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UPC工艺过程模拟与反应参数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鑫 张智博 +7 位作者 杨诗棋 纪晔 闫昊 冯翔 赵辉 刘熠斌 陈小博 杨朝合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2,共7页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技术可以实现从原油到三烯(乙烯、丙烯、丁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的一步跨越,对我国炼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全馏分石蜡基中原原油(159~780℃)为原料,采用混合馏分结构与分子组成集总建模策略,对原油...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技术可以实现从原油到三烯(乙烯、丙烯、丁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的一步跨越,对我国炼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全馏分石蜡基中原原油(159~780℃)为原料,采用混合馏分结构与分子组成集总建模策略,对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制烯烃(UPC)反应过程进行建模与工艺参数校准,并基于工业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以多产烯烃、控制焦炭生成为目的,利用NSGA-Ⅲ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操作参数。采用优化后的操作参数,即在第一段预热闪蒸温度为194.32℃、第二段预热闪蒸温度为228.16℃、第一段提升管反应器出口温度为615.73℃、第二段提升管反应器出口温度为622.59℃的条件下,UPC工艺得到的乙烯和丙烯收率之和为53.367%,焦炭收率为8.311%。此外,由于现行税费体系燃料型工艺路线税收贡献明显高于化工型工艺路线,UPC工艺参数优化后,烯烃收率大幅度提升,燃料油收率大幅度下降,原油生产总值降低44.30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馏分 石蜡基原油 原油直接催化裂解 分子集总 流程模拟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露水河沙松优良家系与优良单株初选
2
作者 陆斐 刘刚 +4 位作者 陈晓波 柏景珊 郭郁娇 魏伟 王刚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589-596,共8页
以吉林省露水河清水河林场17 a生沙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测定81个参试家系(含1个对照)树高、胸径,调查成活率,估算遗传力,计算各指标变异系数、家系遗传力、遗传增益;采用综合评定法筛选优良家系与优良单株。结果表明:17 a生... 以吉林省露水河清水河林场17 a生沙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测定81个参试家系(含1个对照)树高、胸径,调查成活率,估算遗传力,计算各指标变异系数、家系遗传力、遗传增益;采用综合评定法筛选优良家系与优良单株。结果表明:17 a生沙松平均树高为3.42 m,平均胸径为4.82 cm,平均材积为0.00533 m^(3)。参试家系各测定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和保存率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1.39%、51.75%、58.77%、24.02%;树高、胸径、材积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45、0.593、0.572和0.232、0.284、0.260。经综合评分排序,按10%入选率筛选出77#、46#、103#、54#、5#、90#、7#、32#等8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3.85 m、5.93 cm、0.00764 m^(3),分别比对照家系高0.39 m、0.95 cm、0.00184 m^(3),比总平均值高0.43 m、1.11 cm、0.00231 m^(3);优良家系树高、胸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4.06%、35.33%、49.79%。在优良家系中按10%入选率选择优良单株18株,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5.15 m、9.69 cm、0.02007 m^(3),分别比对照家系高1.69 m、4.71 cm、0.01427 m^(3),比总平均值高1.73 m、4.87 cm、0.0147 m^(3);优良单株树高、胸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3.48%、24.69%、33.03%。选出的优良家系与优良单株可为吉林省沙松人工林培育提供育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松 子代测定 优良家系 优良单株
下载PDF
融入智能网联汽车的混行交通流混沌特性
3
作者 梁军 杨航 +3 位作者 任彬彬 陈小波 陈龙 杨相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380,共8页
为了研究混行交通流混沌特性、辨析影响混行车队混沌程度的因素,在传统交通流理论基础上,利用Cao方法和改进的Cao方法确定混行交通流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对混行交通流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通过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判定其混沌特性.对混... 为了研究混行交通流混沌特性、辨析影响混行车队混沌程度的因素,在传统交通流理论基础上,利用Cao方法和改进的Cao方法确定混行交通流延迟时间和嵌入维数,对混行交通流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并通过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判定其混沌特性.对混行交通流中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ICV)协同自适应巡航(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比例及延迟时间关键参数进行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跟驰过程中车头间距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小于0时,混行交通流存在混沌;CACC车辆比例增加能够减弱混沌的时间区域,比如当CACC车辆比例达到0.6时,跟驰系统趋于稳定;CACC车辆的延迟时间对混沌的影响显著,保持低通信延迟才能发挥CACC车辆的作用,从而有效抑制混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混行交通流 混沌特性 相空间重构 李雅普诺夫指数
下载PDF
