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比较
1
作者 江宏燕 陈世春 +2 位作者 陈亭旭 廖姝然 王晓庆 《南方农业》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茶小绿叶蝉在我国各茶区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类害虫。2021-2023年,分别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的田间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11.8%甲维盐·唑虫酰胺SC 1 500倍液、50 g·L^(-1)双丙环虫酯DC 1 800倍液、10... 茶小绿叶蝉在我国各茶区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类害虫。2021-2023年,分别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的田间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11.8%甲维盐·唑虫酰胺SC 1 500倍液、50 g·L^(-1)双丙环虫酯DC 1 800倍液、10%虫螨·茚虫威SC 1 500倍液、20%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SC 3 000倍液和30%丁醚·茚虫威SC 1 500倍液等5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校正防效均超过85%,药后14 d校正防效在78%~95%;2) 5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应急药剂,其中双丙环虫酯是一种由天然产物衍生而成的新型生物源杀虫剂,具有杀虫效果好、对生态友好、健康风险低等特点,适用于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和抗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茶小绿叶蝉 双丙环虫酯 田间药效
下载PDF
气相色谱FID法测定己烯-1中微量芳烃含量
2
作者 陈实春 潘志强 +2 位作者 付健林 刘永红 王磊 《分析仪器》 CAS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快速测定己烯-1产品中微量芳烃(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方法。采用DB-FFAP作为分析柱进行分离,外标法[1]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且分析速度快,满足标准[2... 建立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快速测定己烯-1产品中微量芳烃(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的方法。采用DB-FFAP作为分析柱进行分离,外标法[1]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且分析速度快,满足标准[2]要求,适合于生产过程控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芳烃 外标法 DB-FFAP
下载PDF
基于COI基因解析我国茶网蝽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3
作者 陈世春 江宏燕 +2 位作者 廖姝然 陈亭旭 王晓庆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5-805,共11页
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是我国西南茶区的重要害虫,近年有入侵成灾事件发生。为解析茶网蝽的生态适应机制和成灾规律,测定了茶网蝽12个种群共240头成虫COI基因序列,利用Dna SP 6.12.03、Arlequin3.5.2.2、MEGA 7.0.26等软件进行... 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是我国西南茶区的重要害虫,近年有入侵成灾事件发生。为解析茶网蝽的生态适应机制和成灾规律,测定了茶网蝽12个种群共240头成虫COI基因序列,利用Dna SP 6.12.03、Arlequin3.5.2.2、MEGA 7.0.26等软件进行了遗传分化程度、基因流(N_(m))以及分子变异情况的分析。结果显示,茶网蝽12个地理种群的240条COI基因序列共包含75个变异位点和38个单倍型,其中仅Hap13是共享单倍型。茶网蝽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_d)为0.82779,地理种群的H_d在0.00~0.85,总群体的遗传分化固定系数(F_(ST))为0.86426,N_(m)为0.03987,表明我国茶网蝽群体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基因交流较小。重庆城口、重庆巫溪、湖北恩施、湖北十堰、陕西汉中等5个种群相互之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基因交流频繁(F_(ST)<0.06,N_(m)>4.50),其他种群对之间分化程度较高,基因交流较少(F_(ST)>0.25,N_(m)<1.00)。分子变异分析(AMOVA)支持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不同地理种群之间(86.43%)。Tajima’s D和Fu’s F_(s)中性检验支持重庆巴南、湖北恩施种群以及大巴山脉周边群体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本研究分析推测我国茶网蝽兼具入侵种群扩张成灾和原始种群扩张成灾的风险,建议有茶网蝽发生的茶区和大巴山脉周边茶园加强对该害虫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网蝽 地理种群 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防控措施对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及重庆沱茶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罗红玉 陈世春 +6 位作者 陈善敏 江宏燕 王奕 常睿 袁林颖 杨娟 钟应富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134-138,共5页
