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高原栽培羊肚菌营养和氨基酸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万超 李文 +5 位作者 陈辉 张津京 唐利华 吴迪 张忠 杨焱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5,共12页
为探究高原地区栽培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营养品质,以海拔3 570 m栽培的3个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品种(M6、HB-8和HB-5)子实体(高原栽培羊肚菌)为主,对比同地域野生样品及湖北栽培的相同品种样品(平原栽培羊肚菌),分析粗蛋白、... 为探究高原地区栽培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营养品质,以海拔3 570 m栽培的3个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品种(M6、HB-8和HB-5)子实体(高原栽培羊肚菌)为主,对比同地域野生样品及湖北栽培的相同品种样品(平原栽培羊肚菌),分析粗蛋白、粗脂肪、粗多糖、灰分、粗纤维、矿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当品种相同时,与平原栽培羊肚菌相比,高原栽培羊肚菌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上升,灰分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除M6外);K和Fe含量均显著降低;维生素B6、维生素B2、维生素B9、维生素D、维生素E含量显著降低,维生素B1含量显著升高;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上升。高原栽培羊肚菌的必需氨基酸指数(IAAI)明显高于平原栽培羊肚菌,更接近于FAO/WHO标准蛋白,且其生物价(BV)更高。关联性分析表明,羊肚菌中维生素B6、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D和维生素E含量与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B6与粗多糖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热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栽培羊肚菌蛋白营养价值突出,而平原栽培羊肚菌矿质元素含量较高。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原栽培羊肚菌样品评分结果明显均优于相同品种的平原栽培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高原 营养评价 氨基酸评价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图书馆网络健康信息有效传播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波 杨晓雯 陈万超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文章依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马莱兹克模式,探讨图书馆网络健康信息有效传播的基本要素和过程要素,使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包含动力因、环境因、需求因、任务因、资源因和媒介因的图书馆网络健康信息有效传播形成机理模型,以期为图书馆网络... 文章依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马莱兹克模式,探讨图书馆网络健康信息有效传播的基本要素和过程要素,使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包含动力因、环境因、需求因、任务因、资源因和媒介因的图书馆网络健康信息有效传播形成机理模型,以期为图书馆网络健康信息有效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网络健康信息 有效传播 系统动力学 形成机理
下载PDF
组分差异分析结合智能感官对本草栽培银耳风味特征的分析
3
作者 陈万超 吴迪 +3 位作者 肖敏生 姚淑先 杨焱 刘艳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0,共8页
目的:明确本草栽培银耳的风味特征。方法:以本草基质栽培的白色银耳(本草银耳)为研究对象,常规栽培基质黄色银耳和白色银耳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风味组成差异,并结... 目的:明确本草栽培银耳的风味特征。方法:以本草基质栽培的白色银耳(本草银耳)为研究对象,常规栽培基质黄色银耳和白色银耳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风味组成差异,并结合智能感官技术对本草银耳风味特征进行解析。结果:本草银耳从鲜、甜味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含量,滋味活度值和等鲜浓度值,电子舌等多维度评价显示,其鲜味强度均低于黄色银耳和白色银耳。HS-SPME-GC-MS分析结果显示,本草银耳鉴定得到82种挥发性物质,高于白色银耳(71种)和黄色银耳(49种),以酯类为主,占比16.9%~22.4%,呈现浓郁的花草芳香,同时鉴定得到26种银耳特征香气成分,9种白色银耳特有成分和4种本草银耳特有成分;香气物质含量方面,本草银耳亦占据优势。结论:本草银耳鲜味淡香气浓,可开发调制饮品,而黄色银耳更适合作为菜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本草银耳 风味 电子舌 电子鼻
下载PDF