快速现场评价联合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外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鲁沈源 唐纯丽 +3 位作者 陈愉 陈小波 钟长镐 耿榕梅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ROSE)联合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EBUS-TBLB)在诊断肺外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行EBUS-TBLB检查的肺外周病灶直...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ROSE)联合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EBUS-TBLB)在诊断肺外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行EBUS-TBLB检查的肺外周病灶直径≤30 mm的患者190例,根据是否进行ROSE检查,分为ROSE组(50例)和非ROSE组(140例),比较两组的总体诊断率,并分析病灶所在肺叶位置、病灶直径、超声探头在病灶中的位置以及病灶距胸膜的距离等因素对两组患者诊断率的影响。结果:ROSE联合EBUS-TBLB可提高肺外周恶性肿瘤的诊断率(84.00%比60.71%,P=0.003)。在直径21~30 mm的病灶中,ROSE组的诊断率显著高于非ROSE组(85.29%比64.13%,P=0.022)。ROSE可明显提高超声图像显示病变包绕超声探头的肿瘤病灶的诊断率(90.32%比62.34%,P=0.004)。在距离胸膜≤15 mm的病灶中,ROSE组的诊断率明显高于非ROSE组(95.24%比60.76%,P=0.003)。结论:ROSE可显著提高EBUS-TBLB对肺外周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在直径21~30 mm、超声影像中间型以及距离胸膜≤15mm的病灶中有更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现场评价 支气管内超声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肺外周肿瘤
下载PDF
3D解剖可视化软件在肘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飞 洪哲 +1 位作者 陈晓波 苏中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3D解剖可视化软件在肘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超声医学科实习及住培的学生34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学生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17名。试... 目的探讨3D解剖可视化软件在肘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超声医学科实习及住培的学生34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学生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17名。试验组在授课中加入3D解剖可视化软件辅助教学和操作练习,对照组使用二维图谱来进行传统教学。结课后以2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以线上问卷的形式调查所有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此评价2组学生教学效果满意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试验组出科成绩为(75.00±6.72)分,高于对照组的(62.94±19.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肘部解剖结构、能提高肘部肌骨超声扫查手法、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和教学效果评价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8.24%vs.47.06%,94.12%vs.23.53%,82.35%vs.41.18%,88.24%vs.41.18%,88.24%vs.4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解剖可视化软件应用在肘部超声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使学生熟练掌握肘部超声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解剖 可视化 肌骨超声 肘部 实习教学 超声学专业
下载PDF
肾上盏与肾中盏穿刺路径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6
作者 胡敬祖 肖建华 +4 位作者 王婵 张平 陈晓波 董自强 向振东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上盏和肾中盏穿刺路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10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PCNL的2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路径分为两组,经肾上盏穿刺为观察组(n=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上盏和肾中盏穿刺路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10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PCNL的2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路径分为两组,经肾上盏穿刺为观察组(n=108),经肾中盏穿刺为对照组(n=11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6.42±9.73 min vs 69.13±15.78 min)、住院时间(5.13±1.20天vs 6.29±1.53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82.41%vs 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及肌酐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肾上盏穿刺路径行PCNL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超声引导 肾结石 肾上盏 肾中盏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脑钠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包青滢 张玲玲 +3 位作者 马松华 陈晓波 蒋芝 江齐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0-74,7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BN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00例、中度组70例和重度组35...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BN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00例、中度组70例和重度组35例。另选同期接受体检的1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ST2、BNP水平。分析sST2、BN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sST2、BNP联合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的血清sST2水平低于对照组,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的sST2水平低于轻度组,BNP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BNP水平高于中度组,sST2水平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其年龄、有无高血压史、有无吸烟史、有无糖尿病史及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有关(P<0.05)。