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内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作者 周霞 温肖会 +9 位作者 赵亮 翟颀 吕殿红 罗胜军 贾春玲 周秀蓉 牛佳伟 陈天宝 贺东生 翟少伦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为加强塞内卡病毒(SVA)在不同宿主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监测与防控,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SVA VP1基因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带有TaqMan发光基团标记的探针,构建重组阳性质粒并用作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模板,对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 为加强塞内卡病毒(SVA)在不同宿主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监测与防控,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SVA VP1基因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带有TaqMan发光基团标记的探针,构建重组阳性质粒并用作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模板,对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构建标准曲线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5℃,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2μmol/L和0.4μmol/L,最佳反应循环数为45,C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线性关系好。对猪源、鼠源及牛源SVA和其他动物病毒(O型口蹄疫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边界病毒、猪库布病毒、牛库布病毒、山羊鼻内肿瘤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牛冠状病毒、D型流感病毒、蓝舌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除猪源、鼠源及牛源SVA为阳性外,其他病毒核酸为阴性。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2.66×10~1拷贝/μL,重复试验中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0.1%。建立的检测多宿主SVA TaqMan RT-q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为SVA在不同宿主间的疾病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或监控提供了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 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下载PDF
新型抗生物膜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宝玲 陈天宝 +3 位作者 柳旭辉 王刚 王晓虎 蔡汝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88,共5页
致病菌黏附在生物或非生物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医疗卫生是巨大挑战,生物膜的形成对细菌的生存能力以及对外界破坏因素的抵抗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是在临床上造成细菌耐药、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抑制或消除生物膜的药物对病原微生... 致病菌黏附在生物或非生物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医疗卫生是巨大挑战,生物膜的形成对细菌的生存能力以及对外界破坏因素的抵抗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是在临床上造成细菌耐药、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抑制或消除生物膜的药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控制至关重要,抗生物膜药物的相关研究众多,论文整理并讨论了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目前一些抗生物膜药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纳米银、天然提取物、噬菌体、抗菌肽等,以期为抗生物膜药物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抗生物膜药物 天然提取物 噬菌体 抗菌肽
下载PDF
胎盘部位结节2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兴征 詹阳 +6 位作者 马建慧 王喜立 徐飞 陈天宝 张立红 金玉兰 朱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结节(placental site nodules,PSNs)的临床表现与组织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例PSNs,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检测、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患者年龄25~41岁,平均(32.48±4.77)岁,有3/5的患者有2次及以...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结节(placental site nodules,PSNs)的临床表现与组织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例PSNs,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检测、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患者年龄25~41岁,平均(32.48±4.77)岁,有3/5的患者有2次及以上妊娠史,诊断为PSNs时距上次妊娠间隔5~37个月,平均(15.33±8.05)个月,15例(75%)患者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大体上PSNs大多呈膜样结构,未见明确的结节;镜下可见内膜组织中1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卵圆形结节,结节中央为玻璃样变,周边可见数量不等的中间型滋养细胞。免疫表型:CK(AE1/AE3)、CAM5.2、EMA、GATA-3、Cyclin E、p63强阳性,PLAP局限性强阳性,α-inhibin、h PL微弱且局限性阳性,Ki-67增殖指数1%~4%。