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N曲线的汽车波纹管位移循环载荷寿命研究
1
作者 赵熠辉 白永洁 +2 位作者 程文龙 束学道 李凯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222,共11页
建立了汽车波纹管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位移循环载荷对汽车波纹管寿命的影响规律,探明了汽车波纹管不同结构参数与等效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波纹管结构参数。分析了疲劳失效后309S不锈钢汽车波纹管微观组... 建立了汽车波纹管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位移循环载荷对汽车波纹管寿命的影响规律,探明了汽车波纹管不同结构参数与等效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波纹管结构参数。分析了疲劳失效后309S不锈钢汽车波纹管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位移循环载荷增大,波纹管疲劳寿命降低,疲劳寿命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误差小于8.8%。增大波高、波距、波宽及减小壁厚有利于提高波纹管疲劳寿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等效应力由670.5 MPa减小到582.3 MPa,疲劳寿命由80060次增加到241450次。在水涨成形阶段,由于冷变形产生了部分马氏体,位移循环载荷作用下波纹管断裂处硬度接近200 HV,波峰处有明显的裂纹,其内部存在疲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波纹管 疲劳失效 S-N曲线 微观组织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桂花板鸭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2
作者 王丽 张耀 +7 位作者 刘光宪 李雪 黄锦卿 程文龙 董博 刘彩玲 何雪平 张晓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111-121,共11页
目的探究桂花板鸭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原料肉、腌制1d、腌制4d、晾晒10d、晾晒20d、成品30d6个阶段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与含量,结合气味活性值、主成分分析和变量重要... 目的探究桂花板鸭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原料肉、腌制1d、腌制4d、晾晒10d、晾晒20d、成品30d6个阶段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与含量,结合气味活性值、主成分分析和变量重要性投影,解析加工过程中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整个加工阶段共鉴定出11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总含量呈上升趋势。通过气味活性值分析法得到了34种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戊醛、(E,E)-2,4-癸二烯醛、壬醛、(E)-2-壬烯醛、2-辛烯-1-醇、3-甲基-1-丁醇、1-辛烯-3-醇、2-戊基呋喃为6个阶段中共有的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E,E)-2,4-癸二烯醛和1-辛烯-3-醇为整个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表明,与原料肉和腌制期相比,桂花板鸭在晾晒和贮藏期内风味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且主体挥发性风味物质在贮藏期内大量积累。此外,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筛选出了1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标记物。结论本研究解析了桂花板鸭不同加工阶段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为桂花板鸭风味物质研究及其品质评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板鸭 加工过程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活性值
下载PDF
安徽省化肥施用现状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卜容燕 韩上 +8 位作者 余忠 宋莉 王慧 李敏 程文龙 唐杉 孙义祥 王家宝 武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67,共8页
明确当前安徽省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科学施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安徽省不同区域农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根据调查结果对当前安徽省区域间(皖北、皖中、皖南)和作物间肥料... 明确当前安徽省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科学施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安徽省不同区域农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根据调查结果对当前安徽省区域间(皖北、皖中、皖南)和作物间肥料投入总量、强度、方式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当前全省化肥施用总量和强度分别是312.8万t和342 kg/hm^(2)。虽然全省化肥施用总量逐步降低,但是区域和作物间肥料投入差异较大。皖北化肥总投入量最大,其次是皖中,皖南最小。