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史、TC、CRP、Hcy、LDL、BNP、sST2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BN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sST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P<0.001)。sST2、BNP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sST2、BNP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sST2、BNP水平变化,可有效评估其疾病发展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sST2、BNP联合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诊断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脑钠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党建规范下清廉医院及科室建设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冉华 陈小波 +2 位作者 尹小川 张璟 赵云平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498-500,507,共4页
云南省为认真贯彻落实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要求,结合昆明医科大学党委、纪委开展“清廉学校”建设的工作要求和省卫健委关于开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廉医院”建设实施方案》,以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省为认真贯彻落实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要求,结合昆明医科大学党委、纪委开展“清廉学校”建设的工作要求和省卫健委关于开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廉医院”建设实施方案》,以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胸外一科为例,进行清廉医院及临床科室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的探索,并进一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规范 清廉医院 清廉科室 有效路径
下载PDF
不均匀波浪荷载作用下海积软黏土的动力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波 潘晓东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为研究饱和海积黏土在均匀与不均匀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特性,利用GDS空心圆柱扭剪仪进行了一系列不排水试验,在相同的初始固结状态下,对试样施加不同最大偏应力q_(max)、最小偏应力q_(min)的圆形及螺旋形应力路径的轴—扭联合循环载荷... 为研究饱和海积黏土在均匀与不均匀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特性,利用GDS空心圆柱扭剪仪进行了一系列不排水试验,在相同的初始固结状态下,对试样施加不同最大偏应力q_(max)、最小偏应力q_(min)的圆形及螺旋形应力路径的轴—扭联合循环载荷。分析了在考虑主应力轴旋转时,这两种不同应力路径的循环应力比R_(CS)与动应力比δ=q_(mim)/q_(max)对循环加载期间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_(CS)与δ的增大均能提升黏土在波浪荷载下的孔压、轴向应变、双幅剪切应变及其速率,同时也能使土体轴向回弹模量与动剪切模量的衰减更严重,且δ的作用效果会随R_(CS)的增大而增大。当R_(CS)≤0.05时,土体在循环期间保持为“弹性安定或塑性安定”状态;而当R_(CS)≥0.06时,土体会处于“疲劳破坏”或“塑性蠕变”状态,其具体形式由R_(CS)与δ共同决定。土体在循环过程中的轴向回弹模量与动剪切模量近似呈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波浪荷载 饱和黏土 循环应力比 主应力轴旋转
下载PDF
数智时代BIM创新创业教育范式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兴旺 匡挺 +1 位作者 陈小波 邵雪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3期16-24,共9页
地方高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着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交叉融合不够,双创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校企双创协同育人不深入,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不完善等发展瓶颈。数智时代背景下,BIM技术可以突破土建类各专业间的壁垒和隔阂,对适应... 地方高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着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交叉融合不够,双创教育教学体系不健全,校企双创协同育人不深入,双创教育实践平台不完善等发展瓶颈。数智时代背景下,BIM技术可以突破土建类各专业间的壁垒和隔阂,对适应建筑领域的新业态、新经济形势,开展基于BIM技术的土建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土建类专业的特色定位和产业人才需求,从“培养什么样的人”“上什么课”“谁上课”“如何上课”“用什么教材”,以及“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等闭环角度,探索将BIM技术融入土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途径,构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有助于建立土建类专业师生的BIM双创教育大工程观,可有效解决土建类专业学生信息化素养不足、共性知识点理解碎片化、行业岗位双创能力弱等实际问题。最后,以辽宁省大连市某高校土建类专业为例,探讨实施的总体方案、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指出该范式提升了土建类毕业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竞争力,为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双创教育 专业教育 土建类专业 数智时代
下载PDF
二十烷、蒽和对二丁基环己烷在氧化钙中的吸附和扩散特性
11
作者 孙立鹏 鲁家荣 +8 位作者 姜海英 赵德明 李国梁 岳远宁 李金明 辛德兴 闫昊 陈小博 刘熠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0,共9页
在823.15~923.15 K的温度范围内,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二十烷(C_(20)H_(42))、蒽(C_(14)H_(10))和对二丁基环己烷(C_(14)H_(28))在氧化钙5 nm的孔道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分析了3种分子在氧化钙孔道中的吸附等温线、分... 在823.15~923.15 K的温度范围内,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二十烷(C_(20)H_(42))、蒽(C_(14)H_(10))和对二丁基环己烷(C_(14)H_(28))在氧化钙5 nm的孔道中的吸附和扩散性能,分析了3种分子在氧化钙孔道中的吸附等温线、分子扩散动力学、概率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吸附等温线的分析结果表明:C_(14)H_(10)在氧化钙孔道内的吸附量最大,923.15 K时C_(14)H_(28)吸附量最小,823.15 K时C_(20)H_(42)吸附量最小;C_(20)H_(42)和C_(14)H_(10)为多层吸附,C_(14)H_(28)为单层吸附。分子扩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_(20)H_(42)的扩散系数最大,C_(14)H_(28)次之,C_(14)H_(10)最小;扩散性能主要受温度和分子构型影响,根据扩散活化能可知,C_(14)H_(10)的扩散受温度影响最大,C_(14)H_(28)次之,C_(20)H_(42)最小。概率密度分布和径向分布函数分析结果表明:C_(14)H_(10)在距离孔道表面0.4,0.7,1.1 nm附近存在3个吸附层;C_(20)H_(42)和C_(14)H_(28)的吸附层在距离孔道表面0.5 nm附近的空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烷 对二丁基环己烷 氧化钙 吸附 扩散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多级孔ZSM-5分子筛中油酸甲酯催化裂解吸附和扩散行为模拟研究