为了探寻适宜重庆茶区夏秋季沱茶生产的小贯小绿叶蝉防控措施,比较“友好型色板”(处理F1)、“友好型色板+化学农药”(处理F2)、“友好型色板+生物农药”(处理F3)3种防控处理对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茶鲜叶品质及所制沱茶品质等的影响。... 为了探寻适宜重庆茶区夏秋季沱茶生产的小贯小绿叶蝉防控措施,比较“友好型色板”(处理F1)、“友好型色板+化学农药”(处理F2)、“友好型色板+生物农药”(处理F3)3种防控处理对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茶鲜叶品质及所制沱茶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处理F3的小贯小绿叶蝉虫口数显著减少,茶鲜叶产量比处理F2仅低11.3%,产值却高32.4%;茶鲜叶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处理F1,分别高出14.54%、7.93%;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F2,高出92.37%;咖啡碱,没食子酸,EGC,EGCG含量,酚氨比值比处理F1、处理F2分别降低33.45%、40.44%,49.86%、39.85%,41.77%、37.83%,142.0%、115.23%,1.80、1.69。2)所制沱茶中,处理F3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处理F2的73.27%,EGCG显著低于处理F1、F2,分别低16.68%、25.35%;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值最低,为1.53;处理F3所制沱茶感官品质最好,其茶汤、叶底、色泽较绿,滋味较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虫口数 防控措施 重庆沱茶 茶叶品质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丁二烯中微量二聚物和抽提剂含量
5
作者 潘志强 陈实春 +2 位作者 张建涛 黄慧 蒋敏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4期20-22,共3页
建立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丁二烯中微量杂质二聚物4-乙烯基环己烯和1,5-环辛二烯,抽提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N-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分的回收率在91.9%~104.2%之间,6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0... 建立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丁二烯中微量杂质二聚物4-乙烯基环己烯和1,5-环辛二烯,抽提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和N-氮甲基吡咯烷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分的回收率在91.9%~104.2%之间,6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04%,2种二聚物和3种抽提剂的检出限均小于1.0 mg/kg,所建立的方法定量结果准确可靠,检出限低,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满足工业上对1,3-丁二烯中微量二聚物和抽提剂杂质的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1 3-丁二烯 二聚物 抽提剂
下载PDF
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测定轻质烃中含氧化合物含量
6
作者 潘志强 鲁卫平 +2 位作者 陈实春 张建涛 华远见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采用微流板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技术,成功解决了基体较复杂的轻质烃中含氧化物的检测分析,该技术对轻质烃中影响含氧化物出峰的干扰组份进行了有效分离,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轻质烃中微量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和甲醇等含氧化合物,... 采用微流板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技术,成功解决了基体较复杂的轻质烃中含氧化物的检测分析,该技术对轻质烃中影响含氧化物出峰的干扰组份进行了有效分离,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轻质烃中微量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和甲醇等含氧化合物,测定过程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分析结果准确,满足化工分析快速、准确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微流板 中心切割 含氧化合物
下载PDF
某院一体化药房病区口服药调配桌设计优化与应用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敏仪 陈世春 +1 位作者 彭炳连 梁淑贞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某院一体化药房病区口服药调配桌的优化方法及优化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某院一体化药房原有口服药调配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计方案并使用改良后的调配桌,比较新旧口服药调配桌药品摆放量、药品重复拆零率、调剂内差率和药... 目的探讨某院一体化药房病区口服药调配桌的优化方法及优化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某院一体化药房原有口服药调配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设计方案并使用改良后的调配桌,比较新旧口服药调配桌药品摆放量、药品重复拆零率、调剂内差率和药师调配口服药医嘱的时间等,以评价优化效果。结果该院原有一体化药房病区口服药调配桌存在盒装药品摆放量受限,瓶装拆零药品摆放无序,常用袋装及支装药品无提前分装且摆放分散,药品标签信息混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并使用新调配桌后,药品摆放量由158种增至325种(增幅106%),药品重复拆零率由(6.537±0.967)%降至(0.310±0.310)%(t=10.623,P<0.001);调剂内差率由(0.133±0.0015)%降至(0.025±0.0020)%(t=8.030,P<0.01);每条口服药医嘱调配时间由(5.3±0.25)s缩短至(3.6±0.18)s(P<0.05)。结论新设计的病区口服药调配桌解决了储药空间受限、药品摆放无序、重复拆零和袋装及支装药品调配耗时等问题,能明显提高药师调配口服药的效率,促进药品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调配桌 一体化药房 调配效率 药品管理
下载PDF