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过量施肥较为普遍,大田粮食作物化肥施用过量与不足并存;(2)目前全省机械化施肥普及率为55.5%,但是区域间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皖北区域,皖中和皖南区域普及率较低;机械化施肥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上,经济作物比例较低;(3)在施肥品种方面,全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存在重视化肥投入、有机替代施用不足等问题;而在水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有机肥投入主要以商品有机肥、粪肥和饼肥为主,但是施肥水平有待提高。综上所述,当前安徽省化肥总量和施肥强度相对于2014年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这说明全省已提前实现了2020年化肥零增长的目标,但是目前全省化肥施用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合理的化肥资源区域布局,做到因地制宜,通过总量控制、增加有机替代比例、加强机械化施肥推广等途径实现化肥减施,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现状 提高途径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深耕配合施用有机肥提高15—30cm土层小麦根长密度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文龙 李敏 +6 位作者 王慧 卜容燕 韩上 唐杉 卢昌艾 葛自兵 武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0-1289,共10页
【目的】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料影响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比较不同耕作方式和施用不同有机物料条件下小麦根系生长的特征,为建立合理的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料配合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位于安徽舒城,始于2016年。于... 【目的】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料影响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比较不同耕作方式和施用不同有机物料条件下小麦根系生长的特征,为建立合理的耕作方式与有机物料配合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田间定位试验位于安徽舒城,始于2016年。于2019年10月—2020年5月,选取其中旋耕+秸秆还田(RS)、深耕+秸秆还田(DS)、旋耕+有机肥(RM)、深耕+有机肥(DM)4个处理小区,监测小麦根系生长特征;小麦收获后测量土壤紧实度,并采集0—15和15—30 cm土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每年小麦成熟期调查小麦产量。【结果】与旋耕相比,深耕处理显著降低了15—30 cm土层中土壤紧实度,平均降低幅度为18.02%,且增加了小麦根长密度,平均增加幅度为10.23%。深耕配合有机肥处理(DM)15—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最高,较其他处理的提升幅度分别为10.42%~16.56%、8.18%~45.12%、21.53%~29.13%;小麦根长密度提升幅度最大,小麦整个生育期平均较其他处理提升了10.88%~22.91%,其中在0—15、15—30、30—45 cm土层中的平均提升幅度分别为8.69%~18.67%、12.29%~27.99%、12.62%~30.61%。偏最小二乘法路径模型(PLSPM)分析表明,耕作方式主要是通过降低土壤紧实度,增施有机物料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来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且在15—30 cm土层中土壤养分和紧实度对小麦根长密度的影响程度强于0—15 cm土层。【结论】深耕结合有机肥更有利于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尤其在15—30 cm土层,小麦根长密度显著增加,这有利于深土层根系的增加,进而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深耕 旋耕 秸秆还田 施有机肥 根长密度 产量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酱卤鸭翅变质前后代谢物差异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雪 罗芳 +3 位作者 刘光宪 王丽 程文龙 张耀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共7页
以酱卤鸭翅为原料,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和多元统计学分析技术,研究酱卤鸭翅变质前后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酱卤鸭翅在13℃下储藏10 d时,菌落总数为7.20 lg(cfu/g),已腐败变质。变质酱卤鸭翅组与新鲜酱卤鸭翅组相比,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3... 以酱卤鸭翅为原料,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和多元统计学分析技术,研究酱卤鸭翅变质前后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酱卤鸭翅在13℃下储藏10 d时,菌落总数为7.20 lg(cfu/g),已腐败变质。变质酱卤鸭翅组与新鲜酱卤鸭翅组相比,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35种,其中磷脂类10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5种、酚类1种、有机酸类3种、酯类3种、酮类7种、生物碱1种,其他5种。酱卤鸭翅腐败变质后,磷脂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总体显著上调。通过KEGG通路分析,共富集得到17条代谢通路,L-色氨酸参与其中11条代谢通路,对酱卤鸭翅代谢通路的影响较大。因此,酱卤鸭翅的腐败变质可能与储藏过程中磷脂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鸭翅 非靶向代谢组学 多元统计分析 储藏 菌落总数
下载PDF
废砂与电石渣制备石灰乳解决窑气富余问题
6
作者 程文龙 李凯 +2 位作者 安明东 魏振山 程梅花 《纯碱工业》 CAS 2023年第4期20-22,共3页