大球盖菇酶解液中鲜味肽的分离鉴定及其协同增鲜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荣荣 李文 +5 位作者 吴迪 张忠 鲍大鹏 陈万超 张劲松 杨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利用超滤、凝胶过滤色谱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分析技术,分离大球盖菇酶解液中鲜味肽组分,对鲜味最强组分F3中的鲜味肽进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并将鉴定得到的鲜味肽合成后进一步探讨其呈味特性。结果表明,大球盖菇酶解液F3... 利用超滤、凝胶过滤色谱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分析技术,分离大球盖菇酶解液中鲜味肽组分,对鲜味最强组分F3中的鲜味肽进行反向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并将鉴定得到的鲜味肽合成后进一步探讨其呈味特性。结果表明,大球盖菇酶解液F3组分中鉴定得到8条鲜味肽段,分别为ELWR、RLVDR、KPDNR、AHLRF、LDWDR、LAEWR、DDWWR和EGHKGW,它们均具有鲜味特征和鲜味增强作用,阈值分别为0.30~1.33mmol/L和0.53~2.43 mmol/L;除LDWDR外,7条多肽对味精溶液均有不同程度的鲜味提升,提升幅度0.18%~61.12%,ELWR、RLVDR、KPDNR、AHLRF和EGHKGW 5条多肽在低浓度时表现出良好的鲜味提升效果。RLVDR和KPDNR协同增鲜的鲜味峰值质量浓度为5mg/mL,LDWDR、LAEWR、DDWWR和EGHKGW在4mg/mL时达到鲜味峰值。鲜味肽的氨基酸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影响其味觉属性。本研究结果为大球盖菇鲜味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酶解液 鲜味肽 分离鉴定 协同增鲜效果
下载PDF
纳米粉碎对3种食用菌风味特征及减盐增鲜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班鑫荣 杨焱 +4 位作者 李文 吴迪 张忠 陈万超 李景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39,共11页
目的:优化食用菌的加工工艺,评估其作为风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等鲜浓度值来评估样品的鲜味;运用GC-MS、电子鼻和电子舌来检测样本中的挥发性... 目的:优化食用菌的加工工艺,评估其作为风味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等鲜浓度值来评估样品的鲜味;运用GC-MS、电子鼻和电子舌来检测样本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观察纳米粉碎前后的微观结构,并进行增鲜减盐试验。结果:纳米粉碎后,大球盖菇和双孢蘑菇的鲜味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而纳米粉碎对草菇的风味成分影响较小;电子舌结果表明,经纳米粉碎的样品在鲜味和咸味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加入0.5%纳米粉碎双孢蘑菇后能够增加0.28%的盐浓度,同时其鲜味值提高了145%。结论:纳米粉碎技术能够提高食品的口感,在食品制造业中可以将纳米粉碎后的食用菌粉作为替代盐和风味增强剂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双孢蘑菇 草菇 纳米粉碎技术 风味 增鲜减盐
下载PDF
基于成分轮廓数据的大球盖菇干制风味品质综合分析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万超 李文 +5 位作者 吴迪 张忠 陈辉 李正鹏 王晨光 杨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1-319,共9页
为探究大球盖菇干燥前后风味成分轮廓数据及影响其良好风味的关键成分因子,对鲜品和4种干制样品(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WD)和自然干燥(natural drying,N... 为探究大球盖菇干燥前后风味成分轮廓数据及影响其良好风味的关键成分因子,对鲜品和4种干制样品(热风干燥(hot-air drying,HA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MWD)和自然干燥(natural drying,ND))中香气和滋味成分进行分析,共检出118种香气化合物,经干制后香气丰富度提升显著(P<0.05),VFD可大程度保留鲜品香气品质;提取19个共有香气成分,作为大球盖菇特征成分轮廓,其中醛类化合物个数和含量优势明显,以正己醛(呈青草味)尤为突出。HAD较鲜品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升高,VFD则呈味核苷酸损失最少,由此2种干制方式等鲜浓度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优势显著(P<0.05)。风味感官综合评分VFD>HAD>ND>鲜品>MWD,基于评分和成分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前3个主成分R_(X)^(2)为79.4%,R_(Y)^(2)为98.9%,Q^(2)为0.974,载荷信息显示2种感官间交互影响明显;变量投影重要度分析显示,甜味氨基酸、1-辛烯-3-醇、丁基-2-辛烯醛和EUC,对大球盖菇良好特征风味呈现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将为后续样品前处理方法筛选和风味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干燥方式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成分 偏最小二乘回归 风味评价
下载PDF
大球盖菇风味肽高效制备及其ACE抑制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 陈万超 +3 位作者 马海乐 吴迪 张忠 杨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9-240,共12页
以基料呈味特性和肽产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工艺优化,获得大球盖菇风味肽高效制备酶解工艺,即酶解时间51.62min,碱性蛋白酶加酶量0.99%(酶活力200000 U/g),酶解温度42.03℃,底物质量浓度48.45 g/L。在传统酶解最优制备工艺基础上,采用同... 以基料呈味特性和肽产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工艺优化,获得大球盖菇风味肽高效制备酶解工艺,即酶解时间51.62min,碱性蛋白酶加酶量0.99%(酶活力200000 U/g),酶解温度42.03℃,底物质量浓度48.45 g/L。在传统酶解最优制备工艺基础上,采用同步超声辅助定向酶解技术制备大球盖菇富肽风味基料,平板超声辅助酶解30 min时,基料中肽含量(469.21 mg/g干重)可达到传统酶解最优条件下的产肽量,基料制备时间显著缩短;辅助酶解40 min时的产肽量(492.87mg/g干重)较传统酶解产肽量提升了6.5%。同步超声定向酶解制备的富肽基料,在咸味和鲜味呈味特性上,分别较传统酶解基料提升了1.1~1.8倍和1.1~1.3倍。