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热轧偏导辊辊面铝粉堆积原因与改善措施
1
作者 路纪轩 孔军 +2 位作者 陈祚启 陈欢 张学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15-17,共3页
从设备、工艺方面分析铝热轧偏导辊辊面出现的铝粉堆积现象。偏导辊辊面温度过高、带材与偏导辊速度不匹配、带材表面油量太多以及偏导辊辊面粗糙度较大,都会加重辊面铝粉堆积。通过降低偏导辊辊面的温度、保证带材与偏导辊速度的一致... 从设备、工艺方面分析铝热轧偏导辊辊面出现的铝粉堆积现象。偏导辊辊面温度过高、带材与偏导辊速度不匹配、带材表面油量太多以及偏导辊辊面粗糙度较大,都会加重辊面铝粉堆积。通过降低偏导辊辊面的温度、保证带材与偏导辊速度的一致性、控制带材表面带油的均匀性、减少带材表面油量、降低偏导辊辊面的粗糙度等措施,减轻了偏导辊辊面的铝粉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导辊 润湿性 表面张力 铝粉堆积 接触角
下载PDF
5005铝合金带材纵向条纹色差缺陷产生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
2
作者 汤波楷 章国华 +5 位作者 陈登斌 陈胜刚 董海军 陈祚启 陈培显 王绎潭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分光色差仪、粗糙度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对5005铝合金带材纵向条纹色差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了纵向条纹色差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结果表明,轧制过程中轧辊与带材间油膜厚度不均匀是带材产生... 采用分光色差仪、粗糙度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对5005铝合金带材纵向条纹色差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了纵向条纹色差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结果表明,轧制过程中轧辊与带材间油膜厚度不均匀是带材产生纵向条纹色差的根本原因。通过更换冷轧轧制油喷射梁,规避了喷射性能存在严重问题的喷嘴,使轧制油冷却润滑均匀;轧制油的油温控制在(35±3)℃、黏度控制在2.35~2.65 mm^(2)/s;上下工作辊中凸度由+0.065 mm优化为+0.04 mm;对轧制压下率及轧制速度等工艺进行优化匹配。采取以上措施后,消除了带材纵向条纹色差缺陷,满足了高表面质量铝合金带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5铝合金带材 纵向条纹色差 油膜厚度 轧制变形区
下载PDF
Siting of Dark Sky Reserves in China Based on Multi-source Spatial Data and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Method 被引量:5
3
作者 WEI Ye chen zuoqi +2 位作者 XIU Chunliang YU Bailang LIU Hongx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949-961,共13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lighting technology,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light sources has increased.In this context, the problem of light pollution has attracted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lighting technology,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light sources has increased.In this context, the problem of light pollution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Previous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light pollution can affect biological living environments, huma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and many other aspects.Therefore,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ly have begun to advocate for measures to prevent light pollution, many of which are recog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IDA).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public awareness, legal protections, technical treatments and other means, the construction of Dark Sky Reserves(DSR) h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o far, as a pioneer practice in this field, the IDA has identified 11 DSRs worldwide.Based on the DA requirements for DSRs, this paper utilizes NPP-VIIRS nighttime light data and other multi-source spatial data to analyze possible DSR sites in China.The land of China was divided into more than ten thousand 30 km × 30 km fishnets, and constraint and suitable conditions were designated, respectively, as light and cloud conditions, and scale, traffic and attractiveness conditions.Using a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1443 fishnets were finally selected as most suitable sit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SRs.Results found that less than 25% of China is not subject to light pollution, and less than 13% is suitable for DSR construction, primarily in western and northern areas, including Tibet, Xinjiang, Qinghai, Gansu and Inner Mongo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RK SKY RESERVES light POLLUTION NPP-VIIRS siting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China
下载PDF
一种5083铝合金板带材边部起皮缺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绎潭 曹城 +5 位作者 章国华 陈胜刚 陈祚启 汤波楷 孙春雷 肖自飞 《铝加工》 CAS 2022年第4期37-39,51,共4页
用扁锭热轧法生产的5083合金板带材的边部存在一种细长条丝状起皮,通过SEM电镜扫描仪、赛默飞世尔8820直读光谱仪进行宏观、微观和定量研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理。结果表明,5083合金的此类起皮与扁锭加热温度、热轧轧制边部冷却强度有... 用扁锭热轧法生产的5083合金板带材的边部存在一种细长条丝状起皮,通过SEM电镜扫描仪、赛默飞世尔8820直读光谱仪进行宏观、微观和定量研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理。结果表明,5083合金的此类起皮与扁锭加热温度、热轧轧制边部冷却强度有直接关系。根据起皮产生原因采取对应改善措施,使5083合金板材边部起皮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此研究成果对变形铝合金表面质量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合金 起皮 高温氧化 润滑强度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West Africa's Urba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pplying Harmonized DMSP-OLS and NPP-VIIRS Nighttime Light(NTL)Data
5
作者 SONO Douglas WEI Ye +1 位作者 chen zuoqi JIN Y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933-945,共13页
