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整合照护理念为基础的综合干预体系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的影响
1
作者 程贺勤 姚明松 +2 位作者 马爱勤 孙建设 韩申 《广州医药》 2024年第4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以整合照护理念为基础的综合干预体系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诊治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78例,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整合组在... 目的探讨以整合照护理念为基础的综合干预体系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衰弱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诊治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78例,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整合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整合照护理念为基础的综合干预体系,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3个月后的平衡测试评分、座椅站立测试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整合组护理3个月后的平衡测试评分、座椅站立测试评分与常规组相比也降低(P<0.05)。整合组护理3个月后的躯体、心理、社会、精神等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整合组随访1年的靶血管重建、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冠状动脉再狭窄等主要心血管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3%,常规组为25.64%,整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整合照护理念为基础的综合干预体系能缓解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衰弱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照护理念 综合干预体系 老年人 稳定性冠心病 心血管事件不良事件
下载PDF
重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地质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月华 程和琴 +11 位作者 周权平 倪化勇 金阳 梅世嘉 张鸿 顾轩 施斌 顾凯 魏广庆 李云 杨国强 齐秋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1696,共16页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分析、干流河槽现场测量、室内测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如下新进展:(1)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现陆上和水下一体化水动力...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分析、干流河槽现场测量、室内测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如下新进展:(1)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现陆上和水下一体化水动力、沉积和地貌特征测量与数据采集。(2)调查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河槽冲刷强烈,岸线窝崩、条崩发育。(3)悬沙和床沙粗化,河床阻力下降,发育侵蚀型链珠状沙波,长江大桥主桥墩冲刷严重。(4)潮区界显著上移,潮区界变动河段地貌发生重要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应该加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沿岸高陡岸坡、支流入汇干流河口、崩岸以及跨江大桥桥墩冲刷等调查、监测和成因机理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对长江岸滩防护和修复、航道整治、沿岸防洪、长江大桥桥墩维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潮区界 崩岸 窝崩 河槽冲刷 侵蚀和淤积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长江演化及其对洪涝灾害防治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月华 陈立德 +21 位作者 向芳 朱锦旗 郭盛乔 龚绪龙 黄恒旭 由文智 周权平 倪化勇 王东辉 刘广宁 马腾 苏晶文 程和琴 杨海 刘林 金阳 张鸿 杨辉 梅世嘉 齐秋菊 吕劲松 侯莉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5-1003,共29页
【研究目的】长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周而复始的洪涝灾害,是亟待学术界破解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冲积扇成因理论、联合沉积相剖面对比法、岩相古地理分析、高精度定年技术和遥感等方法,从流域视角剖析了长... 【研究目的】长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周而复始的洪涝灾害,是亟待学术界破解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冲积扇成因理论、联合沉积相剖面对比法、岩相古地理分析、高精度定年技术和遥感等方法,从流域视角剖析了长江中下游沿江砾石层成因、岩相古地理特征、长江上游三峡夷平面和阶地特征以及云南石鼓长江大拐湾成因。【研究结果】提出了早中更新世之交(距今75万年)长江东西贯通时限和长江中游地区全新世“一江(长江)四湖(云梦泽、彭蠡泽、洞庭湖和鄱阳湖)”江湖演化格局的认识,分析了在自然和人为作用下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现状和影响因素,并结合长江演化规律及其对洪涝灾害防治启示,提出了“再造云梦泽、扩张洞庭湖和鄱阳湖”、“采砂扩湖、清淤改田”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防治对策和下一步相关地质工作建议。【结论】早中更新世地质环境的重大调整是造成长江东西全线贯通的重要原因,长江中游地区洪涝灾害防治应充分考虑江湖演化规律,该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长江演化 江湖演化 洪涝灾害 生态环境 长江经济带 长江流域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长江南京段近20年来河槽演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韦 程和琴 +3 位作者 郑树伟 王淑平 陈钢 袁小婷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3-670,共8页
利用1998年和2013年历史水下地形数据,结合2015年和2016年多波束测深、流速与河床沉积物数据,探讨了南京段河槽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1998~2013年南京河段整体呈现冲刷状态,净冲刷量为0.56亿m^3。②南京段主河槽发育... 利用1998年和2013年历史水下地形数据,结合2015年和2016年多波束测深、流速与河床沉积物数据,探讨了南京段河槽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1998~2013年南京河段整体呈现冲刷状态,净冲刷量为0.56亿m^3。②南京段主河槽发育有平床和沙波等微地貌,两侧发育有水下陡坡。其中,平床和小尺度沙波区域平均流速为0.79 m/s,而巨型沙波区域平均流速为1.41 m/s。③人类活动对该河段的水下微地貌演变与河势演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三峡大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上游来沙量仍将持续低于多年平均值,南京段河槽会进一步冲刷并极可能给涉水工程安全带来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 人类活动 多波束测深 长江下游