所有制备工艺得到的富肽基料均具有较优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71,0.074,0.122 mg/mL和0.123 mg/mL。通过对大球盖菇风味肽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肽链中存在天冬氨酸(D)、缬氨酸(V)、谷氨酸(E)、亮氨酸(L)、甘氨酸(G)、精氨酸(R)、脯氨酸(P)、丙氨酸(A)的氨基酸组合肽段DD、VV、EL、VG、VE、RP、RA、RV、VR时,多肽呈现咸鲜味呈味特性。上述氨基酸组合占比较高,可能是基料呈咸鲜味的主要原因。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对大球盖菇风味肽体外抑制ACE活性的预测结果显示,风味肽可与ACE活性口袋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推测这是风味肽发挥ACE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为大球盖菇风味富肽基料的高效制备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备减盐增鲜调味品、降血压功能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风味肽 呈味特性 ACE抑制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基于虚拟筛选、分子对接和分子互作解析两种大球盖菇十肽的呈味特性和ACE抑制活性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 陈万超 +3 位作者 马海乐 吴迪 张忠 杨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1-17,共7页
为探究大球盖菇十肽的呈味特性和潜在的生物活性,以两种大球盖菇十肽(RIEDNLVIIR和SLPIKPRVPF)为研究对象,采用虚拟筛选、分子对接和分子互作技术,对两种大球盖菇十肽的呈味特性和ACE抑制活性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和验证。结果显示,两种大... 为探究大球盖菇十肽的呈味特性和潜在的生物活性,以两种大球盖菇十肽(RIEDNLVIIR和SLPIKPRVPF)为研究对象,采用虚拟筛选、分子对接和分子互作技术,对两种大球盖菇十肽的呈味特性和ACE抑制活性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和验证。结果显示,两种大球盖菇十肽均具有咸鲜呈味肽片段和ACE抑制活性肽片段。RIEDN-LVIIR具有咸味呈味特性,SLPIKPRVPF具有鲜味呈味特性。两种大球盖菇十肽可与ACE靶标蛋白受体结合形成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体外活性验证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咸味十肽RIEDNLVIIR的ACE抑制效果较好,IC_(50)值为0.012 mg/mL。分子互作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显示,RIEDNLVIIR与ACE受体之间结合是焓驱动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虚拟筛选活性预测结果、体外活性验证结果、及分子对接和分子互作的ACE抑制机制解析结果具有一致性。研究为理解大球盖菇十肽呈味特性和ACE抑制活性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大球盖菇咸鲜味十肽在健康调味品和功能产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十肽 分子对接 分子热力学 分子动力学 ACE抑制机制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场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万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11期6-9,共4页
元宇宙作为虚实融生的新一代互联网形态,为图书馆重塑数字阅读推广发展形态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阐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和优势特征,分析了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场景融入元宇宙技术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场景... 元宇宙作为虚实融生的新一代互联网形态,为图书馆重塑数字阅读推广发展形态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阐述了元宇宙的概念和优势特征,分析了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场景融入元宇宙技术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场景及优化策略,以期提升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图书馆 数字阅读推广 场景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在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应用模式研究
10
作者 陈万超 杨晓雯 陈海波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
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文章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及可溯源等特征,尝试构建“数据共建—数据共治—数据共享—服务评估”的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应用模式,... 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文章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及可溯源等特征,尝试构建“数据共建—数据共治—数据共享—服务评估”的高校图书馆精准服务应用模式,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精准服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高校图书馆 精准服务
下载PDF