12
作者 秦晗淞 李国梁 +4 位作者 闫昊 冯翔 刘熠斌 陈小博 杨朝合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0-1881,共12页
多级孔ZSM-5分子筛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其独特的微-介复合孔道结构可显著促进油酸甲酯(OAME)等大分子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分子层面上的促进机制及构-效关系仍不明晰。本工作采用Monte Carlo模拟(MC)结合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OAME催... 多级孔ZSM-5分子筛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其独特的微-介复合孔道结构可显著促进油酸甲酯(OAME)等大分子反应的发生,但其在分子层面上的促进机制及构-效关系仍不明晰。本工作采用Monte Carlo模拟(MC)结合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OAME催化裂解反应中反应物和5种产物分子(丙烯、丁烯、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多级孔分子筛上的吸附和扩散行为。通过分析吸附等温线、吸附密度图和反应物种的扩散系数,发现升温不利于OAME的吸附,从而抑制了反应的发生,这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直孔道和多级孔道这两种吸附位点在催化裂解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截然不同:直孔道提供芳构化反应活性中心,而多级孔道则主要促进BTX主产物分子的传质扩散。这种多孔道的协同催化作用使得多级孔分子筛相较于微孔分子筛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此外,发现多级孔ZSM-5分子筛能提高芳烃收率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够加速BTX向介孔的快速扩散。以上模拟结果不仅有助于从微观角度优化脂肪酸酯催化裂解反应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丰富了对多级孔分子筛能多产芳烃微观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分子筛 扩散 吸附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基于AIMM-PF的多机动目标协同跟踪
13
作者 张洲 梁军 +4 位作者 张致豪 陈小波 陈龙 魏文权 李慧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0,共7页
针对常规线性卡尔曼滤波越来越不能满足多机动目标跟踪精度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多模型粒子滤波的协同跟踪方法.首先,主车和协同车分别执行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adaptive interactive multi model particle filter,AIMM... 针对常规线性卡尔曼滤波越来越不能满足多机动目标跟踪精度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多模型粒子滤波的协同跟踪方法.首先,主车和协同车分别执行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adaptive interactive multi model particle filter,AIMM-PF)算法,获得环境中目标车辆的运动状态;其次,协同车通过车车通信将跟踪到的目标状态发送给主车;最后,利用基于匈牙利算法和快速协方差交叉算法的数据关联和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多机动目标的协同跟踪.搭建了V2V通信、雷达和定位仿真系统,选定两辆智能车作为主车和协同车,感知并跟踪200 m范围内的7辆目标车,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车跟踪相比,协同跟踪扩大了感知范围,且在不影响跟踪效率的情况下使跟踪误差降低了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车车通信 协同跟踪 多机动目标 交互式多模型 轨迹关联 轨迹融合
下载PDF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用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行胃造瘘术后恢复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静 王建中 +4 位作者 陈小波 舒爱华 周密 李婷婷 罗俊杰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5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麻醉诱导、维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03/2023-06期间ALS患者64例,年龄35~65岁,体质量32~60 ...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麻醉诱导、维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03/2023-06期间ALS患者64例,年龄35~65岁,体质量32~6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瑞马唑仑组(n=32)和丙泊酚组(n=32)。瑞马唑仑组采用瑞马唑仑与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术中持续监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根据BIS值调整药物泵注剂量,术中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时停用所有麻醉药物。记录患者入室平稳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作为基础对照值,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气管插管时(T 1)、手术切皮时(T 2)、手术开始后5 min(T 3)、苏醒后10 min(T 4)的MAP和HR;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包括术后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时间、患者出PACU的Steward评分,用超声记录并计算两组患者术后1 h膈肌运动幅度(DM)、膈肌厚度变化率(DTF)、术后72 h无创呼吸机总使用时间;记录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的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QoR-15量表记录患者术后24 h、48 h、72 h恢复质量评分。