结论 PSNs是源于绒毛膜中间型滋养细胞的良性非肿瘤性病变,需与透明样变的蜕膜组织、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及透明样变的鳞状细胞癌等鉴别,必要时可借助于免疫组化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部位结节 中间型滋养细胞 滋养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透明样变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线粒体自噬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乘波 陈天宝 许友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究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 min后再灌注6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IR组)、川芎嗪治疗组(Lig组)、川芎嗪治疗且Janus酪... 目的:探究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 min后再灌注6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IR组)、川芎嗪治疗组(Lig组)、川芎嗪治疗且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抑制剂AG490处理组(Lig-AG组)及AG490处理组(AG组)。通过传感器检测左心室舒张压(LVDP)、心率(HR)、左心室压力微分(±dp/dt_(max))及冠脉血流量(CF);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试剂盒、过氧化氢(H_(2)O_(2))测定试剂盒及总谷胱甘肽(T-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测定试剂盒分别检测MDA、SOD、H_(2)O_(2)的表达及GSH/GSSG比值;Western blot检测JAK2、STAT3、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Lig组LVDP、HR、±dp/dt_(max)和CF明显升高,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SOD活性、Eh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增加,JAK2、STAT3、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心肌组织中MDA、H_(2)O_(2)水平及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ig组相比,Lig-AG组、AG组LVDP、HR、±dp/dt_(max)和CF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SOD活性、Eh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JAK2、STAT3、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心肌组织中MDA、H_(2)O_(2)水平及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可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对线粒体自噬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JAK2/STAT3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制
下载PDF
某黑色页岩铀钒矿酸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秀敏 黄永 +4 位作者 陈天宝 刘会武 刘忠臣 刘智 向秋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5,共5页
采用浓酸熟化工艺浸出某黑色页岩铀钒矿中的铀和钒,同时进行了在浸出过程中三价铁的去除研究。试验确定的最佳熟化条件为:酸用量12%、熟化温度90℃、熟化时间2.5h、矿石粒度-0.15mm;浸出条件为:室温水浸1h后,加入硫酸钠0.6%,95℃下沉矾... 采用浓酸熟化工艺浸出某黑色页岩铀钒矿中的铀和钒,同时进行了在浸出过程中三价铁的去除研究。试验确定的最佳熟化条件为:酸用量12%、熟化温度90℃、熟化时间2.5h、矿石粒度-0.15mm;浸出条件为:室温水浸1h后,加入硫酸钠0.6%,95℃下沉矾,沉矾时间0.5h,浸出终点pH为1.2。在上述条件下,铀浸出率大于92%,钒浸出率大于68.5%,三价铁去除率大于75%。采用该工艺可有效降低后续金属分离及废水处理过程的试剂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铀钒矿 酸浸 除铁
下载PDF
某铀矿石酸法浸出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永 刘会武 +4 位作者 师留印 贾秀敏 杨剑飞 陈天宝 刘忠臣 《铀矿冶》 CAS 2018年第2期88-92,共5页
为了解决我国西北部某铀矿矿石硬度较大、酸耗较慢等问题,通过搅拌浸出条件试验、柱浸条件试验及强化试验,研究了酸用量、氧化剂用量、矿石粒度、搅拌时间、浸出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对该矿石浸出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矿石粒度-200... 为了解决我国西北部某铀矿矿石硬度较大、酸耗较慢等问题,通过搅拌浸出条件试验、柱浸条件试验及强化试验,研究了酸用量、氧化剂用量、矿石粒度、搅拌时间、浸出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对该矿石浸出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矿石粒度-200目、硫酸用量(与矿石质量比)8%、软锰矿用量(与矿石质量比)1.5%、浸出液固体积质量比为1∶1mL/g、常温下搅拌浸出2h的条件下,金属铀渣计浸出率可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石 搅拌浸出试验 柱浸试验 强化试验
下载PDF
芳香甲基酮sp^3C-H活化和二聚偶联合成(E)-1,4-二酮
7
作者 章明 陈天保 张爱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0-263,共4页
通过芳香甲基酮的sp^3C-H活化和二聚偶联有效地合成了(E)-1,4-二酮。在DMF中用醋酸钯作催化剂,溴化铜为氧化剂,该反应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
关键词 芳香甲基酮 C-H活化 二聚
下载PDF
太行山青龙峡景区崩塌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吕艳 马瑞霞 +3 位作者 王祚鹏 李淼 陈天宝 古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3-604,共12页
