon Entropy三种决策方式的偏差指数,得到了最理想的设计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新型燃气轮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可逆闭式Brayton循环 功率 热效率 功率密度 生态学函数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包含多变过程的内可逆Brayton循环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瑞博 陈林根 +1 位作者 戈延林 吴志祥 《热力透平》 2020年第3期217-222,共6页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包含多变过程的内可逆往复式Brayton循环模型,由数值计算得到了多变指数n取不同值时的循环输出功率与压缩比、效率与压缩比、输出功率与效率之间的特性关系,分析了多变指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包含多变过程的内可逆往复式Brayton循环模型,由数值计算得到了多变指数n取不同值时的循环输出功率与压缩比、效率与压缩比、输出功率与效率之间的特性关系,分析了多变指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的增加,当n<k(k为绝热指数)时,γP(opt)(最大输出功率对应的最佳压缩比)和Pη(最大效率对应的循环输出功率)减小,γη(opt)(最大效率对应的最佳压缩比)和ηP(最大输出功率对应的循环效率)增加;当n>k时,γP(opt)和γη(opt)减小,ηP和Pη减小。选取适当的多变指数,调整压缩比在γP(opt)≤γ≤γη(opt)范围内可得循环最优性能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Brayton循环 输出功率 循环效率 多变过程 最优性能区域
下载PDF
空间动力装置用内可逆Brayton循环功率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倓 戈延林 +1 位作者 陈林根 冯辉君 《热力透平》 2022年第1期8-13,64,共7页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空间动力装置用内可逆闭式Brayton循环模型,导出了功率和热效率的表达式。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首先在给定高温侧和中间侧换热器有效度的情况下,分析了循环各参数对功率最优性能的影响;然后在给定整个装置...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空间动力装置用内可逆闭式Brayton循环模型,导出了功率和热效率的表达式。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首先在给定高温侧和中间侧换热器有效度的情况下,分析了循环各参数对功率最优性能的影响;然后在给定整个装置3个换热器的总热导率情况下,将功率作为优化目标,对换热器热导率分配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循环的最大功率,进一步优化低温热源温度,得到了二次功率最大值,分析了循环各参数对最大功率最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低温热源温度和一对最佳的热导率分配,使二次功率达到最大;随着高温热源温度的增加,最大二次功率对应的最佳低温热源和最佳热导率增加;随着空间环境温度的减小和换热器总热导率的增加,最大二次功率对应的最佳低温热源和最佳热导率都减少。所得结果对实际空间动力装置的设计优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用内可逆闭式Brayton循环 功率 热导率分配 压比 有限时间热力学
下载PDF
变温热源Lenoir循环功率和效率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瑞博 戈延林 +1 位作者 陈林根 吴志祥 《热力透平》 2021年第2期73-78,共6页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内可逆变温热源定常流Lenoir热机模型,导出了其功率P和热效率η。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P和η与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u_(L)和工质与热源间的热容率匹配C_(wf1)/C_(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高温侧换热器热导...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内可逆变温热源定常流Lenoir热机模型,导出了其功率P和热效率η。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P和η与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u_(L)和工质与热源间的热容率匹配C_(wf1)/C_(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高温侧换热器热导率U_(H)、低温侧换热器热导率u_(L)给定时,P-η为一个“点”;当u_(L)可优化时,P-u_(L)和η-u_(L)呈类抛物线型变化,即存在热导率分配最优值u L P(opt)、u L_(η(opt)),使循环达到最大功率点P_(max)和最大效率点ηmax;随着C_(wf1)/C_(H)的增大,P_(max)-C_(wf1)/C_(H)呈类抛物线型变化,即存在热容率匹配最优值C_(wf1)/C_(H)_(opt),使循环达到二次功率最大值(P_(max))_(m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可逆定常流Lenoir循环 循环功率 热效率 热导率分配 热容率匹配
下载PDF
内可逆闭式Braysson循环单、双、三和四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旭 戈延林 +2 位作者 陈林根 邱幸付 何金虎 《热力透平》 2022年第3期191-197,224,共8页
基于前人建立的恒温热源内可逆Braysson循环模型,以换热器热导率分配和工质对数温比为优化变量,引入功率、效率、生态学函数和功率密度,应用NSGA-Ⅱ算法对不同目标函数组合完成了多目标优化。分析了最佳热导率分配和最佳工质对数温比与... 基于前人建立的恒温热源内可逆Braysson循环模型,以换热器热导率分配和工质对数温比为优化变量,引入功率、效率、生态学函数和功率密度,应用NSGA-Ⅱ算法对不同目标函数组合完成了多目标优化。分析了最佳热导率分配和最佳工质对数温比与四目标优化时各个目标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优化目标组合时LINMAP、TOPSIS和香农熵3种决策方式的偏差指数,从而得到最佳方案。结果表明,四目标优化时,TOPSIS决策方式所得偏差指数为0.2040,且为最小,故相比于单、二和三目标优化,四目标优化方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内可逆闭式Braysson循环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Constructal design of a rectangular porous fin considering minimization of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pumping power consump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LIU XiaoYe FENG HuiJun +1 位作者 chen lingen GE YanLi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19-929,共11页
A heat dissipation model of a rectangular porous fi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onstructal theory. First, the constructal design of rectangular porous fin is conducted by selecting a complex function minimization, which... A heat dissipation model of a rectangular porous fi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constructal theory. First, the constructal design of rectangular porous fin is conducted by selecting a complex function minimization, which composed of linear weighting sum of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pumping power consumption, as optimization objective. Effects of gap height, air inlet velocity, total porous fin volume and porosity on the optimal constructs a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complex function can attain its double minimum at a value of 0.802 when the fin length and number are optim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al fin length and number are 8.01 mm and 10,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to original design, the complex function and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fter twice optimization are decreased by 19.80% and 66.31%, respectively.Second,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porous fin is improved by simultaneously optimizing the fin length and number.