扁刺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8
作者 江宏燕 陈世春 +4 位作者 廖姝然 陈亭旭 杨普香 谢小群 王晓庆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0-472,共13页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具有分布广、多食性、危害大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农林业害虫。为报道采自江西的扁刺蛾线粒体基因组,了解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多样性与差异,探究刺蛾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规律。通过Sanger测序后拼接、校正、注释...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具有分布广、多食性、危害大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农林业害虫。为报道采自江西的扁刺蛾线粒体基因组,了解其线粒体基因组的多样性与差异,探究刺蛾科昆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规律。通过Sanger测序后拼接、校正、注释获得扁刺蛾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基于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构建了鳞翅目17个科26种蛾类昆虫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扁刺蛾线粒体基因组是1个大小为15540 bp的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共编码37个基因,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22个转运RNA基因,还有1个425 bp的控制区,基因排列与鳞翅目双孔类(Ditrysia)昆虫相同。通过与其他刺蛾的全序列和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对比相似度,结果显示,扁刺蛾与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的相似度最高,与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相似度最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扁刺蛾与茶刺蛾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龟形小刺蛾(Narosa nigrisigna),鳞翅目昆虫各科均聚为一支。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扁刺蛾的起源、遗传多样性、迁移和分化,以及对农药的抗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蛾科 扁刺蛾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气相色谱分析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 被引量:2
9
作者 仵春祺 熊文强 +2 位作者 王定英 陈实春 王剑南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2期28-32,共5页
使用VUV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并与质谱法、液相色谱法定值的柴油样品进行了数据比对,多环芳烃含量的再现性良好,数据显示气相色谱法可以满足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分析,6次分析数据的标准偏差均小于5%,符合常量分析的... 使用VUV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并与质谱法、液相色谱法定值的柴油样品进行了数据比对,多环芳烃含量的再现性良好,数据显示气相色谱法可以满足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分析,6次分析数据的标准偏差均小于5%,符合常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柴油 多环芳烃
下载PDF
气相色谱HP-5柱快速测定苯乙烯中DNBP含量
10
作者 代生平 陈实春 +2 位作者 王磊 李建建 杨德浩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6期38-40,共3页
采用色谱柱HP-5分离苯乙烯中DNBP(2-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1]定量,快速测定苯乙烯中DNBP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分析时间短,满足方法标准[2]要求和工艺控制要求,能成功替代... 采用色谱柱HP-5分离苯乙烯中DNBP(2-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1]定量,快速测定苯乙烯中DNBP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分析时间短,满足方法标准[2]要求和工艺控制要求,能成功替代传统分光光度比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BP HP-5 柱替代
下载PDF
茶园中柑橘始叶螨及其天敌的发生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翔 陈世春 +4 位作者 李品武 林强 鲁礼勋 王晓庆 彭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3期155-158,共4页
为了明确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Ehara)]及其天敌在茶园中的发生规律,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针对重庆发生柑橘始叶螨的茶园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调查,并在室内测定了优势天敌捕食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Ehara)]及其天敌在茶园中的发生规律,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针对重庆发生柑橘始叶螨的茶园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调查,并在室内测定了优势天敌捕食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柑橘始叶螨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少于茶跗线螨,但其主要在4—5月发生危害,对茶产业的影响较大;茶园天敌主要有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其中尼氏真绥螨对柑橘始叶螨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在柑橘始叶螨的盛发期为优势天敌;室内测定尼氏真绥螨对柑橘始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Ⅱ型,取食幼若螨所需时间最短为1.08 h,且1天内取食高达55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柑橘始叶螨 捕食螨 种群结构 发生动态 捕食功能
