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放废物处置缓冲材料砌块养护方法研究
1
作者 马利科 曹胜飞 +3 位作者 谢敬礼 张奇 成建峰 彭立园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95-603,共9页
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作为阻滞核素迁移的关键环节,缓冲材料通常以高压实砌块形式放置于废物罐周围。为了保证砌块的工程性能,缓冲材料砌块在制备、储存、运输和安装等各阶段均应进行环境湿度控制,以减少环境湿度对砌块性能的劣化影... 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作为阻滞核素迁移的关键环节,缓冲材料通常以高压实砌块形式放置于废物罐周围。为了保证砌块的工程性能,缓冲材料砌块在制备、储存、运输和安装等各阶段均应进行环境湿度控制,以减少环境湿度对砌块性能的劣化影响。以高庙子膨润土压实试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裸样、覆膜、覆膜+密封等不同包装方式,在0~100%相对湿度环境下的长期养护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含水率介于13%~15%之间的膨润土压实试样,当环境湿度在80%~92%养护时,试样的质量变化均不超过1%;其中在92%的环境湿度下,试样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3%,为最优养护环境。采用覆膜+密封包装方式,可大幅拓宽环境湿度范围,试样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质量变化大幅减少,当相对湿度超过57%后,试样的质量变化比均不超过1%。其中在相对湿度为92%的养护环境下,试样的质量变化比最小,仅为0.032%。研究结果可为解决米级尺度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材料大型砌块长期存储这一难题提供基础参数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材料 压实砌块 包装方式 养护 相对湿度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发生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程剑峰 周琰 +1 位作者 汤铖 黄政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收治的LLNM-PTC患者127例,根据其是否发生Cont-CLNs转... 目的探讨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收治的LLNM-PTC患者127例,根据其是否发生Cont-CLNs转移,分成转移组(n=68)和非转移组(n=59)。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回声、血流信号、有无微钙化、肿瘤数量、病变腺叶、结节性甲状腺囊肿、被膜侵犯、有无桥本甲状腺炎以及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与喉前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LNM-PTC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转移组男性、微钙化、多发性肿瘤、被膜侵犯占比分别为75.00%(51/68)、47.06%(32/68)、55.88%(38/68)、47.06%(32/68),高于非转移组的37.29%(22/59)、16.95%(10/59)、18.64%(11/59)、15.25%(9/59),且转移组肿瘤最大径大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47%(35/68)、44.12%(30/68)、50.00%(34/68),高于非转移组的20.34%(12/59)、15.25%(9/59)、16.95%(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肿瘤太大、微钙化、多发性肿瘤、被膜侵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转移是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NM-PTC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肿瘤大小、微钙化、肿瘤数量、被膜侵犯以及患侧中央区、气管前、喉前的淋巴结转移,日后诊疗中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庙子膨润土悬浮液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谢敬礼 成建峰 +2 位作者 冯旭 杨学文 靳超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766-774,共9页
缓冲/回填材料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凝胶体/胶体,有可能发生侵蚀。研究膨润土悬浮液的流变特性是评价土-岩界面缓冲/回填材料长期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使用旋转流变仪对高庙子膨润土开展不同液固比、水化学条件,以及不同离子浓度和类型... 缓冲/回填材料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凝胶体/胶体,有可能发生侵蚀。研究膨润土悬浮液的流变特性是评价土-岩界面缓冲/回填材料长期稳定性的必要条件。使用旋转流变仪对高庙子膨润土开展不同液固比、水化学条件,以及不同离子浓度和类型的一系列流变试验,为后期膨润土颗粒侵蚀数值模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高庙子膨润土悬浮液随着液固比增大逐渐从假塑性流体向牛顿流体转变,Herschel-Bulkley模型可以很好拟合高庙子膨润土-北山地下水悬浮液的流变曲线;随着膨润土悬浮液中添加盐的浓度增大,悬浮液表观黏度先减小后小幅增大;相同浓度条件下二价阳离子比一价阳离子使得悬浮液的表观黏度有更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庙子膨润土 缓冲/回填材料 流变特性 北山地下水 假塑性流体
下载PDF
门诊药房智能核对及贴签调剂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惠强 成剑锋 +2 位作者 黄洁 黄应权 王衍洪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4期6-10,共5页