山东海化股份公司纯碱厂利用电石渣代替部分生石灰,将“以灰定产”的生产组织方式改为“以气定产”,实现了窑气零排放,解决窑气富余所带来的环保问题的同时降低了石耗、焦耗,综合效益显著。
关键词 废砂 电石渣 石灰乳 以气定产 窑气零排放 窑气富余
下载PDF
基坑倾斜桩支护性能及机理大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郑刚 王玉萍 +5 位作者 程雪松 余地华 张鹏 程文隆 赵悦镔 李昕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81-1591,I0003,共12页
倾斜桩支护是较为新型的基坑无支撑支护体系,已有工程案例证明其支护性能较好,然而其支护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及试验佐证。运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多种倾斜桩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征,并分析揭示了其工作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悬臂... 倾斜桩支护是较为新型的基坑无支撑支护体系,已有工程案例证明其支护性能较好,然而其支护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及试验佐证。运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多种倾斜桩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征,并分析揭示了其工作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与悬臂支护桩相比,纯斜桩支护结构主动区土压力减小,使得变形和内力均减小;而相比悬臂直桩和纯斜桩,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由于具有自撑、刚架和重力三大效应,变形及内力更小,稳定性更高。倾斜桩组合支护结构自身形成一个空间刚架,内排桩和外排桩分别发挥了类似斜撑(受压)和锚杆(受拉)的作用,受力和变形特征更接近采用内支撑的支护体系;外排桩受到的主动区摩阻力、内外排桩间土体重力均可提供抗倾覆力矩,提高了支护结构抗倾覆能力。内外排桩夹角相同时,内斜直及内外斜组合结构支护性能优于外斜直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倾斜桩 无支撑支护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氮肥施用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敏 韩上 +4 位作者 武际 王慧 唐杉 程文龙 石祖梁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探明安徽省直播冬油菜种植中适宜的氮肥用量、氮肥种类和施氮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尿素不同用量及等氮量尿素和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方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氮肥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对直播冬油... 为探明安徽省直播冬油菜种植中适宜的氮肥用量、氮肥种类和施氮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尿素不同用量及等氮量尿素和控释尿素不同施用方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氮肥累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具有显著影响,成株率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施氮量180 kg N·hm-2条件下,尿素分次施用处理(N180)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CRU180)在生育中后期能有效提高直播冬油菜密度。施氮量240 kg N·hm-2、尿素分次施用处理(N240)角壳和茎秆氮素累积量分配比例增加,籽粒分配比例减少,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籽粒产量不增反降,较CRU180和N180分别降低2.87%和9.67%。各施氮处理中,N180处理产量最高,较其他施氮处理显著增产7.53%~82.15%。施氮量180 kg N·hm-2条件下,相比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U180),CRU180和N180显著增产8.53%和16.69%,籽粒氮素累积量显著增加8.80%和16.02%,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增加11.68%和14.30%,氮素农学效率显著增加12.53%和24.46%,氮素生理效率增加0.74%和9.13%,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增加8.59%和16.76%。综合本试验直播冬油菜产量、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来看,合理的氮肥用量和氮肥品种可以有效增加直播冬油菜的成株率和氮素累积量,进而增加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安徽省直播冬油菜施氮量180 kg N·hm-2,尿素分次施用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均能达到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双向提升。考虑到直播冬油菜轻简化发展大趋势,建议采用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直播种植 氮肥用量 控释尿素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堤线调整对九溪涌潮景观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永 程文龙 +2 位作者 金建峰 张玉伦 黄姿菡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5,共7页