大球盖菇干制过程香气变化规律及与关键酶促反应的关联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佳霖 杨焱 +2 位作者 李文 陈万超 刘晓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2,共1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干制时间段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探究其在55℃恒温热风干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在整个干制过程中共鉴定出245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包...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干制时间段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探究其在55℃恒温热风干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在整个干制过程中共鉴定出245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包括34种醛类化合物、29种酯类化合物、40种醇类化合物、37种酮类化合物、7种酸类化合物、24种烷烃类化合物、26种烯烃类化合物及48种其他类化合物;醛、酮、醇类化合物占比较大,三者含量之和占总含量的65.49%~89.30%,为大球盖菇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气味活度值热图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筛选出45种关键气味化合物,其中1-辛烯-3-酮始终是干制过程中气味贡献最大的化合物,整个干制过程中共有20种差异性化合物。综合分析得到大球盖菇干制过程香气变化规律:随着干制的进行,样品土腥味、青草气味逐渐减弱,干制后期呈现焦香、麦芽香等风味,但整个过程中蘑菇味、土腥味仍是大球盖菇的关键风味特征。对合成醛、酮、醇类化合物的主要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酶活进行测定,发现此类酶会受热激活,随干制的进行酶活整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在干制终点几乎没有活性。代谢酶活性与对应化合物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脂肪氧合酶与醛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乙醇脱氢酶与醇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这与大球盖菇干制过程中醛、酮、醇类化合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干制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气味活度值 酶促反应
下载PDF
栽培地域和木屑对瓦尼桑黄子实体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雨阳 李正鹏 +5 位作者 陈万超 张忠 刘朋 吴迪 李文 杨焱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5,共10页
测定浙江海宁桑树,陕西榆林枣树、桑树以及湖北宜昌桑树、栎树木屑的化学成分,采用这五种木屑栽培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测定子实体多糖、总三萜、总酚、黄酮含量,并研究子实体醇提物抗氧化、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结果表... 测定浙江海宁桑树,陕西榆林枣树、桑树以及湖北宜昌桑树、栎树木屑的化学成分,采用这五种木屑栽培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测定子实体多糖、总三萜、总酚、黄酮含量,并研究子实体醇提物抗氧化、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活性。结果表明:陕西榆林枣树木屑栽培的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为3.06%;浙江海宁桑树木屑栽培的子实体总三萜、总酚和黄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63%、16.09%、15.59%,且子实体醇提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对肿瘤细胞HepG-2、MCF-7、HeLa的抑制率最高。研究结果为利用栽培基质提高瓦尼桑黄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尼桑黄 木屑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肿瘤细胞抑制率
下载PDF
采前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会琴 杨焱 +4 位作者 吴迪 李文 陈万超 李景军 张忠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51,共10页
探讨采前处理对采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在采收前24 h,分别用0.1、1.0、10.0mg·mL^(-1)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糠提取物(LR-UE)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溶液均匀喷施子实体表面,喷施量为250 m... 探讨采前处理对采后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在采收前24 h,分别用0.1、1.0、10.0mg·mL^(-1)的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糠提取物(LR-UE)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溶液均匀喷施子实体表面,喷施量为250 mL·m^(-2),对照组喷施相同量的自来水;采收后分装,置于室温贮藏,贮藏0 d为采收后1 h内的子实体,以后每天取样,直至样品腐烂、褐变或产生异味为止,分别测定外观、白度、硬度、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结果表明:采前子实体表面喷施1.0 mg·mL^(-1)LR-UE和SA的双孢蘑菇在采后贮藏期间均能保持较好的外观、较高的白度和较好的硬度;与对照组相比,采前喷施LR-UE和SA均能有效降低MDA和总酚含量,抑制PPO和PAL活性,且总酚含量与PAL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香菇菌糠提取物 水杨酸 采前处理 褐变