下载PDF
基于多波束背向散射强度信号的海底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类研究——以澳洲Joseph Bonaparte湾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韦 程和琴 +2 位作者 黄知 郑树伟 陈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近海海底地形探测与沉积物精确分类对涉海工程建设、生物栖息地反演以及海底资源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澳洲Joseph Bonaparte湾为例,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获取了该海湾约880 km^2水域的水深数据与背向散射强度信号,结合同步采... 近海海底地形探测与沉积物精确分类对涉海工程建设、生物栖息地反演以及海底资源勘查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澳洲Joseph Bonaparte湾为例,利用多波束测深技术获取了该海湾约880 km^2水域的水深数据与背向散射强度信号,结合同步采集的54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随机决策树模型对该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随机决策树模型分析该海域沉积物类型与背向散射强度的关系时,当模型内部参数设置:树的总数为200,最小分裂节点为2,每棵树的最大分裂级数为5时,可提高预测准确率;(2)该参数设置下,利用13°和37°入射角的背向散射强度预测该海域沉积物类型时,准确率最高,其值为83.3%,且在研究海域,砂质砾和砾质砂分布在背向散射强度较强的深槽或海沟等地区,而砾质泥质砂和含砾泥质砂主要分布在背向散射强度较弱的浅水海域。分析还发现,当水深数据作为预测海底表层沉积物类型的特征变量时,有可能降低最终预测结果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分类 随机决策树模型 背向散射强度 JOSEPH Bonaparte湾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14
6
作者 姜月华 周权平 +9 位作者 陈立德 倪化勇 雷明堂 程和琴 施斌 马腾 葛伟亚 苏晶文 李云 谭建民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5期1-20,共20页
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通过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初步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 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通过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初步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②创新地将“光纤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相关成果引领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③编制了1∶5万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④创新形成了3个层次环境地质调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了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体系和大流域环境地质工作模式;⑤建立了江汉平原地球关键带监测网络,编制了平原区地球关键带调查技术方法指南;⑥提出了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生态地质环境多元响应研究思路,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调查系统,提出了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新判断;⑦建立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沉积单元区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序列,构建了重点地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提出了长江贯通时限和演化新认识;⑧编制了流域、经济区和城市系列地质调查报告和图集,成果转化与服务成效显著。该工程进展及成果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等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长江流域 环境地质 地质环境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环境地质调查研究进展
7
作者 姜月华 周权平 +47 位作者 倪化勇 陈立德 程和琴 雷明堂 葛伟亚 马腾 施斌 程知言 段学军 苏晶文 朱锦旗 修连存 向芳 朱志敏 冯乃琦 谢忠胜 谭建民 彭轲 郭盛乔 伏永朋 任海彦 孙建平 杨强 朱继良 王东辉 李明辉 刘广宁 范晨子 王新峰 史玉金 王寒梅 董贤哲 陈焕元 郝社峰 邓娅敏 李云 肖则佑 杨海 刘林 金阳 张鸿 梅世嘉 齐秋菊 吕劲松 侯莉莉 陈刚 陈孜 贾正阳 《华东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239-261,共23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①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①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②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③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④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⑤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⑥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⑦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⑧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⑨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灾害防治、脱贫攻坚和国家地下战略储油储气库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21支稳定的环境地质调查专业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长江流域 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地质环境 地质调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下载PDF
鄱阳湖环湖灌区枯季缺水量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振旗 程和琴 +2 位作者 李纪人 向诗月 滕立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1-615,共15页