因建设需要,拟对钱塘江九溪岸段堤线进行调整。九溪岸段是钱塘江知名的观潮点之一,涌潮是该河段一个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减小堤线调整对涌潮景观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有限体积法的SCHISM三维涌潮模型,复演了九溪涌潮现象,提出了... 因建设需要,拟对钱塘江九溪岸段堤线进行调整。九溪岸段是钱塘江知名的观潮点之一,涌潮是该河段一个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为减小堤线调整对涌潮景观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有限体积法的SCHISM三维涌潮模型,复演了九溪涌潮现象,提出了观潮区的涌潮高度、涌高明显的岸线长度和涌高明显的区域面积等三个综合评价指标,对堤线调整给涌潮带来的影响做出了评价。该研究对其他工程对钱塘江涌潮景观的影响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涌潮 SCHISM 评价指标 堤线调整
下载PDF
钱塘江九溪涌潮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永 金建峰 +2 位作者 杨火其 程文龙 黄姿菡 《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1期1-4,27,共5页
针对钱塘江九溪岸段特殊的涌潮现象,建立涌潮物理模型,模拟河段涌潮的形成与传播过程,观测分析涌潮传播过程的水位壅高、越堤水量等。研究表明,建立的物理模型反映九溪河段涌潮基本特征,为该河段后续治理工作中的涌潮保护、工程防护与... 针对钱塘江九溪岸段特殊的涌潮现象,建立涌潮物理模型,模拟河段涌潮的形成与传播过程,观测分析涌潮传播过程的水位壅高、越堤水量等。研究表明,建立的物理模型反映九溪河段涌潮基本特征,为该河段后续治理工作中的涌潮保护、工程防护与减灾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涌潮 物理模型 防护与减灾
下载PDF
深耕结合秸秆还田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耕层薄化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63
11
作者 韩上 武际 +7 位作者 李敏 陈峰 王允青 程文龙 唐杉 王慧 郭熙盛 卢昌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6-284,共9页
【目的】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耕层变薄,直接深耕往往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在存在该类问题的土壤上,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实现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维持作物产量,并提升土壤肥力。【方法】试验... 【目的】小麦–玉米轮作区土壤耕层变薄,直接深耕往往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在存在该类问题的土壤上,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实现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维持作物产量,并提升土壤肥力。【方法】试验于2012-2016年在华北平原南部濉溪县进行,供试土壤为砂姜黑土。在人工剥离5 cm土层的耕层薄化土壤上开展试验,设旋耕(RT)、深耕(DT)、旋耕+秸秆还田(RTS)、深耕+秸秆还田(DTS)4个处理。在每年玉米和小麦成熟期进行田间测产;在第4季小麦收获后采集0-10和10-20cm土层土样,分析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和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团聚体分布。【结果】与旋耕(RT)相比,单纯深耕(DT)不能明显提高玉米和小麦产量,显著降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0-10 cm土层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并显著降低10-20 cm土层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及各土层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深耕配合秸秆还田(DTS)处理玉米和小麦4季平均分别增产7.72%和8.06%,旋耕配合秸秆还田(RTS)处理分别增产7.55%和7.05%。在0-10 cm土层,DTS和RTS处理均明显提升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提高总有机碳及多数组分碳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含量,RTS处理效果好于DTS处理;而在10-20 cm土层,DTS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胡敏酸、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效果好于RTS处理。DTS和RTS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粒径>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在0-10 cm土层,以DTS处理效果最高,比RT处理增加23.09%,而在10-20cm土层,以RTS处理效果最好,相比RT处理增加6.32%。【结论】在耕层薄化处理的土壤上,单纯深耕提升作物产量的效果不显著,也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及各组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的提升,还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秸秆还田配合深耕或者旋耕均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配合旋耕能有效培肥0-10 cm土层土壤,但对10-20 cm土层土壤肥力改善效果有限;秸秆还田配合深耕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还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明显减弱了单纯深耕对10-20 cm土层土壤结构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厚度 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团聚体 玉米–小麦轮作