下载PDF
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制备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梅丽 吴迪 +3 位作者 李文 陈万超 张忠 杨焱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90,共12页
采用自组装的方法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sulfated Hericiumerinaceusβ-glucan-chitosan nanoparticles,DS-CSNPs),以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DS-CS NPs的制备工艺,并评价最佳... 采用自组装的方法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sulfated Hericiumerinaceusβ-glucan-chitosan nanoparticles,DS-CSNPs),以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DS-CS NPs的制备工艺,并评价最佳工艺条件下纳米颗粒的粒径、形态以及体外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sulfated H.erinaceusβ-glucan,DS)质量浓度为1mg·mL^(-1),搅拌速度为800 r·min^(-1),壳聚糖(chitosan,CS)初始pH为4,DS-CS NPs的粒径为128.41 nm,且分布较窄。与DS相比,DS-CS NPs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同时,DS-CS NPs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NO以及促炎因子TNF-α分泌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颗粒具有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 纳米颗粒 壳聚糖 抗氧化活性 抗炎活性
下载PDF
香菇特征风味物质产生机制及感知过程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道游 陈万超 +2 位作者 王光强 李文 杨焱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7,共11页
香菇(Lentinula edodes)因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香菇的风味来自其产生的多种挥发性化合物和非挥发性化合物。香菇栽培过程中风味合成路径、加工干制过程中风味调控机制及风味感知研究,是香菇风味的研究重点。笔者综述香菇... 香菇(Lentinula edodes)因其独特的风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香菇的风味来自其产生的多种挥发性化合物和非挥发性化合物。香菇栽培过程中风味合成路径、加工干制过程中风味调控机制及风味感知研究,是香菇风味的研究重点。笔者综述香菇特征风味物质(包括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的合成代谢通路,从栽培到采后加工过程中特征风味形成的关键因素和风味感知机制,并从香菇风味物质定向调控及富集强化角度出发,对香菇风味物质研究和风味产品开发进行展望,以期为理解香菇风味物质信号传导机制和香菇风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特征风味 生长发育 采后加工 感知机制
下载PDF
新型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辉 李兆云 +2 位作者 陈万超 许轲韩 李龙 《广州化学》 CAS 2023年第6期27-30,I0002,共5页
综述了不同类别的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有萘酰亚胺类、香豆素类、荧光素类、芘类、罗丹明类,其中部分荧光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比较了五种不同类别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检测限检出限、荧光开启/关闭及应用,其中重点讨论了铜... 综述了不同类别的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有萘酰亚胺类、香豆素类、荧光素类、芘类、罗丹明类,其中部分荧光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比较了五种不同类别铜离子荧光传感器的检测限检出限、荧光开启/关闭及应用,其中重点讨论了铜离子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在生物化学和环境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下一步运用成像技术设计快速监测Cu^(2+)的荧光传感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萘酰亚胺 罗丹明 香豆素 荧光素 荧光传感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席夫碱的重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辉 李兆云 +2 位作者 陈万超 许轲韩 李龙 《四川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9-13,共5页