近年来,在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一系列流域人类活动作用下,鄱阳湖出现了枯水期延长、水位提前消落的现象,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本文从环湖灌溉缺水入手,采用11种概率分布分析19532018年星子站水位,进行比较优选后选择Wakeby分... 近年来,在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一系列流域人类活动作用下,鄱阳湖出现了枯水期延长、水位提前消落的现象,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本文从环湖灌溉缺水入手,采用11种概率分布分析19532018年星子站水位,进行比较优选后选择Wakeby分布作为理论分布,得到90%保证率下的湖泊年平均水位及枯季9月至翌年2月月平均水位,并据历年平均水位选取代表水文年,进行环湖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获得缺水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灌区缺水量变化与长江干流流量变化的量化关系,讨论其应对策略.结果表明:自2003年三峡工程运行以来,由于湖泊枯季水位降低,90%保证率下鄱阳湖环湖灌区9月至翌年2月的缺水量已达到2.26亿、2.12亿、0.57亿、0.58亿、0.55亿、0.25亿m^(3).通过调节长江干流流量满足环湖灌区用水需求的方案受到时段和“五河”来水状况的限制,即该方案仅适用于枯季910月“五河”来水减少的情况下.受限于这些条件,调节长江来水并非治本之策,目前仍需采取其他更为有效的手段以恢复鄱阳湖的水位及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湖灌区 鄱阳湖 湖泊水位 灌溉保证率 枯季缺水量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北侧岸坡冲刷特征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泽宇 程和琴 +4 位作者 华凯 石天 唐明 滕立志 颜阁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根据2018年多波束测深系统、双频ADCP获得的横沙岛北侧岸坡水下地形与水动力实测数据,并结合历史地形资料分析该区域冲刷特征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横沙北侧岸坡存在近岸冲刷坑,最大冲深约7 m;2002-2018年期间,冲刷坑附近河床经历冲-淤... 根据2018年多波束测深系统、双频ADCP获得的横沙岛北侧岸坡水下地形与水动力实测数据,并结合历史地形资料分析该区域冲刷特征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横沙北侧岸坡存在近岸冲刷坑,最大冲深约7 m;2002-2018年期间,冲刷坑附近河床经历冲-淤-冲的演变模式,整体呈冲刷状态;2007年后冲刷坑开始形成,并向下游延伸。这主要是因为青草沙水库工程的建设导致北港上段束窄,下段主流南移贴岸,使得近岸河床冲刷加剧。另外,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抑制了北港与北槽间的水量交换,横沙岛近岸水域水动力进一步增强,也是岸坡冲刷的原因之一。分析表明大潮期间水流处于次饱和状态,岸坡表层泥沙起动流速略小于落急时刻水流流速,横沙北侧岸坡的冲刷可能会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冲刷坑 多波束测深系统 长江口 人类工程活动
下载PDF
The self-regulation process and its mechanism of channels' bed changes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Estuary in China 被引量:6
10
作者 ZHANG Xiaohe LI Jiufa +2 位作者 ZHU Wenwu cheng heqin CHEN We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23-130,共8页
Recent bathymetric change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regulation engineerings and basin reservoirs have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 maritime charts since 1997 and recent fieldworks. The... Recent bathymetric change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regulation engineerings and basin reservoirs have been analyzed based on the maritime charts since 1997 and recent fieldworks. The results indicate a slight erosion of the channel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estuary, continuing deposition and seaward move of the mouth bar crest and intensifying erosion at the nearshore seabed.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caused by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dominates over the changes from nature process. First, the riverbes are eroded overall in the South Branch (SB), the South Channel (SC) and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North Channel (NC). The nearshore seabed outside the river mouth is being eroded slightly,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declining sediment supply from the Changjiang Basin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upstream. The sediment above the seabed is very active and coarsened, meanwhile, sand waves are becoming more distinct. Second, a deposition occurs in the North Brach (NB), the mouth of the NC, the mouth bars of the North Passage (NP) and the South Passage (SP) and especially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NP, where it shows a massive siltation after the deep waterway project. The reasons for the recent changes are not only the dynamic structure in estuarine mouth bars, but also the supply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 a local and offshore area. Meanwhile, the severe erosion and siltation in some reaches i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stuarine engineerings.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s gradually self-adjusted and adapting to the varying natural factors and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The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self-regulation of the recent bathymetric change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has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jiang Estuary bathymetric changes SELF-REGULATION human activities tidal current sediment transport