下载PDF
新型高强度堵漏技术在沙南3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锋报 郭明红 +5 位作者 尹达 陈世春 孙爱生 徐明磊 董樱花 黄红亮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5,共5页
沙南3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沙南构造带沙南3号构造高点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组发育多套复和膏盐岩层,由于盐层以上的地层存在多套低阻砂岩层(漏失压力系数不大于1.4),为保证下部盐膏层安全施工,需大幅度提高盐层... 沙南3井是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沙南构造带沙南3号构造高点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组发育多套复和膏盐岩层,由于盐层以上的地层存在多套低阻砂岩层(漏失压力系数不大于1.4),为保证下部盐膏层安全施工,需大幅度提高盐层以上大段低压层承压能力。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以"超强滞留颗粒"和"水化膨胀系列复合堵漏剂"为核心的新型堵漏材料,并优化出适合不同尺寸漏失通道堵漏浆配方,承压能力均达到15 MPa以上,抗返排能力超过5MPa。现场配合多级及多阶承压堵漏工艺,逐步将钻井液密度从1.40 g/cm^3提高到了1.75 g/cm^3,提高承压能力到19 MPa,保证了本井套管顺利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堵漏 盐膏层 超强滞留颗粒 水化膨胀堵漏剂
下载PDF
重庆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及其示范探讨
13
作者 陈世春 盛忠雷 +3 位作者 江宏燕 王晓庆 邓敏 李中林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期44-48,共5页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以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为基础,有机结合物理、生物、农业和化学等防治技术,有效降低茶园化学农药的施用,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在重庆巴南、南川、永川、秀山、江津和荣昌6个...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以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为基础,有机结合物理、生物、农业和化学等防治技术,有效降低茶园化学农药的施用,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在重庆巴南、南川、永川、秀山、江津和荣昌6个茶区进行应用,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年均减少1次,农药制剂减施量超过40.28%,产值提升超过3.15%,节本增收超过179.85元/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化学农药 减施增效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林下茶园蜘蛛群落及叶蝉种群时空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宏燕 陈世春 +4 位作者 刘翔 胡翔 彭萍 夏吉安 王晓庆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2期111-115,共5页
为有效利用天敌蜘蛛控制茶树害虫,田间调查林下生态模式茶园蜘蛛群落及叶蝉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林下茶园的蜘蛛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常规茶园,且叶蝉种群的数量显著低于常规茶园。从蜘蛛功能群情况看,林下茶园的游猎型和结网型蜘蛛种类... 为有效利用天敌蜘蛛控制茶树害虫,田间调查林下生态模式茶园蜘蛛群落及叶蝉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林下茶园的蜘蛛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常规茶园,且叶蝉种群的数量显著低于常规茶园。从蜘蛛功能群情况看,林下茶园的游猎型和结网型蜘蛛种类和数量相近,而常规茶园主要以游猎型蜘蛛为主。比较林下茶园和常规茶园的蜘蛛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林下茶园均较高。林下茶园蜘蛛种群对叶蝉具有明显跟随现象,对叶蝉的控制作用显著。常规茶园蜘蛛种群数量基本低于叶蝉种群数量,在叶蝉高峰期未起到明显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林下生态模式 蜘蛛 叶蝉 时序动态 多样性
下载PDF
紫云英苷的药理特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世春 徐永祥 +2 位作者 韩伟超 陈敏仪 谢保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123,I0039,共7页