目的优化药品调剂流程,提升药学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方法介绍某院研发的门诊药房智能核对及贴签系统(简称智能系统)的硬件、软件构成及操作流程,据此构建智能核对及贴签调剂模式(简称智能模式),比较智能模式实施前(2022年1—6月)、实施后... 目的优化药品调剂流程,提升药学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方法介绍某院研发的门诊药房智能核对及贴签系统(简称智能系统)的硬件、软件构成及操作流程,据此构建智能核对及贴签调剂模式(简称智能模式),比较智能模式实施前(2022年1—6月)、实施后(2022年7—12月)药品核对贴签时间、用药教育时间、患者候药时间、调剂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施后,药品核对贴签(中位)时间缩短42.31%(P<0.01),用药教育(中位)时间增加380.00%(P<0.01),差错率由0.30%降至0.01%(P<0.01),患者候药(中位)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智能模式将药品智能核对与贴签有机结合,有效缩短了药品核对贴签时间,增加了用药教育时间,降低了调剂差错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但该智能系统在识别范围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核对 贴签 药品调剂 门诊药房 人工智能 药事管理
下载PDF
面向接触网状态监测的无线传感网络循环冗余校验多项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平 毛江峰 +4 位作者 丁进 程剑锋 赵阳 强力 马吉恩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5,共9页
为满足接触网状态在线监测中无线传感模块传输数据的校验要求,保障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通信的高可靠性,研究循环冗余校验(CRC)多项式的校验性能。首先,对含x+1因式的CRC多项式进行残余误差概率计算,比较不同CRC多项式之间的残余误差概率,... 为满足接触网状态在线监测中无线传感模块传输数据的校验要求,保障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通信的高可靠性,研究循环冗余校验(CRC)多项式的校验性能。首先,对含x+1因式的CRC多项式进行残余误差概率计算,比较不同CRC多项式之间的残余误差概率,确定影响残余误差概率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1种可定量评估CRC多项式性能的简单计算方法,适用于任意数据位长校验时性能更优多项式的精确选取;最后,以无线传感模块中数据位长为256 bit的待校验数据为验证对象,针对无法通过简化计算直接比较性能优劣的CRCANSI多项式和CRC-CCITT多项式,采用近似残余误差概率与位出错漏检率精确计算的方式,实现对2种多项式性能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多项式残余误差概率与待校验数据位长、最小汉明距离、CRC校验码位数和字节出错概率直接相关;待校验数据位长为256 bit时,16位CRC多项式更为适用;总数据位长为272 bit(含16 bit校验位)、BSC信道下位出错概率小于5.422×10^(-3)时,CRC-CCITT多项式总体检错性能优于CRC-ANSI多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无线传感网络 循环冗余校验 多项式性能 残余误差概率 漏检率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自然富集元素能力的差异性
6
作者 陈涵 胡慧云 +4 位作者 程建峰 黄英金 毛晓嵘 徐小明 曾研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9,共16页
分析了16个不同用途甘薯基因型块根中的铁、锌、硒、镁、镉、铬、铅、汞和砷元素含量,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熵权优劣解距离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的自然富集元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阐明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自然富... 分析了16个不同用途甘薯基因型块根中的铁、锌、硒、镁、镉、铬、铅、汞和砷元素含量,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熵权优劣解距离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的自然富集元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阐明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自然富集元素能力的差异,明确高富集有益元素和低富集有害元素的甘薯基因型,为高产优质营养安全甘薯品种的遗传改良和生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甘薯的块根产量存在巨大差异,鲜食型和淀粉型甘薯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淀粉型甘薯基因型间的产量差异大于鲜食型甘薯。无论是相同基因型甘薯块根中的不同有益和有害元素含量及累积量间还是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中的相同有益和有害元素含量及累积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有益元素中,以镁含量及累积量最高,其次为铁,锌和硒较低;基因型间硒含量及累积量的差异最大,铁次之,锌和镁较小。有害元素中,以铬含量及累积量最高且基因型间差异最大,镉和砷次之。甘薯用途类型与元素含量及积累量存在一定的关系,鲜食型甘薯中的镁和镉含量及累积量普遍比淀粉型高,铁、硒和砷含量及累积量普遍比淀粉型低,而锌和铬含量及累积量基本无差异。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自然富集元素能力(含量及累积量)存在明显差异,与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有关。综合分析显示,不同甘薯块根富集元素能力可分为高、中和低3类,高富集能力的2个基因型依次是赣薯203和赣K06,中富集能力的4个基因型依次是普薯32、赣薯3号、济薯25、湛薯16,其他10个基因型为低富集能力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富集 元素 基因型差异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江西不同类型甘薯富硒高产品种筛选
7