下载PDF
坦桑尼亚沿海城市淡水供应相关挑战的可持续适应策略
11
作者 NGONDO M.Jamila 程和琴 +1 位作者 DUBI M.Alfonse NOBERT Joel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14-119,共6页
坦桑尼亚沿海城市对淡水的需求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及其相关海平面上升和变化等因素而不断增加,使得未来淡水供应不确定.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地下水资源正日益被开发利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淡水供应对坦桑尼亚沿海城市的挑战,... 坦桑尼亚沿海城市对淡水的需求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及其相关海平面上升和变化等因素而不断增加,使得未来淡水供应不确定.为了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地下水资源正日益被开发利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淡水供应对坦桑尼亚沿海城市的挑战,并提出可持续的适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坦桑尼亚沿海城市受到一系列海水入侵,其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供应 气候变化 盐度 沿海城市 适应策略
下载PDF
长江下游崩岸段动力分区特征与地貌适应机制
12
作者 陈锦锋 滕立志 +7 位作者 刘瑞清 程和琴 任仲达 金阳 张鸿 贾正阳 周权平 邢海斌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46-2260,共15页
近年来长江下游潮区界上移、涉水工程建设增多,河道崩岸灾害强度增大。前人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数值模拟发现崩岸段存在强烈竖轴回流,但未探讨滩槽交互带水动力分区特征及地貌的微观适应机制。本文基于频繁窝崩岸段多普勒声学流速... 近年来长江下游潮区界上移、涉水工程建设增多,河道崩岸灾害强度增大。前人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数值模拟发现崩岸段存在强烈竖轴回流,但未探讨滩槽交互带水动力分区特征及地貌的微观适应机制。本文基于频繁窝崩岸段多普勒声学流速剖面仪(ADCP)、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得的高分辨率动力、地貌同步观测数据,结合以往高分辨水下地形资料,研究发现:滩槽交互带流速、流向具有显著分区特性,根据纵向流速u及其与横向流速v的比值|u/v|,即回流强度α,自槽向岸分为主流区(α<1,u>0)、掺混区(α≥1)和贴岸回流区(α<1,u≤0);主流区发育大中型沙波、冲刷槽、冲刷坑,掺混区发育堆积体、小型沙波,回流区发育有窝脊、小型沙波;主流区主流顶冲、回流区回流侧蚀是冲刷地貌发育、崩岸拓展的主要动力,掺混区近主流区一侧的高流速梯度产生冲刷地貌、其余部分低流速使泥沙落淤形成堆积体。本文可为崩岸灾害整治和近岸工程设计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交互带 切变灾害 水动力分区 微地貌 地貌演变
原文传递
知信行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在瑞舒伐他汀治疗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患者期间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姚明松 程贺勤 谭秋荣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在瑞舒伐他汀干预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医院诊治的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知信行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所有...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在瑞舒伐他汀干预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医院诊治的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知信行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瑞舒伐他汀干预,连续口服用药24周。对照组在用药期间给予常规舒适护理,知信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知信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主要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知信行组服药依从性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知信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知信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知信行组主要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护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在瑞舒伐他汀干预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中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主要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瑞舒伐他汀 颈部血管不稳定性斑块 服药依从性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全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应用在老年脑梗死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期间的效果
14
作者 程贺勤 姚明松 马爱勤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743-1746,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长期服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在服药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心理组给予全程护理联合心...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长期服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在服药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心理组给予全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服药依从性、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3个月后,心理组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心理组服药依从性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68%(P<0.05);心理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组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老年脑梗死长期服药患者总体预后,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心理干预 老年人 脑梗死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长江口横沙通道近岸冲刷地貌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华凯 程和琴 郑树伟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3-1373,共11页