下载PDF
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刘颖颖 卜容燕 +7 位作者 唐杉 韩上 王慧 李敏 程文龙 李晓韦 武际 朱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8-1016,共9页
【目的】水稻秸秆和紫云英是稻田系统重要的原位有机肥源,明确长期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后水稻增产趋势、养分积累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以便对秸秆和绿肥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方法】本试验为3年连续大田试验(2016―2018年),以双季稻... 【目的】水稻秸秆和紫云英是稻田系统重要的原位有机肥源,明确长期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后水稻增产趋势、养分积累和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以便对秸秆和绿肥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方法】本试验为3年连续大田试验(2016―2018年),以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处理:1)早、晚稻秸秆不还田,冬季不种植紫云英(CK);2)早、晚稻秸秆全量还田,冬季不种植紫云英,即秸秆单独还田(T1);3)早、晚稻秸秆全量还田,冬季种植紫云英,即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T2)。各处理均施用等量化肥。【结果】相对于对照,连续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周年轮作下水稻产量分别增加1.93%~9.15%和1.34%~12.48%,且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周年增产效果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份间水稻产量变异系数和可持续性指数分析表明,连续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均有利于双季稻持续性高产稳产,其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效果优于秸秆单独还田。连续3年6季还田后,秸秆单独还田和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92%和11.10%,其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处理比秸秆单独还田处理高76.47%。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不仅有利于早稻氮、磷、钾养分积累,对晚稻养分积累也有一定的后效作用。与试验初始土壤养分含量相比,2018年晚稻收获后,对照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9.03%、11.11%、3.87%和10.57%。而相对于对照,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处理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20.51%、25.00%、24.16%和20.37%;相对于秸秆单独还田处理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73%、7.14%和14.19%。【结论】在双季稻轮作系统中,连续秸秆–紫云英协同还田有利于早稻和晚稻获得高产和稳产,同时增加早稻氮、磷、钾养分积累,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磷含量,是综合利用秸秆和绿肥资源较好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秸秆还田 双季稻 产量 贡献率
下载PDF
安徽单季稻区紫云英翻压的氮肥替代效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卜容燕 韩上 +8 位作者 李敏 程文龙 胡润 郑仁兵 王慧 唐杉 高嵩涓 曹卫东 武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19-1227,共9页
【目的】紫云英富含氮素营养,是重要的有机氮源。基于两地、两年田间试验,研究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分析稻田翻压紫云英对化肥氮的替代效应。【方法】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 【目的】紫云英富含氮素营养,是重要的有机氮源。基于两地、两年田间试验,研究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影响,分析稻田翻压紫云英对化肥氮的替代效应。【方法】试验于2017—2019年连续两年在安徽省贵池区和霍山县进行,均设置7个处理,分别是冬闲+不施氮肥(–N)和冬闲+常规施氮(100%N)两个对照,以及冬种紫云英条件下,施常规氮肥量的0%(Mv)、40%(Mv+40%N)、60%(Mv+60%N)、80%(Mv+80%N)和100%(Mv+100%N)5个处理。2018和2019年水稻收获后,调查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计算氮肥利用率。【结果】Mv+60%N处理两地、两年水稻产量平均为8349 kg/hm^(2),与Mv+80%N、Mv+100%N和100%N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Mv+40%N和Mv处理(P<0.05)。与100%N处理相比,Mv+60%N、Mv+80%N处理两年、两地水稻氮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Mv+40%N显著降低,Mv+100%N增加。与100%N处理相比,Mv+40%N、Mv+60%N、Mv+80%N和Mv+100%N处理的水稻季氮肥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了46.3%、31.6%、16.1%和4.4%,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61.6%、43.6%、23.2%和0.1%。试验开展两年后,与100%N处理相比,在种植紫云英基础上减施不同比例氮肥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3.3%~13.8%,颗粒态有机碳增加14.9%~32.0%。【结论】综合产量、氮肥效率和土壤培肥效果,紫云英翻压还田下,减少常规氮量的40%(Mv+60%N)不仅可保证水稻氮素营养,维持高产,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31.6%和43.6%,还可以提高土壤碳和氮含量,是安徽稻田较好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还田 水稻 氮肥有机替代率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土壤培肥