结果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T 1、T 2、T 3时MAP和HR与基础值的差值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观察时间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T 4、术后1 h的DM、DTF大于丙泊酚组;术后72 h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丙泊酚组;瑞马唑仑组应用血管加压药的次数少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头晕和嗜睡的例数少于丙泊酚组(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48 h的QoR-15量表评分较丙泊酚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应用于ALS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满足胃造瘘术的麻醉要求,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更快,短期苏醒质量更好,麻醉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丙泊酚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麻醉苏醒质量
下载PDF
灯盏花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分析
15
作者 莫维淼 王梦钦 +3 位作者 徐达 何凤明 陈晓波 张云峰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3期1-6,共6页
从灯盏花cDNA中克隆出灯盏花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bUF3GT)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预测其功能。根据课题组前期的转录组分析数据,筛选出了灯盏花EbUF3GT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利用RACE基因克隆方法,获得灯盏花EbUF3GT基因的全长c... 从灯盏花cDNA中克隆出灯盏花3-O-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bUF3GT)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预测其功能。根据课题组前期的转录组分析数据,筛选出了灯盏花EbUF3GT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利用RACE基因克隆方法,获得灯盏花EbUF3GT基因的全长cDNA,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的相似性和同源性、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在植物不同部位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克隆cDNA的ORF长1 395 bp,编码464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量51 850.48,理论等电点为5.48。EbUF3GT蛋白由24.78%的α-螺旋(Alpha helix)、22.20%的延伸(Extendedstand)、53.02%的随机卷曲(Random coil)组成,属于GT家族中的B类型且包含PSPG盒的保守序列。灯盏花的EbUF3GT基因与青蒿、艾草亲缘关系较近,属同一个分支,它们的UF3GT具有共同起源。EbUF3GT基因在根、茎、叶、花这几个部位都能表达,尤其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干旱胁迫也会增加它的表达。结论:通过对EbUF3GT研究,为进一步探索EbUF3GT基因在灯盏花类黄酮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糖基转移酶 黄酮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脏层胸膜侵犯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俊君 陈小波 +2 位作者 胡恒肖 王宽宏 陈鑫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0-266,30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联合常规影像主观特征及临床信息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对术前预测NSCLC脏层胸膜侵犯(VP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家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且病理结果明确VPI状态的NSCLC病人385例,... 目的探讨基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并联合常规影像主观特征及临床信息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对术前预测NSCLC脏层胸膜侵犯(VP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家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且病理结果明确VPI状态的NSCLC病人385例,分析其术前胸部增强CT影像和临床资料。以一家医院的311例病人作为训练集(VPI组144例,无VPI组167例),以另一家医院的74例病人作为验证集(VPI组24例,无VPI组50例)评估CT影像主观特征。采用半自动分割方法获取肿瘤感兴趣体积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最优的影像组学特征,并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与VPI相关的临床和常规影像特征,建立临床-常规影像预测模型。将筛选的临床、常规影像特征和影像组学标签基于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3种模型预测VPI的效能。结果共提取944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与VPI相关的14个影像组学特征以及2个临床-常规影像特征。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785和0.717;临床-常规影像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721和0.690;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829和0.748,联合模型的AUC值最高,其基于最大约登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为0.514,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56、0.771、0.743和0.743、0.750、0.740。结论由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和常规影像主观特征及临床信息构建的联合模型有助于预测NSCLC病人VPI,可协助临床决策,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脏层胸膜侵犯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烟气再循环的燃煤锅炉超低负荷NO_(x)控制
17
作者 刘文胜 郑建平 +3 位作者 邹玉凤 童家麟 陈小波 叶学民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18-626,共9页
