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长城站哨声波监测仪设备及其初步观测
1
作者 顾旭东 倪彬彬 +6 位作者 徐未 王市委 李斌 胡泽骏 何昉 陈相材 胡红桥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5-23,共9页
在子午工程二期项目的支持下,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WHU)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制了一套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波动探测系统,并在2022年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部署于南极洲的中国长城站(Great Wall Station,GWS,62.22°... 在子午工程二期项目的支持下,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WHU)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制了一套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波动探测系统,并在2022年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部署于南极洲的中国长城站(Great Wall Station,GWS,62.22°S,58.96°W).该探测系统的动态范围为~110 dB,时间精度为~100 ns,可为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提供高分辨率的波动观测数据.本文详细介绍了WHU VLF(子午工程编码:OCHCH_WHWM01)波动探测系统在GWS的初步观测结果,充分验证了系统的优越性能和稳定性.在过去一年的常规运行中,此系统能精确探测北美和欧洲等区域内各种地基VLF台站信号的动态变化.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次X级太阳耀斑爆发期间,GWS观测到的人工VLF台站信号特性与以往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由于HWU-GWS(HWU为发射台站的名称)路径穿过南大西洋异常(south Atlantic anomaly,SAA)区域,观测结果同时表明,在磁暴期间,HWU VLF信号的扰动与磁层电子沉降在时空关系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此外,此设备也能观测到闪电激发的宽频带哨声波,在频谱图上呈现特有的清晰色散结构.因此,在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基哨声波监测仪的观测结合其它仪器的观测,有利于深入开展与极区哨声波传播、低电离层扰动、地面闪电放电和辐射带粒子沉降等相关的空间天气学研究,对开展全天时空间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声波监测仪 南极长城站 空间天气 甚低频波动传播 子午工程
下载PDF
基于北极黄河站观测的日侧极光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德胜 胡泽骏 +3 位作者 陈相材 刘建军 胡红桥 杨惠根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50,共16页
回顾了基于中国黄河站全天空极光观测对日侧弥散极光与喉区极光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利用黄河站极光观测,对日侧弥散极光展开系统性分类与统计研究,对这一重要空间物理现象取得新认识,指出日侧弥散极光对研究日侧外磁层冷等离子体的分... 回顾了基于中国黄河站全天空极光观测对日侧弥散极光与喉区极光研究的最新进展。首先,利用黄河站极光观测,对日侧弥散极光展开系统性分类与统计研究,对这一重要空间物理现象取得新认识,指出日侧弥散极光对研究日侧外磁层冷等离子体的分布、形成及磁鞘粒子进入磁层都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同时发现并定义了一种新型分立极光结构——喉区极光,并推断其可能对应磁层顶的局地变形。喉区极光是指发生在电离层对流喉区附近、从极光卵赤道侧向低纬方向延伸出来的分立极光结构。全天空极光观测表明喉区极光走向大致与电离层对流方向一致。之后,观测验证了喉区极光对应磁层顶局地内陷式变形的推测;统计发现喉区极光是一种非常高发的现象,对应的磁层顶变形尺度可达2—3 Re,并指出这种变形最可能由磁鞘高速流冲击磁层顶产生;发现在喉区极光产生过程中还可能触发磁重联;证实伴随喉区极光的产生,磁鞘粒子会进入磁层并诱发产生一种新型弥散极光。通过喉区极光研究,可以将已有的磁鞘瞬态过程研究和触发式磁重联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太阳风-磁层耦合过程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即:在磁鞘中局地产生(而不是存在于太阳风中)的瞬态过程可以在日下点附近频繁地导致磁层顶局地变形、触发重联、引发系列地球空间效应,可能对太阳风-磁层耦合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日侧极光研究引出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光 弥散极光 喉区极光
下载PDF
线形和复合腔结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相材 高伟清 +3 位作者 陈亮 徐强 倪陈全 陈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5-720,共6页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基于线形腔和复合腔结构的布里渊掺铒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采用1km单模石英光纤作为布里渊增益介质,研究了该布里渊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参数与泵浦波长、泵浦功率、腔型结构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得出...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基于线形腔和复合腔结构的布里渊掺铒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采用1km单模石英光纤作为布里渊增益介质,研究了该布里渊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参数与泵浦波长、泵浦功率、腔型结构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线形腔和复合腔2种结构在不同布里渊泵浦波长条件下产生一阶斯托克斯光时的1480nm激光器的阈值泵浦功率,并研究了高阶斯托克斯光输出随1480nm激光器泵浦功率的变化情况;布里渊波长从1540nm变化到1570nm时,线形腔和复合腔阈值泵浦功率分别在139~172mW及196~294mW范围变化;保持1480nm激光器泵浦功率为623mW,增大布里渊泵浦功率,2种结构都获得了最多达到10个波长的稳定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纤激光器 受激布里渊散射 线型腔结构 复合腔结构
下载PDF
极向运动极光结构和喉区极光光学观测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映妤 邢赞扬 +3 位作者 冯惠婷 陈相材 张清和 韩德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745,共9页