下载PDF
有机肥配施化肥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慧 卜容燕 +7 位作者 韩上 程文龙 李敏 唐杉 胡现荣 武际 郭子琪 周锦寒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165,共10页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目前油菜种植中实现化肥减施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研究安徽沿江流域油菜种植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技术对直播油菜产量、养分吸收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主处理为有机肥用量,包括0和2250 kg/hm^(2)两个水...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目前油菜种植中实现化肥减施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研究安徽沿江流域油菜种植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技术对直播油菜产量、养分吸收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主处理为有机肥用量,包括0和2250 kg/hm^(2)两个水平;副处理为氮肥用量,包括0、90、135、180、225、270 kg/hm^(2)共6个水平,分析油菜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养分累积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单施氮肥下施氮量达到135 kg/hm^(2)后油菜产量基本稳定,获得氮肥最佳用量为141 kg/hm^(2),油菜的平台产量为3005 kg/hm^(2)。与施入90 kg/hm^(2)氮肥配施有机肥2250 kg/hm^(2)时的油菜产量(3277 kg/hm^(2))相比,氮肥可减施36.17%。在相同施氮量下配施有机肥,油菜增产11.29%~134.57%。氮肥180 kg/hm^(2)配施有机肥2250 kg/hm^(2)时油菜的产量达到最高,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的增产率逐渐降低。单施化肥下油菜的产量与角果数呈显著相关关系,配施有机肥后油菜产量与角果数和角粒数均呈现显著相关。配施有机肥后油菜地上部分的氮、磷和钾养分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相同施氮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增加率逐渐降低。有机肥配施化肥也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氮肥贡献率;施用氮肥90 kg/hm^(2)配施有机肥的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比单施氮肥时油菜达到平台产量时的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别提升68.18%和74.76%。因此在安徽沿江区域,单施氮肥141 kg/hm^(2)可以达到油菜平台产量;配施有机肥可通过增加油菜角果数、角粒数实现油菜高产,增加油菜氮磷钾的养分积累量,特别是氮肥180 kg/hm^(2)配施有机肥2250 kg/hm^(2);与单施氮肥时油菜达到平台产量相比,配施有机肥在减施化肥36.17%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氮肥减施 产量构成因子 养分累积 偏生产力 农学效率
下载PDF
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程文龙 韩上 +6 位作者 武际 李敏 石祖梁 王慧 唐杉 胡鹏 黄惠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78,共7页
为了探索油菜-水稻轮作体系中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试验研究了连续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油菜-水稻轮作体系中油菜和水稻产量、地上部钾素累积量、钾肥利用率、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了秸秆还田可替代化学钾肥的用量。结果表明:1)... 为了探索油菜-水稻轮作体系中连续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试验研究了连续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油菜-水稻轮作体系中油菜和水稻产量、地上部钾素累积量、钾肥利用率、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了秸秆还田可替代化学钾肥的用量。结果表明:1)油菜季秸秆还田可以替代1/3~2/3的化学钾肥而油菜不减产,水稻季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秸秆还田能够替代化学钾肥的量呈减少趋势。轮作周期上,秸秆还田可以替代1/3的化学钾肥而油菜和水稻的总产量不减少。2)与单施钾肥(NPK)处理相比,油菜季,秸秆替代钾肥(NP+1/3K+S、NP+2/3K+S)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钾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水稻季,NP+2/3K+S处理显著提高了钾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同时NP+1/3K+S处理也显著提高了钾肥偏生产力。3)在3个轮作周期中,不施钾肥(NP)、单施钾肥(NPK)始终处于亏缺状态,而秸秆替代钾肥处理(NP+S、NP+1/3K+S、NP+2/3K+S)的土壤钾素虽然在第1个轮作周期时均处于亏缺状态,但随着秸秆还田年限增加,亏缺量逐渐减少,至第3个轮作周期时,土壤钾素均处于盈余状态。4)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减缓了耕层土壤缓效钾含量的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油菜-水稻轮作区秸秆还田减施钾肥有利于弥补土壤钾素亏缺,对维持土壤钾素平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钾肥 替代 油菜-水稻轮作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韩上 武际 +5 位作者 李敏 唐杉 王慧 程文龙 石祖梁 桑亚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8,共6页