近岸河床的剧烈冲刷是引起岸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SeaBat7125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近岸冲刷最为剧烈的横沙通道北口冲刷坑地貌进行测量,同时利用双频ADCP采集区域水流数据,结合历史海图资料,研究该冲刷坑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 近岸河床的剧烈冲刷是引起岸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SeaBat7125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近岸冲刷最为剧烈的横沙通道北口冲刷坑地貌进行测量,同时利用双频ADCP采集区域水流数据,结合历史海图资料,研究该冲刷坑演变过程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冲刷坑呈椭圆形,长约430m,宽约150m,最深处距床面约38m;1984-2017年期间,冲刷坑附近河床经历了冲—淤—冲的演变模式,整体呈冲刷状态,净冲刷量3.45×10^7m^3,平均冲深4.68m;2005年后冲刷坑快速发育,且持续向南延伸。这主要是因为长兴北沿圈围工程的建设减小该处弯道曲率半径,导致了侵蚀加剧。其次,青草沙水库的建设使得北港上中段深泓线发生偏移,横沙通道北口水动力增强,这也是快速冲刷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横沙东滩围垦、横沙通道两侧圈围工程及港口码头的建设也一定程度加剧了冲刷之势。由此可见,人类涉水工程活动是引起该处大型冲刷坑快速发育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横沙通道 冲刷地貌 人类工程活动 多波束测深系统
原文传递
近30年来长江河口南港冲淤变化与微地貌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帅虎 程和琴 郑树伟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4-1315,共12页
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在2015年2月1~7日期间测量长江河口南港河段的河槽地貌形态,获取高精度的床面微地貌资料,结合南港河槽底质资料和1992~2019年的海图水深数据分析近期南港河段的河槽演变特征,探讨人类活动对南港河槽演变的影响.结果显... 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在2015年2月1~7日期间测量长江河口南港河段的河槽地貌形态,获取高精度的床面微地貌资料,结合南港河槽底质资料和1992~2019年的海图水深数据分析近期南港河段的河槽演变特征,探讨人类活动对南港河槽演变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流域大型工程尤其是三峡大坝的影响下,长江流域到达河口的来沙量锐减,导致南港河段由河槽淤积状态(1992~2002年)转变为河槽侵蚀状态(2002~2019年);近期南港河槽上存在着常见床面微地貌形态(平滑床底、沙波和冲沟)和人为强干扰下的床面形态(疏浚痕和凹坑),沙波的波长、波高和沙波指数的均值分别为21.5、0.91和0.06m,与沙波有关的河槽糙率(Ks)是0.65;近期南港河段河槽冲刷和底质类型以细砂为主的环境有利于沙波尺度的增大和沙波发育的空间范围向下游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南港 冲淤变化 微地貌 沙波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mouth bars on the Yangtze estuarine waterways in the last 100 years 被引量:9
17
作者 HE Yufang cheng heqin CHEN Jiy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2期219-230,共12页
The mouth bar in the Yangtze estuarine waterway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navigational transport within the estuary, flood discharge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hanghai Port. 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 The mouth bar in the Yangtze estuarine waterway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navigational transport within the estuary, flood discharge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hanghai Port. In this paper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and mechanisms of mouth bar formation of the Yangtze estuarine waterways are studied by analyzing hundreds of years of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latest profile maps of some or the main mouth bar channel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The mouth bars in the North Branch have moved gradually from outside the mouth to the inside and formed a huge sand bar. In the North Channel, the head of the mouth bar has migrated about 30 kilometers downstream, and a channel bar has been developing since 2001. Two mouth bar tops, which always existed in the North Passage disappeared in 2010. The head of the mouth bar in the South Passage has migrated downstream about 14 km and the number of tops increased at first but is reduced to only one now.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mouth bars differs depending on their location. In the North Branch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large-scale reclamation in Chongming Island, but in the North Passage i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regulation of the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However, the evolution of mouth bars in the North Channel and South Passage is not only connected with the Yangtze Estuary Deepwater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 but also with the reclamation in the East Hengsha Shoal and the closure of the Qingcaosha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Estuary mouth bar inside sand bars water-depth of the top of the mouth bar channel bar regulation of estuary