作者 姜吉梁 刘有清 +5 位作者 磨冬枝 陈涵 程建峰 曾勇军 刘瑛 曾研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9-1137,共9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类型品种甘薯的产量和富硒特征,筛选一批适宜在江西富硒土壤种植的甘薯品种,为江西省富硒甘薯品种选择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选取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17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鲜食型13个,菜用型3个... 【目的】为探究不同类型品种甘薯的产量和富硒特征,筛选一批适宜在江西富硒土壤种植的甘薯品种,为江西省富硒甘薯品种选择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选取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17个不同类型甘薯品种(鲜食型13个,菜用型3个,淀粉型1个),分析甘薯产量、块根硒吸收等特征。【结果】17个供试甘薯品种中,产量(每667 m^(2))差异显著,其中普薯32的产量最高,达1412.43 kg,赣渝3号次之,为1319.68 kg。每667 m^(2)产量1000 kg以上的品种有7个,而哈密和台农71的产量较低,均低于每667 m^(2)500 kg。此外,各品种硒含量差异较为明显,变化幅度为0.03~0.14 mg/kg,而广薯87、龙薯9号、福薯7-6、赣薯3号和赣渝3号等5个品种块根硒含量均超过0.1 mg/kg,达到了国家富硒含量标准(0.1~1 mg/kg)。聚类分析显示,不同甘薯品种硒含量可分为3类,其中广薯87为唯一硒高积累品种,达0.14 mg/kg,而商薯19、福薯604、龙薯9号、福薯7-6、赣薯3号和赣渝3号等6个品种为硒中高积累品种,块根硒含量为0.09~0.11 mg/kg,其余为硒低积累品种。同时,块根硒含量高的甘薯品种,其硒富集系数也高。【结论】兼顾甘薯块根产量及其硒积累,可选择鲜食型广薯87、赣渝3号与菜用型福薯7-6等甘薯品种在江西富硒土壤中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富硒 高产 品种筛选 栽培
下载PDF
基于驾驶行为特性的AEB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峰 程剑锋 +3 位作者 齐蕾 杜琼 刘云鹏 徐慧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5,M0003,共11页
为提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城市路况下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特性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首先搭建驾驶员在环测试实验台,采集不同驾驶员在制动过程中的驾驶数据,分析驾驶行为特性与车辆间相对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然后... 为提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在城市路况下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特性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首先搭建驾驶员在环测试实验台,采集不同驾驶员在制动过程中的驾驶数据,分析驾驶行为特性与车辆间相对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分层控制的思想设计一种两级预警与制动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确定制动减速度及预警和制动触发时间阈值,下层控制器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实现对制动主缸压力的控制。最后利用Car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前车静止场景仿真,并搭建无人驾驶线控底盘测试平台进行半实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两级预警与制动功能均能有效触发,制动过程中实际制动减速度能够很好地跟随期望制动减速度,且制动完成后车间距均控制在2.15 m左右,体现了设计的AEB系统具有良好的预警和紧急避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自动紧急制动 驾驶员在环 模糊PID控制器 TTC模型 分层控制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剑峰 白秀佳 徐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8期26-31,共6页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也是目前实现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型技术。碳捕集技术是CCUS技术体系中成本和能耗最大来源,也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在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碳捕集技术研究进...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也是目前实现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型技术。碳捕集技术是CCUS技术体系中成本和能耗最大来源,也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在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碳捕集技术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燃烧前捕集技术、燃烧后捕集技术、燃烧中碳捕集技术三种技术类型的特点及发展认识,剖析了碳捕集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后续发展主要方向,未来需在研发新一代捕集技术工艺、发展混合捕集技术、加快中试试验和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技术 应用现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2个淀粉含量差异显著粉葛品种叶片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10
作者 黄琦 程建峰 +7 位作者 朱卫丰 褚怀亮 赵文峰 葛菲 吴波 丁立军 张建华 余聪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6期60-70,74,共12页