研究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水旱轮作区水稻和旱作区小麦的适宜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的组合,为秸秆还田后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2014~2017年度在安徽省肥东县和太和县布置田间试验,比较不同施氮处理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 研究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水旱轮作区水稻和旱作区小麦的适宜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的组合,为秸秆还田后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2014~2017年度在安徽省肥东县和太和县布置田间试验,比较不同施氮处理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推荐氮肥用量和习惯运筹方式处理相比,在水稻和小麦上增加氮肥用量作物产量均未有显著提升;降低氮肥用量则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降幅在6.51%~10.25%间;降低氮肥用量时氮肥前移处理小麦产量并未下降。在水稻和小麦上推荐氮肥用量时氮肥前移处理(N210 M7/2/1和N240 M8/2)均获得了较高产量,分别为10066和7583 kg/hm^2,与最高产量处理差异均不显著。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整体上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氮肥用量下,利用效率则表现为氮肥前移>习惯基追比>一次性基施。在推荐氮肥用量和高氮条件下,推荐氮肥用量时氮肥前移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处于最高水平,高氮各处理氮肥利用效率均较低。秸秆还田条件下,提高氮肥用量并不能显著提高水稻或小麦产量;推荐施氮量下氮肥前移在水稻和小麦上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是目前推荐施氮量下的较优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用量 后氮前移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直播油菜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子琪 王慧 +7 位作者 韩上 李敏 雷之萌 张军 程文龙 卜容燕 武际 朱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44,共5页
为了明确安徽省江淮地区直播油菜氮肥的适宜用量,在安徽省江淮地区布置不同氮肥用量对直播油菜产量、氮素累积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和氮素累积量。施氮量高于240 kg/hm^2后,油... 为了明确安徽省江淮地区直播油菜氮肥的适宜用量,在安徽省江淮地区布置不同氮肥用量对直播油菜产量、氮素累积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和氮素累积量。施氮量高于240 kg/hm^2后,油菜籽粒产量和氮素累积量的增加趋于平缓。氮肥用量为240 kg/hm^2时获得最高经济效益10 026元/hm^2。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油菜氮肥表观利用率达到最高(43.78%),氮肥施用量超过240 kg/hm^2,氮收获指数和肥料利用率出现下降。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分次施肥比起一次性施肥更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综合油菜的产量、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安徽省江淮地区直播冬油菜施氮量在180~240 kg/hm^2能较好地协调油菜高产和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产量 氮素累积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皖南单季稻区种植利用紫云英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卜容燕 韩上 +6 位作者 程文龙 胡润 朱勤 李敏 王慧 唐杉 武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4-190,共7页
为了探明种植利用紫云英在稻田系统的化学氮肥替代潜力,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冬闲+不施氮(-N)、冬闲+100%N(100%N)、紫云英+不施氮(GM)、紫云英+40%氮肥(GM+40%N)、紫云英+60%氮肥(GM+60%N)和紫云英+80%氮肥(GM+80%N)共6个处理,研... 为了探明种植利用紫云英在稻田系统的化学氮肥替代潜力,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冬闲+不施氮(-N)、冬闲+100%N(100%N)、紫云英+不施氮(GM)、紫云英+40%氮肥(GM+40%N)、紫云英+60%氮肥(GM+60%N)和紫云英+80%氮肥(GM+80%N)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M+80%N处理水稻产量、氮素积累量、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蛋白质和锌含量与100%N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精米率、钙、镁和铁含量显著高于100%N处理(P<0.05),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100%N处理(P<0.05);GM+60%N处理水稻产量、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锌含量与100%N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精米率、钙、镁和铁含量显著高于100%N处理(P<0.05),氮素积累量、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100%N处理(P<0.05)。