原文传递
Nonlinear advection,Coriolis force,and frictional influence in the South Channel of the Yangtze Estuary,China 被引量:2
18
作者 YANG ZhongYong cheng heqin LI JiuF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29-435,共7页
Observation data of along-estuary and lateral current velocities over a transect located at the South Channel of the Yangtze estuary was obtained during a spring tide in August 2011.Harmonic analysis was done on the c... Observation data of along-estuary and lateral current velocities over a transect located at the South Channel of the Yangtze estuary was obtained during a spring tide in August 2011.Harmonic analysis was done on the current velocities to get a mean component and a semi-diurnal component.Based on these two components,the driving mechanisms of mean lateral flow and M2 lateral tidal flow are shown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The dominant driving force of mean lateral flow is nonlinear advection and that of lateral M2 tidal flow is Coriolis force.The fri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ear the bottom and surface for both lateral mean flow and M2 tidal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al flow nonlinear advection Coriolis force FRICTION
原文传递
Changes over flood season in turbidity maximum zone in a mountainous macrotidal estuary from 1986 to 2020
19
作者 LIU Ruiqing cheng heqin +1 位作者 TENG Lizhi FAN Hesh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980-998,共19页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s,reservoirs,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have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hannel geometry an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in mountainous macrotidal estuaries.However,their i... The construction of channel regulation projects,reservoirs,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have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hannel geometry an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in mountainous macrotidal estuaries.However,their impact on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the turbidity maximum zone(TMZ)in these estuaries is still unclear.Therefore,the Minjiang Estuary(ME)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and using the Gabor filter and surfac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SC)data retrieved from GF PMS/WFV and Landsat-TM/ETM+/OLI images in the flood season from 1986 to 2020,the flow direction of Chuanshi Waterway,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MZ in the ME,and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s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ring flood tides in the past 35 years,the TMZ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ections from the Changmen to the Chuanshi and Meihua waterway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uikou Reservoir caused the SSSC to decrease by 65 mg/L at the Chuanshi Tidal Gauge Station in the ME.The TMZ in the ME waterway channel notably migrated toward the sea due to the waterway regulation project,with the landward and seaward boundaries moving by 2.5 km and 3 km seaward,respectively.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moved from Jinpaimen to the section from Chuanshi Waterway to the mouth of the ME.Thes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nnual average TMZ in the flood season.Through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interventions,the flow regime of the ME tended to converge in the flood season.Therefore,human activities have significantly impacted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the TMZ in the 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dity maximum zon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flow regime remote sensing large-scale engineering Minjiang Estua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