利用中国北极黄河站高时间分辨率的三波段全天空成像仪极光观测数据,联合太阳风和行星际磁场等观测,分析了极向运动极光结构(PMAFs)和喉区极光的形成及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一系列PMAFs与喉区极光事件同时出现在观测视野中,其中PMAFs主要... 利用中国北极黄河站高时间分辨率的三波段全天空成像仪极光观测数据,联合太阳风和行星际磁场等观测,分析了极向运动极光结构(PMAFs)和喉区极光的形成及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一系列PMAFs与喉区极光事件同时出现在观测视野中,其中PMAFs主要发生在日侧极隙区极光卵赤道向边界的极向一侧,沿东西方向分布,点亮后向高纬运动;喉区极光紧靠PMAF一侧发生,从极光卵赤道向边界向低纬延伸,沿南北方向分布,点亮后向高纬偏西方向运动;观测期间PMAFs发生频率高于喉区极光;当PMAFs与喉区极光同时出现时,PMAFs可以与喉区极光几乎同时出现或略晚于喉区极光出现,持续时间较喉区极光短.观测结果表明:与PMAF相对应的磁层顶重联过程和与喉区极光对应的磁层顶凹陷导致的磁重联过程在日侧磁层顶上的相邻区域分别发生,两种极光事件的形成过程相对独立,可能不存在相互触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向运动极光结构 喉区极光 弥散极光 磁重联 极隙区
下载PDF
基于DPS和GPS的南极中山站电离层TEC比较研究
5
作者 余侯芳 陈相材 +1 位作者 刘建军 何昉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基于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DPS-4D和GPS-TEC电离层闪烁监测仪的观测数据,比较研究了两者在2013年所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随太阳辐射和地磁活动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南极中山站上空电离层TEC存在明显的极区... 基于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DPS-4D和GPS-TEC电离层闪烁监测仪的观测数据,比较研究了两者在2013年所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随太阳辐射和地磁活动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南极中山站上空电离层TEC存在明显的极区电离层变化特性,这种变化特性大体与太阳辐射成正相关关系,而与地磁活动成负相关。尽管电离层TEC变化具有明显的晨昏不对称性,但都能有效地被DPS-4D和GPS TEC监测仪的数据计算获得,且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86。结合中山站所处的极区电离层位置,考虑太阳辐射电离和地磁活动影响下的极区电离层对流以及中性大气成分改变,初步分析了DPS和GPS所得TEC结果有所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 临界频率 极区对流
下载PDF
中职学校内部诊改背景下数控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内容体系整体优化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相才 林兰鹃 《时代汽车》 2022年第9期70-72,共3页
在中职院校内部诊改背景下,为发挥课程诊断与改善工作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师培养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经过对数控技术加工企业岗位调查研究,以课程教学紧扣职业岗位特点、对接... 在中职院校内部诊改背景下,为发挥课程诊断与改善工作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师培养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经过对数控技术加工企业岗位调查研究,以课程教学紧扣职业岗位特点、对接职业标准为目标,重新构造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设计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教学。本章以数控专业的数控综合技术应用与实训教学为例,简要剖析了中职院校的内部诊改现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等,讨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诊改 课程体系 数控专业 课程改革
下载PDF
Effect of interplanetary shock on an ongoing substorm:Simultaneous satellite-ground auroral observations 被引量:1
7
作者 LIU JianJun chen xiangcai +5 位作者 WANG ZhiQiang HU ZeJun ZHAO XingXin HU HongQiao HAN DeSheng LUI A.T.Y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54-662,共9页
Substorm processes have been studied in detail,and it is well known that interplanetary(IP)shock encountering the terrestrial magnetosphere causes global responses.However,how IP shock compression to the magnetosphere... Substorm processes have been studied in detail,and it is well known that interplanetary(IP)shock encountering the terrestrial magnetosphere causes global responses.However,how IP shock compression to the magnetosphere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going substorm remains uninvestigated.Herein,the simultaneous satellite and ground-based auroral evolutions associated with an IP shock impact on the magnetopause during an ongoing substorm on May 7th,2005,were examined.The IMAGE satellite over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captured the global development substorm,which was initiated at 17:38:47 UT.The poleward branch of the nightside auroral oval was fortuitously monitored by an all-sky camera at the Zhongshan Station(-74.5°magnetic latitude,ZHO)in Antarctica.The satellite imager observed continuous brightening and broadening of the nightside auroral oval after the IP shock arrival.The simultaneous ground-based optical aurora measurement displayed the intensification and expansion of a preexisting auroral surge poleward of the aurora oval.The geo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and the instantly increased PC indices indicated an elevated merging rate and enhanced the convection-related DP-2 currents.Therefore,this IP shock transient impact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the substorm,although it meets the magnetospheric precondition hypo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planetary shock SUBSTORM global auroral images all-sky camera Zhongshan S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