席夫碱因其独特的电子化学结构,使其能够在众多的研究领域得到应用,尤其是席夫碱在与不同的金属离子结合时能够产生稳定的配合物,其出色的配位能力使其在识别不同金属阳离子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被用作荧光开/关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 席夫碱因其独特的电子化学结构,使其能够在众多的研究领域得到应用,尤其是席夫碱在与不同的金属离子结合时能够产生稳定的配合物,其出色的配位能力使其在识别不同金属阳离子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被用作荧光开/关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材料中的各种重金属离子。就席夫碱型化学传感器对部分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应用进行介绍,对其用于不同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性能进行归纳,以展示基于席夫碱的各种重金属离子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为基于席夫碱的新型重金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检测 席夫碱 电子化学结构 配位能力 荧光 化学传感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桑黄类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8
作者 陈万超 杨焱 +3 位作者 张劲松 李正鹏 陆本坤 王琨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8-201,共14页
"桑黄"是一类珍贵的食药用真菌,笔者对桑黄类真菌的种属进行梳理,对其中的多酚类、萜类、甾体类、多糖类等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讨论了桑黄类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桑黄"是一类珍贵的食药用真菌,笔者对桑黄类真菌的种属进行梳理,对其中的多酚类、萜类、甾体类、多糖类等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讨论了桑黄类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桑黄类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类真菌 种类 多酚 萜类 多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含硫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文 杨焱 +3 位作者 陈万超 张劲松 于海龙 沈学香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9,共9页
探讨热风干燥[(50±2)℃干燥24 h]、真空干燥[室温,室温平均温度(20±2)℃、真空度50 pa干燥24 h]、冷冻干燥(-80℃预冷4 h,真空度50 pa干燥48 h)和自然干燥[室外平均温度(20±2)℃晾晒干燥48 h]4种干制方式对香菇(Lentinul... 探讨热风干燥[(50±2)℃干燥24 h]、真空干燥[室温,室温平均温度(20±2)℃、真空度50 pa干燥24 h]、冷冻干燥(-80℃预冷4 h,真空度50 pa干燥48 h)和自然干燥[室外平均温度(20±2)℃晾晒干燥48 h]4种干制方式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含硫风味化合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自然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样品中,含硫化合物的总含量最高,且热风干燥方式处理的样品香气浓郁;冷冻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样品中,含硫化合物种类最多;香菇子实体中含硫化合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两种干燥方式相关系数(0.994)较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9中含硫化合物对香菇子实体风味影响较大,其中1,2,3,5,6-五硫杂环庚烷是对香菇子实体风味贡献最大的含硫化合物;冷冻干燥处理的子实体复水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干燥方式;4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子实体感官评价得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干燥方式 含硫化合物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11个主栽品种香菇可溶性糖和有机酸测定及滋味品质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万超 李文 +5 位作者 吴迪 张忠 周帅 杨焱 张劲松 于海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3-279,共7页
本研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相液相色谱法分别对11个主要栽培品种的香菇子实体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其滋味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1个品种香菇子实体中可溶性糖中可检测到甘露醇、海藻糖... 本研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相液相色谱法分别对11个主要栽培品种的香菇子实体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其滋味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1个品种香菇子实体中可溶性糖中可检测到甘露醇、海藻糖、阿拉伯糖醇和葡萄糖4种,以甘露醇和海藻糖为主,品种241-4、L9015和L135含量较高;有机酸以琥珀酸和苹果酸为主,241-4含量最高。滋味品质评价基于上述结果和前期研究中的各品种等鲜浓度值(EUC)数据,聚类结果得到两类,分别是申香8号、申香10号、武香1号、J868、Cr04、939和庆科20为A类,EUC、柠檬酸、酒石酸、乙酸和甘露醇贡献突出;L808、241-1、L9015和L135为B类,富马酸、苹果酸、海藻糖和琥珀酸贡献突出;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method)得到3个隐性因子,有机酸高感受因子、有机酸中等感受因子和甜味因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B类排序相对靠前,有机酸高感受因子贡献较大,存在不易接收风险;而A类排序靠后,属于滋味易接收区,且EUC鲜味指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可溶性糖 有机酸 热图分析 因子分析 滋味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