粉葛是豆科葛属植物,其块根富含淀粉,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不同粉葛品种的淀粉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为揭示粉葛淀粉合成调控的相关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赣葛1号(高淀粉含量,鲜葛根含淀粉20%,干葛根... 粉葛是豆科葛属植物,其块根富含淀粉,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不同粉葛品种的淀粉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为揭示粉葛淀粉合成调控的相关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的赣葛1号(高淀粉含量,鲜葛根含淀粉20%,干葛根含淀粉35%)和赣葛2号(低淀粉含量,鲜葛根含淀粉14%,干葛根含淀粉25%)的叶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获得228740426条高质量测序数据,拼接组装成71910条单基因,43978条单基因获得蛋白序列而被注释(占61.12%),在Nr、KEGG、KOG和SwissProt四大数据库中均被注释的单基因有20110条,其中差异表达基因4267个。GO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和下调最多的基因富集在生物学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和细胞过程功能中。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路显著富集在前位的是核糖体、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的加工过程、氧化磷酸化、植物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差异表达基因中,赣葛1号中的上调(2143个)和下调(2124个)基因相差不大,|log2(FC)|>5.0的表达上调(593个)和下调(402个)的表达基因数差异较大,|log2(FC)|>10.0的表达上调(368个)和下调(146个)的表达基因数差异巨大;未能被归入KEEG A类的差异表达基因数(3512个)是被归入KEEG A类(755个)的4.65倍,占总差异表达基因数的82.31%;未能被功能描述的差异表达基因数(840个)分别占未能被归入KEEG A类的和总差异表达基因数的23.92%和16.69%。在被归入KEEG A类中,差异表达基因数最多的是代谢,其次是遗传信息处理,而环境信息处理、生物系统和细胞过程的较少。上调位列前5位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涉及几丁质酶同源物、FERONIA亚型X2类受体激酶、异黄酮-7-O-甲基转移酶9、FERONIA类受体激酶和Kunitz家族胰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前体合成,下调位列前5位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涉及叶绿体DCL同源蛋白合成、假定蛋白VIGAN_02061800、假定蛋白Lal_00008628、可能的NAD(P)H脱氢酶(醌)FQR1和17.6 kDⅠ类热休克蛋白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转录组 基因 RNA测序 淀粉含量
下载PDF
滇东煤层气井动态渗透率变化特征及其工程优化
11
作者 张争光 程剑峰 徐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6期22-29,共8页
滇东地区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是一直未能实现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为实现滇东地区煤层气井的产能突破,首次引入压力降落试井分析方法,对滇东地区煤层气井饱和水单相流阶段的煤储层动态渗透率进行了反演,并提出了改造初始渗透率和见气前渗... 滇东地区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是一直未能实现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为实现滇东地区煤层气井的产能突破,首次引入压力降落试井分析方法,对滇东地区煤层气井饱和水单相流阶段的煤储层动态渗透率进行了反演,并提出了改造初始渗透率和见气前渗透率的概念。研究发现,煤储层的改造效果与累计压裂液的总量、累计支撑剂的总量无关,而与储层改造规模(单位米厚压裂液和单位米厚支撑剂)密切相关。改造规模越大,煤储层改造效果越好。为确保滇东煤层气井能获得商业性开发气流,单位米厚压裂液和单位米厚支撑剂分别大于200m^(3)/m、12m^(3)/m。同时,煤层气井在排采初期降压幅度应小于0.017MPa/d,减少煤储层渗透率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渗透率 储层改造 排采优化 滇东地区
下载PDF
CO_(2)地质封存缓释预警系统、应急系统及地面植物增强吸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洋 程剑峰 范莹琳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6期51-53,63,共4页
CCUS是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唯一技术选择,是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技术方法,是钢铁水泥行业低碳化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保障。CO_(2)地质封存是CCU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CO_(2)地质封存的缓释现象是C... CCUS是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唯一技术选择,是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技术方法,是钢铁水泥行业低碳化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保障。CO_(2)地质封存是CCU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CO_(2)地质封存的缓释现象是CCUS不可逾越的障碍,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缓释监测预警及应急系统和最后一道CO_(2)拦截系统地面植物增强吸收系统,最大限度吸收缓释二氧化碳,同时增加土地利用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 应急 缓释 地面植物增强吸收系统
下载PDF
基于WNN算法的BTM故障诊断方法
13
作者 程剑锋 王心仪 夏凯 《中国铁路》 2023年第10期83-90,共8页