紫云英苷又名山柰酚3-葡萄糖苷,是一种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内的天然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过敏、神经保护、心脏保护、抗骨质疏松症、抗抑郁及促凝血等广泛的药理特性,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 紫云英苷又名山柰酚3-葡萄糖苷,是一种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内的天然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过敏、神经保护、心脏保护、抗骨质疏松症、抗抑郁及促凝血等广泛的药理特性,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随着国内外对紫云英苷药理特性的深入研究,其作用涉及多种分子机制,例如转录因子(NF-κB、TNF-α)、蛋白酶(iNOS、COX-2、MMP-1、MMP-3、MMP-13、HK2、SOD)、激酶(JNK、p38、AP-1、MAPK、Akt、PKB、PI3K)、细胞黏附蛋白(E-cadherin、vimentin)、细胞凋亡和抗细胞凋亡蛋白(Beclin-1、Bcl-2、Bax、Bcl-xL、LC3A/B、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IgE)、炎症因子(IL-1β、IL-4、IL-6、IL-13、TNF-α、MCP-1、IFN-γ)等。就近年来紫云英苷的药理特性、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疾病的作用靶点等角度进行文献综述,为今后紫云英苷进一步的应用与新药研发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苷 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特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级聚苯乙烯树脂中残余单体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实春 潘志强 +2 位作者 李建建 黄慧 刘永红 《分析仪器》 CAS 2021年第6期48-51,共4页
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测定食品级聚苯乙烯中残余单体(苯乙烯和乙苯)的含量,二硫化碳为提纯溶剂,正十二烷为内标物,采用6点校正曲线校正,内标法[1]定量。试验结果表明曲线线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且分析速度快,满足食品接触材料聚... 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测定食品级聚苯乙烯中残余单体(苯乙烯和乙苯)的含量,二硫化碳为提纯溶剂,正十二烷为内标物,采用6点校正曲线校正,内标法[1]定量。试验结果表明曲线线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且分析速度快,满足食品接触材料聚苯乙烯原料和制品中苯乙烯、乙苯含量测定方法标准[2]要求和工艺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标法 聚合残余单体
下载PDF
茶网蝽的“克星”——军配盲蝽 被引量:4
17
作者 江宏燕 陈世春 +2 位作者 胡翔 彭萍 王晓庆 《中国茶叶》 2021年第2期33-35,共3页
军配盲蝽是茶网蝽的主要天敌,对茶网蝽的发生有较为明显的控制作用。文章介绍了该天敌的分布与发生情况、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捕食能力和田间保护,以期为该天敌的识别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军配盲蝽 茶网蝽 天敌
下载PDF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苯产品中微量噻吩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实春 杨德浩 +2 位作者 刘魁 李建建 王磊 《分析仪器》 CAS 2020年第6期68-70,共3页
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分析苯产品中微量噻吩的含量,通过可行性研究成功替代了脉冲式火焰光度检测器(PFPD)的测定方法,采用外标法[1]定量,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满足标准[2]和工艺控制要求。
关键词 噻吩 检测器 替代 加标定性
下载PDF
振动减摩阻工具振动参数及安放位置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冯强 陈世春 +3 位作者 王建龙 张文华 张苏 柳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了解决振动减摩阻工具缓解定向托压时效果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该工具的振动参数及安放位置。在分析托压机理的基础上,从振动管柱的受力分析入手,讨论了振动参数优选与振动减摩阻工具振动源安放位置优化的问题;以典型的三段式(直—增—... 为了解决振动减摩阻工具缓解定向托压时效果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该工具的振动参数及安放位置。在分析托压机理的基础上,从振动管柱的受力分析入手,讨论了振动参数优选与振动减摩阻工具振动源安放位置优化的问题;以典型的三段式(直—增—稳)井眼轨道为例,编制软件对振动源安放位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理论探讨和模拟分析结果提出的振动源安放位置的优化方法,在定向井C26-12X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证明了安放位置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源输出的激振力与井身结构等因素共同影响其在钻具中的受拉极限位置和受压极限位置;提高工具输出激振力可增大有效作业范围;设计振动源的振动频率时,优先选用10Hz以内的振动频率以延长管串使用寿命;定向中轴向力、侧向力和摩阻相互影响,下部钻柱摩阻会使钻柱整体摩阻增大,振动减摩阻工具应优先安放在靠近钻头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摩阻 定向 托压 机械钻速
下载PDF
生物膜仿生纳米颗粒在药物传递体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浩 陈世春 +3 位作者 韩雨彤 陈辅明 马爱青 鲁澄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7期31-35,共5页
生物膜涂层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纳米载药仿生策略。该策略将具有不同特性的各种生物膜作为功能材料覆盖在载药纳米粒子表面,避免了传统化学手段修饰纳米颗粒的繁冗过程。得益于生物膜的伪装功能,这类仿生纳米载体获得原生物膜的天然属... 生物膜涂层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纳米载药仿生策略。该策略将具有不同特性的各种生物膜作为功能材料覆盖在载药纳米粒子表面,避免了传统化学手段修饰纳米颗粒的繁冗过程。得益于生物膜的伪装功能,这类仿生纳米载体获得原生物膜的天然属性,不仅本身的生物相容性得到解决,同时还具备体内长循环、病灶靶向等特点,目前已成功运用于药物呈递,在疾病精准诊断和治疗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初步探讨了仿生纳米颗粒在药物传递体系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仿生 纳米颗粒 药物传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