Investigating urban expansion patterns aids i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 ameliorating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pplying... Investigating urban expansion patterns aids i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 ameliorating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pplying Harmonized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DMSP-OLS)and the 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Visible Infrared Imagery Radiometer Suite(NPP-VIIRS)Nighttime Light(NTL)data,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landscape in West Africa.Using the harmonized NTL data,spatial comparison and empirical threshold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urban changes from 1993 to 2018.We examined the rate of urban change and calcula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urban expansion of West Africa using the center-of-gravity method for urban areas.In addition,we used the landscape expansion index method to assess the processes and stages of urban growth in West Africa.The accuracy of urban area extraction based on NTL data were R^(2)=0.8314 in 2000,R^(2)=0.8809 in 2006,R^(2)=0.9051 in 2012 for the DMSP-OLS and the simulated NPP-VIIRS was R^(2)=0.8426 in 2018,by using Google Earth images as valid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high rate and acceleration of urban landscapes in West Africa,with rates of 0.0160,0.0173,0.0189,and 0.0686,and accelerations of 0.31,0.42,0.54,and 0.90 for the periods of 1998–2003,2003–2008,2008–2013,and 2013–2018,respectively.The expansion dire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West Africa during 1993–2018 was mainly from the coast to inland.However,cities located in the Sahel Region of Africa and in the middle zone expanded from north to south.Final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rban landscape of West Africa was mainly in a scattered and disordered’diffusion’process,whereas only a few cities located in coastal areas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of’coalescence’according to urban growth phase theory.This study provides urban planners with relevant insights for the urban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West Afr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expansion nighttime light remote sensing DMSP-OLS(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 NPP-VIIRS(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Visible Infrared Imagery Radiometer Suit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West Africa
下载PDF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贫困县的夜间灯光时空变化分析
6
作者 华婧 吴宾 +5 位作者 陈佐旗 杨成术 唐曦 孙斐然 吴健平 余柏蒗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0-955,共16页
2020年是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合理评估减贫效果是当前验收工作的重点,并对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生产精准扶贫阶段(2014年—2020年NPP-VIIRS)夜间灯光遥感年合成数据,构建县域夜间灯光指数... 2020年是中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合理评估减贫效果是当前验收工作的重点,并对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生产精准扶贫阶段(2014年—2020年NPP-VIIRS)夜间灯光遥感年合成数据,构建县域夜间灯光指数和变化指数,分别探讨了中国83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减贫效果。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中国大部分贫困县的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减贫效果突出;仍有108个贫困县夜间灯光强度呈现负增长趋势,主要位于西部地区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交界处,西部地区内部出现南北发展不平衡现象;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夜间灯光亮度变化呈现出基数小增速快(Ⅰ型)、基数大增速快(Ⅱ型)、基数大增速慢(Ⅲ型)和基数小增速慢(Ⅳ型)4种类型,且在集中连片特困区交界处和省级行政边界交汇处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制约的空间分布格局,交界处的贫困县易被边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实施基础设施扶贫、特色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光伏扶贫)、易地搬迁扶贫这4类脱贫路径的贫困县夜间灯光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 NPP-VIIRS 国家级贫困县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时空变化 减贫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东南沿海叶绿素a浓度的多重影响与季节差异
7
作者 张婧薇 陈佐旗 苏华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8,共15页
叶绿素a浓度可以评估海水富营养化状况,对沿海叶绿素a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研究多关注自然因素对沿海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忽视了人为因素的作用。因此实验以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表征人类活动强度,根据... 叶绿素a浓度可以评估海水富营养化状况,对沿海叶绿素a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研究多关注自然因素对沿海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忽视了人为因素的作用。因此实验以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表征人类活动强度,根据夜间灯光亮度和沿海叶绿素a浓度间的关系将东南沿海的城市分为3个类型,并同时结合海表温度、风速、太阳辐射、降水等自然因素,通过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不同季节下3类城市中人为和自然等多重因素对沿海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北海、汕头等类型Ⅰ城市中自然因素主导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春季的主导因素为风速,夏、秋、冬季为海表温度;而人类活动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较小且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珠海、东莞等类型Ⅱ城市的叶绿素a浓度受自然因素主导,春、秋、冬季的主导因素为风速,夏季为海表温度;而人类活动在夏、秋季对沿海叶绿素a浓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深圳、香港地区等类型Ⅲ城市中人为因素主导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春、夏、秋季人类活动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最大且为负相关,冬季海表温度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 广义相加模型(GAM) 东南沿海
原文传递
夜间灯光遥感与城市问题研究:数据、方法、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58
8
作者 余柏蒗 王丛笑 +6 位作者 宫文康 陈佐旗 施开放 吴宾 洪宇辰 李乔玄 吴健平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2-364,共23页