高效、准确的故障定位技术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针对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故障分析存在复杂性高、依赖专家经验等问题,提出将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算法应用于车载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针对车载设备... 高效、准确的故障定位技术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针对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故障分析存在复杂性高、依赖专家经验等问题,提出将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算法应用于车载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针对车载设备中的应答器传输模块(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BTM),首先根据经常发生的故障类型,匹配ATP中相应的故障日志语句;然后建立网络结构,利用小波理论修正网络的权值与参数;最后结合WNN算法精准地分析和预测故障。选取BTM单元的100组故障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仿真实验,并与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以及SVM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小波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测试样本平均绝对误差降低至6.917%,相关系数提高到97.402%,该算法在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故障分析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载设备 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 应答器传输模块 故障诊断 WNN算法
下载PDF
烷基化加氢反应器停用与效果分析
14
作者 牛东会 席绍然 程建丰 《河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38-41,共4页
介绍了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硫酸法烷基化装置停用加氢反应器的生产工况与原由,并分析了停用加氢反应器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停用所具备的生产条件,证明装置停用加氢反应器是可行的,进一步阐述了停用加氢反应器的生产流程与注意事项。通过对... 介绍了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硫酸法烷基化装置停用加氢反应器的生产工况与原由,并分析了停用加氢反应器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停用所具备的生产条件,证明装置停用加氢反应器是可行的,进一步阐述了停用加氢反应器的生产流程与注意事项。通过对加氢反应器切除前后的相关工艺参数及产品质量进行分析可知,加氢反应器停用后,各项工艺参数符合要求,可为同类生产装置的优化带来一定的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法烷基化 加氢反应器 停用分析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免疫耐受在牛乳过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欣 程剑锋 +2 位作者 文学方 马鑫 陈红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共11页
食物过敏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种不良免疫反应,而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摄入的食物抗原不产生此类免疫应答。近年来,牛乳过敏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大部分牛乳过敏的儿童3岁之后出现了免疫耐受。基于此,介绍了牛乳过敏及引发免疫耐受的相关... 食物过敏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种不良免疫反应,而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摄入的食物抗原不产生此类免疫应答。近年来,牛乳过敏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大部分牛乳过敏的儿童3岁之后出现了免疫耐受。基于此,介绍了牛乳过敏及引发免疫耐受的相关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调节性B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3种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过敏 免疫细胞 免疫耐受
下载PDF
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解剖关系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剑峰 周琰 徐胜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解剖关系。方法纳入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患者50例,其中45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例为良性甲状腺肿。记录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解剖关系。结果在49.0%的情况下,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解剖关系。方法纳入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患者50例,其中45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5例为良性甲状腺肿。记录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解剖关系。结果在49.0%的情况下,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前;41.0%的情况下,喉返神经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后,其余10.0%的病例观察到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内经过。左、右侧喉返神经与甲状腺动脉位置关系有明显差异,右侧喉返神经多行于动脉之前,左侧喉返神经多行于动脉之后。结论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解剖学关系高度可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结构与团队创新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建锋 杜家怡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8期34-42,共9页