青龙峡景区位于山西省壶关县太行山区东部,是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园区。青龙峡作为典型高山峡谷区,山地崩塌灾害极为发育,对景区旅游接待和居民生活构成威胁。为有效防控太行山区崩塌灾害,通过太行山青龙峡景区详细地质环境... 青龙峡景区位于山西省壶关县太行山区东部,是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园区。青龙峡作为典型高山峡谷区,山地崩塌灾害极为发育,对景区旅游接待和居民生活构成威胁。为有效防控太行山区崩塌灾害,通过太行山青龙峡景区详细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掌握崩塌灾害发育规律,探讨崩塌成因和防治减灾对策。结果表明:青龙峡景区崩塌灾害发育在层状结构的硬岩高位边坡上,中小型崩塌更为常见;岩体破坏以错断式、倾倒式、滑移式和坠落式等4种破坏模式为主。峡谷区崩塌机理表现为多样的地层岩性组合孕崩、高陡的地形地貌育崩、复杂的岩体结构面控崩、岩溶和集中降水诱崩的四要素耦合崩塌成因机理。通过构建典型崩塌落石的Rockfall Analyst模型,分析危岩体崩塌的致灾边界,研判景区崩塌灾害的影响范围,针对青龙峡景区面临的地质安全问题,提出了景区崩塌灾害“风险区监测预警、隐患点工程治理”的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对山岳峡谷型景区和山区城镇的灾害防控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灾害 发育规律 破坏模式 成因机理 监测治理 Rockfall Analyst模型 青龙峡景区 太行山
下载PDF
Effects of TAT-SOD at Acupoints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y Monitoring Meridians Electrical Potential 被引量:4
9
作者 GUO Jing-ke XU Jin-sen +7 位作者 chen tian-bao XU Ming-ming LIU Shu-tao ZHANG Chao-xin KE Li-jing ZHOU Jian-wu WANG Qiang RAO Ping-fa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9期694-700,共7页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of the topical application of TAT-Cu,Zn-superoxide dismutase(TAT-SOD)at left acupoint Zusanli(ST 36),and to observe whether the change of electrical poten...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of the topical application of TAT-Cu,Zn-superoxide dismutase(TAT-SOD)at left acupoint Zusanli(ST 36),and to observe whether the change of 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EPD)can be related to the change of blood pressure.Methods:Sixtee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16 healthy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EPD between the left acupoints of Yanglingquan(GB 34)and Qiuxu(GB 40)was firstly screened out for the EPD detection.An intracellular superoxide quenching enzyme,TAT-SOD,was topically applied to the acupoint ST 36 within an area of 1 cm^2 once a day,and the influence on EPD was investigated.The dosage applied to TAT-SOD group(n=8)was 0.2 mL of 3000 U/mL TAT-SOD cream prepared by adding purified TAT-SOD to a vehicle cream,while placebo group(n=8)used the vehicle cream instead.The left acupoints of Yanglingquan(GB 34)and Qiuxu(GB 40)were selected for EPD measurement after comparing EPD readings between 5 acupoints on each of all 12 meridians.Results:EPDs between the left acupoints of GB 34 and GB 40 for 16 patient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16 healthy subjects were 44.9±6.4 and 5.6±0.9 mV,respectively.Daily application of TAT-SOD for 15 days at ST 36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of 179.6 and 81.5 mm Hg to 153.1 and 74.1 mm Hg,respectively.Responding to the change in blood pressure,EPD between the left acupoints of GB 34 and GB 40 also declined from 44.4 to 22.8 mV with the same trend.No change was observed with SBP,DBP and EPD between the left acupoints of GB 34 and GB 40 with the daily application of the placebo cream.Conclusion:Enzymatic scavenging of the intracellular superoxide at ST 36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decreasing SBP and DBP.The results reconfirm the involvement of superoxide anions and its transportation along the meridians,and demonstrate that EPD between acupoints may be an indicator to reflect its functioning status.Moreover,prellmlnary results suggest a close correlatlon between EPD and blood pressure readings,implying a possibility of using EPD as a sensitive parameter for blood pressure and to monitor the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SO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electrical potential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CUPOIN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