针对某600 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在超低负荷下出现的NO_(x)生成过高等现象,提出了将烟气分别掺入一次风、二次风、一/二次风等四套烟气再循环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变化和掺入烟气位置变化对炉内温度场、组分场、... 针对某600 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在超低负荷下出现的NO_(x)生成过高等现象,提出了将烟气分别掺入一次风、二次风、一/二次风等四套烟气再循环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变化和掺入烟气位置变化对炉内温度场、组分场、煤粉燃尽率和NO_(x)减排率的影响,以确定超低负荷下基于烟气再循环降低NO_(x)减排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技术可以有效减少NO_(x)排放,且随烟气再循环率的增大,炉膛出口NO_(x)浓度显著降低;在二次风烟气再循环中,过量空气系数减小更有助于提高炉膛出口烟温和降低NO_(x)生成;通过对一次风、二次风烟气再循环率的对比,发现一次风烟气再循环对控制NO_(x)排放效果较好,而二次风烟气再循环更有助于提高炉膛出口烟温;超低负荷下,当一次风、二次风中烟气再循环率为5%+15%时,炉膛出口NO_(x)浓度最低为212.5 mg/Nm^(3),NO_(x)减排率高达32.7%;为保证20%额定负荷下的燃烧稳定性和煤粉燃尽率,推荐一次风、二次风烟气再循环率采用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锅炉 超低负荷 烟气再循环 NO_(x)减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脊柱手术后睡眠节律和谵妄的影响
18
作者 王建中 李婷婷 +4 位作者 姜红英 周维 舒爱华 陈小波 周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接受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褪黑素分泌、睡眠节律和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入路)的老年患者160例,男76例,女84例,年龄65~80岁,BMI 18.5~24.0 kg/m...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接受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褪黑素分泌、睡眠节律和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入路)的老年患者160例,男76例,女84例,年龄65~80岁,BMI 18.5~24.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80例。R组予瑞马唑仑0.3 mg/kg进行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瑞马唑仑0.3~0.8 mg·kg^(-1)·h^(-1)进行麻醉维持;P组予丙泊酚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进行麻醉维持。记录手术当日、术后1、2、3 d凌晨04:00褪黑素和皮质醇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出院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POD和术后睡眠障碍(POSD)发生情况。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中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R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 d凌晨04:00褪黑素浓度明显升高,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PSQI明显降低(P<0.05);POD、POSD和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拔管时间、镇痛泵总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术中低血压、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马唑仑用于行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对术后褪黑素和皮质醇分泌节律和睡眠节律的影响较小,可降低POD发生率,缓解术后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脊柱手术 褪黑素 皮质醇 睡眠节律 术后谵妄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与MDAA入路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陈晓波 李帅垒 +2 位作者 刘爱斌 柴昊 童培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457-1460,1464,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直接前方入路(MDAA)与SuperPATH入路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4例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Sup... 【目的】探讨改良直接前方入路(MDAA)与SuperPATH入路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4例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n=54)和对照组(采用M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n=50)。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患侧髋臼杯前倾角和外展角、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侧髋臼杯外展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IL-6、NE、ALD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AA入路与SuperPATH入路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均良好,但SuperPATH入路术式,可缩短术中切口长度,缩小术后患侧髋臼外展角,提升术后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外科学
下载PDF
基于自主算法的智能工厂低速无人物流车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姗姗 陈小波 石冬剑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225-228,共4页
自从大带宽集群无线通信的瓶颈被突破以来,车辆群、无人车辆等各种无人设备集群的应用也层出不穷。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无人物流车集群控制系统在物流配送行业的应用。这套系统一经投入使用,就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他最独树一帜的... 自从大带宽集群无线通信的瓶颈被突破以来,车辆群、无人车辆等各种无人设备集群的应用也层出不穷。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无人物流车集群控制系统在物流配送行业的应用。这套系统一经投入使用,就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他最独树一帜的特点当属其控制系统软件的核心部分-算法。本文就基于自主算法的智能工厂低速无人物流车系统进行简要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算法逻辑分析 低速无人物流车目标识别 智能分拣配送工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