通过对河南省6所不同高校的22个科研团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结构与团队创新力的交互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研究人员在创新产出上有显著差异,但在创新氛围上无显著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团队... 通过对河南省6所不同高校的22个科研团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结构与团队创新力的交互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研究人员在创新产出上有显著差异,但在创新氛围上无显著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团队规模与团队成立年限在创新氛围与创新产出上皆存在着差异。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团队领导与创新氛围的相关系数最大,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角色分配、个人能力、团队职责,但团队异质结构与创新氛围无显著相关关系;个人能力与创新产出的相关系数最大,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团队领导、角色分配、团队职责,但团队异质结构与创新产出无显著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团队领导对创新氛围的预测力度最大,角色分配次之,个人能力最小;个人能力对创新产出的预测力度最大,团队领导次之,团队职责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科研创新团队 团队结构 团队创新力
下载PDF
食物致敏原表位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永芯 李欣 +4 位作者 程剑锋 马鑫 孟轩夷 陈红兵 武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2-300,共9页
食物致敏原是引起食物过敏的元凶,多为蛋白质。抗原表位是在抗原分子中与抗体反应或被抗原受体识别,并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殊化学基团。从表位水平认识食物致敏原,能揭示食物过敏的物质基础,为解决食物过敏问题提供精准的靶标。本文基... 食物致敏原是引起食物过敏的元凶,多为蛋白质。抗原表位是在抗原分子中与抗体反应或被抗原受体识别,并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殊化学基团。从表位水平认识食物致敏原,能揭示食物过敏的物质基础,为解决食物过敏问题提供精准的靶标。本文基于表位结构和定位方法的不同,介绍了食物致敏原表位定位技术的发展,并进一步展望了致敏原表位信息对于改进食物过敏鉴定技术和低致敏食物加工方法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致敏原 表位定位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线性表位 构象性表位
下载PDF
车辆碰撞避免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19
作者 郭贵中 杨松 +1 位作者 程剑锋 舒宁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第5期31-34,共4页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导致很多人受伤甚至死亡。为减少乃至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次研究主要是在不同路面附着状态辨识的基础上进行智能车辆碰撞避免系统的设计,通...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导致很多人受伤甚至死亡。为减少乃至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次研究主要是在不同路面附着状态辨识的基础上进行智能车辆碰撞避免系统的设计,通过联合滑移率和雷达检测的方法进行道路附着状态识别,并运用CarSim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对车辆位移、纵向和横向速度以及加速度进行耦合控制分析,验证本次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碰撞避免 CARSIM SIMULINK 动力学模型 控制策略
下载PDF
Fe3O4@SiO2-NH2粒子对铀(Ⅵ)在阿拉善水相中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彦惠 冷阳春 +3 位作者 成建峰 卫纯纯 赵玉婷 李东瑞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8-695,共8页
以内蒙古阿拉善某地下水为水相背景,Fe 3 O 4@SiO 2-NH 2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和阿拉善黏土岩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批量法进行U(Ⅵ)吸附实验,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吸附机理,研究了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和阿... 以内蒙古阿拉善某地下水为水相背景,Fe 3 O 4@SiO 2-NH 2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和阿拉善黏土岩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批量法进行U(Ⅵ)吸附实验,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吸附机理,研究了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和阿拉善黏土岩分别在不同条件下对U(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200、温度为35℃、吸附平衡时间为2 h、pH为5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对U(Ⅵ)的吸附效果最佳,为73%左右,说明该材料在特定水相环境中对核素U(Ⅵ)也能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阿拉善黏土岩对U(Ⅵ)的吸附研究发现:固液比为1∶200、温度为35℃、吸附平衡时间为24 h、pH为8的条件下对U(Ⅵ)的吸附率为35%左右。吸附实验表明:在特定水相环境中,制备的Fe 3 O 4@SiO 2-NH 2复合粒子比阿拉善黏土岩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更大的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地下水 Fe 3 O 4@SiO 2-NH 2 阿拉善黏土岩 U(Ⅵ)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