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fin performances, which is used to conduc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n NSGA-II algorithm. Optimal structure of porous fin for multiple requirements is gained by LINMAP and TOPSIS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theoretical guides for fin thermal designs of 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al theory rectangular porous fin pumping power consumption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mplex func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不同吹扫模式下HI分解膜反应器多目标性能优化
18
作者 孔锐 陈林根 +2 位作者 夏少军 李鹏蕾 戈延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1,共7页
建立了不同吹扫模式下碘化氢(HI)分解膜反应器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将吹扫气流率、反应进口压力、渗透膜厚度、反应器长度作为决策变量,以HI转化率最大、H_(2)回收率最大、总熵产率最小为目标开展多目标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在给定的决策... 建立了不同吹扫模式下碘化氢(HI)分解膜反应器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将吹扫气流率、反应进口压力、渗透膜厚度、反应器长度作为决策变量,以HI转化率最大、H_(2)回收率最大、总熵产率最小为目标开展多目标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在给定的决策变量变化范围内HI转化率和H_(2)回收率最大两者具有一致性,但两者无法与总熵产率最小同时达到最优;相比顺流吹扫模式,逆流吹扫模式下Pareto前沿目标值均具有较高的HI转化率和H_(2)回收率。使用不同的决策方法选取最优解,顺流模式下的TOPSIS决策点和逆流模式下的LINMAP决策点具有较小的偏差因子可作为反应器参数设计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时间热力学 HI分解膜反应器 HI转化率 H_(2)回收率 总熵产率 多目标优化
原文传递
圆柱发热体内圆截面液冷通道的构形优化
19
作者 李云峰 谢志辉 +1 位作者 陈林根 冯辉君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08-1916,共9页
建立了一类在均匀产热的圆柱发热体中嵌入圆截面等温液冷通道的热源-热沉集成模型,基于构形理论,给定圆柱发热体截面积和通道截面积占比为约束条件,以液冷通道数及其半径为设计变量,研究了液冷通道分布对集成模型散热能力的影响,获得了... 建立了一类在均匀产热的圆柱发热体中嵌入圆截面等温液冷通道的热源-热沉集成模型,基于构形理论,给定圆柱发热体截面积和通道截面积占比为约束条件,以液冷通道数及其半径为设计变量,研究了液冷通道分布对集成模型散热能力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液冷通道截面积占比下的最优构形。当通道截面积占比和通道数给定时,均存在最优的圆心距使得热源-热沉整体的散热性能最优,但对应两个指标的最优圆心距不同。给定通道截面积占比时,无量纲最高温度和无量纲当量热阻均随通道数的增加而降低;给定通道数时,无量纲最高温度和无量纲当量热阻均随通道截面积占比的增加而降低。本文所得研究结果可对圆柱器件高效冷却的热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形理论 理论 电子器件散热 热设计 广义热力学优化
原文传递
Energy and exergy analyses and optimizations for two-stage TEC driven by two-stage TEG with Thomson effect
20
作者 chen lingen GE YanLin +1 位作者 FENG HuiJun REN TingT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077-1093,共17页
Based on the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and energy and exergy analyses,a thermodynamic model of two-stage thermoelectric(TE)cooler(TTEC)driven by two-stage TE generator(TTEG)(TTEG-TTEC)combined TE device is establ... Based on the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and energy and exergy analyses,a thermodynamic model of two-stage thermoelectric(TE)cooler(TTEC)driven by two-stage TE generator(TTEG)(TTEG-TTEC)combined TE device is established with involving Thomson effect by fitting method of variabl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E materials.Taking total number of TE elements as constraint,influences of number distributions of TE elements on three device performance indictors,that is,cooling load,maximum COP and maximum exergetic efficiency,are analyzed.Three number distributions of TE elements are optimized with three maximum performance indictors as the objectives,respectively.Influences of hot-junction temperature of TTEG and coldjunction temperature of TTEC on optimiz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and difference between optimization result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studied.Optimal performance intervals and optimal variable intervals are provided.Influences of Thomson effect on three gener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three optim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optimal variables are comparatively discussed.Thomson effect reduces three gener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ree optim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device.When hot-and cold-junction temperatures of TTEG and TTEC are 450,305,325 and 295 K,respectively,Thomson effect reduced maximum cooling load,maximum COP and maximum exergetic efficiency from 9.528 W,9.043×10^(-2)and2.552%to 6.651 W,6.286×10^(-2)and 1.752%,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equilibrium thermodynamics cooling load COP exergetic efficiency combined thermoelectric devic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