夜间灯光遥感是能够探测夜间微光的光学遥感技术,可获取白天遥感无法获取的信息。由于城市区域的人造光源是夜间稳定亮光的主要来源,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已被证明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夜间人类活动差异,同时具有覆盖范围大、时效快和易获取等优... 夜间灯光遥感是能够探测夜间微光的光学遥感技术,可获取白天遥感无法获取的信息。由于城市区域的人造光源是夜间稳定亮光的主要来源,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已被证明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夜间人类活动差异,同时具有覆盖范围大、时效快和易获取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多尺度长时序的城市问题研究。目前,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应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不少学者对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数据预处理以及应用潜力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但基于夜间灯光遥感与城市问题研究的整理和总结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有关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梳理,从多尺度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城市社会经济指标估算以及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研究3方面入手,系统梳理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根据数据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夜间灯光遥感日数据应用、长时间序列数据集生产以及定量验证等角度探讨了夜间灯光遥感所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 遥感 城市研究 多尺度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小活动空间人群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雪霞 吴升 +3 位作者 赵志远 王鹏洲 陈佐旗 方志祥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33-1445,共13页
小活动空间人群是指日常活动范围较小的居民群体,他们对城市公共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家庭位置附近的区域,分析其活动的时空规律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城市公共资源的均等化和精准化配置。然而目前研究中对此类人群关注较少,为此,本文... 小活动空间人群是指日常活动范围较小的居民群体,他们对城市公共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家庭位置附近的区域,分析其活动的时空规律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城市公共资源的均等化和精准化配置。然而目前研究中对此类人群关注较少,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小活动空间人群识别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首先识别用户家庭位置和停留点位置,构建基家最大距离指标,度量用户以家庭位置为中心的活动空间范围,并据此筛选小活动空间人群;其次根据用户与家庭位置间的距离信息构建"时间-距离"框架下的用户轨迹,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面积的轨迹相似性方法;然后利用逐级合并的层次聚类算法,根据用户轨迹的相似性对其进行聚类,挖掘小活动空间人群中典型活动模式;最后根据用户的家庭位置,进一步分析不同活动模式人群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以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时间-距离"框架下构建的基于面积的轨迹相似性方法,可反映用户基于家庭位置进行活动的时空特征,而逐级合并的层次聚类算法对典型活动模式挖掘的效率有明显提高,有助于研究城市居民的移动模式;(2)上海市小活动空间人群分布呈现出圈层结构,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郊区的工厂和大学城以及各区的商业中心附近,在郊区过渡区相对较少。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用于分析城市小活动空间人群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为目前各大城市提出建设社区生活圈的决策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数据 信令数据 活动空间 轨迹相似性 层次聚类 小活动空间人群 人群移动性 短距离出行
原文传递
夜间灯光遥感对城市发展类动能与相似性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冰洁 陈佐旗 +3 位作者 余柏蒗 杨成术 邱炳文 涂越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7-1200,共14页
评估城市发展水平与制定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统计数据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能够用来衡量城市发展水平,但大多研究只关注城市发展总量,忽视了发展速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2... 评估城市发展水平与制定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统计数据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能够用来衡量城市发展水平,但大多研究只关注城市发展总量,忽视了发展速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2012年—2019年Suomi NPP-VIIRS(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Partnership-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夜间灯光遥感数据,提出了兼顾城市发展水平和增速的夜间灯光类动能指数用于测度城市发展类动能;利用动态时间规整DTW(Dynamic Time Warping)算法构建了城市发展类动能相似性检测分析框架,并基于相似性检测结果对全国328个城市进行了等级划分。相较于2019年第一财经公布的一至五线城市,本文城市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同一等级中的城市发展更为相似和合理,也证明了城市发展类动能更有利于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估;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进一步验证了城市发展类动能和基于DTW相似性检测方法用于评估城市群发展情况与合理性的潜力。综上所述,基于夜间灯光遥感的城市发展类动能估算与相似性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估城市发展水平,为城市分级与城市群发展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城市发展水平 NPP-VIIRS 夜间灯光类动能 DTW距离
原文传递
玉米种植面积对“镰刀弯”政策响应的时空差异与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芳鑫 邱炳文 +3 位作者 陈佐旗 何玉花 黄莹泽 李宇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92,共8页
[目的]研究“镰刀弯”政策影响下全国玉米变化规律,对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至关重要。[方法]采用综合考虑植被物候和叶片水分变化的玉米制图方法,结合海拔、坡度、积温和降雨等不同环境因子分析“镰刀弯”地区玉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通... [目的]研究“镰刀弯”政策影响下全国玉米变化规律,对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至关重要。[方法]采用综合考虑植被物候和叶片水分变化的玉米制图方法,结合海拔、坡度、积温和降雨等不同环境因子分析“镰刀弯”地区玉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通过2767个调研点位验证,总体精度达90.82%,Kappa系数为0.86。[结论]2015—2018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减少约279.48万hm2,比例下降6.4%,其中80%以上减少玉米集中在“镰刀弯”地区。4年来“镰刀弯”地区玉米减小面积近90%发生在东北冷凉区与北方农牧交错区。东北冷凉区玉米面积先减小后微弱增加,面积整体下降约11.7%,玉米减少主要发生在玉米种植面积大且较为密集的地区,而在海拔较高、积温低和降雨少等自然环境较差区域玉米相对减少比例更大,更易受政策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区玉米种植面积持续下降,面积减少约13.5%,与其他环境因素相比,降雨不足对玉米种植变化的影响更大。综合考虑实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对“镰刀弯”政策的实施会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玉米 时空变化 农业政策“镰刀弯”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