GM+60%N处理水稻产量、氮素积累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直链淀粉、蛋白质、钙、镁、铁和锌含量与GM+80%N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氮肥利用率低于GM+80%N处理。综上所述,在紫云英翻压还田的基础上,水稻季氮肥减施40%比较适宜,且有利于水稻节肥增效并获得优质稻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磷对镉离子在针铁矿及针铁矿-胡敏酸复合体表面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慧 唐杉 +4 位作者 韩上 李敏 武际 程文龙 吴萍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9-667,共9页
为了探讨磷镉共存条件下镉离子在针铁矿和针铁矿-胡敏酸复合体表面的吸附特征,通过室内合成方法制备针铁矿和针铁矿-胡敏酸复合体,利用等温吸附试验和动力学吸附试验来获取磷酸盐共存时镉离子在针铁矿和复合体表面的吸附规律,并分析pH... 为了探讨磷镉共存条件下镉离子在针铁矿和针铁矿-胡敏酸复合体表面的吸附特征,通过室内合成方法制备针铁矿和针铁矿-胡敏酸复合体,利用等温吸附试验和动力学吸附试验来获取磷酸盐共存时镉离子在针铁矿和复合体表面的吸附规律,并分析pH和离子强度对镉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敏酸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包被降低了针铁矿的比表面积和电荷零点,但提高了矿物表面的位点浓度。用Langmuir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镉离子在针铁矿和复合体表面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行为,均获得较好的拟合结果。胡敏酸吸附包被形成的复合体对镉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量(Xm,qe)和吸附强度(KL);在pH 4. 5条件下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针铁矿对镉离子的吸附下降幅度小于复合体,而在pH 6. 5条件下镉离子在复合体表面的吸附随离子强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在针铁矿表面。磷酸盐共存和pH的增加均提高镉离子的吸附量和最大理论吸附量;在pH 6. 5条件下,磷酸根的共存增强了镉离子在针铁矿和复合体表面的KL、吸附速率常数(k)和初始吸附速率(h);同时磷酸根的存在减弱了离子强度增加对镉离子吸附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体 吸附强度 吸附速率 离子强度 酸碱度
下载PDF
不同种类夏绿肥对设施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文龙 李敏 +7 位作者 韩上 卜容燕 王慧 唐杉 武盼盼 张军 葛自兵 武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87,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夏绿肥(羊角豆、柽麻、决明)种植和翻压对设施土壤养分和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旨在为温室大棚夏季休闲期种植绿肥改良土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种植羊角豆、决明、柽麻60 d后,与对照处理相比,羊角豆、决明、...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夏绿肥(羊角豆、柽麻、决明)种植和翻压对设施土壤养分和盐基离子含量的影响,旨在为温室大棚夏季休闲期种植绿肥改良土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种植羊角豆、决明、柽麻60 d后,与对照处理相比,羊角豆、决明、柽麻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增加比例分别为8.6%、13.2%、25.7%;羊角豆和决明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电导率,降低比例分别为25.0%和33.3%,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具有显著的改良趋势。决明、柽麻处理显著降低了(K^(+)+Na^(+))/(Ca^(2+)+Mg^(2+)),降低比例分别为17.0%、35.6%,有助于土壤胶体的凝聚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2)绿肥翻压110 d后,与对照处理相比,羊角豆和决明处理电导率变化不显著,柽麻处理显著增加了电导率,增加比例为50.0%。羊角豆、决明、柽麻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比例分别为23.7%、5.7%、9.4%;羊角豆和决明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含量,增加比例分别为17.8%和26.0%;决明、柽麻均显著降低了(K^(+)+Na^(+))/(Ca^(2+)+Mg^(2+)),降低比例分别为24.1%、18.5%,表明3种绿肥翻压后,培肥效果显著。3)综合来看,种植绿肥有显著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趋势,而绿肥翻压后培肥效果更为显著。因此,温室大棚夏季休闲期,可通过种植生长周期短、吸附能力强的夏绿肥降低土壤的盐基离子总量,改良土壤,但不宜翻压。3种夏绿肥中,推荐决明作为设施大棚夏季休闲期改良土壤的填闲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土壤次生盐渍化 改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